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4.5.2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师源性问题和

对策

学生姓名:叶丽萍

指导教师: 张妮妮教授

学科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论题方向: 学前教育研究

学 号: 0703 X X X X X X X X X X X

学习中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0 年11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就要普及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老师的一项艰巨任务,老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观念,从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创设一个适合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健康良好的个性。

关键词:幼儿园 ;心理健康教育;师源性问题 ;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与心理专家共同研究,他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笔者从事幼教多年,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在幼儿园从幼儿身上表现出的许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绝不能忽视。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那么,如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这个问题。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 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一个原本活泼的孩子,为什么在后来的成长道路上变得越来越内向、 行为越来越怪异、整天郁郁寡欢、烦恼不安,甚至到最后还得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呢?一个本来乖巧听话、大人心目中懂事的孩子为什么长大之后又会以恶作剧、报复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心理问题行为来向外界发泄内心的不满呢?分析种种现象,极有可能他们在幼小时心理曾受到过伤害,因为心理上的伤害会对幼儿自尊心产生严重破坏。那么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存在哪些问题呢?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源性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为了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为了促进内向的幼儿更

加活泼开朗,对那些越不想回答问题,越是怕回答问题的幼儿就应该多进行些“点名”回答,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的机会和发展机会。而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应该正面引导他们,既要保持他们活泼开朗的一面,又要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录性。根据报道某地发生幼儿园老师用剪刀剪小朋友的事件,后来在调查这件事的时候,又有个别的孩子说“老师也用剪刀剪过我”、“老师剪是没有真剪过,可是经常吓唬我”。试问,我们成人面对剪刀指向我们时,我们也害怕被剪刀戳伤,何况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能不受到伤害吗?我想这件事对这位小朋友的伤害决不仅仅是表面的伤害,而是内心深处的伤害,正是这一伤害,使得本来很活泼的一个孩子变得内向沉默。如果那位教师冷静一些,就不会让孩子的心长久地痛了。

偏爱是指教师不能把爱公平地撒向每个幼儿而出现的厚此薄彼的一种感情倾向,每一位幼儿从幼儿园回到家,家长肯定会问一个问题:“老师喜欢你吗?”如果听了孩子说“某老师喜欢我。”那么家长显然心里是高兴的;如果听到孩子说“老师对我一点都不好,他们都喜欢某某小朋友”时,家长和孩子的心里肯定是失落的,有一种不被别人重视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心理可能就会出现变化,他们会觉得反正老师不喜欢我,我做什么事情她们都不会表扬我,然后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不能像好的孩子学习,动手打人、上课不专心这样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而有些老师喜欢的幼儿,他们会可能因此而骄傲,他们会认为反正老师喜欢我,我做什么事情她们都不会批评我,以前各方面表现都好的幼儿也会因此而退步。偏偏幼儿心理带来的影响是最大的,由于偏爱而导致我们的教育行为失当,进而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现象在幼儿园也是十分普遍的。因此不管孩子们的性格、长相、能力、背景如何,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地关爱每个幼儿,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下健康成长。

(二)教师的言语不恰当

在平日的教育过程中,有许多老师往往不能做到事实求是,反而常带有先入为主,以点带面。就拿最普通的一个例子来说吧!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平时表现特别不好的、调皮、捣蛋,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的幼儿。教师似乎因为这些行为已经“看死”了这些幼儿,如果今天他与别的小朋友吵架或发生矛盾了,那

我们的许多教师在处理时就会带有偏见,潜意识里认为一定是他错了,有的则不分清红皂白,马上在其他幼儿面前批评指责一番。此时,下面的孩子一定是积极的地拥护老师。有的会说“把他送到小班去”,有的会说“告诉他的爸爸妈妈”、有的会说“我们都不要和他好了”,还有的会乘机嘲笑。到最后有些老师还会来个总结:“你呀,看看谁,他多少乖,你该向他学习”。我们都知道,这位老师是想通过集体让他的行为有所改变,但是这样的教育对那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并且这样的教育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它会误导他们——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

