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ok

时间:2024.4.20

5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曲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运动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4.类似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物体的一个运动结果可以和它参与几个运动的共同结果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运动称为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称为这个运动的分运动。求几个运动的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求一个运动的几个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高中阶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通常指运动学量()的合成与分解。

重要结论:(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

(4)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同体性

5.抛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所发生的运动。

   分类:平抛运动,竖直上抛,斜抛运动。

   特别注意: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都为g,它们都是匀变速运动。

研究抛体运动的方法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化曲为直的思想

6.平抛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

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抛出所发生的运动。如右图所示:

   平抛运动的规律:

   7.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学量及其单位:

   各物理量间关系:

   向心加速度表达式:

向心力表达式:

   特别说明:

(1)匀速圆周运动。 它是圆周运动中最简单而又最常见的曲线运动,它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的圆周运动。其特征是:线速度大小不变,角速度不变,周期恒定的圆周运动,它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其之间关系为:

      

       F向心力不是特殊的力是物体在做圆运动时受到诸力的合力(任何一种力或几种力的合力)。只要它能使物体产生向心的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由动力学知识可知

 

(2)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完全等于向心力。

(3)变速圆周运动、一般的曲线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一部分提供向心力,一部分提供切向力。

6万有引力

1.日心说比地心说更完善,但是日心说的观点并非都正确。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3.在高中阶段,把行星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理。

4.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引力

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

5.两个重要的等量关系

(1)设天体M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该天体自转,则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该天体表面所受重力等于该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

,其中r为物体到天体中心的距离

(2)在高中阶段,天体的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理,环绕天体所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6.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天体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其中M、R为天体的质量、半径。

对于地球来说,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又叫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为11.2km/s又叫脱离速度,挣脱地球的引力,绕太阳运动;第三宇宙速度为16.7km/s又叫逃逸速度,挣脱太阳的引力,逃离太阳系。

7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功: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

积。即:

功是标量,在SI单位制中单位是焦耳,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

位移时所做的功。即:1J=1N·m

2.正功、负功取决于公式中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

时,力对物体做正功,该力一定是动力;当时,力对物体做负

功,该力一定是阻力;当时,力对物体不做功,该力一定垂直物体运动方向。

3.求总功的方法:(1)求各个力做的功的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4.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把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

即:功率是标量,在SI单位制中单位是瓦特,1W=1J/s

额定功率: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最大功率。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一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等于这个力的大小、受力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余弦三者的乘积,即:

解决汽车的两种启动问题关键:

【1】正确分析物理过程。

【2】抓住两个基本公式:

(1)功率公式:,其中P是汽车的功率,F是汽车的牵引力,v是汽车的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如图1所示。

正确分析启动过程中P、F、f、v、a的变化抓住不变量、变化量及变化关系。

5.重力势能: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即: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      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减少量等于重力做功的大小

(2)       重力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增加量等于重力做功的绝对值

重力势能是标量,它的大小与参考平面选取有关,在参考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在

参考面以上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为正值,在参考面以下其值为负。

重力势能的系统性指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

6.弹簧弹力做功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减少,减少量等于弹力做功的大小

(2)弹力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加,增加量等于弹力做功的绝对值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7.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表达式:

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即: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8.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

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

   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重锤(重物)、复写纸、刻度尺、导线

实验原理: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其中h为下落的高

度,v为某点的瞬时速度,v等于与该点相邻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中由于阻力的存在,所以

实验数据:若以为纵轴,以gh为横轴做图像,图像应该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为重力加速度g

1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源耗散过程中反映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第二篇: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V平t= Vt/2t 3.有用推论Vt?-Vo?=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间位置速度Vs/2=√[(Vo?+Vt?)/2]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三、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

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系统总结(人教版) 2010-07-29 17:28:4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高中物理怎么学 |举报|字号 订阅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速度 速率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

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标量

分类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决定因素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

方向 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

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 无方向

联系 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速度 加速度 速度变化量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过程量

定义式

单位 m/s m/s2 m/s

决定因素 v的大小由v0、a、t

决定 a不是由v、△v、△t

决定的,而是由F和

m决定。 由v与v0决定,

而且 ,也

由a与△t决定

方向 与位移x或△x同向,

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与△v方向一致 由 或

决定方向

大小 ①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② 位移对时间的变化

③ x-t图象中图线

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

小值 ① 速度对时间的变

化率

② 速度改变量与所

用时间的比值

③ v—t图象中图线

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

小值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 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

(2) 位移—时间关系式:

(3) 位移—速度关系式: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

x-t图象 v—t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 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

位移为x0 ④ 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0

⑤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的支点相遇时

的位移 ⑤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x1 ⑥ 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 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

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v—t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

1. 弹力的产出

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2) 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 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 弹力的大小

(1) 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 。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 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 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 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 来求解

3. 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考点三:物体的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1) 方法

(2) 选择

2.受力分析的顺序

先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

(2) 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

(3) 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4) 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

(5) 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

考点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1. 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1) 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

(2) 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 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 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 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 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5) 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

2.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 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

(2) 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

(3) 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

3.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 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2) 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

考点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时常用的方法、技巧

1. 理想实验法

2. 控制变量法

3. 整体与隔离法

4. 图解法

5. 正交分解法

6. 关于临界问题

处理的基本方法是:

根据条件变化或过程的发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况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找到临界点或临界条件(更多类型见错题本)

考点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个典型问题

1. 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1)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合力只要不为零,无论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为零

(2) 合力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只有速度变化才与合力有必然联系

(3) 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夹角为锐角或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否则速度减小

2. 关于轻绳、轻杆、轻弹簧的问题

(1) 轻绳

① 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② 同一根绳上各处的拉力大小都相等

③ 认为受力形变极微,看做不可伸长

④ 弹力可做瞬时变化

(2) 轻杆

① 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② 各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③ 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

④ 轻杆受到的弹力方式有:拉力、压力

⑤ 弹力变化所需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3) 轻弹簧

① 各处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

② 弹力的大小遵循 的关系

③ 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3. 关于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1) 物体超重或失重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

(2) 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断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则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则失重

(3) 物体出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全部消失: ① 与重力有关的一些仪器如天平、台秤等不能使用

② 竖直上抛的物体再也回不到地面

③ 杯口向下时,杯中的水也不流出

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非常好的学习辅助教材:全脑通物理(高中版)我还在网上找了个 指定的优惠代码:R6831 下订单的那里可以填,好像说是团购优惠。每张光盘的内容都很丰富,内容囊括了所有的难点、重点、考点,用读图式的方法学习,这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将枯燥无味的文字知识变得简单、快乐、有趣、容易。个人语文水平有限,撇不出几个字来表达这教程,所以就上官网看了一下,把我亲身体验认可的一些词语抄了下来,个人感觉,这个对于物理学的很糊涂的同学,恶补基础很有帮助,能让我们感兴趣的课堂,我们学的才快,这教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满足了同学们的需要,而且这教程是从零教起。

个人推荐,但毕竟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一样,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我推荐的也就是另一种毕竟适合那些:空间想象能力毕竟差;对文字悟性较低 的同学。

物理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 基本概念 1、 质点 2、 参考系 3、 坐标系

4、 时刻和时间间隔 5、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 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 平均速度: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 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 (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 基本关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二、 推论 1、 vt/2=v=(v0+v)/2 2、vx/2= 3、△x=at2 { xm-xn=(m-n)at2 }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 (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三、两种运动特例 (1)、自由落体运动:v0=0 a=g v=gt h=1/2gt2 v2=2gh (2)、竖直上抛运动;v0=0 a=-g 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 1、寻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 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 五、理解伽俐略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一、 三种常见的力 1、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弹力 (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 (2)、产生条件: (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3、摩擦力 (1)、静摩擦力: ①、产生条件 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条件 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3)、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 2、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②、计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 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三、力的分解 1、 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 分解原则: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3、 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①、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断) 4、 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三、 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 牛顿第一定律 1、 内容:(揭示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形) 2、 两个概念:①、力 ②、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表述) 2、公式:F合=ma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 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②、矢量性 ③、瞬时性 ④、独立性 ⑤、相对性 三、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1、 内容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 ②瞬时对应 ③性质相同 ④各自产生其作用效果 3、 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 四、 力学单位制 1、 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l) 质量(m) 时间(t) 力学基本单位: 米(m) 千克(kg) 秒(s) 2、 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 五、 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v0 v t x )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F合 或某个分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

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 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图 六、 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推论 1、 处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闭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 2、 若物体受三力平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 七、 超重和失重 1、 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2、 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失ma。

唱比赛节目 Kpop star Kpopstar 是SBS电视台综艺节目《星期天真好》的一部分,每周日晚6点40分(北京时间5点40)在韩国播出。接档《减肥淘汰赛》于20xx年12月4日开始播出。节目最终选拔的是能给全世界带来韩国流行音乐潮流的新一代的综合性歌手。主持人是尹道贤和BOOM。韩国娱乐三大巨头YG, JYP, SM联合参与,三大公司代表杨玄石、朴镇英、宝儿担当评委。最终冠军将会获得3亿资金、汽车,以及选择三个公司任意一家出道的丰厚大奖。 歌手打歌节目 周一:MBN Show K Music 周二:Channel A K-POP CON 周三:JTBC music on top 周四:Mnet M! Countdown 周五:KBS音乐银行 周六:MBC音乐中心 周日:SBS人气歌谣 娱乐综艺节目 挑战千曲 我是歌手 不朽的名曲

drama episode

尹素熙

狼与美女 剧情中文版 中文字幕 boicesonekpop3_

亚洲偶像七夕夜exo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EXO综艺搞笑大集合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5章1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曲线的运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运动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

高一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运动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且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

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5章1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曲线的运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运动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5章1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曲线的运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运动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1从St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

高中物理常用知识点总结(五)-掌门1对1

高中物理常用知识点总结五掌门1对1恒定电流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1产生电流的条件1自由电荷2电场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

高一上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材学习讲义直线运动第一单元运动描述一质点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说明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2物体可以简化成质点的情况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如平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

高一物理力学 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物理期末复习力学知识点归纳高一上物理期末知识点复习专题一运动学知识要点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2参考系的选取...

20xx冲刺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下载

20xx年中考物理电学部分复习策略泉州现代中学洪家旺电学是中考的重要内容每年中考电学都有30多分电学也是学生掌握比较不好的部分中考的压轴题也都在电学因此复习好电学将是取胜中考的关键下面我把我在电学复习上的一些做...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总结(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