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理科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2024.4.20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理科

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意思,请将答案前面的字母编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黄山秀美的自然风光

②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xx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③同学们观看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

④20xx年10月20日,距离广州亚运会开幕23天的时候,广州亚运会会歌《重逢》的MV正式全球发布。

⑤为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各地开展了“唱红歌、颂祖国”活动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2.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字形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此它本身就是一副有趣的图画。如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与马有关的字就造了许多,如驳(马的颜色不纯)、冯(疾行中的马)等。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是指语言和文字

3.电视版《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最高收视率17.3,成为各地电视台的动画片收视之冠。而后,其动画电影票房达到9000万元,估计20xx年衍生产品可能达几亿元。这告诉我们

A.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4.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某中心小学对塑胶操场近200米的围墙进行绘图,让围墙说话。此做法是基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5.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企业的等。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6.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握手是中国人常见的见面礼节,拥抱是欧美人常见的见面礼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中国人和欧美人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B.文化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中国人的封建伦理思想根深蒂固

D.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8.截至20xx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10.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

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11.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

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

12.大众传媒的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________为标志的

A.语言的产生 B.电视的广泛推广

C.网络的普及 D.印刷媒体的推广

13.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14.20xx年仲夏,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新版《梁祝》惊艳全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用新的演剧方式重新演绎中国传统戏曲,充分张扬了“旧中见新,新中有根”的理念,使越剧更加贴近今天的普通老百姓。这说明

①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④文化创新要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温州童谣是时代背景的镜子,保存着民间文学的精华,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关怀。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温州童谣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16.“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

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7.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 ②传播文化的功能

③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培育“四有”公民的功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王献之是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家,幼年随父王羲之学习书法,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与其父相比,王献之笔走龙蛇,为书法的纯艺术性(抒情)开创了真正的先河和绝伦的典范,丰富了我国书法艺术。这表明文化创新

A.来源于社会实践 B.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只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即可 D.是—个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

19.徐悲鸿把西方艺术手法融人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A.文化创新就要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B.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C.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D.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需要博采众长

20.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

A.发展先进文化 B.繁荣民族文化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实现文化的多样性

21.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偶然发现蛇用一种草叶来敷伤口。于是他试着用此草下药疗伤,发现此草确有消炎止痛作用,并取名“蛇衔草”。此后,该草药被广泛应用。这表明

A.文化创新具有偶然性

B.文化创新来源于人的灵感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2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立足于社会实践 B.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

C.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D.大胆设想、科学论证

23.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动性。材料表明 (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④

24.建立“学习新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实行高中义务教育

C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5、探访文明的踪迹,惟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竭,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其有力见证是

A.汉字和史学典籍

B.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C.中华文化推陈出新

D.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26、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见图)以“东

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

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

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

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表达了中国

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中国馆的设计是对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理科期中考试试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20xx年5月7日至9日,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在铜陵市举行,上百种各类民俗亮相文化节,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安徽各地不同的风俗文化。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淮南豆腐文化、阜阳民俗文化、滁州地方戏曲??在安徽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有些地方甚至只是隔着一条河、一座桥,两处的风俗习惯却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不同区域的文化无法融合

C.文化发展由自然条件决定 D.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29、如果要问哪一种文化的包容性最强,那有着五千年的丰厚底蕴中华文化绝

对是首选。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③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

④中华文化强调既认同自身文化,也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湾同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闽剧、歌仔戏、梨园戏、木偶戏等地方戏剧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这说明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儒家思想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核心和根本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怎样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2分)

32.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两个过程。因此,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请你根据在《文化生活》中所学的知识回答: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2分)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理科期中考试试题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监管不力,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有效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第二篇:20xx年下学期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理科


20xx年下学期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理科)

一题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面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文化是一种物质财富。③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文化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和科学化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多样和直接。如人大召开会议邀请市民旁听,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这充分说明 ( )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迅速。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展决定的。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D社会主义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 ) ①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

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长沙市一中的“公、勇、勤、朴”等级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①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了到 ( )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D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

6,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 ) ① 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④吸收外

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情况,今天我们对待儒家的态度应该是 ( ) A, 儒家学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全部吸收。B,儒家学说是传统文化糟粕,应全

部抛弃。C“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D,儒家学说应自觉地进行改造或剔除。

8,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老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 文化创新味着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抛弃。②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的传播。③文化

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④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文化的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能否再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最主要的是 ( )

