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海游镇生态创建工作总结

时间:2024.5.13

三门县海游镇生态创建工作总结

一、海游镇概括

海游镇是“中国电力城基地”和“中国青蟹之乡”三门县的城关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全镇面积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756 亩,森林覆盖率为67.9%,总人口10.7万人,共有5个社区和 63个行政村。境内地势平坦、开阔,地面标高均在3.0m左右,依山傍海,气候条件适宜,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20xx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65.4亿元,工业总产值104亿元,工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目前,全镇518多家大小企业,构成金字塔型的企业群体,其中规模上工业企业86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59.6亿元,该镇拥有机电、橡胶、工艺品、医药化工、造纸五大支柱产业,以园区为依托,打造有鲜明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该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生态乡镇。

二、主要创建工作

近年来,我镇生态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建设生态经济强镇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不懈的打生态牌、创生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由镇长为组长的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各企业、单位、行政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同时,结合实际,建立起生态镇建设工作决策制度、联络员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生态建设责任单位和人员各执其职,各谋其责,形成了有人办事有人抓,各线配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鉴于人事变动,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镇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立了生态农业、生态宣传、生态工业及旅游、生态村镇规划及环境整治等4个专项工作小组,目的是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进一步细化;各村(居)也及时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组及生态建设监督组,强调各村书记是生态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专人负责。规范有序的镇村生态建设网络,为搞好此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镇党委、政府及镇生态建设领导组仔细研究全新的工作目标,认真分析全镇的生态工作现状,总结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及不足,再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工作目标、任务、责任细化到每个村,每个单位,并与每个行政村(居)签订了生态建设目标责任状。通过扎实开展基础性的工作,使全年的生态建设有章可循,秩序步骤井然,确保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使创建工作在以20xx年如期实现国家级生态镇的硬前提下,统筹合理时间安排,明晰各自的工作任务及方法步骤。

﹙三﹚扩大宣传,营造氛围。为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宣传力度,我们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利用县广播电台或电视每天至少播出10分钟的生态宣传材料;二是拿出近两万元资金分别在主要交通要道路口制作大幅永久性生态建设宣传牌,并对过去建立的宣传碑(牌)重新粉刷,增添内容;三是全镇各村定期召开党员、村民组长及村民代表培训会,加大生态建设有关知识宣传,讲解生态建设有关内容。

﹙四﹚加大投入,改善环境。着重加大镇村生态办的基础设施投入,并率先搞好了城东等19个村生态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近5万元资金,装修了房屋,配备了崭新的桌椅及档案柜,并将工作制度、工作目标等牌匾再次更新;各种规章制度统一格式上墙,彻底改善了办公条件,改变了办公室面貌。

﹙五﹚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我镇生态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以争创省级生态乡镇为目标,以制定科学环保规划为指南,切实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编写了生态环保规划。我镇在编写集镇规划的基础上,投入资金8万元,聘请浙江大学有关专家编写了生态环保规划,为全镇的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近期及中长期的可行性工作蓝本。

2、积极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示范村。我镇的城东村、王家村、石岩村、松门村、潺岙村、等38个行政村完成了市级生态村建设,新场村已通过全市生态村的审核验收,被批准为生

态示范村。还积极向上申报了悬渚村、东严村、孙家村、梅村、许家塘村等13个行政村为生态示范村。

3、以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家园、生态文化等内容为重点,全面搞好生态建设工作。

生态农业。我镇坚持以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为重点,积极稳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认真做好无公害示范镇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基地化、品牌化有效带动了全镇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优质水果、优质蔬菜、海水养殖、蛋鸭养殖、苗木花卉五大特色基地,全镇有滩涂养殖16500亩,围塘养殖8000亩,大棚蔬菜、西瓜等反季节栽培生产基地3000余亩,优质杨梅、早熟无核桔、翠冠梨、板栗等生产基地8000多亩,贝类、青蟹养殖基地2万多亩,苗木花卉生产基地4000多亩,畜禽养殖基地30多个,500亩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有富民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12家农业龙头企业,三门湾锯缘青蟹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合作社82家。“三门湾”牌青蟹,“旗海”牌青蟹,“绿石”牌绿芦笋,“舜创”牌柑桔,“三特”牌水产品等一批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松门桐子杨梅、孙家舜创牌柑桔、旗海牌青蟹、毛蛤等多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并在省农博会上频频获奖。“三门湾”“善好”黄酒、白酒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旗海”青蟹商标被评为为浙江省十大特色农产品品牌。20xx年,全镇实现农业产值3.9亿元。农业基础不断改善,建成标准海塘25.3

