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时间:2024.4.14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反思

时间:2010-10-11

一、成绩分析数据

表一:高三各班成绩统计(微机室提供)

二、分析报告:

(一) 试题分析:

1.本次月考的范围是高一册的学习内容。同时兼顾了语文读本及本年级倡导的课外读书的《论语》和古诗词背诵40首中的部分背诵篇章。其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选自课本原文原段,现代文大阅读则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其它试题则兼顾了课内与课外。作文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

2.试题命制形式完全仿照高考命题的模式——七道大题21道小题。分别为语言基础知识、文学作品小阅读(高考一般为科技问小阅读)、文言文阅读、翻译赏析默写、现代文大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及表达、作文。分值的设置也基本上是按照高考试题的设置方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题难度应该说适中。课内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相对比较简单,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只要认真学习、听课、作业,就一定能够获取高分;课外的题目因人而异,按理说也不算难,只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二)数据分析结论:

从成绩分析表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班学生第一大题语文基础知识得分率超过3/4,其中语音题、句子衔接题几乎全对,但病句题只有一半儿同学答对,成语题也有问题;第二大题现代文小阅读选材课内,但得分太低不足一半儿,第5、7题答对一半,第6题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答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得分率最高,9分的题得到8分,出错的主要是第9小题文言句式的辨认;第四大题的文言翻译77%的得分率,诗词鉴赏只拿到一半儿的分数,默写的得分达到9成;第五大题现代文大阅读得分很低,只得到不足1/3的分数,其中第15题几乎全军覆没,4分的题平均得分只有0.26分,第17题也只拿到8分中的3分;第六大题语言运用和表达题得分也不高,超过3/5的准确率;第七大题作文均分46.9分,基本正常;全班总评98.6分,尚有近1/3的分数学生没有拿到。

(三)倾向性问题:

1.基础部分病句、成语等都是薄弱环节。

2.对课本的重视程度不够,换一个角度提问就会无所适从。

3.诗词鉴赏非常薄弱,鉴赏的能力要日积月累。

4.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向课外延伸拓展的能力相当不足,特别是艺术手法的鉴赏更待提高。

5.话题作文对主题的把握不准、材料不新颖、语言表达文采不足、书写不够整洁美观。

(四)下一步应对策略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基础部分的重心继续降低,强化基础,包括课下注释;多做基础小练习,多安排基础性的作业。

2.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看重课本、课文的学习,认识语文课文的人文价值,并最大可能地开发课本、课文、读本的考评价值。强化语文高考题目在课外、知识在课内、能力在课堂的主导意识。

3.诗词鉴赏从基础开始,重视诵读以及在诵读基础上的领悟,再循序渐进地开展鉴赏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结合诗词的特点,从积累诗歌的意象、解读意向、体会意境开始逐步强化。

4.以“开展读书活动、打造书香高一”为引导,激活学生读课文、读读本、读《论语》、读课外书籍的动因,指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有了阅读量的积累,文学素养、欣赏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要有意而为之,增强学生的迁移意识,联想想象、内外沟通、形成规范、注重运用。

5.作文训练是一个一直要强化的永恒的主题。加强作文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的意识。作文训练坚持序列化、规范化,多练细评精讲。循序渐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加强课外练笔的落实、督促、检查,大作文与课外练笔、整篇作文与片段作文相互配合和补充。注重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和文采意识,指导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应试作文。

附:本学科治跛名单(2班)

曹庆宝(88分,大小阅读几乎为零,作文、阅读理解能力亟待提高)、

唐银(83分,大小阅读共得4分,几乎整个覆没,阅读理解训练要大大加强、作文)、 孙孝国(84分,基础中的成语、病句,作文、阅读理解均是薄弱环节)

郭庆(82分,基础中的成语、病句,作文、阅读理解均是薄弱环节)、

苏杰(88分,基础中的成语,作文、阅读理解都是薄弱环节)


第二篇:高职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职考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2012.9)

姓名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 )

A.他一改往日咄咄逼人的作风,笨拙地说,我与你相比未免相形见绌了。 ....

B.当日薄西山时,他在那片瘠薄的荒地里找到中药薄荷的薄叶。 ....

C.李大婶喘着粗气闯进门,端起茶杯喝了几口水,把钱包揣在怀里,一脚踹开门,又冲....

出屋外。

D.他性情平和,但却是一个讲原则的人:是非面前从不和稀泥,不随声附和别人,更不...

