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德美职业教育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时间:2024.3.31

探析德美职业教育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立法 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以法治教 
  [摘要]德国、美国职业教育对两国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职业教育立法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研究两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差异与共性基础上,总结借鉴其经验,为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提出参考建议。 
   
  德、美两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职业教育法律发展史。两国都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获得了丰硕的法制成果。对德、美两国的职业教育法进行比较,并探讨借鉴其做法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一、德美两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概况 
  1.德国的主要职业教育立法。德国众多的职业教育法产生于不同的年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教育进行保障推进。1869年的《企业章程》,明确企业培训的权利、义务;1969年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法,首次在联邦的范围内为各州的职业教育确立了广泛而统一的法律基础;1965年的《手工业条例》,规范手工业行业的职业培训;1972年《企业基本法》,规范企业的职业教育;1960年《青年劳动保护法》,规定青年享有接受职业培训权利、完成法律规定的职业教育义务;1972年《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对企业实训教师资格作了明确规定;1981年的《职业教育促进法》,保证了职业教育在质量和数量的稳定、待续发展,旨在提高就业率、优化就业结构和促使国民经济高速增长;20##年对1965年《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与1981年《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 
  2.美国的主要职业教育立法。美国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有许多的成文规定。1862年《莫雷尔法案》中联邦以拨地支持农工教育;1917年的《史密斯—休士法》,将职业教育扩展到工、商、家政等领域,奠定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1962年的《人力开发和训练法》,规定为失业人员和在业的无技术的工人训练提供资助。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面向各个群体、打破职业界限,极大地增加了接受职业教育人员的数量,促进美国形成了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974年的《生计教育法》,要求学校教育应与受教育者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1984年的《卡尔·波金斯法案》,加强了对困难群体的职业教育。1994年的《2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强调为成人教育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改进成人的劳动技能。 
  二、德美两国职业教育立法的比较 
  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因两国的法律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职业教育任务不同,使得两者在共同的法治目标追求下展现了不同的立法状况。 
  1.影响职业教育的力量不同,但都高度重视法律的调控。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调节各方面关系,两个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做了相同的选择,即法律为主要的调控手段。从两国职业教育法律调整的主体来看,所针对的主体有所不同。进入德国职业教育法律视野的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等之外,一个很重要的主体是企业,倡导和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正是因此德国以“双轨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制才得以形成。而美国职业教育法调整主体更多表现在联邦政府与各州、职业教育学校和社区学院及普通高中都在其列,形成联邦政府引导、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重在地方的管理、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办学的多维交叉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多元管理体制。虽然参与职业教育的力量不同,作用的发挥各有千秋,但其辉煌的职业教育成就的取得与国家通过法律进行宏观调控,表达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看到关乎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在联邦一级法律中都得到了规范。 
  2.职业法律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但法律体系完善。因不同的法律传统,德国在职业教育的法律制定中充分表现了大陆法系的特色,构建了以《联邦职业教育法》为基本法,以《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等职业教育法律,《职业培训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规章和各州的职业教育法组成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该体系层次完整,联邦与各州立法相协调,结构严整,内容完备,表现出德国立法严谨的体系追求。美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则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一事一议,就不同的现实问题作不同的法律规定,以法律调整社会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的矛盾或以发展职业教育解决社会矛盾。如1944年《退伍军人权利法案》既解决战后退役军人的安置问题又促进就业。美国已经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律以联邦法律为导引,各州法律相充实,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构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但从两国的立法来看,都形成了相当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使得职业教育管理和发展有法可依。 
  3.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轨迹不同,但注重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改革。美国职业教育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变。“二战”后为了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解决就业、社会福利、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每隔几年就有一部职教法案出台。如在1968年和1976年两次修订《职业教育法》,1974年重新确定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制定了《生计教育法》。德国职业教育法律的发展表现出稳扎稳打的态势,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来完善以推进发展,法律的前瞻性、适用性较强,基本较少作法律修订。两国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但并不影响两国法律发展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回应,“变”是其共性。美国的职业教育法律发展是一个“变中求稳”的过程,表现为前后法案的继承性很强,后法多是前法案的修改或补充,法案的内容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律是“稳中渐变”的过程,以不断丰富法律的内容,提高法律的调控力来推进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和劳动者发展的要求。 
  4.职业教育法律内容不同,但注重保障法律落实。两国的职业教育法律内容丰富,涉及多方的权利义务。两国职业教育情况的不同使其内容有很大差异,但在落实上都有非常周延的法律规定。如教育效果的考核、经费的保障。按法律规定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职业培训的质量检验要全面负责,其检验指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培训人员的检验,通过考试来实现;另一方面是检验企业对受训人员的满意程度,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来获得。关于经费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德国无论是接受培训者,还是提供培训的机构、学校都可以从政府得到各种各样的补贴和资助,其中中央基金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而美国1963年《职业教育法》及1968年、1972年修订案,大幅度增加对职业教育拨款。1990年美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有效的法律措施保障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德美职业教育立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启示 
  1.重视职业教育,以法治教,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观念。对一项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一个根本的表征就在于在社会制度构结中是否给予足够的体现,特别是法律制度的构建。正是由于德国将职业培训作为青年走上职业生涯必须经历的法定环节并给以法律的保护,正是由于美国的终生职业培训的法律规定,使得人们对职业教育没有任何偏见和鄙薄;正是两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和法律的实施,支持和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借助法律所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调整职业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明确各参与职业教育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其合法权益。同时以国家强制力的手段保证其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才能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也才能使得人们对职业教育有高度的认可和信赖。这样职业教育也才能获得在社会发展中应有的地位,这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
  2.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形成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我国历史上《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及《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就职业教育有所规定,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1996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标志着职业教育有了自身的专项法律,迄今已有十多年,由于缺乏足够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致使这部职业教育基本法贯彻执行起来效力大打折扣。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试行按新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2003~20##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和各地方制定的职业教育发展法规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法存在法律阶位低、单项法不配套、数量少、操作性不强、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多是政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权威不足,结构不够严谨。借鉴德、美经验,我国应逐渐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以职业教育投入法、农业职业教育法、企业培训法、就业与职业培训法、职业资格准入等若干法规为主干,辅以职业教育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构成结构合理、内容完备、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3.职业教育立法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法应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现实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为此应及时地对职业教育法进行废、立、改。在发展中逐渐完善教育法律体系,调整职业教育中各方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 
  4.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权利义务落实到位,注重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立法。保证落实权利义务到位是法律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法律质量的尺度。我们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立法质量,使职业教育法律结构合理,语言简洁、规范,含义准确,权利义务明确,违规责任与后果确定,增强职业教育法律的操作性。 
  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在于具备充足的财力保障。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力支持不是很充分、规范,在多数情况下,职业学校要自收自支。我们现行的收费政策,无疑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生源,也制约了高水平劳动者的培养。因此必须把职业教育资金问题作为立法的重点,使资金筹措的途径、支出的数额和比例、使用的监督等问题的解决法制化。 
   
