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第6章习题答案

时间:2024.5.4

6-1 数字控制器与模拟调节器相比较有什么优点?

答:1、一机多用。由于计算机运行速度快,而被控对象变化一般都比较缓慢,因此,可以用一台计算机控制几个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回路,从而可大大节省设备造价。

2、控制算法灵活,便于在线修改控制方案。使用计算机控制不仅能实现经典的PID控制,而且还可以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如大林算法,以及最优控制等。即使采用常用的PID控制,也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进行算法的改进,增强控制的效果。

3、可靠性高。由于计算机控制算法是用软件编写的一段程序,因此比用硬件组成的控制算法电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且系统维护简单。

4、可改变调节品质,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由于计算机运行速度快,且计算机控制是严格按照某一特定规律进行的,不会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失调,因而使调节品质和产量都大为提高,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5、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及通信相结合,使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6、 生产安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6-2 在PID调节器中,比例、积分、微分项各有什么作用?KPTI,TD对系统调节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1、比例作用即时成比例的对偏差e作出响应,即偏差一旦产生,调节器立即产生成比例的控制作用,以减小偏差;积分调节的目的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微分作用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对偏差量的变化速率作出反应,即按偏差变化的趋势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于萌芽状态,加快响应速度。简要概括如下:比例作用是保证调节过程的“稳”,积分作用是保证调节过程的“准”,微分作用是促进调节过程的“快”。

2、比例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p的大小,增大Kp可以增强比例作用,减小静差,但Kp值过大,会引起调节过程振荡,导致系统不稳定;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TI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微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微分时间常数TDTD 越大,微分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

6-3 增量式PID算法与位置式PID算法有何区别?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1、位置式PID算法是全量输出,每次输出与整个过去状态有关,算式中含有所有过去偏差的累加值,容易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而增量式PID算法只需计算增量,计算误差对控制量的影响较小。

2、增量式PID控制,由于计算机只输出控制增量Δu(k),对应执行机构位置的变化部分,因此,当计算机误动作时,对系统的影响小。

3、位置式控制算法中,由手动到自动切换时,必须首先使计算机的输出值等于阀门的原始开度,即u(k-1),才能保证手动/自动无扰动切换,这将给程序设计带来困难。而增量设计只与本次的偏差值有关,与阀门原来的位置无关,因而增量算法易于实现手动/自动无扰动切换。

6-4 在数字PID中,采样周期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采样周期的大小对调节品质有何影响?

答:根据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采样周期必须满足,其中 为被采样的连续信号的最高频率。因此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给出了选择采样周期的上限。采样周期的选择方法有两种:计算法和经验法。

影响采样周期T的因素有:

1、加至被控对象的扰动频率:扰动频率愈高,采样频率也应相应提高,即采样周期缩短。

2、对象的动态特性:主要是与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及时间常数有关。当纯滞后比较显著时,采样周期T与纯滞后时间基本相等。

3、数字控制器D(Z)所使用的算式及执行机构的类型:如采用大林算法及应用气动执行机构时,其采样周期比较长,而最快无波纹系统及使用步进电机等时采样周期就比较短。

4、控制的回路数:控制的回路越多,则T越大,否则T越小。

5、对象要求的控制质量:一般来说,控制精度要求越高,采样周期越短,以减小系统的纯滞后。

从理论上讲,采样周期越小,失真越小。但是从控制器本身而言,大都是依靠偏差信号ek)进行调节计算的。当采样周期T太小时,偏差信号ek)也会过小,此时计算机将会失去调节作用,采样周期T过长又会引起误差。

6-5 试述试凑法确定PID参数的方法与步骤。

   答:凑试法是通过模拟实验或系统闭环运行(允许的条件下)记录观察系统对典型输入信号的响应曲线,如阶跃响应曲线。然后根据控制效果及各参数对系统的控制影响,反复凑试参数,以达到满意的系统响应,从而确定PID控制参数。