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了”。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学习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鹜远,浅尝则止。

B.这部影片节奏紧凑,扣人心弦,感情真炽,摧人泪下,获得了“最佳影片”的题名。

C.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消骨”,一次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掩

埋。

D.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力,使他的批判独抒己见,入木三分。

3. 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甚至生活中都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形容人、事、物。后演变出“洗具”(喜剧)、“餐具”(惨剧)。下列加点的“杯具”所表示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3月15日,双喜电压力锅在长沙街头竖立起一个巨大的杯具模型,杯具的顶端写着..

“假冒伪劣是一个大杯具”

B.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

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C.有人戏谑地说人生就是“杯具”+“洗具”=“食具”(尸具),一个人如果经历了这些..

就死翘翘了。

D.湖南常德的一位老人在砸了桃源县县委书记家的玻璃后,在家中自尽,真是杯具啊! ..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② 中国首部大型电脑三维动画武侠动漫系列剧《秦时明月》由明日工作室 ▲ 编制,于20xx年春节期间在全国各地同步播映后,广受好评。该剧电影版预计于20xx年夏季上映。

③ 我 ▲ 不想去,只是没工夫罢了。

④ 山东鲁能队在主场迎战长沙金德队, ▲ 面对的是中超最弱的球队,鲁能俱乐部也没有提出“必杀令”,避免队员有过多的压力。

A.次序 独力 未尝 尽管 B.秩序 独立 未尝 即使

C.次序 独立 何尝 即使 D.秩序 独力 何尝 尽管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与熟语能互换的一项是( )

A.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博学之,深思之,多方求证,不可师心自用。(闭塞眼睛捉麻雀) ....

B.他站在门口微笑着说:“老王啊,你这样连着几天白天黑夜连轴转,可千万别累垮了.......

身子骨啊。” (通宵达旦)

C.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 .......

D.你小子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够好了,别贪得无厌,不知足啊!(这山望着那山高)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的一项是( )

A. 语言的词汇及其含义是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和共同承认,否则,社会交际就无法进行。

B.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C. 去年,有十七八个医学院的学生曾到我们医院实习了半年。

D. 北京一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而驰名中外。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现实中,我对一些生活的真相,真的不明白,有时明白了也不敢面对。 ▲ , ▲ 。

▲ ; ▲ , ▲ , ▲ 。于是,我便用自己的键盘,通过自己的书写来极力探寻、揭示一些真相。

①但也不能说穿 ②真相和快乐是不能并存的

③有时对一些真相识穿了 ④面对真相的生活是不快乐的

⑤真相比谎言更可怕 ⑥面对真相我们有时会说谎,会唯唯诺诺,顾左右而言他

A.⑥⑤③①④② B.④②⑥③①⑤ C.②④⑥⑤③① D.③①⑤⑥②④

8. 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进行,一位歌手登台摹唱,唱错了乐谱中后面的几节。音乐评论家微笑着即兴点评,表达得体又不乏幽默的一项是 ( )

A.你总体唱得不错,只是后几节错了。 B.你后几节唱错了,今后还要加强训练。

C.前几节唱得不错,可惜后几节你有所改编。D.你前面唱得不错,如果后面也能保持就好了。

9. 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一)夫妻(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

① 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

②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③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④ 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

⑤ 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

A. ①③②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①⑤④②③ D.③④⑤①②

10.对下面这首宋词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A.第二联,写登楼远望所引发的幻觉,暗喻仕途多坎坷,但诗人如风雨中的芙蓉和薜荔一样临变不惊。

B.第三联,状写实景,岭上树荫蔽目,城下江流曲回,诗人借景抒发谪居荒蛮之地备感压抑的情怀。

C.最后,诗人联想到几位好友难处境地,他们都遭受贬谪,各滞一方,难通音信,诗人只得遥寄相思。

D.全诗以写登楼所见的景象为主体,但寓情于景,对友人的惦念,对现实的不满和批评,皆在景语之中。

第二部分 科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4题。

太阳能卫星

①太阳能卫星的概念是美国科学家彼德·格拉泽于19xx年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能源部和航空航天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把利用太阳能与航天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随后,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研究工作停顿下来。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温室效应气体和气候变暖问题的忧虑,以及全世界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在太阳能利用及航天技术研究的长足进展,美国航空航天局投入巨资,在许多企业的大力配合下,重新启动这一研究工作。

