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研体会

时间:2024.5.13

我的科研体会

和硕士生不同,作为博士研究生,我觉得科研主要要靠自己独立研究。导师可以给你指点方向,但是他自己也没法确定那个方向到底真的有没有前途,或者最终能够做出什么东西来。 通常, 导师的作用是可以告诉你这个领域的经典文章和主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告诉你一个对这个领域的整体的理解,但是具体做法得要靠自己去想。

我今年六月份就要答辩了,这几年快熬过来了。做博士论文期间主要有两点体会:

一是多看看参考文献是十分必要的,个人认为,阅读文献和做试验的时间安排可以为1:1。如果对自己做的课题缺乏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别人要是已经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发表过论文的话,自己的努力会白白浪费掉。千万记住在广泛阅读参考文献前不要贸然动手。

二是科研兴趣很重要的。有兴趣,加上方法得当,早晚会有成果。

心得体会

首先声明,这是真心话,希望能认真体会,能理解其中真意之后,一定就会懂的如何做研究。 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做研究。 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发现真是事半功

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 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谓心中有沟壑。

3. 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

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这可是哥们儿我被老板骂过NN次得来的血的教训啊。本来不想把这种丢人的事写出来的,可看到兄弟们好多在犯和我同样的错误,就写一下罢。

每周读一两篇这样Papers

我不记得谁说过,国外一些知名的科学家,每周都会花一些时间,看一两篇Cell,Nature,Science等上的paper,以保持知识的更新。的确这些超一流杂志上文章几乎篇篇经典,每一篇都能发人深省,也许你学的不是这样专业或方向,但他的idea仍能给你带来启发。而且这上面的文章都是original,都是研究生物学或医学中最本质的问题。多多读读这方面文章,一定获益非浅。我了解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几乎都是一些海外华人授课,讲的内容几首都来自这些杂志上的paper,老师指点一下,然后便由大家自己看,然后讨论,讲其思路,创新点,自己感兴趣点,一学期下来,个个收获异常,思路非常活跃,这也是今后工作的基础。而国外的reviews,综述得非常深入、系统、全面,绝不象国内的review都是东抄一点,西抄一点,不仅综述得没有新意,而且错误连篇。

故我推荐大家能有空读一读,一周一两篇,可挑你感兴趣的,也可挑你喜欢的,也可挑与你的研究方向相关的。如果有启发,可以到论坛的journal club中发言,与大家共同讨论。读文章要求只读IP大于10分以上的。

1 Original articles:Cell, Nature,Sciecne,PNAS,EMBO J,Immunity,gene and development,Neuron,Plant cell等

临床类:Lancet, New England Journal

2 Reviews: Annual**(系列),Trends in ***, Current opinion in ***, Advances in **

这四类以综述为主的杂志,每一学科都有对应的杂志,如Trends in Neuroscience等,这里文章全是国际上该领域的一流科学家所写,综述非常完美,哪怕看一篇,你的知识都会爆增!

以上一些杂志虽然多是收费的,但您可通过许多途径能得到它们,许多大学都订阅了相关期刊。ftp上以前定期有上传该期文章,包括Cell, Neuron等。而且其中Science,PNAS等还是免费的,Nature对中国人可能也要免费。

每周能看一两篇这样的文章,细细评味,一个月后你再回头看看。专业英语不好的朋友也不要担心,当你用心看几篇文献后,你会发现你的词汇量同样增长,一切都很顺利。

研读论文的得失总结 为什么要阅读文献 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否有同样的困惑。我们的大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外文的。

阅读文献的来源

精研数据库,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重要的如ISI,Medline, NCBI等了。因人而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

做一个课题首先是要看专利的!!这是我的经验之谈。通过研读专利正文,可以体会申请人的研发思路;研读专利权要求,可以少走弯路,还可以找出未覆盖的漏洞,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专利;有的专利还有参考文献,可以了解这个专利的来龙去脉。 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文并认真研读。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

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cell,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其实目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NO.1)(<<国外医学>>各个分册每其都有许多可读的综述,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增刊,很重要!),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然后是重点阅读。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应该阅读的。

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如何查找阅读文献 课题未定:

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找相关综述,你会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推测”,然后找原始文献,你会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证一下,会有两种结果:证实,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另外你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现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还有那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这一点对于自己找题目的战友,我觉得尤为重要!

