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4.13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一、知识点: 1、“三线八角”

① 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 同位角是“F”型; 内错角是“Z”型; 同旁内角是“U”型。

② 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 2、平行公理: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补充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

4、图形平移的性质:

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

则 a?b?c?a?b

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

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

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

内角。

8、多边形的内角和: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第八章 幂的运算

n

幂(power

)指乘方运算的结果。a指将a自乘n

n

次(n个a相乘)。把a看作乘方的结果,叫做a的n次幂。

对于任意底数a,b,当m,n为正整数时,有 mnm+n

a?a=a(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nm-n

a÷a=a(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mnmn (a)=a(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aa(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0

a=1(a≠0)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nn

a=1/a(a≠0) (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n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或者小于1)的

nnn

整数记为a310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复习知识点: 1.乘方的概念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

n

做幂。在 a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2.乘方的性质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n

第九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一、整式乘除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

52525+27

积的一个因式.ac2bc=(a2b)2(c2c)=abc=abc注:运算顺序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m(a+b+c)=ma+mb+mc 注:不重不漏,按照顺序,注意常数项、负号 .本质是乘法分配律。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乘(a+b)(m+n)=am+an+bm+bn

22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a+b)(a-b)=a-b

222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积的2倍. (a±b)=a±2ab+b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方法:

1、提公因式法. 关键:找出公因式

公因式三部分:①系数(数字)一各项系数最大公约数;②字母--各项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数;步骤: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并确定另一因式.需注意,提取完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致,这一点可用来检验是否漏项.

注意:①提取公因式后各因式应该是最简形式,即分解到“底”;②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

22

2、公式法.①a-b=(a+b)(a-b)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a、b可以是数也可是式子

222

②a±2ab+b=(a±b) 完全平方两个数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3322

③x-y=(x-y)(x+xy+y) 立方差公式

2

3、十字相乘(x+p)(x+q)=x+(p+q)x+pq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2、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带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5、加减消元法: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6、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

(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 (2)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

(3)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 (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

重点:不等式的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在现实情景下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概念 1. 不等式:

用“<”(或“≤”),“>”(或“≥”)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要点诠释: (1) 不等号的类型:

① “≠”读作“不等于”,它说明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不等的,但不能明确两个量谁大谁小;

(2) 要正确用不等式表示两个量的不等关系,就要正确理解“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等数学术语的含义

2.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要点诠释:

由不等式的解的定义可以知道,当对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取一个数,若该数使不等式成立,则这个数就是不等式的一个解,我们可以和方程的解进行对比理解,一般地,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不等式的解,可将此数代入不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利用不等式的概念进行判断。 3.不等式的解集:

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如:不等式x-4<1的解集是x<5. 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解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所有解的集合,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二者的关系是: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要点诠释:

不等式的解集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解集中的每一个数值都能使不等式成立;

(2)能够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的数值都在解集中。 知识点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

,那么

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并且,那么(或)。

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并且,那么(或)

要点诠释: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学习与等式的性质的学习类似,可对比等式的性质掌握;

(2)要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中的“同一个整式”的含义不仅包括相同的数,还有相同的单项式或多项式; (3)“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指的是如果原来是“>”,那么变化后仍是“>”;如果原来是“≤”,那么变化后仍是“≤”;“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指的是如果原来是“>”,那么变化后将成为“<”;如果原来是“≤”,那么变化后将成为“≥”;

(4)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时,要特别注意性质3,在乘(除)同一个数时,必须先弄清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负数,要记住不等号的方向一定要改变。 知识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要点诠释: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①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

(2)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对比理解。

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左右两边都是整式;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用“>”、“<”、“≥”、“≤”连接),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用“=”连接)。 知识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解不等式:

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要点诠释:

(1)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每个步骤并不一定都要用到,可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

(2)解不等式应注意: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②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③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④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能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它对以后正确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很大帮助。 要点诠释:

在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1)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2)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规律方法指导(包括对本部分主要题型、思想、方法的总结)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性质2、3要倍加小心)

2、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已知不等式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不等式,然后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若成立,就是不等式的解;若不成立,则就不是不等式的解。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个有目的、有根据、有步骤的不等式变形,最终目的是将原不等式变为或

的形式,其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这五个步骤根据具体题目,适当选用,合理安排顺序。但要注意,去分母或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时,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时,如果是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是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4、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要注意的是“三定”:

一是定边界点,二是定方向,三是定空实。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寻找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从而列出不等式并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最后解决实际问题。

6、常见不等式的基本语言的意义:

(1) (3) (5) (7)

,则x是正数; (2),则x是非正数; (4)

,则x大于y; (6),则x不小于y; (8)

,则x是负数; ,则x是非负数; ,则x小于y; ,则x不大于y;

(9)或,则x,y同号;(10)或,则x,y异号;

(11)x,y都是正数,若,则;若,则;

(12)x,y都是负数,若,则;若,则

第十二章 证明

教学目标:

1.掌握定义、命题、定理、逆命题、互逆命题等概念,知道一个命题是真命 题,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2.基本事实是其真实性不加证明的真命题,弄清真命题与定理的区别。 3.会用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重点:定义、命题、定理、逆命题、互逆命题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会用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内容: 1.以基本事实:“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 (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证明:

(1)两只相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两只相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


第二篇:20xx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 长度单位

1. 厘米和米

(1)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时,用“米”作单位。

(2) 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 1米=100厘米。

(4)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2. 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三、 角的初步认识

1. 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四、 表内乘法(一)(二)

1. 乘法的初步认识

(1)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2) 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 × 5 = 1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3)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4)加法算式:3和5相加,3+5=8

(5)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3=6,读作2乘3等于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2. 乘法口诀表

(1)一一得一

一二的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2)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五、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5.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六、认识时间

1. 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七.数学广角——搭配(一)

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更多相关推荐:
20xx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1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点1三线八角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同位角是F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简...

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平行线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线的同一方,把这种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correspondingangle…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平行线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线的同一方把这种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correspondingangles如图1与82与73与64与5...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一节整式一整式的有关概念1单项式的定义像15V8n23a2h等都是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注单独一个数与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形如x1271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各章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各章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1.同位角:。2.内错角:。3.同旁内角:。4.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5.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6.平行…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点1三线八角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同位角是F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简...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平行线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线的同一方把这种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correspondingangle...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数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数学第一单元乘法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LEE费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大分率-小分率=相差的分率实分率-计分率=实比计多的分率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实际售价=原价X折扣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什么是圆圆的直径、半径、周长、面积d=2rc…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LEE费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大分率-小分率=相差的分率实分率-计分率=实比计多的分率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实际售价=原价X折扣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什么是圆圆的直径、半径、周长、面积d=2rc…

人教版__初一数学知识点下册总结

博源教育曾老师1378780036611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

20xx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结构??相交线??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