公里,生态公益林5.93万亩。 同时,这些支柱产业的综合开发,已使我镇的立体生态农业初见雏形,形成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项目”的良好发展局面。

生态工业。海游经济基础扎实,产业特色鲜明,经济结构和布局逐步优化,全镇518余家大小企业,构成金字塔型的企业群体。其中有37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有“586”工业企业82家, 20xx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0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59.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2%,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枫坑工业园区被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区内有工艺品、机电、医药、汽配等主要行业分布。县城西区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2700亩,各项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该镇现拥有机电、橡胶、工艺品、医药化工、造纸五大支柱产业,以园区为依托,打造有鲜明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镇不断加大企业技改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创优,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合县职能部门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新污染产生,任何项目都要经过环境论证才能落户;严禁污染项目引进,加强对现有化工、造纸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和治污力度;积极开展工业集聚区生态化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和废物综合利用。全镇所有的企业认真执行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达标率和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执行率制度。目前,全

镇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100%,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执行率达99%,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生态林业。一是加大林政管理力度,严禁乱砍滥伐事件发生,一方面完善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采取林业站、驻村干部、村干部现场勘察,现场界定,共同审批的木竹采伐程续;另一方面加大督查力度,每周由镇分管领导牵头,林业站、林业派出所参加,对全镇的林区进行一次督查巡逻,特别是加大对风景区、公路沿线山林采伐的督查力度,确保无林业违法案件发生。二是积极进行林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毛竹、翠冠梨、柑桔生产。三是狠抓护林防火工作,明确了有关单位及负责人的各自职责。去年和今年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旅游。立足镇内旅游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保护风景区的生态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认真开展龙母山、百瀑谷、湫水大峡谷、南山、精秘山的 “绿色旅游”、“农家乐游”及佛教圣地旅游等活动。

生态家园。全力支持县里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得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加快城区垃圾站、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镇绿化带建设,主要道路采取专门绿化,绿化率为98%。加强城镇市容管理,配备专职保洁员140余人。对辖区内产生的全部垃圾实行“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的模式,县全镇日生活垃圾生产量约160吨,全部日产日清,

同时加大对垃圾中转站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围绕“布局优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的目标,以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改善环境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整治村的创建活动,近三年,全镇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卫生公厕48座,清理河沟淤泥5.6万立方,清理河道4.5公里,村主干道路硬化12公里,主干道两侧都进行了绿化,完成了13个各类生态示范点建设。每个村都配备了保洁员,一些村呈现出“布局优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面貌。农村“脏、乱、差、散”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城乡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生态文化 全面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等“创绿”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专栏等媒体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各中小学都开设了专门的生态课,大力弘扬发掘地方传统文化,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古宅、古桥、古建筑的保护,挖掘和发扬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绘画、民间文艺、土特产品、饮食风味、生活习俗等文化形式。我镇的平安社区被评为第三批台州绿色社区,三门县第二高级中学被评为台州市绿色学校,海游镇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

三、主要建设成效

1、生态镇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通过生态镇、村的创建,推进了全镇生态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全镇社会经济、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变,镇辖区生态环境等10个指标和13项基本条件均已达到国家级考核指标的考核要

求,使全镇整体生态环境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针对国家级生态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力度,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城乡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珠游溪、海游港流域地表水质符合水功能区要求,并达到Ⅰ类水质标准,辖区内36座山塘水库水质均能满足和优于水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3、环保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在环境保护基础建设方面,以创建生态镇为契机,同时采取多元化投资渠道市场化运作,镇、村和民间共同出资等每年要投入1000万元以上,实施溪道整治、道路建设、生态示范农业基地建设,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工程等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增强环境污染防治能力。

4、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加强

近年来,海游镇把创建省级生态镇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地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各村的道路硬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臵,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的环境建设向规划化、制度化迈进。

5、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村镇规划的实施,城乡人居环境不断的提升,海游镇近年在人居建设上不断的向生态化探索,由

于高标准的建设,统一设计规划,以自然的优势环境,新农居点的建设,生态人居的理念越来越受人亲睐,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6、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增强

在创建生态乡村过程中,着力解决环保热点难点问题,以生态建设促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致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增强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发动群众提议、建设等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运用新闻舆论、公益广告、洁美乡村活动,举办生态环保培训班等,提高公众对创建生态镇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为创建省级生态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创建工作的体会

生态镇创建活动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感到生态不仅仅是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观念意识问题,更需要资金的投入,机制的落实和长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镇建设创出特色,才能在创建中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致富,从而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是前提