课题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

1、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

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类项目打个基础。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较远,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出好东东,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检索效果不好。

我觉得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例如某种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要对这一种疾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你以后阅读文献时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上网查一些你的老板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同时也让你有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阅读一些外文的综述,看一看国外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或许,此时你会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题目。等到文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但千万别忘了,时刻关注你正在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它可能会给你的课题新的补充。最后一条,看文献,编上号,做好笔记。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整理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然后再到网上找全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了解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word文档,做些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点。

如何阅读文献:

看文章时作笔记

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勤思考

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种挑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

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多与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

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的牛人,他没准就给你一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集体讨论非常必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大家坐到一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比较阅读

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的课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的关键和细节不尽相同,你便从对比中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论文阅读顺序:1. 摘要 引文 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2. 图表 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3. 讨论和结论 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4. 结果 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5. 材料和方法 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6. 讨论和结果 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一篇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 图表,讨论,文字结果,方法。现在生命科学中的杂志对图表的要求都很高,必须做到仅通过阅读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即能把握文章的方法、结果,再结合读者自己的原有知识,就大概知道其implication了。这符合现代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最必要的信息的要求。因此,在某个领域做了一段工作后,定期查新得到的文章只须看摘要、图表即可, 个别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结果,再看讨论,文字结果和方法。这也提示我们在写外文文章时,注重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做到形象化、信息最大化。

自己熟悉的领域:最省事的是只看摘要,因为依靠背景知识通过摘要即可大致勾勒出文章内容,但有时这是不够的,相对省事的方法是细看摘要,略读前言,再看结果中的图表,最后读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讨论部分。但如果文章对自己很有意义,那就应该通读全文了。

如在寻找课题阶段,重点读讨论和结论以及展望,在课题设计阶段,主要是材料和方法。若只需了解一下该研究的思路,可选取摘要及引文与结论进行泛读。

个人的经验是尽量去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然后是学习他们的分析方法,最后是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语言方式等。

文章的讨论部分真是很重要,如果时间稍微充裕点,建议研读和模仿牛人paper的讨论部分。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看法和分析方式,图表的趋势解析,论据的组合,都是非常看功力的部分,我们

老板经常说:如果某篇SCI级别的文章让我们这些菜鸟来写,可能发国内核心都非常困难。

我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讨论中的精髓,这是作者idea创新性以及与旧有的实验结果比较的关键部分,可以看出作者设计此实验的思路,在作出比较以后,对自己的课题会有很大启发。

除了文章内容,还要学习人家写作的方法和格式等等,比如同样一个观点,别人有可能表达的很地道,同样一个图表,别人做的很漂亮,尤其是老外的文章,给老外投稿,人家的修改意见要求文字通俗易懂,带有一定的科普性,即使不是本专业的人,也能大致看懂;然后还要求多用简单句,能用简单句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复合句,在同一句子中,最好不要让同一个词汇或短语重复出现 ...... 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注意中文和外文的互相印证,注意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注意用词的恰当和简洁,久而久之,对于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文献追踪的重要性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往往你的idea别人也会有不谋而和的时候,所以要特别关注这个领域的最新动向。在抓紧使自己出成果的同时,随时根据有可能出现的“撞车”进行调整,做到心中有数。和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章一定要勤跟踪,现在国外的科研做得又快又漂亮,我们在做到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可以扬长避短,作出新东西来。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研究团体以及牛人)所发表的论文。对于数据库的定题、定词地定期搜索,这样才能保证你不丢下每一篇重要的文献。文献总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方向为方向服务!

已定课题的实施

1、得到一个大概方向。

2、查相关中文综述,查看国内有谁或哪个单位在做相关内容。

3、查外文综述,比较一下,毕竟外文可能会更详尽一些,看看大家对什么感兴趣。

4、查较关键的参考文献,注意杂志和作者的权威性、引用次数

5、重检相关全文,注意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讨论中存在什么问题

6、根据本人所能控制的资金和本地技术资源考虑我能做什么,怎么做

7、再进一步紧缩范围,有一个框架图

8、 根据框架图再进一步查外文原文以明细节。

实验思路永远要走在实验之前,凡事想好再作,一定没错!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细节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力求用实验室最成熟的技术。对于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实验,一定要吃透原理,再下手不迟,切记盲目.有些实验若自己实验室确有困难,可以考虑合作,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什么都做好.我的体会是,有时就需要请教专家!

硕博选题—生意经

[硕士研究生选题] 目的应该放在熟悉科研过程和基本实验技能上。如果导师不给找题,如下:

1,与师兄师姐们或者身边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商谈,听一听他们的想法,选一个和他们的实验方法相近的研究。优点在于:这样你将来实验有了问题,还有个人问,并且在他们的经验下,可以少走弯路和节省经费。我当初的硕士课题就是和我们那里的肿瘤研究所的好友商谈定下来的(与他们关联的题),一路非常顺利,那一步不会问好友就是了!

2,尽可能选简单的实验方法,不光是为了省钱和时间,同一个题能用简单方法证明,为什么非得找什么高级方法,可能有人说:越是高级的方法越有水平!这是大错特错!!!我曾经看过98 年发表在 Science 上的一篇原著,作者就是用了一个 ELASA 法,但实验设计的非常完美,而且就150例病人数。至于说我,当初的硕士课题用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很简单!