    在使用凑试法确定PID参数时,可参考以上参数对控制过程的影响趋势,对各参数按先比例,后积分,再微分的步骤进行整定。

  1、首先整定比例部分。即只采用比例控制,将比例系数Kp由小变大,并观察相应的系统响应曲线,直到得到反应快,超调小的响应曲线。如果系统不存在静差,或静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并且响应曲线亦理想,那么系统只须采用比例控制。

  2、其次整定积分部分。若系统存在静差,则需加入积分环节。整定时,先将积分时间常数TI置为一个较大值,并将经第一步整定好的比例系数略为缩小(如缩小到原值的80%),然后减小积分时间常数,在保持系统良好动态性能的情况下,使静差得到消除。在减小积分时间常数的过程中,由于积分控制对比例控制有补偿作用,所以应根据响应曲线情况,适当修改比例系数,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3、最后整定微分部分。若使用PI控制,动态响应和稳态精度经反复凑试PI参数仍不能兼顾,则可加入微分控制。在第二步整定的基础上,将微分时间常数TD从零逐渐增大,分析系统的控制性能,再相应的调整PID参数,逐步凑试,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和相应的控制参数。

6-6 试写出不完全微分控制算法,它有何优点?

答:不完全微分的PID位置算式为

     

不完全微分PID增量式算式为

        

在不完全微分系统中,微分输出信号按指数规律逐渐衰减到零,因而系统变化比较缓慢,故不易引起振荡。


第二篇:高电压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 绝缘的预防性试验

4-1测量绝缘电阻能发现哪些绝缘缺陷?试比较它与测量泄漏电流试验项目的异同。

4-2绝缘干燥时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测量吸收比能较好的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4-3简述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桥臂中的一个要采用标准电容器?这—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4在现场测量tanδ而电桥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考虑到什么情况并采取何种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4-5什么是测量tanδ的正接线和反接线?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4-6综合比较本章中介绍的各种预防性试验项目的效能和优缺点(能够发现和不易发现的绝缘缺陷种类、检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局限性等)。

4-7总结进行各种预防性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4-8对绝缘的检查性试验方法,除本章所述者外,还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值得进行探索研究的?请开拓性地、探索性地考虑一下,也请大致估计一下这些方法各适用于何种电气设备,对探测何种绝缘缺陷可能有效。

4-9综合计论:现行对绝缘的离线检查性试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探索一下:对某些电气设备绝缘进行在线检测的可能性和原理性方法。


4-1测量绝缘电阻能发现哪些绝缘缺陷?试比较它与测量泄漏电流试验项目的异同。

答: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测量绝缘电阻和测量泄露电流试验项目的相同点:两者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测量泄漏电流可使用较高的电压(10kV及以上),因此能比测量绝缘电阻更有效地发现一些尚未完全贯通的集中性缺陷。

4-2绝缘干燥时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测量吸收比能较好的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答:绝缘干燥时的吸收特性,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如果测试品受潮,那么在测试时,吸收电流不仅在起始时就减少,同时衰减也非常快,吸收比的比值会有明显不同,所以通过测量吸收比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4-3简述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桥臂中的一个要采用标准电容器?这—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西林电桥是利用电桥平衡的原理,当流过电桥的电流相等时,电流检流计指向零点,即没有电流通过电流检流计,此时电桥相对桥臂上的阻抗乘积值相等,通过改变R3C4来确定电桥的平衡以最终计算出Cx和tanδ。采用标准电容器是因为计算被试品的电容需要多个值来确定,如果定下桥臂的电容值,在计算出tanδ的情况下仅仅调节电阻值就可以最终确定被试品电容值的大小。

这一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处于电磁场作用范围的电磁干扰、温度、试验电压、试品电容量和试品表面泄露的影响。

4-4在现场测量tanδ而电桥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考虑到什么情况并采取何种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答:此时可能是处于外加电场的干扰下,应采用下列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1)加设屏蔽,用金属屏蔽罩或网把试品与干扰源隔开;

(2)采用移相电源;

