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4.20

人教版(201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万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万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

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先分级,再从级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

11、“亿”做单位的数: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和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1、(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公顷”→ 测量菜地、果园、广场占地面积 ;

“平方千米”→ 测量城市、省份土地面积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端点,是无限长的。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记作:∠1,读作:角1。

2、角大小和度量:

把圆平分成360 份,将其中一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l 度。记做1°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中心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角的分类:

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一和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平角=180° 1周角=360° 一周角=2平角=4直角

锐角<90°, 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4、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一幅三角板能拼出的角有30°、45°、60°、90°、75°(45°+30°)、120°(90°+30°)、105°(45°+60°)、135°(45°+90°)、150°(60°+90°)

2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与哪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就与哪个数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④计算过程中有进位的,计算时要把进位加上。

2、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①先把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相乘(写竖式时,将0前面的数对齐);

②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

③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相应个数的0

3、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4、关系式: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印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时间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20xx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互相平行。

若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②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

20xx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若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2、画垂线:

① 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 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 然后用笔沿

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

②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

3、画平行线: 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

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

4、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还可以根据表内除法计算。

2、估算除法:

把算式中不是整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在进行口算。

3、笔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前两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可以把除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来试商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2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1 位数,如果前1 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两位数;

4、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4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20xx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xx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5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烙饼的时间=个数×一个面的时间(最节省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

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6


第二篇:20xx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人教版】


20##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种:相交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 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          互为邻补角,

          互为邻补角。     +     =180°;     +     =180°;     +     =180°;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        互为对顶角。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 90°时,      ⊥      。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a ⊥  b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

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是同位角;

            是同位角;            是同位角;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是内错角;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图3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是同旁内角;          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b,

     =          =          =          =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b,则     =          =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4所示,如果a∥b,则     +     =180°;

     +     =180°。

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

8、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     =      

    =      或      =      或      =     ,则a∥b。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     =      或      =     ,则a∥b 。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5所示,如果     +     =180°;

     +     =180°,则a∥b。

判定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

9、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 题设 结论 两部分组成,有 真命题 假命题 之分。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 不一定 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假命题。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10、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形状 大小 完全相同。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平移性质: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中①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②对应线段相等;③对应角相等。

第六章 实数

  【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1.相反数
(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 a+b=0.
2.绝对值       |a|≥0.
3.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
4.平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5.立方根
  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
数轴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除法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乘方与开方
  (1)an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
  (3)零指数与负指数
【知识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用 (1≤ <10,n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b)。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

7、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x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x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y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y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

    0,纵坐标    0;⑤坐标原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填“>”、“<”或“=”)

8、点P(a,b)到x轴的距离 |b| ,到y轴的距离 |a|

9、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10、点P(2,3) 到x轴的距离    ; 到y轴的距离    ; 点P(2,3) 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点P(2,3) 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

11、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y轴平行、与x轴垂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平行、与y轴垂直。如果点P(2,3)、Q(2,6),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PQyPQx;如果点P(-1,2)、Q(4,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PQxPQy。 

12、平行于x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如果点P(a,b)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即 a = b ;如果点P(a,b) 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 a = b

13、表示一个点(或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确恰当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是正确写出物体或某地所在的点的坐标。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个点的坐标也不同

14、图形的平移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坐标平移规律:①左右平移时,横坐标进行加减,纵坐标不变;②上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进行加减;③坐标进行加减时,按“左减右加、上加下减”的规律进行。如将点P(2,3)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将点P(2,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将点P(2,3)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将点P(2,3)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将点P(2,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将点P(2,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将点P(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将点P(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2、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为常数,并且)。使二元一次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一般有无数组解。

3、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有一个解。

4、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观察方程组中,是否有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如果有,则将它直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中一个方程变形,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再将表示出的未知数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

5、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互为相反数(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方程组的解。

6、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特点,确定先消去哪个未知数;②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与另外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同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③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④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中,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

2、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的解,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3、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

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

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解时要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步骤。

5、不等式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不等式组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使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组的解,一个不等式组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称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①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得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没有公共部分,则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 此时也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空集 )。

7、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的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处找。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知识要点

1、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数据收集过程中,调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全面调查抽样调查

3、除了文字叙述、列表、划记法外,还可以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直方图来描述数据。

4、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被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这个样本的容量 。

5、画频数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数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确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画频数直方图 。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20xx-20xx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匆匆的一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大姚教学范式”的要求,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匆匆忙忙一学期已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因为接手这个班,所以在开学初,我对这个班的数学情况进行了摸底,针对这个班摸底情况,我制定了教学计划,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同…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教师:明长英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四年级两个班教学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渭店小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时光如梭匆匆忙忙一学期由结束了回顾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可谓有条不紊脚踏实地在平凡中有创新在忙碌中有收获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钻研业务准确传授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回首这忙碌而充实的一个学期收获的喜悦和疑惑的失落同样让我成长了许多教学方面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这是我当教师以来第一次任教四年级数学,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一、二、三年级的课本及课程标准,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永发中心学校林小娟时光飞逝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更好地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本班的教学成绩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一认真钻研教材准确传授知识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草山分校谷红萍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两班教学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基...

苏教版20xx--20xx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苏教版20xx20xx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匆匆的一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大姚教学范式的要求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教学方面的书刊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师们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算34上的计算顺序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