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3公式总结以及例题

时间:2024.4.30

高一数学必修3公式总结以及例题

§1 算法初步

u秦九韶算法:通过一次式的反复计算逐步得出高次多项式的值,对于一个n次多项式,只要作n次乘法和n次加法即可。表达式如下:

例题: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

  答案:  6  , 6

        

v理解算法的含义:一般而言,对于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称为算法,其意义具有广泛的含义,如:广播操图解是广播操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的算法,空调说明书是空调使用的算法…       (algorithm)

     1. 描述算法有三种方式:自然语言,流程图,程序设计语言(本书指伪代码).

     2. 算法的特征:

①有限性:算法执行的步骤总是有限的,不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内容和顺序必须含义确切,而且必须有输出,输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无意义的。

③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必须是可执行的,即每一步都可以通过手工或者机器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成,在时间上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3. 算法含有两大要素:①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函数运算,关系运算等②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w流程图:(flow chart: 是用一些规定的图形、连线及简单的文字说明表示算法及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易懂,便于检查及修改。

  注意:1. 画流程图的时候一定要清晰,用铅笔和直尺画,要养成有开始和结束的好习惯

2. 拿不准的时候可以先根据结构特点画出大致的流程,反过来再检查,比如:遇到判断框时,往往临界的范围或者条件不好确定,就先给出一个临界条件,画好大致流程,然后检查这个条件是否正确,再考虑是否取等号的问题,这时候也就可以有几种书写方法了。

3. 在输出结果时,如果有多个输出,一定要用流程线把所有的输出总结到一起,一起终结到结束框。

x算法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            当型循环

.顺序结构(sequence  structure :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它不存在条件判断、控制转移和重复执行的操作,一个顺序结构的各部分是按照语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的。

Ⅱ.选择结构(selection structure ):或者称为分支结构。其中的判断框,书写时主要是注意临界条件的确定。它有一个入口,两个出口,执行时只能执行一个语句,不能同时执行,其中的A,B两语句可以有一个为空,既不执行任何操作,只是表明在某条件成立时,执行某语句,至于不成立时,不执行该语句,也不执行其它语句。

Ⅲ.循环结构(cycle structure:它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复操作问题,分直到型(until)和当型(while)两种结构(见上图)。当事先不知道是否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时(即不知道循环次数时)用当型循环。    

y基本算法语句:本书中指的是伪代码pseudo  code),且是使用 BASIC语言编写的,是介于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是表达算法的简单而实用的好方法。伪代码没有统一的格式,只要书写清楚,易于理解即可,但也要注意符号要相对统一,避免引起混淆。如:赋值语句中可以用 ,也可以用   ;   表示两变量相乘时可以用“*”,也可以用“

. 赋值语句(assignment statement:用  表示, 如: ,表示将y的值赋给x,其中x是一个变量,y是一个与x同类型的变量或者表达式.

一般格式:” ,有时在伪代码的书写时也可以用 “”,但此时的 “ = ”不是数学运算中的等号,而应理解为一个赋值号。

1. 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不能是常数或者表达式,右边可以是常数或者表达式。“ = ”具有计算功能。如: 3 = a ,b + 6 = a ,都是错误的,而a = 3*5 – 1 , a = 2a + 3

   都是正确的。2.一个赋值语句一次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如:a = b = c = 2  , a , b ,

c =2 都是错误的,而 a = 3 是正确的.

例题:将x和y的值交换

  ,  同样的如果交换三个变量x,y,z的值 :     

输入语句(input statement:  Read  a ,b 表示输入的数一次送给 a ,b

输出语句(out   statementPrint x ,y  表示一次输出运算结果x ,y

注:1.支持多个输入和输出,但是中间要用逗号隔开!2. Read 语句输入的只能是变量而不是表达式 3. Print 语句不能起赋值语句,意旨不能在Print 语句中用 “ = ”4. 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和表达式的值.5.有多个语句在一行书写时用 “  ; ”隔开.

