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中 数 学 分 层 教 学 法

时间:2024.4.30

初 中 数 学 分 层 教 学 法

靖边第二中学 王辽勇

关键词:个体差异 分层 升层

级这个学段中,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我也深有体会,在教学中,有一部分学优生上课有时脱离了上课的节奏,去独立完成自已的事,而还有一部分学生上课老是跟不上思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都知道新课标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宽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习题,并分多个层次编排,使学有余力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采取合适的分层教学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备课、分层讲课、分层练习,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

一、宣传分层教学目的

先向学生宣传分层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A组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学生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组学生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对学生的分层,教师应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二、分层备课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层次: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使教学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C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B组学生“吃得好”;A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C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

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A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三、分层讲课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课堂提问更应该分层次,C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和智力问题,往往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对C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A、B层次的学生,尤其是A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课堂提问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内容时,设计三个提问:(1)判定命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两个角相等”的真假;(2)说出命题的逆命题;(3)判定逆命题的真假。第一个问题是针对C层次学生设计的,而第二、第三个问题是对A、B层次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发挥他们思维活跃的优势,通过大胆的猜想和类比,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分层练习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如完全平方公式的训练题: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4m+4; (2)25n?+10mn+㎡; (3)(x+y)?+10(x+y)+25;学生训练时,老师不宜明确指明哪些学生做什么题组,C层次的学生选做(2)(3)题时,老师应及时点拨。课外作业也应分为几个层次,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供学生选。,其中必做题要求A、B、C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或几个同学一起研究共同完成,这样在学生习中形成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五、分层评价

因为个体差异,评价也要分层。当学生顺利完成了本层级的学习任务时,我们应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价,所以采取如下评价方案:

(1)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一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

(2)试题相同但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高,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层的参考因素。(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

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层的量化依据。

六、激励升层

学生分级达标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得到了巩固,部分学生升层条件日趋成熟;教师应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创造升层条件,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渡。同时,对部分不能升层,以及个别由于骄傲而退步须降层的学生,教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后,采取保层和降层措施。这种定期升层教育活动,一学期一般进行两次,对个别超速发展的学生,可随时升层。调层后,教师订出新的目标(如各组的最低分数),使学生有新的奋斗目标。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初步形成了分层教学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虽然现在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还在继续摸索中,但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①《数学课程标准》

②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系列之八完美的教学


第二篇:数 学 的 读 法


数 学 的 读 法

江苏省睢宁县苏塘中学 纪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读书是指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它是预习的继续和深入。要提高课堂读书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在愉悦中获取知识,发展对数学现象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注意力。我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时,常常采用的方法是:

1、设置悬念法

人的好奇心往往表现在,越是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东西,他们越要刨根问底。课堂上给学生设置悬念,可强化他们的这种心态,提高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是“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给便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强制灌输的状况。

2、实验操作法

结合教材特点。组织学生实验操作,不但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结论具体化,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手、口、脑并用的习惯与能力,

3、引导探究法

很多数学概念、定理、公理、公式等是从某些数学现象中抽象出来的,而抽象过程则是知识的发生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诱发思维法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征,我在创设读书情境时,注意了从解题入手,在习题中设计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使之产生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二、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

1、读概念

读概念时,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叙述,会判断,会举例,会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垂线的概念。不仅要求学生会叙述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垂足。而且要知道垂线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其余三个也是直角,这反映了垂线概念的内涵;二是直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情形,这反映了垂线概念的外延;三是会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进行推理,知道它具有判定和性质两方面的功能。

2、读定理、公理、公式

读定理、公理、公式时,首先要求学生分析定理、公理、公式中的已知及结论,从而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明白它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其次指导学生研究证明推导过程,分析思路,吸收思想方法及策略经验,比较课本上不同的定理、公理、公式在推导中使用的方法。把它当做一个工具来经常使用,阅读时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以及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同时,一方面要注意体会其应用条件及应用范围。每一个定理、公理、公式研究的仅是某一方面的内容。因此,它仅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在阅读中要

体会这些应用条件和范围,不仅有利于对其理解,也有利于题目出现一部分条件时,很容易构造和使用对应的定理。另一方面,要注意定理、公理、公式的变形。有些定理、公理、公式经常变形应用。比如,正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倍角公式的变形应用等等,这些可以在阅读练习中总结、提高。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灵活性。

3、读例题

读例题时,现由学生审清题意,试着解答,然后再与教材对照比较。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激发学生认真读书;与教材对照后,若自己做错了,找出原因,可进一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认识;做对了,更可强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之感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

三、指导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让学生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自学。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学会读书是要做到“三到”。朱熹在《为学斋规》中指出:“读书要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使学生认识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是诵读,绝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学会新旧知识对比。让学生把新旧知识对比阅读,以抓住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学会质疑和释疑。读书能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读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读书能否继续进行的关键。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我常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释疑,使读书活动不断深入。

4、学会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读书“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过程。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可弄清知识结构,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认识得到提高。因此,每学完一节、一个单元或者一章后,都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

四、读书形式多样化,提高读书效率

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可防止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情绪,以提高读书兴趣和读书效率。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我常采用让学生默读、领读、范读、分组读、自由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读书效率。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我们学校以导学式教学法为抓手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求教师在教...

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4)

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查哈阳乡中学陈国平新课程改革已经伴随我们师生一段时间了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摆在所有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记得我们小学毕业时必须通过考试择优后才能进入中学而今天改变了很多...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在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下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通过我对新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结合我平常的教学工作谈谈...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反思一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执教701702班的数学学科工作中有收获和快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现将一...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时间20xx10311125来源好词好句网作者好词好句网反思一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锦集

一有理数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是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有关有理数运算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理解有一个比较省事的做法是略举简单的事例尽早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引导中乐于学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实现师生互动一起获得共同发展的过程...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兆麟初级中学李丹20xx31计划教学工作总结走出大学校门我荣幸地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开始了自己人生新的征程大学生活的磨练和学习使我储备了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但在来到这的六年多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学会了很多也积...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董静作为一名教师又面对的是新教材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及点进行反思一对教材的反思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味的老...

初中数学教师的个人述职报告

初中数学教师的个人述职报告一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