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心电图总结

1、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的英文简称?

心电图: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这种电流能通过组织和体液传导至体表,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英文:ECG。

2、除极过程和复极过程

除极过程:电源(正电荷)在前,电穴(负电荷)在后。

复极过程:电穴(负电荷)在前,电源(正电荷)在后。

3、心电向量

既具有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称之为心电向量。

4、心电图各个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P波:反映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

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

PR间期:反映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ST段:心室的缓慢复极期。

T波:心室的快速复极期。

5、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1)双极肢体导联:即标准导联Ⅰ、Ⅱ、Ⅲ。正负极在肢体上。(标准导联为双极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正极在肢体,负极在心电图机上)。

3)胸导联:正极在肢体,负极在心电图机上。包括V1V2V3V4V5V6。胸导联的位置必记:V1位于胸骨右缘的第四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位于V2和V4两点连线的中点;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V5位于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V6位于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

6、心率的测量

心率=60s/PP或RR间距(s)

7、心电轴的临床意义(左手代表Ⅰ导,右手代表Ⅲ导。)P485

1)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30~+90°之间。

2)电轴位于-30~-90°范围为心电轴左偏,轻度:0~-30°,重度:-30~-90°。

3)位于+90°~+180°范围为心电轴右偏,轻度:+90~+110°,重度:>110°。

8、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0.12s,振幅: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 …… 余下全文

篇二 :心电图总结

1 心脏传导系统有:

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房室结、房室束、束支(左束支[左束支包括左前、 左后分支]、右束支)、蒲肯野氏纤维网组成。

2 房室交界区有房室结与房室束组成。

3 心电向量:是心脏电活动产生 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4 瞬间综合心电向量:是某瞬间心脏某部除极或复极产生的综合心电向量。

5 额面、横面及侧面空间心电向量投影为平面心电 向量。

6 双极肢体导联包括表I、II、III

7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包括 aVR、 aVL、 aVF

8 单极胸导联包括V1~6

9 导联定位组:1)左室侧壁组: I、aVL、V6

2)左室前壁组: V4、V5

3)左室下壁组: II、III、aVF

4)左室后壁组: V7、V8、V9

5)右室导联组: V1、V2、aVR、V3R、V4R、V5R

6)左右室过渡区: V3

7)前间隔导联组: V1~3

8)左室高侧壁: I、aVL

10 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的关系:1 ) 心电图是心电向量图的投影图

2 )肢导心电图是额面向量环投影图

3 ) 胸导心电图是横面向量环投影图

11 心电轴:额平面心室除极的总综合向量。

1)正常心电轴:-30~90度,见于正常人

2)心电轴左偏:<-30度,见于心脏横位,左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等

3)心电轴右偏:>90度,见于心脏垂位、右室肥大、左后分支阻滞等

12目测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

13心电图各波特点:

P波:1) P波为心房除极波(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除极)

2 )正常P波圆顿、光滑

3 )方向:II、V4-6直立,aVR导联倒置

4) 电压:肢导<0.25mV,胸导<0.15mV

5 )时间:〈0.12S

P-R间期:1)是指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自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

…… …… 余下全文

篇三 :心电图总结

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简称 ECG或EKG。

第一节:正常心电图

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P波前1/3相当于右心房单独除极部分;P波中1/3相当于右、左心房同时除极部分:P波后1/3相当于左心房单独除极部分。

Ta波是心房的复极波,方向与P波相反。由于Ta波振幅很小,与其他波段又有重叠,在心电图上很难辨认。

PR段: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间的线段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波 心室复极过程形成ST-T,同一导联,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U波:T波之后矮小波,发生机制不清。

心房先除极,心室再除极,P波总在QRS波群之前。

第二节:心电图导联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包括6个肢体导联和6个胸导联。其中肢体导联包括3个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和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一)标准导联又称双极肢体导联:Ⅰ导联 左上肢(+)右上肢(-)

Ⅱ导联 左下肢(+)右上肢(-)

Ⅲ导联 左下肢(+)左上肢(-) Ⅰ+Ⅲ=Ⅱ

(二)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右上肢(+),中心电端(-);

aVL:左上肢(+),中心电端(-); aVF :左下肢(+),中心电端(-)

(三)胸导联 常规放置部位有6处: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放在V2与V4之间的中点 V4左胸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特殊需要可加做以下6处:

V7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V8左肩胛下角线与V4同一水平; V9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 V3R、V4R、V5R 在右前胸与V3、V4、V5相对应的位置

第三节:正常心电图

1.心率的计算

心律规则时 每分钟心率=60/R-R或P-P间期(s)

…… …… 余下全文

篇四 :心电图总结

首先拿到一份心电图先看,是否为窦性心率,起源点有无异常,节律是否整齐,再依次看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QT间期以及u波是否有异常,同时注意是否有传导异常。

窦性心率:Ⅰ、Ⅱ、avF,V4~V6的P波直立,avR的P波倒置,心率:临床标准为60-100次/分钟

---------------------------------P波异常----------------------------

(1)双峰P,提示LA肥大。

(2)P波高尖,肢导大于2.5小格,胸导大于2小格,提示RA肥大。 ------------------------------PR间期异常----------------------------

