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5.4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1.技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造福人类。

2.技术对自然产生负影响,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专利性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

2.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技术发明。

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

侧重:科学发现什么,为什么;

技术回答怎么办;

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 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1)设计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的创新、技术产品的更替、工艺的改进都需要设计。

(2)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3)设计促进了技术的革新。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

(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欣赏、审美、感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满足

人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

(4)关注信息的交流: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第三节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技术试验: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

2.技术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1.发现和明确问题: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2.制定设计方案

制定方案的步骤:(1)收集信息(2)设计分析(3)方案构思方案(4)方案呈现(5)方案筛选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设计的评价

1.设计过程的评价

一项设计成果的好坏,60%-70%是由设计过程的质量所决定的。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 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2.对最终产品的评价——对设计成果的总评价

两个基本依据: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 根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3.设计的交流方式:

a.口头交流(非正式) b.文本、图表之类的交流方式(正式) c.技术图样、模型的交流方式(直观) d.计算机演示、网页的交流方式(生动、形象)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发现问题

1.问题的来源:(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3)基于一定的目的有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2.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1)观察日常生活;(2)收集和分析信息;(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二、明确问题

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①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 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 ③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

2.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限制主要由两方面决定:(1)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2)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一、方案的构思方法

1.设计分析:

(1) 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功能、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易于制作等

(2)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物、人、环境

(3)明确使用对象进行具体设计分析

2.方案的构思方法:(1)草图法;(2)模仿法;(3)联想法;(4)奇特性构思法。

3.方案的比较和权衡(即方案的筛选)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一、设计表现图

1.技术语言:在技术活动中进行表达、交流的工具(如图形、表格、声音、手势、标志等)。

按照专业类型分:有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等;

依据人的感觉类型的不同分:有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触觉语言

等;

依据人的视觉形式的不同分: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等。 技术语言的特征:言简意赅、通俗直观

2.草图:构思草图和设计草图

二、常见的技术图样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A、真实性,B、积聚性,C、收缩性。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统称为三视图。

形体的尺寸标法:

(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2)尺寸要素:①尺寸界线;②尺寸线;③尺寸数字。

机械加工图:是工程图的一种,通常由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和文字说明几部分组成。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一、模型

1.模型及其功能

(1)模型: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模型可以是产品本身,也可以是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2)模型具有两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具体化。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2.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1)草模:

(2)概念模型:在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3)结构模型: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

(4)功能模型: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5)展示模型:是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样品)。

二、工艺

1.认识工艺

(1)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2)工艺的种类:常见的工艺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 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3)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外观

2.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加工包括划线、锯割、切削等工序。 常用的连接方法有:铆接、黏结、焊接、螺栓和螺母、平头螺丝、元宝螺帽、垫圈、弹簧垫圈

表面处理:

①目的: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 ②常见的方法: 表面刷光 、 喷涂油漆 、 镀层

三、制作模型

制作模型一般步骤:1.选择合适的材料。2.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3.按设计图样画线。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第八章 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

1.产品说明书的编写:

(1)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标题、正文、标记。

(2)产品说明书的形式:条款直述式和自问自答式。

(3)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 :①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②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③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④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

2.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产品说明书为用户使用产品提供依据,它必须清楚的告诉用户产品的使用方法,以使用户方便地获知、掌握产品使用方法,恰当、安全、高效地使用产品。

维护产品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状态而进行的作业,是进行技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产品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也应当在产品说明

或用户手册中得以体现。

3.技术产品的服务途径

①查阅说明书获得厂家的服务电话、服务网点分布等信息。 ②打电话咨询或上网查找。

③请教其他用户获取服务信息。


第二篇: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规定P5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P5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P5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P9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含义: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条件:(3)地位与重要性: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1)内容:(2)地位与重要性: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P9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P10-P11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要求: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③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要求: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要求: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13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是公民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

(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 1.选举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①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②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具体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都采取直接选举方式。

(2)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20 1.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1-P22 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P23-P26 1.基层民主的形式