孩子容易犯错,老师每天都要批评孩子,每一位教师在批评幼儿的时候都很难做到想想批评幼儿的话是否妥当,是否会伤害幼儿的心灵。但是难归难,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却又是不容忽视的。相信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面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幼儿都曾经说过“还没有想好是吗?那先坐下来,想想、听听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样说的,好么?”这时候字要仔细观察刚刚回答不出的幼儿,就会发现尽管老师的态度十分温柔,那坐下的幼儿的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的,因为他从老师的话语中分明感受到了自己不如别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我们的教师却还浑然不知。如果说教师在无意中的话会幼儿的心理,那么还是有点值得原谅,因为毕竟是无意的,反之如果有意呢?是不是也应该值得原谅呢?就像有一位幼儿在拿积木时,不小心没有拿稳,结果积木洒了一地,这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叫他捡起来就没事了,但是有一位老师却说“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早饭没有吃呀,真不知爸妈是怎么生你的?”,这样的话对于这样的幼儿来说是多么难受呀!所以,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往往没被许多幼儿教师所意识到。我们教师对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也应做深刻的反思,以免在不经意中多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三、幼儿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对策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身正常的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动作反展正常 、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它的发展取决于

周围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响。如何在幼儿园积极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一)创设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组成。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他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自尊、自信,获得成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如:新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表现为经常哭闹一阵,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色彩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拍着幼儿睡觉,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教师们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还境,使幼儿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情绪越来越好。幼儿园还应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幼儿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

所以说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二)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饿。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花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坚持正面引导,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

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实际发展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其次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受认识水平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幼儿少于别人比,多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儿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三)幼儿一日活动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俩开来。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日常活动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性。

(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个别辅导的形式,对问题突出的孩子还要和家长联系,咨询专家,进行心理治疗。最后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创设能引起幼儿积极情绪体验、满足其兴趣与需要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学习调节情绪和表达情感,使每一个幼儿感到安全、温馨和愉快。

结 论

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持之以恒,对幼儿实施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如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教育网.2005-12.

[2] 于岚.浅谈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 [J].2002-2.


第二篇:试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策略


试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策略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张辉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给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崭新的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如何实现观念向行为的转化提出了丰富的课题,提供了有利的操作依据和评价标准。如《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新《纲要》为幼儿健康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依据,从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每个幼教工作者不必须树立的一种现代保教观念,它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现代理念。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这种矛盾从婴幼儿期就已开始,并对成人时期产生影响。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受幼儿理解、认知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在操作上有区别于其它教育阶段的特点,因此在实施中的策略研究显得至关重要,下面就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 关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与一日活动的融合性: 1、

1)、与游戏活动的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有利于自我意识,开朗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规则性较强的游戏中,幼儿学会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较好的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

2)与教学活动的融合:

在《纲要》各领域的内容与目标中,细细分析都可以看到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这就从指导思想上看出健康教育需要与其他领域相融合,因此各领域教学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以及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计划时,可通过对本班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经验的分析,将心理目标与某一领域目标有机融合,如:“自我意识”的教育,可围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内容在不同阶段的幼儿,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3)、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日常生活活动分散、随机、渗透性的特点,为教师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如: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心理氛围为幼儿带来安全感;生活环节中幼儿自理能力的习得,有助于独立意识的培养;对个别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1

教师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给与适时地辅导与帮助。

2、 各类资源的整合性

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幼儿家庭、社区到课程、教师、幼儿这些教育资源中蕴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些资源通过相互的统整,发挥各自的优势,则能有效地丰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如:幼儿园根据不同家长特点与需要开设专题的心理辅导讲座;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教师与家长作为幼儿成长的启蒙之师,在幼儿阶段对其健康心理的形成作用毋庸置疑,因此他们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只有家园一致,通过周围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其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使心理教育事半功倍。

3、 各种方法的互补性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呈现的差异性,以及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因此教育的方法也随之出现多渠道,多形式,且需要互为补充。如:为个别幼儿建立个体发展档案,了解儿童的需要与发展,发现每个儿童心理成长的特点和潜力,为幼儿记录富有个性的成长轨迹;针对有些幼儿出现的心理偏异倾向,通过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游戏治疗,防止心理疾患的形成。在集体的教育活动中,探索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养成性、补偿性等模式。同时在医学、心理理论与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协调整合模式的转变。

二、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需是整体性的,高度整合的教育。幼儿心理健康的具体表述许多专家众说纷纭,但仔细综合,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积极的情绪特征。②良好的意志特征。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④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以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其他领域融合的同时,还由应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几年的研究中,我们认为制订不同年龄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对有重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至关重要。根据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我们从自我体验,社会适应体验两方面制定目标,如下表:

2

3

试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策略

2、 探索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纲要》中每个领域的指导要点均鲜明地提出了以儿童为主体的,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关注已有经验的指导策略,因此也应将主体体验观作为心 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的核心观念,在我们的探索研究中,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经验为主体,让幼儿在亲身经历中,激活已有的经验,进行主动、积极的感受、体验,获得丰富的自我、社会适应体验,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在模式研究中,我们主要以养成性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

景,及提供的外界刺激中引起内心的冲突,通过感受、体验,分享,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内容。我们主要以集体教育的组织形式为研究重点,以幼儿在体验中所处的主客体位置分为以下两个具体操作模式:

1)、游戏式体验模式:根据总的心育体验目标,围绕其中一个核心目标,设计

有规则的,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游戏,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在反复的操作、体验中获得经验,心理品质得到优化,如:在中班“解绳结”的游戏中,核心目标是遇到阻碍与挫折不退缩,原意尝试解决,教师提供了不同材料所结的、难易各异的绳结,确立规则:在规定时间内解绳结,解开一个得一颗星星,教师在交代解绳结的方法以后,幼儿自己选择绳结来解,一遍游戏后,教师与幼儿讨论,分享感受,讨论围绕你是怎样解开绳结的?,你遇到解不开的绳结时心里怎样?,怎样做才能解得多?等展开,然后再进行游戏,孩子在一遍又一遍的游戏中解开难易各异的绳结,每人都在不同层次上获得成功。类似此类游戏,我们都先根据年龄特点,儿童的发展需要设定心育目标,设计游戏玩法,然后依据交待规则----幼儿游戏(体验)----分享讨论---再次游戏(体验)----交流感受(缓解释放)等这一过程模式进行,两年里,我们共设计了近100个心育体验小游戏,由于其目的明确,易于操作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2)、 情境式体验模式:教师根据心育目标,选择、创设特定的情境,使认识主

体在实践中把自己覱时变为现实的客体,作为客体中的一分子去生活。在这一活动中,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迁移,激起内心的真实感受,达到“心”临其境,融“我”入境的体验效果。如:大班活动《盲人走路》,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实践环节的组织,通过模仿盲人和帮助“盲人”的活动,教师让孩子体验到了盲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真实的心理感受,使幼儿自然的进行情感迁移,体验到帮助别人与被人帮助的心情,丰富了幼儿的感受,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幸福感。此活动 4

试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策略

模式中,引起幼儿内心感受的是特定的情境与事物,教师要创设情境,有目的、用重点地引导幼儿积累多种心理感受与体验,从而培养积极的情感,良好的心理品质。

3、 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的辅导方法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个体取向,主要是培养“健康的自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由于个体之间心理发展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在关注、发现每个幼儿心理成长的特点和潜力的同时,还要研究适合于不同年龄段与不同个体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方法与形式,使每个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现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设立心理角:针对不同年龄心理教育的目标,创设、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有利于心理品质优化的环境与材料,如:某幼儿园的“快乐心情小屋”,教师将小朋友带来的有趣的玩具与图书,放进去,让孩子在游戏时间进去分享,交流快乐的事情。

2)、幼儿园设立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分控制自我。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引进的问题较为有效。

3)、建立幼儿心情日记: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本心情日记,在每天适当的时间请

小朋友记下自己今天的心情,并与老师、同伴分享、交流,学会面对不同的心情,丰富幼儿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应该看到,随着对幼教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的深入开展,在《纲要》的指导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摆在我们面前还有待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我们要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研究适合幼儿园的心理辅导策略,以自己的实践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2005-7-31

5

更多相关推荐: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幼儿的心理…

机关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机关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幼儿的…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总结4篇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0xx920xx1全面贯彻执行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生态教育环境优化人文环抱意识我园认真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现总...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年级系部0一年月二目录内容摘要1关键词1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一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2二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2三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

海原县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xx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一年来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性格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

20xx——20xx学年育红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

20xx20xx学年育红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保护幼儿的生命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促进幼儿的健康是由幼儿健康的特有价值所决...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

篇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范文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

关于农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关于农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家长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摘要我国有不少教育工作者与心理专家共同研究他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笔者从事幼教多年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在幼儿园从...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学习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概念界定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竞争异常激烈生活节奏骤然变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据科学家预言心理疾病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疾病现代中学生是推动2...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36岁的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可塑性强但在心理发展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学前儿童的心理健...

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某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例摘要孩子和环境和成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事实上是孩子没有能力去主动完成这种良性互动因为大人们总是自以为是的在主导着这种...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