[博士研究生选题]

上边这2点也适用,但目的应该放在锻炼 [科研思维] 上!但也不要好高务远,就那么点钱,也不许你乱来!

1,无论怎么找到的题(导师给找的,自己找的等等),一定要从中多动动脑筋!自己找题的话,方法可以

把我在一楼说过的申请基金课题方法和上边硕士研究生选题的2点结合一下,我想你会选出适合你的题的。如果是导师给找的,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导师选了这个题?这样你才能从导师那里学来东东!我当初的博士题就是导师给定的。

2,博士研究生选题最好选一个系列性研究为好,这样答辩时也好通过,而且日后也可以接着搞,并且可以发很多连续文章(连续的研究文章特别容易被接受)。我现在研究还是博士时的延续和发展。 导师给找的题 (正向理解法)

首先要弄明白导师为什么选这个题,在你开题报告和写综述时,要注意检索相关文献,一般情况,你都应该能追到你的专业的顶极杂志的文献,或者 Nature, Science 等杂志的文献,这样你就会在全貌上理解导师的选题及你的研究领域的概况和进展(也能检验出你的导师的真正水平),通过这样的研究生训练,你也就能把握住一个研究方向!在这个基础上,你就容易在导师的水平上生枝发芽。千万不要导师给找什么题,就做什么题,能毕业就算完了!这样的话,你永远不会独立和进步!!!

自己找题的话 (反向铺开法)

我个人这么做过,很有效!但不一定适用他人。方法是在你的专业的顶极杂志,或者 Nature, Science 等杂志检索几篇文献(不要太多,但要质量),是你认为感兴趣的文章,精读以后,再反向检索引用这些文章的文献,形成以这几篇文献为中心的树枝网,这样一来,你就会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也就是这个领域现在研究到哪里了? 至于还有什么有待于研究自然就会初露端倪!正在苦于找题的研究生们,不妨可以去试一试,即使通过这种方法定不下来题,你也会大有收获的!!! 《选题》是科研中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呢?

其实,试验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来证明观点的,也就是你选题的观点。可以说选题的人是 [脑],做实验的人是 [手]。正像英文文章里的通讯作者是 [脑],第一作者是 [手] (指的欧美国家文章)。至于说谁伟大,我就不用说了!

我倒不是说研究生毕业就必须得作的这个 [脑],但必须向着这个方向努力,锻炼!否则,你即使博士毕业,你也没有独立作战的能力,更不要提拿到 Grant !但正像huangjiazhan所说的:很多人一到选题过程中,就陷入困境,总是选一些基础的课题来做,在分子生物学打圈。其实,这是每个人都有的过程,不要为此烦恼!硕士,博士期间正好是你锻炼的机会。

怎么锻炼?

当你有高水平的老板,你就要捧住这棵大树,在上面生枝发芽(善于思考老板为什么这么做?在他的基础上,怎么样能更进一步)!否则,即使你老板帮你做出来了 Nature 的题,那你也还是那只 [手],等你自己独立了,你还是当不了 [脑]。

当你没有高水平的老板,你就得挖地三尺开垦荒地(多看文献),确实是很艰难的事,但要有信心,只要努力你就会一步一步摸到你的领域的前沿的,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你看的文献的杂志的档次也在逐步提升,自己引用的文献的杂志的档次也在逐渐提高,当 Nature 和 Science 都成了你经常光顾的对象,那你就离会选好题不远了,再加上灵感(在前面的基础上),你就变成真正 [脑]了!

科研选题---流水线

[原始火花]

也就是说在选题中发现研究新点,可能很多人为找这个新点而苦脑,其实我也在苦恼!像牛顿,爱迪生时代光靠灵感,在我们的年代已经很难很难。我的体会是:

1,要大量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里一定要包括泛读和精读,合理搭配,节约宝贵时间。 2,研究领域不要涉及太广,要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挖。

总之,正像自然辩证法所说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上边所述2点就是为增加这个必然性,至于偶然性(灵感)个体差异很大,但与平时善于思考有关。

[理论形成]

这一步非常重要!就是说把发现的火花用 [理论] 证实它,让它成为选题的依据。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

那就举一个例子。比如:A = B,A = C 那么 B 有可能等于 C,这就是这个理论的形成,也是[原始火花]---〉

[科学火花]!

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这个[科学火花]的可靠性可能和这个A = B,A = C 前提的来源有关,要是这个A = B,A = C 是来源于 Nature,Science等好杂志,也许可靠性会增加!

[创新性和价值]

有无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把在丁香园练就的检索功夫拿出来了,通过这个检索来证实这个火花是否具有创新性。另外,还要注意这个火花的现实意义或者长远意义。这两点都涉及到将来的课题申请以及投稿!

[可行性]

这包括方法,材料,资金,设备等等。方法还包括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软件应用,统计)等。总之,在可行性上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不要选那些自己都没有信心的火花!