②研究结果表明,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提供数兆瓦的电能。这种卫星配有太阳能吸收塔,其外形像一根长柱,四周装有太阳能收集器。现在人们正在研究一种不需要太空运载器,可以通过现有的火箭把太阳能吸收塔直接送入太空轨道的技术。

③解决太阳能的收集问题后,下一步工作是向地球传输太阳能。此项试验正在地球上进行。科学家们认为,收集到的太阳能可通过磁控管变成微波,经特种传输“通道”把太阳能直接传到地球表面。这项试验工作现在在印度洋岛屿留尼汪岛上进行。与此同时,美航空航天局也在研究把来自太空的太阳能转变为电力并输入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市的电力供应网。

④俄罗斯航天机构下属的能源科技生产公司目前正在试验“阳光反射镜”。这种反射镜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地球上,以便延长农业耕作区的日照时间,也可为北部城市提供照明。19xx年2月,该公司试图利用“进步”火箭在太空展开一面直径为82英尺的太阳能反射镜,但因金属箔制成的镜子未能张开而告失败。能源科技生产公司的高级顾问杰弗里·曼弗说:“我们将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继续研究,同时还将开展其他商业的太空应用研究。”

⑤研究实验表明,微波和反射镜并不是把太阳能传输到地球表面的惟一手段。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贝基正在探索研制一条长达3.52万公里的太阳能传输“线路”的可能性。从本质上说,这条线路是地球与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太阳能卫星之间的连接“通道”。这条通道看上去就像一根柱子,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太空。贝基说,通道的管径为1/4英寸,由一种被称为“巴基管”的碳纤维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重量比钢轻得多,但其硬度超过钻石。这种纤维目前仅在实验室中进行小批量生产。科学家估计,实现这种纤维的规模生产尚需10—15年。

11.对美国航空航天局投入巨资研究太阳能卫星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近年来,能源在不断消耗,而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却在增大。

B.近年来,太阳能技术成熟及航天技术研究的长足进展。

C.利用太阳能可以缓解人们对全球温室效应气体的忧虑。

D.利用太阳能可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12.对太阳能卫星情况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提供数兆瓦的电能。

B.太阳能卫星外形像一根长柱,四周装有太阳能收集器。

C.有的太阳能卫星配有太阳能吸收塔,有的配有一个大直径的太阳能反射镜。

D.太阳能卫星将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将清洁能源送入地球。

13.对太阳能传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成熟的有三种。

B.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成熟的有二种。

C.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正在试验中的有三种。

D.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设想的已有五种。

1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了利用微波、反射镜两种方法传输太阳能到地球表面外,科学家还将探索新的途径。

B.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输入地球上的电网的试验成功,会带给人们更多方便。

C.19xx年2月没有展开的阳光反射镜的试验仍将继续进行。

D.随着碳纤维管规模生产的实现,3.52万公里的太阳能传输“线路”必然通畅。

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未几,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时皆服其量。

李方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

先是,卢多孙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后遂以为常。至是,蒙正奏曰:“臣忝甲科及第,释褐(脱下布衣。指刚出来做官)止授九品京官,况天下才能老于岩穴,不沾寸禄者多矣。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阴谴。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自是宰相子只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朝士有藏古镜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献之蒙正以求知。蒙正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闻者叹服。

尝灯夕设宴,蒙正侍,上语之曰:“五代之际,生灵凋丧,士庶皆罹剽掠,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赐,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矣。”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同列多其直谅。

15.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 阳:通“佯”,假装。 .

B.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 允:允许 .

C.臣忝甲科及第 忝:谦词,辱。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

D.膺此宠命,恐罹阴谴 膺:承受。 .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

B.不若毋知之为愈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C.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

D.乃知理乱在人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17. 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吕蒙正“以正道自持”一项是( )

①不若毋知之为愈也。 ② 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

③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 ④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

⑤乃知理乱在人 ⑥愿陛下视近以及远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正任参知政事,初入朝堂时,有人说:“这小子也当参政吗?”他阳为不闻。别