A是否坚持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B,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C,是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D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0,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玉树古镇顷刻之间夷为平地。这里聚居着10万同胞,其中大多数是藏族同胞。地震发生后,举国上下都牵挂着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各族同胞,“在灾难面前不分僧俗,不分军民,不分藏汉!”各民族同胞手挽手,肩并肩,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这生动说明 ( ) A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B,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灾难的强大武器。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抗灾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D抗震救灾培育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表明( ) A爱国主义就是拥护祖国统一。B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C,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团结统一的。D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12,有一首歌中唱道:“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方块字”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字。汉字是 ( )

① 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 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运流长“重要见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胡锦涛强调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注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同时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赋予民族以时代内涵。下列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表述正确的是,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只有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③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④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国家之所以重视民族节日,主要是因为: ( ) ① 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②可以进一步推动“黄金周“旅游业的发展。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5.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 )

A.各具特色 B.互不相融 C.相互冲突 D.渐趋一致

16.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 )

①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消除外来文化影响 ④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相互借鉴、共同交流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18.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包括 ( )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活动 ④物种进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 )

A.语言的出现 B.印刷媒体的推广

2

C.文字的出现 D.报纸杂志的出现

20.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体现在 ( )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被人们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文学艺术 D.传统思想

22.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态度是 (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继承一切传统文化

C.排斥一切传统文化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全球气候的变化 ④思想运动的开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 ( )

A.守旧主义 B.封闭主义 C.民族虚无主义 D.文化虚无主义

2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加上各国家的2500余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这种文化传播的途径是 ( )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26.“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所学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 )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27.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 ( )

A.物质范畴 B.经济范畴 C.精神范畴 D.政治范畴

28.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精神的活动,而是一种依托 ( )

A.物质载体的活动 B.主观意志的活动

C.政治力量的活动 D.经济力量的活动

29.文化有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之分,文化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 ( )

A.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B.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C.阻碍社会的发展 D.促进社会的发展

30.在校内外,我们要参加演讲、辩论等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歌唱、舞蹈等各种文化活动。这表明

A.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文化生活

B.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无处不在

C.文化活动就是唱歌、跳舞等艺术活动

D.文化活动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结果

答 题 卷

3

第一题:(10分)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教材31面最后一段

第二题:(10分)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具有哪些作用?

答案:教材17面

第三题:(20分)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

了巨大的冲击。当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时,许多中国年轻人却在热衷过“洋节”。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凸来出来。在文化创新中,我们应当怎样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答案:1,教材43面第二段

2,教材53面——54面。

4

20xx年下学期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理科

5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期中考试反思

高中期中考试反思高中期中考试反思一高二期中考试后的反思期中考试结束了我所剩下的中学生活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逐渐变短这次考试比上次有些进步我认真分析了原因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只不过是看了看书2临阵磨枪突击平...

期中考试反思与总结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才是成功之母。本次考试,名次上有少许进步(退步很大),成绩上,英语还一直是我学习上的拦路虎,并且,连我一直觉得我差不多的物理,也叛国通敌了。…

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看时间匆匆从指间流过,走过了欢乐,走过了痛苦,走过了没考好的失意,走过了成功的笑容,一切毕竟是过往。期中考试,惴惴不安地度过一个忐忑的周末,等着,盼着,等来了成绩揭晓,在明晃晃的阳光下,我突然间想笑。这次期中考…

期中考试后总结反思

期中考试后反思期中考试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复习中结束了,好也罢,坏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喜也罢,愁也罢,都结束了,现在现在要做的是总结,反思,要尽快调适心态,再决将来。这次期中考试给了同学们查找的机会,还让同学们知…

关于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的反思

关于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的反思本次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紧扣必修三教材四个专题所学课文出卷试卷难度适中试卷的命题总体趋于平和能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近期的语文学习情况一成绩分析就全年级学生得分情况看最高分88分最低分15...

高一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期中考试反思高一期中考试反思一高一期中考试反思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1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2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许中银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按事先约定的计划已圆满地结束了。从考试的结果看与事前想法基本吻合。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从成绩上看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东西总结。(1)考…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尊敬的各位班主任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早晨我们隆重集会召开本学期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向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获得表彰的130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1207班数学试卷分析高一数学组一试卷分析内容一试卷构成情况1各类题型情况选择题12个共60分填空题4个共20分解答题6个共70分2试题难度情况原题51518题第2问共3...

中学生期中考试动员发言稿

中学生期中考试动员发言稿发言稿一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本周的星期二星期三学校将举行初中三个年级的期中考试这是评价半个学期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师教学质量一种手段也是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检查其重要性大家都明白...

20xx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xx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都昌一中王卫兵一试卷评价1概述此次试卷以高考的要求命题关注社会及学生的现实问题注重思想性和实践性统一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彰显政治学科特色本张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生活与...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使我对本班学生数学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所任教班级的数学教学的效果我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一试卷说明...

高中生期中考试反思(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