投SCI影响因子5.0以上杂志的心得

前段时间投了一篇6.0的杂志,已经发表,现就此谈谈心得,一来想凭本文加分(到现在还是0分,帮助他人查找多篇文献,一分没加!),二来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发好文章,权做抛砖引玉。

我的文章从写作到修改都是我一人包办,前后3轮共近10个月时间:投稿2个月修改,根据reviewer意见修改再投又2个月,通知接受后2个月网上发表,再过4个月print。

其他共性的问题我这里就不提了,浪费篇幅,大家也都知道,单就投稿过程中的我认为重要的一些问题做些提醒,希望对大家有用:

1. 文章初稿要精心组织。编辑部一天网上投稿没有千儿也有八百,切记匆忙投稿(我老婆的老板就是要求快投稿,从高往下投,希望reviewer来帮你写文章,结果不是太理想)。editor 和reviewer一天审大量的稿件,如果一眼看下去漏洞百出,缺乏逻辑,就会非常快地告诉你(通常1周吧):We apologize to inform you。 因此,文章从大的方面说要深入浅出,reasonably organized; 其次要没有语法和表达上的错误(这点没有办法突然提高,主要是平时多看文章获得语感,否则就会被reviewer说成是英文不native and cause some confusion, 这个评语大家从师兄师姐那听到的应该很多了),另外,拼写错误要避免!reviewer认为字母都会拉掉的人,其研究质量也好不到那里去。本人的文章没有这方面的意见,两个Reviewer, 一个主要是argue实验结果, 另一个reviewer就直接建议收了: Reviewer #2(Comments to the Author):This is an important paper which I recommend for publication in 杂志名. The authors have shown in this article that 略去. The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for subsequent clinical trials in future.因此,写文章又叫make a good story。Reviewer工作一天回来很累了,拿起一篇文章是为了享受的,如果你的文章破坏了他的心情或是让他反胃,你就没指望了。一般文章初稿写成以后都要拿给别人看,请别人提意见,大多情况下是你老板吧,最好再多1-2个人(可惜我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如果你的文章专业和非专业的都能理解,初稿就可以定稿了。

2.投稿后要调整心态。初投稿的人都希望一投稿就马上有回复,或者没到时间就写信去催,这是很不礼貌的。一般来说,正规杂志不用催,到了承诺的时间就会给你回信。因此,不要一投稿就希望马上有回复,除非你是大牛,但我想我们当中没有(包括你老板), 杂志邀请的Reviewer才是。我的文章也正好是两个月给的回信(五一节期间告诉我接受的,不错的节日礼物)。送一句话给正在投稿的同志,可能会有助于调整心态:文章审的越久,说明Reviewer越难找到你的漏洞;文章在他手上越长,说明他越喜欢你。这样想你大概会开心一些的。

3.怎样修改。如果你的文章修回了,说明编辑给了你一个机会,记住仅仅是机会,而不是接受的承诺(通常信里会说This letter is not a promise…),因此精心准备修回是非常关键的。这时切记匆匆修回!修会一旦发出是没办法收回的(我老婆就是急急忙忙的)。2-3个月都等了,再花上1-2周修回还是不过分的。修回信也叫Rebuttal letter or refution,可以当成你博士毕业时的oral defense了。除了个人根据本专业回答问题以外,我这里要提醒大家的主要是语气。我建议采用不亢不卑+自信的语气。编辑不希望你这个人太弱,当然也不希望遇到一个没礼貌的家伙。我见过一个家伙先花了半页纸恭维了大半天+自扁了大半天,

效果也不怎么样。编辑的工作说来都是公式化的东西,其时间有限,一眼看下去还没有看到想看的解释,心情肯定不爽。所以建议一两句必要的客套话后,直接进入主题,采用Q:A:式的方法,条理清晰。下面给出我当时的格式:

Dear Editor,

We are pleas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the reviewers’ and the manuscript (Manuscript number…) has also been extensively revised according to the comments (resubmitted online).

Question #1:

Answer:

Question #2:

Answer:

Best wishes,

Sincerely yours,

Name

在修回时,最头痛的是如何满足个别reviewer的“不可实现”的要求。我建议主要是引用理论和文献加以解释,作到精练有逻辑有说服力。毕竟,写比做还是要简单些。效果吗,就要看个人的写作能力和编辑的心情了。当然,你能补数据和你有时间补数据的例外。

4.如何看待外面收费代修文章。有的同学对此寄予厚望,认为是国外的帮助修改的一定成。我不知到大家实验室外送修回的稿件投出去接受的几率是否明显增高?但是,我的意见是不要过多依靠,我老婆的文章一开始是送出去修的,结果一样被拒。后来我抽上班的时间帮她改,前后两篇文章,内容都不一样。靠,跨专业跨的太远,痛苦死了。也就是老婆要毕业,否则我一个月1万多,让我改我都不改。好在一篇已经发了毕业没问题,另一篇正在投。改的时候老婆在旁边先搞清楚她想说什么再用专业英语把它写出来。我得出的体会是,改文章要和作者相互沟通,要尽心尽力!否则就是英国人帮你,你的文章还是逻辑性不强。至于尽心尽力,我想外面的商业机构是很难作到的。

