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时间:2024.5.2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国土资源部

二○##年十一月 三十日


“百人计划”成果材料

一、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韧性剪切变形与剪切带地球化学动力学的研究

受资助人:曾令森

工作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内容提要: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岩性的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构造、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1)流体的存在是这些韧性剪切带的共性,是促进剪切变形和岩石组构形成的关键因素;(2)韧性剪切变形中,流体的类型严重地影响着韧性剪切带的总体地球化学特征;(3)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流体倾向于溶解易溶组分,导致剪切岩石总体LREE增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流体可能具有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往往亏损LREE,导致剪切变形岩石或矿物的LREE降低。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流体,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

二、主要成果

1.项目实施概况(300-500字)。

自20##年11月该项目开展以来,分别对北京云蒙山、川西丹巴韧性剪切带、辽南变质核杂岩和苏鲁超高压榴辉岩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系统的构造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比研究了不同岩性韧性剪切变形过程中流体与变形之间的关系,确立了韧性剪切变形过程中流体的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流体的存在和韧性剪切变形紧密相关;(2)韧性剪切变形中,流体的类型严重地影响着韧性剪切带的总体地球化学特征;(3)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流体倾向于溶解易溶组分,导致剪切岩石总体LREE增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流体可能具有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往往亏损LREE,导致剪切变形岩石或矿物的LREE减低。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流体的存在是这些韧性剪切带的共性,是促进剪切变形和岩石组构形成的关键因素。

在该项目及其它项目的资助下,20##-20##年间,共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4篇,通讯作者论文7篇,合著论文28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33篇。在研究水平、项目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2.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及其科学或实用意义(4000-5000)。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别对北京云蒙山地区、川西丹巴韧性剪切带及中国大陆钻探工程主孔及苏鲁榴辉岩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全岩地球化学测试、EBSD石英组构分析、岩相学观察、矿物原位LA-ICP-MS测试等,在韧性剪切变形与流体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取得重要进展,得到一些重要认识。

1)北京云蒙山韧性正剪切带

对云蒙山变质核杂岩的未变形花岗岩和糜棱岩化花岗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及变性构造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随剪切强度的增大,糜棱岩化花岗岩的SiO2含量减少,Al2O3, TiO2、H2O、LREE的含量增加; (2)糜棱岩化花岗岩具有近平行于未糜棱岩化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该结果表明在云蒙山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存在一定规模的流体,把易溶、易迁移组分搬运出剪切岩石,导致Al、Ti和LREE的增加。

2)四川西部格宗韧性剪切带

通过川西龙门山地区的野外研究,对一条宽达35米,位于丹巴南格宗穹隆遍部的剪切带进行了岩相学、SEM、EBSD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得到以下认识:该剪切带含两种类型的流体:富含碳酸和富硫流体。它们在影响剪切带的地球化学特征中所起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虽然这条宽达35m的剪切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剪切变形,但野外与显微构造解析都揭示了在该剪切带内部,发育次一级宽约几十厘米的糜棱岩带,这是剪切作用高度局域化的体现。方解石和黄铁矿往往局限于高度剪切的变形域中,表明流体作用程度与剪切变形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这同时反映在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上。和剪切岩石相比,未变形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LREE,但它们具有相似的重稀土的分布模式。(Dy/Yb)N的比值较低,在0.9和1.2之间,反映了重稀土在剪切变形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分异。因此,重稀土可作为保守元素来解译剪切变形的地球化学效应。和未变形母岩相比,剪切岩石具有:(1)较弱的铕副异常(Eu/Eu* = 0.72~0.90);(2)较低的LREE含量;(3)较低的(La/Gd)N和(La/Yb)N比值;(4)较低的Cr, Ni, Co, Cu, Ga; Rb, Nb, Cs, Ta, Pb, Th, 和 U;(5)但相似的Nb/Ta和Zr/Hf比值;(6)较低的B/Be;(7)较高的Rb/Cs。由于B比Be及Cs比Rb更具有挥发性,在流体存在的情况下,B比Be及Cs比Rb在水溶液的溶解度较高,易发生迁移,导致与水溶液发生水岩作用的剪切岩石的B/Be比值降低和Rb/Cs比值增高。相似的Nb/Ta和Zr/Hf比值表明即使是在流通存在的情况下,剪切作用并不分异这些元素。但Nb和Ta在剪切岩石中浓度较它们的母岩降低,表明由于水岩反应,高度剪切岩石的体积相对增加。剪切岩石样品都具有不同量的宽度约为~50mm方解石细脉,方解石脉的发育与全岩地球化学组分较高的LOI相吻合,同时也说明剪切变形过程中,伴随有一定量的碳酸盐流体。由于Sr在碳酸盐流体中的溶解度较Rb及其他痕量元素要高,导致剪切岩石的Sr含量升高。