人要追问,他连忙制止。当时人都佩服他宽宏大量。

B.卢多孙作宰相时,他的儿子起家就授予员外郎的大官,并且成为常例。吕蒙正任宰相

时反对这样做,请求只给他儿子授个九品京官就行了,表现了他无私的品格。

C.吕蒙正十分廉洁,有个朝廷官员家中有一面宝镜,据说能照二百里的范围,他要送给

吕蒙正,请求提拔。吕蒙正说:“我的脸不过碟子大,要照二百里干什么?”不要他的镜子。

D,吕蒙正敢于直言,一次皇上把现在社会繁盛与五代时生灵凋丧作对比,有得意神色。

吕蒙正劝告皇上眼光要远大,不能只看眼前,还要看到长远。

第四部分 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

20.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商隐《无题》中,用“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来表达忠贞的

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来表达兼济之爱。(2分)

21.6月12日是世界献血日。下面是有关调查机构对某市20xx年6月公民献血情况的

调查统计。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不同的日期或时段里献血

高职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图表概括: ▲ (3分)

公益广告词: ▲ (3分)

22.有这样一条手机短信:“不是所有的花都带刺,可玫瑰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树都挺拔,

可白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傻瓜都将这短信看完,可你做到了。恭喜你!”请改动画线句的

内容,使之成为一句祝福语。(3分)

▲ 第五部分 社科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

①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②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与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乐论》(荀子)与《诗学》(亚里士多德)的中西差异(一个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一个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也由此而来。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是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或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

③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④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和补充者。

2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儒家的“出世”和道家的“入世”互相补充协调。

B.儒家关注世俗人生,道家侧重对自然的抽象玄思。

C.庄子部分思想来自孔子并补充儒家而与儒家一致。

D.儒道之外的名家法家等也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影响。

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儒家艺术和审美观念的是( ) (3分)

A.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 B.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

C.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 D.重视情、理结合,重视以理节情的平衡。

25.根据文意,先秦孔学对中华文化有哪些贡献?(4分)

26.根据文意,儒道是如何“互补”的?请从世界观和审美兴趣两个方面简要概括。(4分)

第六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7-31题。

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

① 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

轻时重,朦胧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②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

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

杜甫高兴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

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

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南宋词

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连至今,简直痛人心髓。

③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

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

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④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因此,

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

糊地进入梦乡。即便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太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

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

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

奈。

⑤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也喜欢起雨

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

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

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这篇流传千古

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

风写雨的真谛。

⑥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

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生出一种遗憾。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

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呤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

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

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⑦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27.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3分)

28.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4分)

29.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4分)

3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文章描写了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表现了作者经历了人生

风雨之后的淡然心境。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美好愿望。

B.文章由雨夜听雨“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起笔,

以“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落笔点题,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全文脉络清晰,开阖自如,严谨有致。

C.作者借写听雨的感受,回忆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并对人生进行了深刻思考。全文感情基调昂扬豪迈,且富于哲理气息和思辨色彩。

D.文章写对雨声的不同感受,实际也暗示了生命成熟的过程。在作者看来,

既要保持青年人的热情、激情。又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生命才能走向圆满。

E.作者把风声比作“大幕揭开的前奏”,把雨声比作“大自然的赞美诗”,

把闪电比作“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独特新颖而又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31.按照下列句式更换表述主体仿写句子:(3分)

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

仿写:

不论是在 还是在 ,听到 ,就好像在 ;听到 ,仿佛是在 。

第七部分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朝阳已变成落日;一转身,村头的那座拱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乡村已变成钢筋混凝土森林;一转身,满头青丝已变成白发;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一转身,一转身,能否再转回来?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高职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职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职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3分,共12分) 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第四部分 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19.皇帝居住的地方,士庶都赶赴聚集到这里,所以这样繁华兴盛。(3分)

20.⑴蜡炬成灰泪始干。(1分) ⑵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1分)

21.图表概况:6月12日是世界献血日。6月上旬,每天献血人数保持在36人左右。随着

“献血日”的临近,献血人数逐渐增加。12日这天,人数高达268人之多。之后,又逐渐

下降。下旬献血人数又趋平缓。(评分标准:①“献血日”日期;②“献血日”人数剧增;

③“献血日”前后人数平稳。从以上三方面陈述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总分3分)

参考广告词: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一滴血,

一片心,一份爱/捐一份热血,献一份爱心/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人间自

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我健康,我献血,我自豪!/爱我中华,捐我热血??(评分标

准:基本符合即可,总分3分)

22.参考祝福语:①不是所有的人都成功,可你做到了。②不是所有的人都幸福,可你

做到了。

(评分标准:格式正确,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即可,总分3分)