哦,忘了说初稿修改的量化指标,我想4-5遍吧(当然投2.0以下的改3遍也可以)。拖太长老板会没耐心的,我的文章初稿自己改了4遍。

升华思想境界,走出博士的专家路线

想想不久即将离校,希望能写下自己一些读博感受,能够给正在读博或即将读博的师弟师妹一些参考,规划好自己的读博生涯。

我是学工科的,因此叙述的观点可能贴近工科学生,根据我的理解,工科与文学、理学读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由于我是真实反应自己的读博方式,许多观点可能跟其他人不同,因为也不具备普遍意义,可能其他人看来还不可取,我想做的是给人家一个参考,取舍由师弟师妹们自己决定。 一、读博的动机

我想每个读博的人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读博,它是你读博前进的动力,我的动机可以归为三条

1)也许从小受家庭教育影响,成为有知识、高学历的人是我一直的追求,能获取博士学位跟出人投地虽然不能划等号,但在我当时看来,诱惑是很大的,如果机会就放在你面前,我是不会放弃的,特别是可以免试直博的时候。

2)我家境还可以,母亲非常希望我一读到底

3)四年的本科学校生活使我觉得我比较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简单而平静,尽管现在我已经不这么认为了。对于本科四年埋头苦读,早出晚归,从没谈过恋爱,也不会玩,西湖都基本不去的人来说,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那时我还在钱江三分部,到玉泉本部看到橱窗里贴着的某年保送研究生名单的时候,觉得读硕就像梦一样遥不可及,更别提博士了。对于课程繁重,竞争激励,每天捧着书的所谓的优秀工科学生(成绩在系里都很靠前),很多都无法拒绝直博这个诱惑。 二、学术问题

国内的大环境决定了现在的很多工科博士生,很大程度上跟廉价劳动力是很相似的,虽然你也许创造

价值的能力有限,甚至没有,但你得每天工作,按时完成导师的项目。学vc,会编代码是基本条件,即使是编代码,你也没法学习到软件工程的精粹,你只是个熟练工而已。所谓的横向课题对于你的学术研究价值很小,有用的可能就是以后理论实例论证的时候,实现起来比较方便。因此,如果环境决定了你需要这样,你就要适应这种环境,整天抱怨,处在敌对状况,沉沦毫无意义。我很幸运,碰到的导师很正直(这是我评价一个导师好坏的标准),我去完成项目往往出于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处于证明自己能力的需要。导师之间差别是很大的,很多导师研究的东西已不是热点,而我们也往往不感兴趣,导师转换实验室方向使得他能给的指导非常有限,因此,导师能给的最多是大方向上给把握一下,具体搞什么,搞到什么程度,完全在于自己。导师没有纵向课题,因此做一些横向项目也情有可原,导师不是圣人,适当的在职权范围内追求利益也可理解,处理好跟导师的关系是你课题能否开展下去的关键,你可以找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找个适当时间跟导师交流一下,寻求你做这个课题的可能性。不要期望导师会突然能给你个好的课题,因为也许导师也不知道该给你做什么课题,也许他还希望你能提供一些信息,等待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对导师的抱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最重要的,要敢于跟导师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胆小是做大事的大忌。我所从事的课题,老板基本无法给予细节的指导,全是我自己查了大量文献后确定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创新点,全是自己的总结,最终还是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和评审的肯定。当然,你在查阅文献决定自己选题方向的时候,还是得完成老师给予得项目任务,如果你觉得会冲突,时间来不及,往往那是你自己的问题。我举个自己的例子,读博前三年,我基本在做横向课题,大概有10多个,很多项目要经常性出差,有个项目我在收费站4个月,从夏天做到秋天,衣服还是师弟国庆回学校的时候给我带回来的,说到苦,夏天在显示器上停满近百只苍蝇你想有多恶心,旁边是公路,前方是铁路,噪声使你无法入眠,附近没有小店,工作人员下班都搭车回县城的。

我这里想说明的是:不要怕苦,时间对你来说是足够的,你需要协调好博士课题和项目的关系,前几年项目时间花多点,但自己的课题不能丢,后面的2年不到一点时间足够你完成学校规定的论文要求,老板一般也不会再安排大的项目了。当然我说明的是工科的情况,理科当然不行,文章压力很大(要早写多写),当然理科基本没项目压力,而且容易出文章。剩余2年的时间,如果你潜心看文献,写文章的话,几篇一级是很容易的(我最后2年共录取了1级的文章6篇(第一作者),第二第三作者也近10篇)。不要害怕文章被拒,说来惭愧的是,我刚开始写的6篇文章全部被拒,而且投的是二级,呵呵。始终要保持主动,乐观的心态,多投了之后,自然会明白如何写文章的真谛。 三、学术的交流