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岩心剪切变形榴辉岩

对CCSD主孔的榴辉岩和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构造解析,发现榴辉岩的退变质作用强烈局域化,和变形的局域化相一致。伴随着剪切变形,榴辉岩发生退变质作用,绿辉石或石榴石分解形成斜长石+角闪石的矿物组合需要相当量的水,由于上述元素在水溶液中可溶且易迁移,如果退变质过程伴随着大量、弥散性的外来流体,退变榴辉岩应在这些非保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表现出可观的变化。测试结果揭示了在这两类榴辉岩中,非保守元素(K、Rb、Cs和Ba)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相似;从超高压榴辉岩相、榴辉岩相到角闪岩相甚至更低级变质相的退变质作用对非保守元素(K, Rb, Cs, Ba等)的影响很小。这表明:(1)在退变质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外来流体,流体的来源应为剪切岩石本身所含的名誉上无水矿物减压脱水或分解作用;(2)这些流体只作有限的迁移,溶解于这些流体中的保守元素近原地重新分布。该研究结果与基于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榴辉岩的变形构造观测结果一致。来源于名誉上无水矿物减压脱水作用的、有限且内部缓冲的流体可以解释(1)在苏鲁强烈退变质的榴辉岩中,退变质和榴辉岩韧性剪切带为什么高度局域化和(2)为什么即使在强烈退变质域还保存有颗粒极大的磷灰石。上述推断的流体存在的形式与规模,有助于理解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变形特征。在CCSD主孔和地表榴辉岩中,韧性变形通常表现为高度区域化,往往与高度退变质域相吻合。这种关系也说明流体的高度局域化,成管道流的形式出现,不仅是促进剪切变形,而且是促进榴辉岩局部退变质的主要因素。

4)苏鲁剪切变形榴辉岩的流体性质

对苏鲁强烈剪切变形榴辉岩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变形及矿物化学的研究。所研究样品是一高度剪切变形、新鲜榴辉岩,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角闪石、斜黝帘石,少量磷灰石和锆石组成。在不同应变域,石榴石的粒度变化明显。变斑晶域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金红石组成,石榴石、绿辉石和金红石的粒度比剪切条带中小1-2倍。高度剪切域由粗粒石榴石、绿辉石和金红石组成,绿辉石和石榴石之间常见角闪石,偶尔发育黝帘石。为探讨剪切变形对石榴石及绿辉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石榴石、绿辉石及金红石的电子探针和原位LA-ICP-MS测试。与细粒石榴石(石榴石-I)共生的绿辉石称为绿辉石-I,与粗粒石榴石(石榴石-II)共生的绿辉石称为绿辉石-II。测试结果表明:除了Ni和V外,无论在主量元素还是在其他微量元素特征上,两类石榴石没有显著区别。上述两种绿辉石在主量元素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微量元素,尤其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变异。与绿辉石-I相比,绿辉石-II具有以下特征:(1)轻稀土明显降低,达25-40倍左右;(2)重稀土明显富集,升高5-10倍;(3)Zr、Y、Ba、Rb、Sc、Cu、Ni和Co明显升高;(4)V和Sr明显降低;和(5)微弱的正Eu异常, Eu/Eu*=1.04-1.45,绿辉石-I基本上没有Eu异常。利用石榴石-单斜辉石Fe-Mg离子交换温度计,在相同压力条件下,石榴石-I与绿辉石-I给出的细粒温度比石榴石-II与绿辉石-II给出的温度高~70oC。这表明剪切变形的温度低于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温度。绿辉石-I和绿辉石-II之间微量元素特征的明显差异表明,在剪切变形过程中,绿辉石-II与某种“隐流体”之间发生过再平衡作用,同时伴随着石榴石的粗化。参与剪切变形的流体应强烈亏损LREE,富集HREE如果绿辉石-II与流体之间达到化学平衡,那么石榴石与流体之间是不平衡的。进一步使用Tomkins等(2007)最新校正的锆在金红石中浓度温度计,压力校正到30 kbar,得出的金红石的结晶温度在664±4oC,低于剪切变形温度达~100oC。这也证明金红石曾“见”到某种“隐流体”,锆元素发生再平衡,同时丢失了部分锆元素。