(3)倒相法。

4-5什么是测量tanδ的正接线和反接线?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正接线是被试品CX的两端均对地绝缘,连接电源的高压端,而反接线是被试品接于电源的低压端。反接线适用于被试品的一极固定接地时,而正接线适用于其它情况。

4-6综合比较本章中介绍的各种预防性试验项目的效能和优缺点(能够发现和不易发现的绝缘缺陷种类、检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局限性等)。

答: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测量绝缘电阻不能发现下列缺陷:绝缘中的局部缺陷:如非贯穿性的局部损伤、含有气泡、分层脱开等;绝缘的老化:因为已经老化的绝缘,其绝缘电阻还可能是相当高的。

4-7总结进行各种预防性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测量绝缘电阻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试验前应将试品接地放电一定时间。对容量较大的试品,一般要求5-10min.这是为了避免被试品上可能存留残余电荷而造成测量误差。试验后也应这样做,以求安全。

(2)高压测试连接线应尽量保持架空,确需使用支撑时,要确认支撑物的绝缘对被试品绝缘测量结果的影响极小。

(3)测量吸收比时,应待电源电压达稳定后再接入试品,并开始计时。

(4)对带有绕组的被试品,加先将被测绕组首尾短接,再接到L端子:其他非被测绕组也应先首尾短接后再接到应接端子。

(5)绝缘电阻与温度有十分显著的关系。绝缘温度升高时,绝缘电阻大致按指数率降低.吸收比的值也会有所改变。所以,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准确记录当时绝缘的温度,而在比较时,也应按相应温度时的值来比较。

(6)每次测试结束时,应在保持兆欧表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先断开L端子与被试品的连线,以免试品对兆欧表反向放电,损坏仪表。

4-8对绝缘的检查性试验方法,除本章所述者外,还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值得进行探索研究的?请开拓性地、探索性地考虑一下,也请大致估计一下这些方法各适用于何种电气设备,对探测何种绝缘缺陷可能有效。

答:略

4-9综合计论:现行对绝缘的离线检查性试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探索一下:对某些电气设备绝缘进行在线检测的可能性和原理性方法。

答:不足之处:需要停电进行,而不少重要的电力设备不能轻易地停止运行;监测间隔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发现绝缘故障;停电后的设备状态与运行时的设备状态不相符,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更多相关推荐: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总结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内容总结第1章绪论11简述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史1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结构和特点13计算机控制与常规控制主要不同点在哪里14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画出方框图15什么叫做动态系统...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517去了东区做完了两个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算是落下了帷幕这门课虽然结束了但这门课里面所讲述的内容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将是意义深远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自动控制技术但是这门课更多的是包含了自动控制技...

新 计算机控制技术知识点总结

1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2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已...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例某系统用镍铬镍铝热电偶测温先将温度4001000的范围按每60一段划分为10段各段用直线近似折线上各折点的TE值如表所列某时刻测得热电势Ex3466mV由该热电偶的分度表可直接查出其相应温度Tx834例某系统...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设计一个...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第一章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实时决策控制: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控制行为。?实时控制输出: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控制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

计算机控制技术历年试卷习题总结

1PID控制算法中积分分离法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法是什么答问题的提出偏差较大时积分的滞后作用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引起较大的超调并加长过渡过程尤其对时间常数较大有时间滞后的被控对象更加剧了振荡过程改进方法偏...

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课程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课程总结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课程总结摘要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作为我们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述了计算机模糊控制的相关知识计算机接口技术的介绍以及计算机接口技...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总结

第一章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答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称为在线方式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称为离线方式2实时的...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姓名罗才宝学号0953505008指导教师专业年级所在院系完成日期实验一DA数模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2熟悉12位DA转换的方法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二最少拍控制系统1实验结果图21单位阶跃输入下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仿真结构模型图22单位阶跃输入下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输出图23单位阶跃输入下最少拍有纹波系统输出图24单位阶跃输...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杭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生班级所学专业实验日期实验1常规PID控制算法仿真1实验参数shiyanpidTs01sb为班号15x为学号后2位1992实验要求1画Simulinnk...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