如果你是实验室的新成员,注意要搞好跟其他人的关系,不要太过于张扬,不要随便拉个朋友到实验室聊天,话不要多,不懂可以问,但不要什么都问,要懂得google以及多去bbs,forum寻求答案。谦虚,实干,稳重的人是lab最喜欢的人。如果你做到以上几条,我想跟lab的人相处好是很容易的事情。对于师兄布置的课题,任务,如果觉得一时没有头绪,不要怕,先去查些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一下,再商量一下。如果自己实验室以及网络图书馆无法给你答案,你可以打听一下别的专业哪位老师同学在从事相关的工作,然后直接上门请教,机会永远给主动的你。如果自己学到了某些东西,要敢于跟lab的人分享,共同进步,如果怀攒着这点小秘密洋洋得意,那你是注定成不了大事的人。实验室能定期作些交流是最好的,可以让人家明白你在做什么以及了解人家在做什么。 四、愉悦的心态

读博说苦也苦,说不苦也不苦。不光要善于学习,也要善于放松,不要介意放松的形式,你可以运动,打游戏,蹦地,到了读博这个份上我相信你不会沉迷,我有段时间就经常白天干活,晚上游戏,效率很高,觉得很适合自己,有了游戏,学习才有了意义,呵呵。不要拘泥形式,关键在于你从中得到快乐了吗,读博生活也不是这么无趣嘛。如果你哪天觉得学习实验厌烦了,就玩吧,玩到你想学习了,如果玩也玩不起来,就找个朋友聊天,大骂一通后就觉得舒服了。我以前晚上lab回来时,经常唱:崩溃,崩溃,是你让我崩溃这歌词。

学会对自己说:你行的。不要太敏感,不要太在意导师的言语,导师说的并不一定对,因为导师并不一定了解你,你所要做的,就是踏实的完成工作。导师喜欢实干的人。

五、写文章的策略

首先我得说,我没有什么SCI等的文章发表,对于工科某些专业,难度太大了,也许我水平也不够,我只阐述我写文章的常规方法。一般来说,如果想从横向课题中写出档次高一点的文章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做的东西人家往往早就做过了,我们往往只是去重复人家的劳动,没有创新性而言。你会发现你绞尽脑汁,根据你的项目经验花很大功夫写出的文章在人家评审看来往往是一堆垃圾,即使你的文章也许有实用价值,甚至是你实际做项目中的闪光点。但评审最需要的是idea,而不是practice。我刚开始被拒的文章都源于此。当然这一般针对一级刊物,即使有些二级刊物,也会以创新性不够而拒绝你的文章。我们需要做的是拓展自己的项目视野,你可以从你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寻找文章的突破口,你需要了解你的项目是否包括了一些理论,这些理论是否有新的进展。这是关键的一步,一旦你认为项目中的xx理论你感兴趣,你就可以开始你的写作之旅。你首先需要根据某个理论的关键字查阅大量的英文中文文献,我想,我们学校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你从关键字中搜索得到的文章中挑选出你认为合适的文章,比如先看些摘要,你会发现,在你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你会发现跟xx理论相关的另一个理论更感兴趣,以此类推,直到找到合适的你认为可以再创新的理论或方法。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无法给出确切的数字说查阅了多少文献后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idea或improved idea,但只要你真的这样做了,idea一定会有的。从我自己的经验看,一般粗读60-100篇文献,精度20篇文献,你会拥有一个idea。当然这个过程是艰苦的,有时候甚至是烦躁的,但读博就是这样。一般来说,现在国内期刊的水平还比较低,我一般从英文期刊寻找idea,然后从中文期刊中查找相关的文章,以辅助我理解,因为很多英文文章很难理解,你需要看看国内的人用中文阐述是如何理解它的。除了从学校提供的一些数据库外,还需要经常借助google来查阅文献,因此搜索的技巧也很重要,这里就不加阐述了,比如,你想查阅带某个关键词pdf的文件,就得google输入filetpye:pdf。当然有些资料由于年代久远(比如90年代以前),还没有电子版,你需要亲自跑图书馆去查阅打印,我从图书馆打印得资料估计有近400页,文章60-70篇,全是很老的经典理论,因为你查文献的时候,为了理解,往往需要看其参考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很老。当你有了idea,就可以开始写作了,当然,你需要了解写作的格式,其实在你看文献的时候就基本了解了,具体针对哪个期刊采用什么格式等写好后改也不迟。也许有人问,你没做实验就凭空开始写文章,这能行吗??嗯,这的确是个问题,也许你自己提出的方法在实验了之后,效果更差,但文章也许你已经写了一半,即方法已经阐述,就差个实验比较的结果了,我想,这是个心理满意度的问题。可以想想,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终于有了idea后,往往有着写的冲动,这时候写下来会思路清晰,一气呵成,如果这时不写,马上做实验,这时你的思路就会被打断,因为理论的提出和实现是两个问题,有的理论也许无法很好的实现,或者,你还不具备能力实现它。虽然对于工科来说,我们很注重结果,但很多方法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往往无法给出完美的方法。这里给出一些技巧,在你认为你的方法的确有可取之处,那就在结果出来后,阐述中尽量强化其优势,评审是很犀利的,也许就因为那么个瑕癖把你的很好的idea据了。写论文往往称作“自圆其说”。虽然我们提倡求是,但与写作的策励并不矛盾。最后,要提一下写作的工具了,我用的是word,虽然有人推荐latax,我没用过,不好评论,但至少word版本国内基本都接收的,至于格式编排问题,编辑会告诉你的。