上述成果对于深化理解岩石韧性剪切变形的机理及流体在韧性剪切带中可能的成矿效应具有一定的作用。

3.发表论文、论著情况以及取得专利情况(限于资助-验收期间)

在该项目及相关项目的资助下,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4篇,通讯作者论文7篇,合著论文28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33篇,具体如下:

第一作者论文

1)        Zeng LS, Liu J, Gao LE, Xie KJ and Wen L. 2009. Early Oligocene crustal anatexis in the Yardoi gneiss dome, southern Tibet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4: 104-112

2)        Zeng LS, Liang FH, Paul Asimow, Chen FY and Chen J. 2009, Partial melting of deeply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and the formation of quartzo-feldspathic polyphase inclusions in the Sulu UHP eclogit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4: 2580-2594

3)        Zeng LS, Liu Jing, Gao Li-E, et al. 2009,Early Mesozoic 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within the Lhasa Block, Tibet and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tectonics.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16: 140-151

4)        Zeng LS,Liang FH,Chen ZY,Liu FL,Xu ZQ. 2009. Metamorphic garnet pyroxenite from the 540-600 m main bore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project. Tectonophysics,475: 396-412

5)        Zeng LS, Liu FL., Liang FH, and Chen, FY., 2007, Barite in omphacite-hosted K-feldspar + quartz polycrystalline aggregates from the Sulu eclogites and its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 2995-3001

6)        Zeng LS, Paul Asimow, John Eiler, Jing Chen, Fangyuan Chen,2009,Melt-rock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rapid exhumation of a deeply subducted continental slab.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3(13): A1500

7)        Zeng LS, Jing Liu-Zeng, Kejia Xie, 2008, Early Mesozoic 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in the Lhasa Block, Tibet: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the Cimmerian subcontinent.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v.72, p. 1074

8)        Zeng LS and Liu,Fulai,2007,Geochemical effects of deep subduction on the continental crustal material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ca Acta, 71, 15 (Supplement 1), Goldschmidt Conference Abstracts 2007, A1154.

9)        Zeng LS, Chen J., Liang FH., and Xu ZQ., 2006, Widespread occurrences of apatites with high density sulfide mineral solid exsolutions in the Sulu eclogit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v. 70 (18), A733

10)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谢克家, 文力,2009.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早渐新世地壳深熔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科学通报,54(3): 373-381

11)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陈方远,谢克家, 2009.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早中生代高压变质作用及大地构造意义. 地学前缘. 16(2): 140-151

12)    曾令森,梁凤华,Paul Asimow,陈方远,陈晶,2009. 深俯冲陆壳岩石部分熔融与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长英质多晶包裹体的形成. 科学通报,54(13): 1826-1840

13)    曾令森, 陈晶, 陈振宇, 陈方远, 高利娥, 2009,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钾长石的超高压相. 岩石学报,25(9): 2141-2148