例题:当x等于5时,Print “x = ”; x  在屏幕上输出的结果是   x = 5

.条件语句(conditional statement):

1. If语句:   If  A  Then  B             注:没有 End   If   

    2. If语句:    注:①不要忘记结束语句End   If  ,当有If语句嵌套使用时,有几个If ,就必须要有几个End  If  ②. Else  If  是对上一个条件的否定,即已经不属于上面的条件,另外Else  If 后面也要有End   If   ③  注意每个条件的临界性,即某个值是属于上一个条件里,还是属于下一个条件。④  为了使得书写清晰易懂,应缩进书写。格式如下:

 

例题:  用条件语句写出求三个数种最大数的一个算法.

 

 

                                      或者

                                     注:1.  同样的你可以写出求三个数中最小的数。

                                         2.  也可以类似的求出四个数中最小、大的数

                                        

.循环语句( cycle statement):u 当事先知道循环次数时用  For 循环 ,即使是 N次也是已知次数的循环 v  当循环次数不确定时用While循环 w  Do  循环有两种表达形式,与循环结构的两种循环相对应.

 

说明:1. While循环是前测试型的,即满足什么条件才进入循环,其实质是当型循环,一般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可以写成While循环,较为简单,因为它的条件相对好判断.  2. 凡是能用While循环书写的循环都能用For 循环书写  3.While循环和Do循环可以相互转化 4.Do循环的两种形式也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时条件要相应变化 5. 注意临界条件的判定.

例题:(见课本

          

u                                   v                      w

     

x                                       y

   

z                             {

陈老师友情提醒:1. 一定要看清题意,看题目让你干什么,有的只要写出算法,有的只要求写出伪代码,而有的题目则是既写出算法画出流程还要写出伪代码。

2. 在具体做题时,可能好多的同学感觉先画流程图较为简单,但也有的算法伪代码比较好写,你也可以在草稿纸上按照你自己的思路先做出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一般是先写算法,后画流程图,最后写伪代码。

3. 书写程序时一定要规范化,使用统一的符号,最好与教材一致,由于是新教材的原因,再加上各种版本,可能同学会看到各种参考书上的书写格式不一样,而且有时还会碰到我们没有见过的语言,希望大家能以课本为依据,不要被铺天盖地的资料所淹没!


第二篇:高一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新课标必修3概率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u   事件:随机事件( random event ),确定性事件必然事件( certain  event  )和不可能事件( impossible  event )

随机事件的概率(统计定义)一般的,如果随机事件     在次实验中发生了次,当实验的次数很大时,我们称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说明:①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于具有随机性,但又存在统计的规律性,在进行大量的重复事件时某个事件是否发生,具有频率的稳定性 ,而频率的稳定性又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统一 ② 不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可以看成随机事件的极端情况 ③ 随机事件的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和总的试验次数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个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而这个接近的某个常数,我们称之为概事件发生的概率 ④ 概率是有巨大的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果,讲的是一种大的整体的趋势,而频率是具体的统计的结果 ⑤ 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w概率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① 对任意的一个随机事件 ,有 

③如果事件

x 古典概率(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① 所有基本事件有限个  ②  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概率模型成为古典概型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个,则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包含了其中的个等可能的基本事件,则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y 几何概型(geomegtric probability model):一般地,一个几何区域中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改点落在其内部的一个区域内”为事件,则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 这里要求的侧度不为0,其中侧度的意义由确定,一般地,线段的侧度为该线段的长度;平面多变形的侧度为该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像的侧度为其体积 )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① 基本事件等可性 ② 基本事件无限多

颜老师说明:为了便于研究互斥事件,我们所研究的区域都是指的开区域,即不含边界,在区域内随机地取点,指的是该点落在区域内任何一处都是等可能的,落在任何部分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部分的侧度成正比,而与其形状无关。

z互斥事件(exclusive events):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complementary events:两个互斥事件中必有一个发生,则称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  ,事件的对立事件 记为:

{独立事件的概率:

颜老师说明:①  若可能都不发生,但不可能同时发生 ,从集合的关来看两个事件互斥,即指两个事件的集合的交集是空集   ② 对立事件是指的两个事件,而且必须有一个发生,而互斥事件可能指的很多事件,但最多只有一个发生,可能都不发生 ③ 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④ 从集合论来看:表示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集合的交集都是空集,但两个对立事件的并集是全集 ,而两个互斥事件的并集不一定是全集 ⑤  两个对立事件的概率之和一定是1 ,而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小于或者等于1  ⑥ 若事件是互斥事件,则有 ⑦  一般地,如果  两两互斥,则有   ⑧     ⑨ 在本教材中 指的是 中至少发生一个 ⑩ ★ 在具体做题中,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书写过程,设处事件来,利用哪种概型解题,就按照那种概型的书写格式,最重要的是要设出所求的事件来 ,具体的格式请参照我们课本上(新课标试验教科书-苏教版)的例题

|例题选讲:

1. 在大小相同的6个球中,4个是红球,若从中任意选2个,求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

【分析】题目所给的6个球中有4个红球,2个其它颜色的球,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思路有不同的解法

解法1(互斥事件)设事件  为“选取2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则其互斥事件为 意义为“选取2个球都是其它颜色球”

 

 答: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

解法2(古典概型)由题意知,所有的基本事件有种情况,设事件  为“选取2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而事件所含有的基本事件数有

       所以

答: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

解法3(独立事件概率)不妨把其它颜色的球设为白色求,设事件  为“选取2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事件有三种可能的情况:1红1白;1白1红;2红,对应的概率分别为:, 则有 

答: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

评价:本题重点考察我们对于概率基本知识的理解,综合所学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方法,但是基本的解题步骤不能少!

变式训练1 在大小相同的6个球中,2个是红球,4 个是白球,若从中任意选取3个,求至少有1个是红球的概率?

解法1:(互斥事件)设事件  为“选取3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则其互斥事件为, 意义为“选取3个球都是白球”

答:所选的3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

解法2(古典概型)由题意知,所有的基本事件有种情况,设事件  为“选取3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而事件所含有的基本事件数有, 所以 

答:所选的3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

解法3(独立事件概率)设事件  为“选取3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则事件的情况如下:

                红 白 白   

  1红2白    白 白 红   

白 红 白   

              红 红 白   

2红1白     红 白 红   

              白  红 红   

所以 

答:所选的3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

变式训练2盒中有6只灯泡,其中2只次品,4只正品,有放回的从中任抽2次,每次抽取1只,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第1次抽到的是次品

(2)抽到的2次中,正品、次品各一次

解:设事件为“第1次抽到的是次品”, 事件为“抽到的2次中,正品、次品各一次”

  ,(或者

答:第1次抽到的是次品的概率为 ,抽到的2次中,正品、次品各一次的概率为

变式训练3甲乙两人参加一次考试共有3道选择题,3道填空题,每人抽一道题,抽到后不放回,求(1)甲抽到选择题而乙抽到填空题的概率?(2)求至少1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

分析】(1)由于是不放回的抽,且只抽两道题,甲抽到选择题而乙抽到填空题是独立的,所以可以用独立事件的概率(2)事件“至少1人抽到选择题”和事件“两人都抽到填空题”时互斥事件,所以可以用互斥事件的概率来

解:设事件为“甲抽到选择题而乙抽到填空题”,事件为“至少1人抽到选择题”,则

为“两人都抽到填空题”

   (1)

(2)  则

答:甲抽到选择题而乙抽到填空题的概率为 ,少1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为  .

变式训练4一只口袋里装有5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2 个黄球,从中不放回摸出2个球,球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

分析】先后抽出两个球颜色相同要么是1红1球,要么是1黄1球

略解:

变式训练5设盒子中有6个球,其中4个红球,2 个白球,每次人抽一个,然后放回,若连续抽两次,则抽到1个红球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略解:

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点:

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③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①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②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

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

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

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①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②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注意: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1.2基本算法语句

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输入语句

①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②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③“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④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⑤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2)输出语句

①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PRINT  “提示内容”;变量

②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③ “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④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

(3)赋值语句

①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变量=表达式

②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③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④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⑤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注意: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5:条件语句

(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

      ①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注意:“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条件不满足时,结束程序;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边的语句,若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语句。

 

      ②IF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分析:在IF—THEN—ELSE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

6:循环语句

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1)WHILE语句

①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②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

(2)UNTIL语句

①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②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从UNTIL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进行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续返回执行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OOP UNTIL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行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断的循环语句。