其他的需要掌握的软件包括matlab(用于模拟实现),mathematic(数学计算),visio(流程图),photoshop(图像处理,不一定需要)等,英文我没投稿的经验,就不说了,希望其他大牛能作些介绍吧。关于投稿,可以到图书馆找到相关的期刊看一下投稿方式即可,现在一般都可以电子投稿,我当初都不看投稿指南,只要方向对,找到编辑部e-mail地址直接发过去就完事,而且一般都有回复。一般投稿2-3个月后就可以1个月1催,胆子要大,主动出击,不要嫌麻烦。如果回复意见不好,或者你觉得人家没看懂你的文章,可以直接向编辑说明,希望再审或者换个期刊投。 六、上网的问题

打开电脑我第一件事就是连上88,大家就知道我对网络的迷恋了。我也曾经当过88 man版和c/c++的版主,也是帝国版的元老,可以说,88见证了我读博的过程。鲁迅说过”学要学的踏实,玩要玩的痛快“,米芦提过“快乐足球”也表达了我对网络的观点,我始终认为,我在网络上得到的快乐和知识,可以弥补为之损失的学习实验时间。衡量自己的失去得到,仅仅以学术成就为依据是可笑的。每个人理想不同,读博

的人从事的职业并非学术教书研究一条路,很多人在读博后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每个人时时在调整自己。我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拓展的其他知识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当然,我并不提倡沉迷网络,到了读博这个份上,大家都知道其中的轻重。 七、工作的抉择

读博过程中,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你毕业后到底想干什么,也许根据实际情况,你可能需要作调整,比如,由于某些限制,你认为自己在学术上不会有大的造诣,那就要注意培养自己其他的一些能力,比如,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因为以后你出去后会进大的公司,会跟硕士竞争,你需要的不仅是学术能力,实际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因为公司首先需要的是你创造价值的能力。也许你认为当公务员也不错,那就不要整天呆在实验室,多结交些朋友,多参加组织些活动,虽然这些都似乎有违读博的初衷,但事物都是变化的。读博的过程不仅是学术的增长,更是对人综合素质、实力的培养。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言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适合自己的路走,自己喜欢怎样就努力的做。实话讲,我所知道的国内的一些大型知名企业,硕士已经足够了,博士去了有点可惜,而且它们并不需要,不要因为某些企业不要博士就觉得自己一个博士还不如硕士有价值,如果希望有更好的发展,那就努力争取去一些知名的外企吧,那里的氛围是很好的,而且它们的确也需要博士,但要求是很高的,这里我指的都是研究机构,比如ge,ibm的研发中心等。当然,对于大多数博士,可能更多的是进学校和研究机构,继续从事自己的研究,那学术就非常重要了,评价你的标准就是你所发表的文章等级和数量,课题以及成果。 八、专一协作的态度

博士跟硕士不同,不可能什么都沾一点,而每一点都不是很精。博士是窄而专,目的是培养某一个方向的专家,而不是全才。虽然现在很多学科都互相联系,但你在确定研究的主题后,一般就不能改变了。不要报着这种心态,想什么都学一点,似乎什么都懂,以方便以后找工作或者炫耀的资本。即使是做项目,也不要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要善于跟其他人分担工作,不要什么都去学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会耗费你大量的精力。找工作的话,没有扎实的功底碰到懂行的人一问就会穿帮。因为你是博士,如果公司需要,它一定会派个懂行的人来考察你的。当你博士毕业的时候,你应该有这份自信,你研究的东西,没有人比你更懂,你上台答辩,是向答辩委员会展示你的成果或者普及知识,而不是忐忑不安的等着被问倒。 九、知知为知知

你并非全才,因此很多东西你也许不懂,或者你需要了解,因此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不要怕丢面子,不懂就是不懂,即使面对你的师弟、师妹,有问题尽可以问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全才,这个其实并不好,他们会加重对你的依赖,影响学习的主动性,互相之间的平衡感是能否充分交流的关键,你是愿意跟同学交流意见哪还是跟老师?,也不要让导师觉得没你参与就不成,到头来你会发现你被杂事忙的团团转,可自己却没学到什么,要敢于对导师说某些东西不是很懂,要善于向导师推荐合适的人干合适的活,以保证你离开后项目的延续性。 十、每天学一点英语