14)    曾令森,刘福来,梁凤华,陈方远,2007,苏鲁榴辉岩钾长石+石英聚合体中重晶石族矿物及其意义. 科学通报, 52(19): 2312-2318

15)    曾令森、高利娥、谢克家、石玉若,2009,西藏南迦巴瓦高级变质区年轻的超高温变质和地壳深熔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2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p. 738-739.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北京

16)    曾令森, 高利娥, Jason B. Saleeby,2008,变泥质岩递进部分熔融作用的构造物理学效应.地质通报,27(12): 1992-2000.

17)    曾令森, 陈晶, 陈振宇, 刘静, 梁凤华, 高利娥,2007, 山东石岛花岗岩复合岩体的侵位深度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机制及动力学效应. 岩石学报, 23(12): 3171-3179

18)    曾令森,张泽明,刘福来,梁凤华,2007,非保守元素在苏鲁超高压榴辉岩退变质作用中有限迁移和近原地重新分布. 岩石学报, 23(12):3215-3220.

19)    曾令森,陈晶,高利娥,贾泽荣,胡明月, 2009, 榴辉岩韧性剪切变形的隐流体作用及地球化学效应.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8卷(增刊):159

20)    曾令森,刘静,Jason Saleeby,2006,大型花岗岩岩基形成和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滴水构造、钾质火山作用与地表地质过程.地质通报, 25(11):1257-1273.

21)    曾令森,张建新,许志琴,邱小平,2006,云蒙山浅色花岗岩脉及韧性剪切变形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矿物学杂志,25: 203-207

22)    曾令森,张泽明,刘福来,梁凤华,陈晶,许志琴,2006.V/Sc在CCSD主孔榴辉岩中的系统关系:一种可透视变质作用并指示基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工具. 岩石学报,22(7):20##-2059

23)    曾令森,杨天南,2006,山东荣成高钙石榴辉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1(4): 488-496

24)    曾令森,杨经绥,李海兵,2006,青藏高原北缘红柳峡特殊安山岩脉的成因:钙长石分离结晶作用和锆石的异常溶解.中国地质, 33(2): 317-322.

通讯作者论文

25)    Xu, Z., Wang, Q., Ji, S., Chen, J., Zeng, L., Yang, J., Chen, F.,  Liang, F., and Wenk, H.R., 2006, Petrofabrics and seismic properties of garnet peridotite from the UHP Sulu terrane (China): implications for olivine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 a cold and dry subducting continental slab. Tectonophysics, v. 421, p. 111-127

26)    Li-E Gao, Lingsen Zeng, Jing Liu, Kejia Xie, 2009,Pre-35 Ma Na-rich magmatic events in the Yardoi area, southern Tibet.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73(13): A414 (硕士研究生论文)

27)    高利娥、曾令森、刘静、谢克家,2009,藏南也拉香波早渐新世富钠过铝质淡色花岗岩的成因机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岩石学报, 25(9): 2289-2302 (硕士研究生论文)

28)    高利娥,曾令森,胡古月,2009, 藏南确当高Sr/Y比值二云母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地质通报(出版中)(硕士研究生论文)

29)    梁凤华,曾令森,陈晶,陈方远,2006,胶东荣成榴辉岩中含铜磁黄铁矿出溶结构的磷灰石的发现及其意义.岩石学报, 22(2): 433-438 (博士研究生论文)

30)    梁凤华,曾令森,许志琴,陈晶,陈方远,2006,中国大陆钻探工程主孔岩心540-600米榴辉岩中赤铁矿-钛铁矿固溶体的发现及意义,岩石学报,22(7):1905-1914(博士研究生论文)

31)    陈方远,曾令森,梁凤华,2006,定量确定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榴辉岩磷灰石中出溶体的组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S)的应用,地质学报,80(12):1830-1834