生态镇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益千秋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长期而艰巨。实践证明,我们在生态镇创建活动中

始终把“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作为创建的重要工作对待,抓住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结合点,把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把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切实抓好,从而通过生态镇建设,推进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是基础

在生态镇创建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创建宣传生态镇的重要性,因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是从向往的目标,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顾全大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观念,增强生态镇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人人参与,使“海游是我家,生态建设靠大家”的思想,深入人心,扎实推进生态镇工作的有效开展。

3、建立机制,有效推进是关键

在创建生态镇过程中,结合阶段性工作,推行各村各单位实行生态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实施年终目标考核制,完善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与生态镇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

4、强化督查,长效管理是保障

生态乡镇设不是一时一事的,而是一项动态工作,创建工作永无止境,具体指标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此,创建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同时,要

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态文化素质,生态镇建设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其素质的好坏、高低与否,决定着生态镇的文化程度和生态环境的保持力度,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要经常不断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学习、培训,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生态建设的需要。

5、生态致富,让群众得到实惠是目的

开展生态建设归根结底要让广大群众得实惠,贫困不是生态建设的目标,要鼓励群众走上生态致富的路,但在生态效益显现较慢的情况下,要处理三种关系,即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保护和开发利用关系。要在保护中开发经济利益,要在生态建设中发展生态经济,同时政府要舍的投入,创建过程中要让群众看到生态建设带来的实际成效,使村民在生态建设中尝到甜头,使生态镇建设真正成为致富的重要途径,生态建设将成为循环经济的典范。

我镇的生态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抓生态创建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完善有效,生态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急需加大投入,强力培育生态支柱产业后发优势。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工作,真抓实干促进生态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马坝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总结


马坝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工作总结

马坝镇人民政府

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领导小组

二O一一年四月

全国文明镇—--盱眙县马坝镇,位于盱眙县东部,淮安市南部,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经济基础较为雄厚,人民生活安康富裕。全镇总面积197.5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8.62万人。马坝镇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魅力名镇”、“全国百家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文明乡镇”、“省新型小城镇”、“省环保示范镇”、“省科技示范镇”、和“省卫生镇”等多种称号,连续十年被淮安市评为“十强乡镇”。

我镇之所以取得这样喜人的成绩,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分不开的。

近几年来,我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上作文章,通过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乡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支持下,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组织落实力度,坚持“工业快,节能减排好;建设快,环境保护好;发展快,生态文明好”的要求,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根据市、县有关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会议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村容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完善。

一、建立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省级生态镇建设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20xx年初,我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用两年时间,创建成国家级生态镇”的奋斗目标。为此,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镇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一名副书记和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同时,根据创建工作要求和实际需要,领导小组下设6个办公室,即: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和传达党委、政府关于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的具体意见、措施,牵头督查创建各项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以及创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宣传教育办公室,主要负责环保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定期制作橱窗、印发简报,倡导生态建设、绿色消费,弘扬生态文明,扩大广大居民对生态镇创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镇容保洁办公室,主要负责道路、后街背巷卫生保洁的督查,配合、协调镇村卫生环

境整治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道路、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厕工作;环境保护办公室,主要负责全镇范围内的水体保护、监管环境质量、企业排污、噪音污染、节能减排及“三同时”落实工作;绿色产业办公室,主要负责发展高效规模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督促、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调整结构,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从而,在全镇形成了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营造氛围,强化认识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镇认真营造环保宣传的浓烈氛围,切实有效地促进了人民群众环保生态意识的提高。一是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每星期开办固定的广播自办节目和打电视字幕进行宣传;安排专门的宣传车,每季度利用一周时间坚持到村、到组宣传;同时,张贴标语500多张,悬挂横幅60多条,在23个村显著位置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栏,营造创建氛围。设立和更换宣传橱窗350多处12期,发放公开信2万余份,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营造了浓烈的创建氛围,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调动单位、部门的积极性。广泛发动学校师生,走进街头、社区,捡拾白色垃圾,宣讲绿色环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周围的人们,真正做到创建生态镇人人皆知,个个参与,全社会支持。三是举行环保培训。

我镇每年都对企业、各村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四是组织专题活动。以每年“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理解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