英语对于一名博士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交流,还是以后找工作。英语的能力,不光是理解阅读文献的能力,更是听说的能力。熟练的英语是你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如果你以后想出国或进外企,英语就更为重要了。我所面试的几个外企,比如GE,面试全是英文,最后还要现场做英语学术报告,接受现场专家的提问,IBM北京研究中心也是如此。即使不进外企,良好的英语能力都使在各方面你受益非浅,你可以听得懂报告,可以自信得做Presentation,还可以欣赏原版的电影。英语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只要你每天能抽半个小时,哪怕是10分钟,在你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回报绝对超值。我所接触的要毕业找工作的人,都会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花点时间练好英语。 十一、自信的心态

现在有些对博士学术水平置疑的言论,所谓的一流本科,三流博士的说法,时不时博士版上还会出现些关于博士颓废的言论。我想说的是,有些东西,是大环境所致,有些是极其无聊的。我们要清楚,能有机会读浙大的博士,是值得自豪的事,老百姓对博士的态度是钦佩的,因为它是最高的学位,是对你学习能力的认可;读博士是需要勇气的,没有坚韧的毅力是无法完成的。很多硕士不愿意攻博是自己的原因,没必

要抓住这点大谈读博值不值的问题,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选择了就绝对不要后悔。在读博过程中还不停的思考是否值得读博毫无意义,路是自己选的。读博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对于外界的言论,要懂得取舍,某些言论除了影响你的情绪,没有任何价值。博士跟硕士其实是不好比较的,因为目的不同,不要因为某些硕士实践能力强点,更实用,似乎什么都会就觉得自己失败,要时刻了解自己是成为专家,而不是杂家。决定你前途的是你专得有多深,而不是有多广。弄清楚这点,起码的自信我想都可以拥有。

更多相关推荐:
我的就业心得体会

临近毕业了一年一度的就业大潮也接近了尾声对于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我有很多话想给大家说现在将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陈述如下希望能够对那些即将找工作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一评价自己做好职业规划择业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

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网点管理者实施细则》,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是一次切实推进我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文化建设的动员会。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行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共同爱护好。行里制订包括本细则在内的所有规章制度,目的…

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把忠心献给组织学习心得体会把忠心献给组织就是要我们为组织鞠躬尽瘁忠心组织甚至要用你的青春和生命为祖国谱写新的华章我们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们深情的爱着我们的祖国爱国是一个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

浅谈我的实习心得体会

浅谈我的实习心得体会时间过得真快,从xx年x月21号我上班已经一个月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收益非浅,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总结以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首先,我想谈…

我的岗位我担当心得体会

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百矿集团公司我的岗位我担当心得体会岗位是一个职业人的舞台,而责任则是一个职业人的精彩体现。做为百矿集团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的一名职员,一名共 产 党员,我深知岗位----责任----担…

我的销售心得体会

我的销售心得体会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好又多超市隆力奇销售员-----陶红霞做为一位在超市销售工作近两年的销售人员,我一直以提高工作效能为自已目标,而不是单指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就是学会如何控制自已将有限精力集中在一…

我的减盐心得体会

我的减盐心得体会皇镇乡付海小学四年级付满玉指导教师张林群以前我只知道做菜需要放盐是盐让我们享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却从来不知道盐吃多了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一些疾病比如冠心病超重肥胖等尤其是儿童吃盐过多会直接影...

我与学生谈心的心得体会

我与学生谈心的心得体会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刻体会到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不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你有更多的信任感为此笔者认为和学生谈心也是一门学问更是我教学...

阅读学习《廉洁从业从我做起》心得体会

挡住今日诱惑换来明朝幸福阅读学习廉洁从业从我做起心得体会近日按照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要求我对廉洁从业从我做起一书进行了阅读和学习通过学习阅读该书使自己深受教育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当前反...

我的学车心得体会

学车心得体会回想学车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兴奋紧张激动到难过诸多的情绪都体验了一遍也让自己更清晰的再一次认识了自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自己认真的思考自己的路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是首要的生活就...

我的瑜伽心得体会

我的瑜伽心得20xx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了瑜伽那祥和的音乐甜美的笑容舒适的环境以及它神秘的古印度文化还有那种在极限边缘伸展的舒适和放松给我身体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让我慢慢领略到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让我...

我的忏悔心得体会

我的忏悔心得体会反腐倡廉工作是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全力推进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是我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历史抉择通过观看我的忏悔后我不仅为腐败者的沉沦感到痛心疾首更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共 产 党员肩负的职责重担...

我的心得体会(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