合著论文

32)    陈振宇, 曾令森, 李晓峰, 余金杰, 徐珏, 2009, CCSD主孔榴辉岩中金红石微量元素特征:LA-ICPMS分析及其意义. 岩石学报,25(7):1645-1657

33)    陈振宇,曾令森,孟丽娟, 2009, 苏鲁榴辉岩中磷灰石的矿物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学报, 25(7):1663-1677

34)    郑亚东,曾令森,李健波,欧阳志侠,2009,辽南中生代造山期缩短滑脱与晚造山伸展拆离构造. 地质科学, 2009 44(3):811-824

35)    刘静,曾令森, Paul Tapponnier,Yves Gaudemer,丁林, 文力,谢克家, 2009,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貌、活动构造和下地壳流动假说. 地质科学,44(4):1227-1255

36)    陈晶,曾令森,陈方远,梁凤华,2006, 江苏青龙山磷灰石中的出溶体的初步研究.岩石学报, 22(7):1921-1926.

37)    陈振宇, 曾令森, 梁凤华, 张泽明, 2006, CCSD主孔榴辉岩中磷灰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榴辉岩中F,Cl,Sr等元素地球化 学行为的研究. 地质学报,80(12):1842-1850

38)    蔡志慧,曾令森,张泽明,梁凤华,陈方远,2006,金红石与石榴子石中锆石包裹体的Hf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地质学报,80(12):1898-1903

39)    Yang T.N., Zeng LS., Zhao, Z.R., and Liou, J.G., 2008, Retrograde reactions of an ultrahigh pressure (UHP) metamorphic spinel pyroxenite lens, NE Sulu UHP terrane, ea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v.50, p. 32-47.

40)    Xu Z., Zeng LS., Zhang, Z., Liu, F.,  Yang, J., Chen,F., Liang,F., McWilliams, M., and Liou,J.G., 2006,Polyphase subduction and exhumation of  the Sulu high-pressure-ultrahigh-pressure (HP-UHP) metamorphic terrane. In Hacker, B.R., McClelland, W.C., and Liou, J.G., eds.,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Deep continental subductio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 403, p. 93-113

41)    Chen J., Zeng LS., Chen FY., and Liang FH., 2006, Exsolved phases in apatites from the Qinglongshan eclogite, Jiangsu Province: A preliminary study.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v. 70 (S), A20

42)    张季生,高锐,曾令森,李秋生,管烨,贺日政,王海燕,卢占武,2009,龙门山及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52(2): 572-578

43)    Zhang JS, Gao R, Zeng LS, Li QS., Guan Y,He RZ, Wang HY, and Lu ZY, 2009, Relationship between crustal 3D density structure and the earthquakes in the Longmenshan range and adjacent areas. Acta Geologica Sinica, 83(4): 740-745

44)    Zhang, J.S., Gao, R., Zeng L.S., Li Q.S., Guan, Y., He, R.Z., Wang, H.Y., and Lu, Z.W.,2009,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and the earthquakes in Longmenshan range and adjacent areas. Tectonophysics (In Review)

45)    Liu-Zeng J., Zhang Z.,Wen L., Tapponnier, P., Sun J., Xing XC., Hu GY., Xu Q., Zeng LS., Ding L., Chen J., Hudnut K., van der Woerd J., 2009, Co-seismic ruptures of the 12 May, 2008, Mw 8.0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EW crustal shortening on oblique, parallel thrusts along the eastern edge of Tibe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86:355-370

46)    刘静,张智慧­­,文力,孙杰,邢秀臣,胡古月,许强,Paul Tapponnier,曾令森,丁林,刘延乐,2008, 汶川8 级大地震同震破裂的特殊性及构造意义—多条平行断裂同时活动的反序型逆冲地震事件. 地质学报, 82(12): 1707-1722

47)    W.E.G. Müller, 王晓红,曾令森,Heinz C. Schröder, 2007, 海绵动物的演化意义及其生物硅的仿生应用. 科学通报,52(12): 1372-1381.