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

2.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和重要内容。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P28 1.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2.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3.民主监督的意义: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 2.公民应怎样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我国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P37 1.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注:主观题不必一一展开)

目的 措施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P39-41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P43-44 1.依法行政的地位: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的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3.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P47—48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3.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P46—47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在社会主

①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督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国家预防腐败局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 产 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3)政府的权威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P49 1.政府权威的含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威望和公信力)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我国政府权威的体现4.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我国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P50-P51 1.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

2.政府树立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P55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 职权 表现

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人大代表的产生P56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1.产生方式: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间接差额选举产生。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

2.任期:每届任期五年。

人大代表的职责P56-57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义务:(1)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审议各项议案的权利。(2)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利。(3)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4)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 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59—6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表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让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 产 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P63 1. 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共 产 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 产 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P63+P67+P68 1

4.中国共 产 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不断完善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P64-65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2.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 产 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P70——71 1.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政协的性质:它是中国共 产 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 产 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共 产 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 产 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73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73-75 1.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3.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3)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6-77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1)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2)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区、变通执行权和其他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持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P78-79 我国的宗教政策P80-81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宗教活动。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要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爱哦。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P89-90 1.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作为国家统一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具有对内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独立性)

3.主权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也都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P90 1.含义:2.类型:(1)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3.作用:各个国际组织宗旨、性质不同,职能和作用相异,对每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进行具体分析。

(1)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

(2)许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P90-91 1.性质和地位: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3.联合国的作用:(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4.中国与联合国:(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P94 1.国际关系的含义: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4.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5.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P95-96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我国的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1)安全利益: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2)政治利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3)经济利益: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时代的主题P98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问题:(1)和平问题的内涵: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3)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

3.发展问题:(1)内涵和实质: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3)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4.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P99-100 1.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3)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保障各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应当做到: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P101-102 1.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2.世界多极化的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立场P106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主张)。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106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P107-108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2.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有许多条件(参看P108)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P109-110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原则是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外交上的表现: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更多相关推荐:
通用技术总结

北京市第22中学20xx年20xx年通用技术备课组总结本学期通用技术科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南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推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创新一坚持教学常规扎实基...

通用技术工作总结

通用技术工作总结目前,在国家教育界一再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这次教改却增设了《通用技术》课程,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我们学校作为示范性高中,在高考压力非常巨大的情况下,也积极开设了《通用技术》这门…

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高二3个班通用技术的教学工作,以下将根据我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体会。一、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了解教材的结构,…

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赵永平一学期来本人承担高二年级11至20等班的通用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

通用技术室工作总结

乌什县第二中学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通用技术室工作总结这学年中,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本人在本学期的通用技术室管理工作中,努力完善通用技术室管理,健全实验室基本制度,协助各…

通用技术工作总结

通用技术工作总结随着新课程活动的全面推进,我校根据西安市课改办安排于20xx年x月在高二年级开设了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及选修课。课程开设已尽两年半,现将我校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及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一、课程开设…

通用技术反思与总结

凡能变更心灵者就能改变生活生活中的苦与乐全在于我们的感觉通用技术反思与总结思考题解答模式创编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第一中学赖福祥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各组任务第一组任务说明你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20xx年至20xx年年度通用技术考核表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11个班的通用技术教师以及通用技术兴趣班的辅导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一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

20xx年湖州市高中通用技术高考总结暨高考会考复习

20xx年湖州市高中通用技术高考总结暨高考会考复习研讨会研讨会纪实5月13日和14日在长兴金陵高级中学的校园中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教研气氛以为进一步明确高中通用技术高考会考要求总结本学年我市通用技术高考取得的成绩和...

山东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总结

山东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总结首先我们要明确认识到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

苏教版通用技术知识点精讲及小结

普陀中学通用技术会考20xx版复习内部资料第1页共4页通用技术知识点抽背纲要说明此处只是为了抽背方便同时应付会考的设计分析题选择题知识点一定要熟看会考导引中各题目1控制系统的分类何为开环控制系统何为闭环控制系统...

20xx年下学期通用技术教学总结

20xx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通用技术教学总结一学期来本组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学生...

通用技术总结(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