  [参考文献] 
  [1]张建党.美国职业教育立法与职业教育 [DB/OL].http://cdmd.cnki.com.cn/ 
  Article/CDMD-10075-2004109546.htm,20##-03-14. 
  [2]梁秀梅.德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4(1). 
   [3]彭小燕.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B/OL]. http://cnki.hljlib.cn/kns50/detail/?filename=2006182808.nh&dbname=CMFD2007,20##-12-06. 
   [4]刘凤存.国外成人教育的立法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高教学刊,2006(4). 
  [5]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刘旺洪.教育法通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7]马树超.政府如何实现对职业教育的主导[J].上海教育,2006(24). 


第二篇:学情分析管理法”在职业教育实践的理论与探索


“学情分析管理法”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意义与探索

摘要中职生在校规律是:新生进校打架斗殴多;期中谈情说爱多;期末损毁财物多;学习活动规律是:上课睡觉多,下课吵闹多;数理化学习困难,体音美学习兴奋;动脑作业没精神,动手活动有兴趣。探索中职生学情分析管理法的过程管理模式有必要性与现实性,认识其含义及理论基础,探索其方法与技巧,通过对其分析与评价,我认为学情分析管理法是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方法、习惯、兴趣,品行表现及家庭因素等,设计有利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方法。我校在此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成效,经验表明探索“学情分析管理法”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学情分析法背景  理论  实践  意义  探索

一.   中职生的基本特点

1.     从我校政教管理多年记载簿统计分析:中职生在学校活动有三大规律:新生进校打架斗殴多;学期中期谈情说爱多;学期结束损毁财物多。中职新生来自不同乡镇,在一起有磨合的过程;中职生处于人生“第二反抗期”以后的-----青春发育期,人的生物本能性强烈,人的社会性、自控性没有形成,如果管、导缺失,谈情说爱现象就会出现;学期结束时学生矛盾如没有疏导,就会通过损毁财物来释放各种压力与不满。