48)    吴才来,姚尚志,曾令森等, 2007,北阿尔金巴什考供—斯米尔布拉克花岗杂岩特征及锆石SHRIMP定年,中国科学(D), 36(1): 1-18.

49)    王涛,郑亚东,张进江,王新社,曾令森,童英,2007,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伸展构造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其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意义. 地质通报,26(9): 1154-1166.

50)    Fulai Liu,Axel Gerdes,Lingsen Zeng,Huamin Xu,2007, SHRIMP U-Pb dating, REE and Lu-Hf isotope of coesite-bearing zircon from amphibolite in SW Sulu ultrahigh-pressure (UHP) terrane, eastern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51)    Müller ,W.E.G., WANG XiaoHong, , Zeng Lingsen , Heinz C Schröder , 2007,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sponges in early metazoan evolution and bionic applications of siliceous sponge spicul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 (22): 3029-3040.

52)    Wu C., Wooden J.L., Yang J., Robinson P.T., Zeng L., Shi R., and Chen S., 2006, Granitic magmatism in the north Qaidam early Paleozoic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North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v. 48, p. 223–240.

53)    Müller ,W.E.G., WANG XiaoHong, Zeng Lingsen , Heinz C Schröder , 2007,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sponges in early metazoan evolution and bionic applications of siliceous sponge spicul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 (22): 3029-3040.

54)    Wu C., Wooden J.L., Yang J., Robinson P.T., Zeng L., Shi R., and Chen S., 2006, Granitic magmatism in the north Qaidam early Paleozoic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North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v. 48, p. 223–240

55)    许志琴,李化启,侯立炜,付小芳,陈文,曾令森,蔡志慧,陈方远,2007,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锦屏造山带的崛起­——大型拆离断层和挤出机制. 地质通报,26(10): 1262-1276.

56)    刘静,丁林,曾令森,Paul Tapponnier,2006,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的地貌量化分析-兼对青藏高原“夷平面”的讨论, 地学前缘,13(5):285-299

57)    许志琴,杨经绥,李海兵,张建新,曾令森,姜枚,2006,青藏高原研究聚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中国地质,33(2):221-238.

58)    许志琴,戚学祥,杨经绥,曾令森,刘福来,梁风华,唐哲民,蔡志慧,2006,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陆-陆碰撞深俯冲剥蚀模式.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1(4): 427-436.

59)    许志琴,刘福来,戚学祥,张泽明,杨经绥,曾令森,梁风华,2006,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记录,岩石学报,22(7): 1745-1760

项目相关摘要

60) 曾令森、王晓红、许志琴, 2007, 韧性剪切带中的复杂流体作用与元素的活动性—以四川丹巴南韧性剪切带为例. 2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20##年11月11-14日),武汉,p. 197

61)    Li-E Gao, Lingsen Zeng, Jing Chen, Zerong Jia, Mingyue Hu, 2009, The nature and geochemical effects of cryptic fluids during ductile shearing of UHP eclogites. Program & Abstract, 8th International Eclogite Conference, 2009, p. 50-51

4.获奖励情况

1) 20##年获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的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2) 20##年1月:聘为《岩石矿物学杂志》常务副主编;

3) 20##年5月:聘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化学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5. 资助期间承担的其它科研项目情况

负责项目

1)        国家科技平台支撑项目:地震断裂带岩石与矿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断裂带的热历史,20##-2012,负责人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西藏南部中生代以来岩浆作用与岩石圈构造动力学过程,20##-2010,负责人

3)        国家自然基金委:胶东角闪岩部分熔融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动力学野外实测研究,20##-2009,负责人

4)        国家自然基金委:中俄变质核杂岩形成过程中深部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物理和化学效应合作研究,20##-2010,负责人

5)        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所长基金联合资助:碰撞造山带的深熔作用及其构造动力学与成矿效应的研究,20##-2009,负责人

三、本人信息

工作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学位:留美博士

职称:研究员

职务:《岩石矿物学杂志》常务副主编

联系方式: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100037

E-MAIL:changting1970@yahoo.com

四、经费使用情况

经费结算表      计算单位:万元

  