三、规划引领,强化约束

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编制详细并具有约束力的规划是确保创建成功的关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一是完成了《马坝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规定工业集中区以招引无污染的机械加工项目为主,并实行项目环保首审制,凡环评不过关的项目,经济效益再好,一律不予引进,能够达标排放的项目,坚持“三同时”制度一律先达标;二是全面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委托南京九源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马坝镇环境保护规划》,并通过了镇人大的审议,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准,成为全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和日常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制定了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实施细则和噪声扰民、油烟纠纷等处理方法,完善了环保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承诺等,促使基层环保工作步入标准化良性运作状态;三是编制了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将盱马线以南地区确定为高效农业发展区,实行无公害农业种植和畜禽规模养殖配套发展,就地转化畜禽粪便,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

环境污染。在完成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我们坚定不移地把规划作为日常工作和创建工作的指南,并将规划内容以责任状的形式细化到各个职能部门,定期督查,严格考核,对不执行规划要求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四、编制项目,强化落实

为确保创建工作的迅速推进,我们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将创建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单独的项目,包干到人,明确时间,落实责任,全力推进。

1、植树造林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建成农田林网1.8万亩,植树面积4932多亩。同时,全面推广村庄绿化工程,至20xx年底,全镇成功创建绿化示范村8个,合格村5个,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森林覆盖率达到23.6%。

2、水源保护工程。每年按计划实施10条以上主河道疏浚工程,清淤土方20万方以上。到目前,全镇32条主河道已全面疏浚一遍,共完成土方66万多方。同时,实行河道管理“河长制”制度,将所有河道明确到具体责任人,设立责任牌,明确管理要求,强化了河道管理工作。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60万元,打涝河道野生植物100多吨、漂浮物10多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初

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净、景美”的目标。

3、垃圾、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工程。开展以实现畜禽污染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垃圾固废统一收集处理、化肥农药污染下降、河水池塘全面清淤、绿化水平明显提高为重点的农村“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投资140万元建成镇垃圾集中处理中转站,在23个村新建垃圾池(房)230个,垃圾清运车24辆,投放垃圾桶260多个。镇区和各个村配备保洁员151人,使农村垃圾实现了“组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目标。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达96.5%。完善公共卫生设施,镇区建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系统,实施了镇区生活污水进网工程。至目前,已累计铺设城区生活污水管网50公里,覆盖了镇区80%以上的居民小区,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83.2%,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达82.8%,逐步实现了镇区雨污分流的目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达到了城市化管理水平,清洁了家园,实现了城乡保洁全覆盖。

4、全面保洁工程。实行镇区主干道保洁与次干道、背街后巷、城郊道路保洁无缝对接。同时,大力实施改厕工程,至目前全镇已完成改厕20134座,新建水冲式公共厕所16座,卫生厕所普及达96.25%以上。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实施“一池三改”工程325多户,使用清洁能源的

居民户100%,大幅度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

5、农村秸秆全量还田工程。加大秸秆粉碎机、反旋灭茬机、水田埋草机等农机具补贴和推广力度,同时,每年夏、秋两季加大秸秆全量还田工作督查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秸秆还田问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几年来,全镇没有发生一起户外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达到了“不着一处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的要求。

6、企业环保达标工程。每年定期对全镇所有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对排放不达标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整顿,直至达标排放为止,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同时,支持环保部门对重点企业实行远程实时监控。加大烟尘和噪声污染治理力度,对使用锅炉的企业禁止燃烧轻工下脚料,并安装烟尘处理设备,对噪声较大的企业,一律要求安装隔音装置,还居民一片蓝天和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

五、长效管理,巩固成果

为巩固创建成果,不断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我镇在加大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增加人力投入,对全镇环境整治工作实行长效动态管理。抽调了5名精干人员专职负责镇区保洁和督查工作,针对乱摆摊、乱停放、乱搭建、乱拉挂、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六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严禁在主要道路两侧范围内饲养禽畜及放养猫狗。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

“门前三包”责任制和“辖区卫生管理责任制”,使城乡垃圾天天有人清、环境天天有人管,确保全镇居民长期生活在一个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的家园中。

六、主要体会

1、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通过几年的创建工作,镇区变靓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空气也清新了,更加适合人居。由于环境的美化,彻底改变了过去“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清晨和傍晚进行户外休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居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环境的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xx年以来我镇以向小城市发展为目标,以镇区西移为平台,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重点突出一校三城三区和三条街建设。一校:即中心小学新校区,占地80亩,总投入3000余万元,一、二小、幼儿园已搬进了新校区。三城:即阳光商城、上海商贸城、中国龙虾城3个城建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一名班子领导挂包帮办,经常深入项目地点督促进度。阳光商城总投入