分析: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的区别:

(1)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

在WHILE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在UNTIL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

1.3算法案例 

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1)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①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

②若=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③若=0,则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0,则用除数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       依次计算直至=0,此时所得到的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

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为:①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②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①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

②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2、秦九韶算法与排序

(1)秦九韶算法概念:

f(x)=anxn+an-1xn-1+….+a1x+a0求值问题

f(x)=anxn+an-1xn-1+….+a1x+a0=( anxn-1+an-1xn-2+….+a1)x+a0 =(( anxn-2+an-1xn-3+….+a2)x+a1)x+a0

    =......=(...( anx+an-1)x+an-2)x+...+a1)x+a0

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依次多项式的值,即v1=anx+an-1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2=v1x+an-2     v3=v2x+an-3   ......      vn=vn-1x+a0

这样,把n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成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的问题。

3、进位制

(1)概念: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位制,简称n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2)  一般地,若k是一个大于一的整数,那么以k为基数的k进制可

    以表示为:

而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数,34(5)表示5进制数

(3)把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的算法,称为除k取余法。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①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②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③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④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①抽签法②随机数表法③计算机模拟法③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

  ①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②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③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5)随机数表法:

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3: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①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②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①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②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

  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③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抽样比=

  ①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   

    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②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4: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样本均值:

(2)样本标准差:

(3)众数:在样本数据中,频率分布最大值所对应的样本数据(可以是多个)。

(4)中位数:在样本数据中,累计频率为1.5时所对应的样本数据值(只有一个)。

注意:

①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共同的常数,标准差不变

②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乘以一个共同的常数k,标准差变为原来的k倍

③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标准差的影响,区间的应用;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的科学道理

5、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1)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表盒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规律,它可以使我们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求极差,即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第二步:决定组距和组数:组距与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标准,需要尝试、选择,力求有合适的组数,以能把数据的规律较清楚地呈现为准.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不利对数据规律的发现.组数应与样本的容量有关,样本容量越大组数越多.一般来说,容量不超过100的组数在5至12之间.组距应最好“取整”,它与有关.

注意:组数的“取舍”不依据四舍五入,而是当不是整数时,组数=[]+1.

②频率分布折线图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上端的重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③总体密度曲线:总体密度曲线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半分比,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息。

(2)茎叶图: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指从茎旁边生长出来的数。

.

6: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随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交相关关系。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做回归分析。

(1)回归直线:根据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如果各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的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方程。如果这些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我们就成这两个变量呈正相关;若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则称这两个变量呈负相关。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

                        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   

                         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

                        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

                        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4)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5)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6)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① 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②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③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④事件A发生B不发生;⑤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3:基本事件

(1)基本事件:基本事件是在一次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基本结果中的一个,它是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

(2)基本事件的特点:①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②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外)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4: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条件: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这种模型满足两个条件:

①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②所有基本事件必须是有限个。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

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

5:几何概型

(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3)几何概型的特点: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注意:几何概型也是一种概率模型,它与古典概型的区别是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其特点是在一个区域内均匀分布,所以随机事件的概率大小与随机事件所在区域的形状位置无关,值域该区域的大小有关。如果随即事件所在区域是一个单点,由于单点的长度、面积、体积均为0,则它出现的概率为0,但它不是不可能事件;如果一个随机事件所在区域是全部区域扣除一个单点,则它出现的概率为1,但他不是必然事件。

综上可得: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概率为1的事件不一定为必然事件;概率为0的事件不一定为不可能事件。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1???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3)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

高中数学必修1总结-人教新课标

集合?(?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3)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4)集合的表示…

20xx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高中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数学必修一知识归纳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一测试题[1]

一1若集合A678则满足ABA的集合B的个数是A1B2C7D82设Myy2xxRNyyx2xR则AMN24CMN3已知函数yBMN24416DMNB2Dx的定义域为2x23x2A1C12112121124下列大...

高一数学必修1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URAxx0Bxx1则AUBAx0x1Bx0x1Cxx0Dxx1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以x为自...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集合与元素集合集合与集合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

高一数学必修一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1检测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123...

高一必修一数学总结(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