第五部分 社科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23. A (3分) 24.B (3分)

25. (评分标准:答对要点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总分4分。)

(1) 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 建立了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积极进取的

人生观。

(2) 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引导在现实生活之中,形成了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

征。

(3) 孔子思想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和独立人格理想。

(4) 儒(先秦孔学)道互补, 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起了决定性作用。 补充说明:

1、此题的关键要答出孔学的具体贡献,即“建立(形成)了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

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1分),“形成了(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1分),“演

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和独立人格理想”(1分),“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起了

决定作用”(1分)。

2、只答出“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没有后面的贡献不得分;只答出“把人的

情感、观念、仪式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涉及“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不得分。

3、答“塑造了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用理性主义精神解释古代文化”不得分。

26. (1)世界观上,儒家的入世、乐观进取和道家的出世、消极退避表面上是对立的,(1

分)但实际上刚好互相补充协调,成为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1分)

(2)审美兴趣上,儒家以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1分)

道家则以其对美和艺术是独立的认识,从内容到形式,冲击、解脱和否定了这种框架和束

缚。(1分)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

(评分标准:按点给分,总分4分)

高职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六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27.(1)小时候(或物质生活匮乏时),雨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2)长大后(或物质生活丰裕时),听雨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3)如今,身居闹市,听雨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如答“如今听雨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情感”亦可)(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28.内容上,(1)强调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2)丰富了雨(或雨声)的文化内涵。(答对一点即可)(2分)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雨的好恶,为写对雨的不同感受作铺垫。(意思对即可)(2分)

29.说“难得”是因为客观上。身居闹市,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水泥屋顶使雨声少了美的韵致。(2分) 说“奢侈” 是因为主观上。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使人们郁闷烦乱、疲惫冷漠。少了平和安详、回归自然的心境(或答“使人们很难争心静气地倾听雨声”也可)(2分) (意思对即可)

30.A、C(A项“淡然的心境”“回归田园的美好愿望”理解不当;C项,说“感情基调昂扬豪迈”错。)

31.略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三第一次月考反思

一个高三学生的心路历程按唐朝去年高考考上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南宁市三十三中的一个应届毕业生算是成功的事后她无意中跟我说起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八篇总结她说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她就是反复看这八篇总结对照其中出现过的...

高三月考反思

高三文科历史第3次月考质量分析南靖四中王东建高三文科历史第3次月考已经尘埃落定与考前的预期尚有一定的落差为了认真分析产生这一落差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成绩发布后高三历史教师进行了认真总结并进行深刻反思要求写出...

高三政治第一次月考分析总结

高三政治第一次月考总结高三政治备课组高三备考的第一个月已经结束,月考接踵而至。针对第一次月考,作如下总结:一、试卷分析1.结构合理。选择题(25)+非选择题(5),各自占五十分。2.选材新颖,注重真题和原创题。…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分析

一、试卷分析与评价此次考试试题分七个部分:语言文字辨析及运用,文言阅读及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背诵默写,大小现代文阅读,写作。试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约占77.3%。从考查层次上看分为四个方面:识记、理解、…

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总结

一、试卷特点: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强化考查分析、理解、文字表达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次月考试卷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二、考试成绩:从这次月考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能够考…

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20xx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回望科学史上的异端陈蓉霞前不久中世纪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不经意间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依据通常的讲述布鲁诺是因宣扬日心...

高三英语第一次月考

安福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命题人刘小健第I卷第一部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

20xx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xx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给付即位讣告束缚惬意胆怯B树梢稍息甲醛蜷缩毗连包庇C遒劲灰烬麻痹弊端腈纶引擎D岔道惊诧外...

20xx----20xx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文科)试题

20xx20xx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设集合Axyln1x集合Byyx2则ABA01B01C1D12命题xRx22x4gt0的否定...

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20xx92一单项选择15115分1HeisnotaneasymanAtogetonBtogetalongCtobegotalongwithDtogetonwith2Ilikehersheca...

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答案

20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答案听力1561011151620阅读理解2123DDC2427DCDA2831BBCD3235DDCA3640FGACD完形填空4145ADCBD4650ACBDC5155AD...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农垦北安分局一中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高三数学组一试题评价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本试题就所考查的目标来说比较合理明确考查内容比较难基本符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高考新大纲的具体要求题目文字表述规范简洁原理设...

高三第一次月考反思(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