2.     依据教师座谈分析认为:中职生在学校学习活动是上文化课睡觉多,下课吵闹多;数理化学习困难,体音美学习兴奋;动脑作业没精神,动手活动有兴趣。

3. 根据家访记载分析,职业学校有不少学生其家庭对他们都有不良的负面影响。家境贫寒、生活拮据的父母无力教育子女;夫妻不和,频繁组合的父母无心顾及子女;南北经商,东西奔忙的父母无法教育子女。封建愚昧、思想消极的父母错误地教育子女。父母打工在外,无人教育“留守”子女。没有见到家长陪读中职生的现象。

4. 根据我校课题研究小组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试结果分析,我校中职学生小学分数概念有23%的模糊,不能正确运算;初中简易方程知识有66%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灵活掌握;在校中职女生英语基础知识水平高于男生,但整体不尽人意。

二.   学情分析管理法

.  根据中职生特殊性,我校积极探索学情分析综合管理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1. 定义  学情分析管理法就是分析学生学习特点、方法、习惯、兴趣成绩,校纪校规品行表现及家庭影响等,以利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等综合教学过程管理方法。

2. 理论  首先学校进行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教学基本原则。教学原则,应贯彻于教与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学情分析管理法是因材施教原则具体化的前提。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其次,学校进行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可以概括为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学生主观因素等,教师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3. 方法  我校政教处、教务处、教研处联合,指导各班级设计“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包括三个层面:上课、迟到、旷课、课堂听讲、作业完成等学习情况;打扫卫生等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课外活动爱好、同学关系等综合的情况。适当量化评分,一周小结,一月总结,定性定量分析。弘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后进学生不足的原因,引导他们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有利于班级管理,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课题研究小组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进行测评分析,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分层次教育。我校自编教材适应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学校政教处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座谈会,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化解矛盾。

4.技巧 设计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的分值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特点进行设计,例如:正常上课计1分,请假不计分,迟到计-1分,无故旷课计-2分,完成班级打扫卫生活动及2分,否则计-2分,严重违纪行为(打架-5分),做好人好事计5分,办黑板报也计正分……这样设计既能利于统计分析,又能促进班风积极健康向上,使学生活跃,积极做好事,能將功补过,班干部的工作效力能有提高,大部分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级学生学情统计人员的选定也要斟酌,轮流与固定学情统计人员的利与弊,各有千秋。当然信度与效度也要周全考虑,信度与效度是设置测量“量表”的专用术语。信度是指可信性,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如同一把尺,你量一本书高是九寸,我用这把尺,量这本书高也是九寸,就是信度高,问题是“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在不同人统计,同一个学生时,会不一致,所以设计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要简单可行、便于操作;效度,是测量数据与目的相符有效,例如,用尺子量身高选拔运动员,数据大的当选,数据小的落选,当然信度高,但效度小,因为这个数据大小与当选运动员没有关联价值,也就是说设计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项目与学生发展要有关系,不要故弄玄虚。

5.分析  只要设计合理,统计公平,其结果都有参考价值,这种定性定量分析法,比教师及班主任凭感觉分析法要先进、可靠。所谓定性,就是根据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的分值类别,知道学生差距在那方面;所谓定量,就是根据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的分值多少,知道学生之间差距有多少。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接受科任老师的建议,多与家长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学习,使其进步。当然,在开始使用时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最好的、最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学习表现。因此,学情分析管理法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简单依赖量化,从宏观来分析定量与定性有利教育管理;从微观来看,定量分析在机械排位时,有时也能伤害平时表现相差不大学生的情感。

6.评价学情分析管理法是一种过程管理法,它与普通高中的结果管理法相比较,明显复杂,繁琐。我们都知道目前普通高中多为迎合高考现实的需要,注重学生应试教育,通过月考排位的结果管理法,来管理学生、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普通高中学生自身遗传素质、家庭环境、人格因素都优秀于中职生。而中职生学习基础、学习的主动性与普高生有较大差异:有的中职学生是视学习为痛苦的活动,上课缺书少笔,迟到旷课,宁可打扫卫生,也不愿进教室的厌学型学生;有的是动口不动手,选择题都没有兴趣完成,教学实验也不积极参加的怠惰型学生;有的是兴奋大于抑制,注意力集中难,转移快,左顾右盼,前后打闹的多动型学生等等。所以说学情分析管理法是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方法、习惯、兴趣,品行表现及家庭因素等,设计有效教学理念、方法、注重过程的教学管理方法。