1.2亿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目前二幢6层商住已封顶,一幢11层商住楼已建到第8层,20xx年底主体竣工。上海商贸城占地85亩,总投入1.5亿元,拟建市场、商业步行街等。目前一期工程已启动,二期工程正在规划设计中,项目预计今年底竣工。中国龙虾城项目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三区:即花园小区、南园小区、高桥小区3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目前南园小区有96户在建;高桥小区已建成62户;花园小区为已建成35套别墅。三条街:一是镇区楚宁路建

设,总长800米,已投入140万元修建10米宽的柏油路面,绿化、路灯等配套工程即将施工;二是完成高桥街道整治建设。今年2月份,投入240万元,用1个多月时间对街道进行全面整治,修建道路4万平方米,硬质化路面3.5万平方米,新铺设下水道1800米,原本脏、乱、差的街道焕然一新;三是推进世纪大道建设,重点将两侧地块推向市场。对文明西路、镇北路便道进行延伸,新铺设水泥路面8200平方米,新植绿化带2300平方米。对居民一直关注的老世纪大道投入80万元进行水泥路铺设,对镇南路、镇西路进行了修补。

随着镇区环境的不断改善,逐渐改变了我镇的对外形象,越来越多的客商愿意到到马坝投资兴业,带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20xx年新招引项目35个,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期间,引进了25个项目,到位注册资金2.8亿元,获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引进的项目主要有投资2.1亿元的江苏豪州食品、投资5000元的振新塬机械、投资1.2亿元的南京优路电缆盱眙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天努米业、投资3000万元的金盛铝业等工业项目;投资1.2亿元的阳光商城、投资1.5亿元的上海商贸城、投资6亿元的金鼎名府等三产服务业项目。目前在建项目有15个,竣工项目9个,每个项目都有具体帮办工作人员,按计划整体推进,做到每周有进度,每月有形象。在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同时加大了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内道路、下水道、绿化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四个村近10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基本竣工,正在对外进行招商。加大了对东阳、高桥、楚东、腊塘、石桥等农民创业点的扶持,全镇村级农民创业点逐渐形成规模。

七、下一步努力方向

通过近几年的生态镇创建工作,使我们马坝镇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形成了“生态马坝、人文马坝”的共识,特别是所实施的一些生态项目已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紧扣“生态马坝、人文马坝”的战略不动摇,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1、继续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升环保水平。认真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2、继续强化环保宣传,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三废”治理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渗透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3、继续强化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4、继续强化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5、继续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抓实抓好生态示范村建设.以点扩面,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建设。

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仍有不小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工作,更加注重投入,更加强化管理,为不断提高我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镇而努力奋斗!

更多相关推荐:
同练瑶族乡20xx年生态县创建工作总结

同练瑶族乡20xx年生态县创建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乡高度重视生态县建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组织下,严格对照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县工作目标的要求,依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抓好生…

生态县建设工作总结

一、改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硬化率方面(一)环城北路:(环城北路既是城市道路建设,也是峨大线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收费站向东跨猊江,顺江往南接双小路,全长1.816公里,路基宽32米,主车道…

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汇报

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汇报人民政府20xx年10月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县域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9镇100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人近年来我县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坚持环境整治...

乡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龙山镇生态建设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建设美丽龙山和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以创建省级卫生镇和省级森林城镇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推进力度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生态建设工作得到稳步推进现将我镇相关工...

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总结

溧水县生态办(20xx年x月x日)20xx年,溧水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达小康、国家生态县创建为抓手,铁腕治理工业污染,深…

生态县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泾县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情况汇报中共泾县县委泾县人民政府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以丘陵低山为主面积20xx平方公里下辖9镇2乡人口36万20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9亿元财政收入6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3元境...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总结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验收材料之二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总结岐山县人民政府二九年八月岐山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总结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因境内东北部箭括岭双峰对峙山有两歧而得名全县总面...

洛四房村“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

巩固创建成果打造美丽乡村洛四房村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创建中国美丽乡村是县委县政府继打造中国竹乡首个全国生态县之后的第三张国家级名片也是社会全面进步和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洛四房村在上级指导帮助下严格依照中国美丽...

东营市20xx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东营市20xx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全面实施东营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生态市建...

20xx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20xx年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和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生态市建设发挥本部门职能职责态度坚决工作措施到位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两手抓实现了经济...

XX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情况报告(定)

xxx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情况汇报中共xxx县委xxx县人民政府20xx年1月28日尊敬的XX厅长验收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中共xxx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57万xxx人民对各位领导不辞辛...

关于省级生态林业县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陵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20xx年8月26日在陵川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陵川县林业局局长郑建华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安排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汇报创...

生态县创建工作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