单位财务负责人(签章):

五、单位审核意见

(1)单位对受资助者给予的支持

本人所在单位在办公条件、实验设备及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以了高度的支持。

(2)单位学术委员会对受资助者研究成果的评价。

曾令森研究员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别对北京云蒙山地区、川西丹巴韧性剪切带及中国大陆钻探工程主孔及苏鲁榴辉岩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全岩地球化学测试、EBSD石英组构分析、岩相学观察、矿物原位LA-ICP-MS测试等,在韧性剪切变形与流体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取得重要进展,得到大量的成果。在该项目及相关项目的资助下,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4篇,通讯作者论文7篇,合著论文28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33篇。这些成果将对深化理解岩石韧性剪切变形的机理及流体在韧性剪切带中可能的成矿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3)对受资助者资助期间总体工作情况的评价。

曾令森研究员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别对北京云蒙山地区、川西丹巴韧性剪切带及中国大陆钻探工程主孔及苏鲁榴辉岩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韧性剪切变形与流体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取得重要进展,得到大量的成果。同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曾令森同志不仅学术上不断地获得突破,同时也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赞赏。发表了近60篇论文。在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应邀在超高压变质专题中作主题报告;20##年获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的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曾令森研究员工作上不畏艰苦,兢兢业业,科研上严谨求实,是一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0##年12月8日

更多相关推荐:
丰台区科技项目总结报告

丰台区科技项目总结报告项目名称:专项名称:年丰台区“科三费”项目承担单位(公章):起止年限:年月——年月填表日期:年月日提纲一、立项背景二、项目完成情况对照合同书中主要研究内容逐条写明,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作的…

科研项目总结报告

科研项目总结报告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起止时间:填报日期: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开发处一九九六年制研究总结报告-1--2--3--4-结题简表-5-结题简表填写说明1、简表内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2、填入表中…

项目验收附件三——科技计划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样表)

城关区科技项目验收附件三城关区科技计划项目技术总结报告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起止时间承担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填报日期目录一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背景2项目基本情况概述二项目项目主要技术及基本原理三技术特点及技术路线1技...

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试行)一、项目概述的内容应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来源及立项依据,承担人,研究目的、用途,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方案、方法和技术路线的选择等。二、项目研究进程与主要工作项目研…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总结报告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试行一项目概述的内容应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来源及立项依据承担人研究目的用途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方案方法和技术路线的选择等二项目研究进程与主要工作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工作开展情...

浙江省科技项目工作总结报告模板

承担单位:合作单位:项目名称工作总结报告二0一一年八月目录一、项目来源及概况...................................................................…

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桐乡市科技计划项目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嘉兴市禹科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于20xx年x月申报了《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由桐乡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经…

20xx个人科技项目申报年终总结

项目申报工作经验总结20xx1213163153阅读5642评论5收藏4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做政府项目申报工作有四五年了虽身在人力行政部但每年公司资质申报年审以及各类政府项目资助申报...

社会发展领域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结项总结报告

社会发展领域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结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填报时间总结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项告填报说明1结项总结报告是社会发展领域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实施完成后的全面回顾与总结是评价研...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工作报告(20xx0224)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蔬菜产业绿色保障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考核验收工作报告安徽省和县人民政府二O一O年二月1蔬菜产业绿色保障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工作报告安徽省和县蔬菜产业绿色...

海南省科技项目验收总结报告

封面海南省科技项目验收总结报告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项目名称任务来源项目编号承担单位实施时间年月至年月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实施总结编写提纲一项目实施总结可以包括项目背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执行情况取得成...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主要研究内容目前我国每年的院感会议多次提到提倡医用脱毛剂备皮降低院感率但因没有相应医用脱毛剂备皮产品一直未能有效地实施鉴于此我公司自主研发了新型医用脱毛剂备皮包项目...

科技项目总结报告(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