三.学情分析综合管理实践

我校实施学情分析综合管理法几年来有良好的成效,学校没有发生较大的恶性事件,校风、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学生是全面的发展、通过知识竞赛、综合性活动比赛、辩论会 文体活动促使学生活跃,师生和谐互敬,同学团结友爱,培育的中职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以下几点实践经验值得总结;

1.学情分析综合管理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正确理论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又丰富理论基础。20##年5月份,我校机电班班主任罗老师发现张星同学(化名)“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的分值逐渐降低,近期异常,与学生相处不好,因小事发脾气,到突然用暴力伤害同学,罗老师询问他,他也不愿多讲,只是闷闷不乐,沉默寡言;罗老师会同科任老师及心理学老师进行分析:张星同学以往很自觉,作业也认真,只是有时迟交,对事敏感,体验深刻,孤僻畏缩,心理学教师认为张星同学从气质角度来看是抑郁质类型学生,可能受家庭及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建议家访深入了解。家访时,其父亲反怪学校同学欺负、瞧不起张星同学;罗老师耐心解释,拿出“班级学生学情统计表”,根据分值的变化规律,分析张星同学一年多来一直优秀,只是近段异常,张星父亲醒悟感叹说:“一年来我赌博输多了,张星妈今年3月离家不知去向,最近张星要参加技能考试,我没有钱供他上大学,不同意去参加技能考试。也许是因为此事吧,唉,我明白了,是父母没有尽到义务。”事后他们家庭也和好,张星同学也正常了。

2.学情分析综合管理法关键在综合协调、未雨绸缪    根据多年学生学情统计表定性定量分析的规律:”新生进校打架斗殴多;学期中期谈情说爱多;学期结束损毁财物多。”我们采取积极相应的防范与疏导措施,开学初各班举行联谊会,交流学生感情,增进同学友谊;学期中间举办多姿多彩的比赛活动,如:乒乓、篮球、书法、跳绳、舞蹈、唱歌、晚会……等比赛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进行科学的性教育,防范、减少学期中谈情说爱多的现象发生;学期结束前疏导、化解学生与同学,学生与学校的各种矛盾,特别是优化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同时增加值日教师、领导人数,避免、防范学生损毁财物,打架斗殴。

3.学情分析管理法有助于因材施教  我校 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进行测评分析,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分层次教育。我校自编教材适应学生,降低难度,进行有效性教学,学生动手能力与动口能力增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重要途径。现实的职业教育管理困难重重。有老师戏说中职生是中小学应试教育下的遗弃儿,是复杂家庭背景的特殊产品,是双差生(学习差与品行差)的集中营,教师这类观点虽过于悲观,但中职生整体素质低下是一个无容争辩的实事,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创优是必由之路,所以探索“学情分析管理法”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第三篇:职业教育培训总结


清华大学高效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春天里,我校正值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职业教育的春天里,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高效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在我们的仔细聆听中,我们期盼已久的培训学习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七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经历难忘,让我亲身感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和校训,使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更高的觉悟来思考职业教育教学和学校国家示范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于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如滔滔之江水,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碰撞那久违的火花,更碰撞出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清华教授“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成为职教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但是我还是尽力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完后心中所思、所想、所为能表达出来。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认识

孙雅筠老师做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的报告,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二、要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有思想

1.要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要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总的看法和基本信念,要有明确的教学理念、前景目标、规划,进而转化为教学思想,是教学理念的升华,才能激励自己为之奋斗。有了正确的教学思想,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每一位教师都在追求发展,但认识不同,体现不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因此,要有自己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以及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改革,积极投入到国家示范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去。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大好形式下,更要有自己新观点、新技术、新思想,收集、学习、整理一些好的做法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零星之火燎原之势引领、带动、辐射、示范周边的人、教师、兄弟学校,一起参入到教育事业中,就必须要制定符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

法,去完成教育事业的美好使命,不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这新的时机。

2.混沌初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应从专业岗位出发,不是以储备知识做为教学起点,是对于完成产品或服务项目的专业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工作为目的,促进该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而不是学科的完整性;认识到工作过程知识必须在工作过程中获得,强调在实践中的整体性学习和社会性的学习;关于内容选择的标准是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采用“串行结构”的教学,更要围绕工作任务“聚焦理论知识、粘合知识”形成系统的工作过程知识。

三、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循规律

1.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更是核心工作。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更是核心工作。是围绕在“新式课堂”内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贯穿下去的工作,核心是教学改革,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进行教学内容对接生产内容、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环境对接工作环境、教学评价对接工作标准,进行“教”,并同时进行施之“育”, 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并施之教学艺术化,使课堂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人为本的改革,形成项目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以明确工作任务、到制定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教师过程指导、专家点评的一系列活动,因此要符合教育的规律、职业的规律、职业教育的规律,并时刻把握实践教学的动态变化,及时修正,符合学校制定并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是工厂、教师是师傅、学生是员工”的局面,搅起一湾深水,呈现一派生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

2.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来临,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

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四、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善研做

1.使教科研形成一种文化风气。

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成果,代表了一个学校教师的能力、水准,不是一个个人在做,而是一个教学团队在一起做,加以引导疏通使之成为学校文化风尚,是学校在建设、发展和育人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超越制度层面而存在的,是一个无形的“场”。它所表现的是学校大多数人在学校中体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就是要把“校长要教师如何做”变成“教师自己要如何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才是应该首先考虑的文化。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学会为他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的团队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使实操更具教学凝聚力。

职业院校区别于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最大特征是在于职业性,就是今后踏上岗位所要从事的工作,虽然在学校期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他们会为对所教专业的教师的高超技术而赞叹,哪怕就是一丁点的技术,也会令他们神驰向往,总会聚集在老师的身边问这问那,帮他们看看是否做得更好,喜欢在操作中得到快感,让别人也体验成功的快乐,喜欢在表扬中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是展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大大增强了专业课堂内的凝聚力。抓住这点投其所好,让他们在操作中步步为营,能够使他在操作中表现更有集中力,让学生们一颗颗心聚在一起,激励学生团结奋斗,不断进取,使课堂内更有凝聚力,每个人投入越深,体验就越深,归属感就越强,凝聚力就越大。就要求教师不但会讲还会做,而每一个实操目标的实现,都会使学生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产生凝聚力,激发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前

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公平意识、平等意识等,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约束、控制的工具,还具有教育功能。

最后,作为中职学校,我们的课程建设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给与社会发展状况相符,由于企业需求挂钩,还要以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为宗旨,以德育教育为抓手,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希望我校的课程建设工作能更进一步,也希望我能为我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更多相关推荐:
职业教育培训总结

清华大学高效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春天里,我校正值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职业教育的春天里,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高效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在我们的仔细聆听中,我…

20xx年继续教育职业发展与规划作业总结判断A-Z2 (1)

B编码是指将想法、认识及感觉转化成信息的过程。解码是指信息的接受者将信息转换为自己的想法或感觉。(√)B不管是智力成果还是商业标志,都具有财产价值,而且都具有非物质性。(√)C成功的职业定向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

20xx年继续教育职业发展与规划作业总结1A-Z

A1C1阐述职业纪律与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第一两者的区别职业纪律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职业道德属于思想意识范畴职业纪律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劳动者完成劳动义务职业道德的直接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最佳经济效益职业纪律以惩罚和激励...

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宁波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第四期培训总结今年暑假有幸来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高职教师教育能力培训这次培训班的时间是20xx年7月5日至7月24日总共20天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知道了高职教育改革理念理解了什...

职业健康教育总结报告

职业健康教育专项工作总结报告职业健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职业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的重要基础要以通过提高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对职业病...

加定中学20xx年职业教育工作总结

加定中学20xx年职业教育工作总结我校为贯彻执行我县“一县两翼”的教育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根据教育局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我校实际情况,对我校20xx年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为了使我校20x…

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南溪职校×××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二年级数控1班、高二年级计算机四班和高二年级汽修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时间在不知不觉和忙忙碌碌中悄悄逝去,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

职业导师工作总结

职业导师工作总结结合汽检班学生职业教育现状,开展了讲座、职业活动、职业技能比赛等多种职业教育形式,着力培养大学生具有职业道德感、职业责任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切实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一、主要开展了的工作:1…

教师职业技能达标个人总结

教师技能达标个人阶段性总结堽城镇中心小学·曹倩倩本学期响应宁阳县教育局关于教师技能达标的号召,我校大力掀起教师技能达标活动,我也根据自己的情况,我进行了教师技能达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觉得自己有所提升,让自己…

大学生职业教育分析及总结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学习分析及总结目前,我国统计发现我们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存在着规划意识不强、所作规划过于理想化等缺点,院校开展职业职业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成功机会,降低学生的…

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

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年,*********有限公司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在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职责要求,以加大职业卫生监督、宣传、培训力度为重点,通过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圆…

铁路职教系统个人工作总结

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1~7月份以来,我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积极主动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自觉坚持学习,履行工作职责,质量良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下面就1~7月…

职业教育总结作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