正常时限:3-5小格

(1)PR间期缩短小于0.12s,见于预激综合症

分为三种:

[1]经典预激(W-P-W syndrome):PR间期小于0.12s,QRS波群起始部位出现delta波,QRS时限大于0.20s

[2]短PR综合症(L-G-L syndrome):PR间期小于0.12s,无delta波

[3]M型预激(Mahaim):PR间期正常,QRS波群起始部位有delta波,QRS时限大于0.20s

(2)PR间期延长:见于房室阻滞AVB

[1]一度AVB:PR大于0.20s或两次检查对比中,心率无明显改变但PR延长超过0.04s

[2]二度AVB:

二度Ⅰ型AVB:PR逐渐延长直至P后脱落一个QRS波群

二度Ⅱ型AVB:PR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3]三度AVB:P波与QRS毫无关系,保持各自节律

交界性逸搏心律阻滞部位一般在希氏束以上

室性逸搏心律往往提示阻滞部位较低

-------------------------------QRS波群异常-------------------------

…… …… 余下全文

篇五 :心电图总结

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

P 波

方向:I、II、avF 直立,avR 倒置。

时间:不超过0.11s(小于0.12s,3 小格)

振幅: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 (2.5 小格),胸导联不超过0.2mv (2 小格) P-R 间期

时间:0.12~0.20s(1 大格)

QRS 波

方向:胸导联R 波自V1 至V6 逐渐增高,S 波逐渐变小,V3、V4 导联呈RS 波形(即过渡

区波形)

时间:0.06~0.10s(小于0.12s)

QT 间期

时间:心率在60-100 次/分时,QT 间期正常范围在0.32~0.44s。(QT/RR=1/2) ST 段

正常为一等电位线,任一导联降低不能超半格,抬高1 小格是上限。 T 波

方向:与QRS 波的主波方向一致。I、II、V4-V6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否则即为T波改变)III、avL、avF、V1-V3 导联可直立、双相、倒置,但如V1 导联T 波直立,V3 导联就不应倒置。T 波振幅不低于同导联R 波的1/10。

2.房早

提早出现P’-QRS-T 波群,P’波与窦性P 波不同。P’-R 间期≥0.12s。

QRS 波呈室上性(当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时,QRS 波可畸形)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

间期短于窦性P-P 间期的两倍,称为代偿间歇不完全(影响SA)。

3.房室交界性早搏

提早出现QRS-T 波群,其前或后出现逆行P 波。P’-R 间期<0.12s。 QRS 波呈室上性,代偿间歇多完全。

4.室早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T 波群,QRS 波前无与之相关的P 波。QRS 波时间≥0.12s。

T 波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

5.阵发性室上速

连续出现快而规则的P’-QRS-T(QRS-T)波群,P’波与窦性不同,P’-R 间期≥0.12s(<0.12s)。QRS 波呈室上性(窄),频率在150~240 次/分。

…… …… 余下全文

篇六 :心电图总结

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简称 ECG或EKG。

第一节:正常心电图

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P波前1/3相当于右心房单独除极部分;P波中1/3相当于右、左心房同时除极部分:P波后1/3相当于左心房单独除极部分。

Ta波是心房的复极波,方向与P波相反。由于Ta波振幅很小,与其他波段又有重叠,在心电图上很难辨认。

PR段: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间的线段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波 心室复极过程形成ST-T,同一导联,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U波:T波之后矮小波,发生机制不清。

心房先除极,心室再除极,P波总在QRS波群之前。

第二节:心电图导联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包括6个肢体导联和6个胸导联。其中肢体导联包括3个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和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一)标准导联又称双极肢体导联:Ⅰ导联 左上肢(+)右上肢(-)

Ⅱ导联 左下肢(+)右上肢(-)

Ⅲ导联 左下肢(+)左上肢(-) Ⅰ+Ⅲ=Ⅱ

(二)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右上肢(+),中心电端(-); aVL:左上肢(+),中心电端(-); aVF :左下肢(+),中心电端(-) (三)胸导联 常规放置部位有6处: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放在V2与V4之间的中点 V4左胸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特殊需要可加做以下6处:

V7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V8左肩胛下角线与V4同一水平; V9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 V3R、V4R、V5R 在右前胸与V3、V4、V5相对应的位置

第三节:正常心电图

1.心率的计算

心律规则时 每分钟心率=60/R-R或P-P间期(s)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诊断学心电图总结

诊断学心电图

1. 心电向量:心脏在电激动过程中产生的既具有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称为心电

向量。通常用箭头表示其方向,而其长度表示其电位强度。

2. 平均心电轴: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借以说明心室在除极过程这一总

时间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是空间性的,但心电图学中通常指它投影在

前额面上的心电轴。

3. 病理性Q波:在心梗坏死型改变时出现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的异常Q波(时间≥0.04s,

振幅≥1/4R)。

4. 代偿间歇: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

周期长的间歇。代偿间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当代偿间歇时间长短等于两 个基本心动周期时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当代偿间歇时间长短小于两个基本 心动周期时称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5. 肺性P波: 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常

见于右房肥大。

6. 二尖瓣P波:P波增宽,其时限≥0.12s,P波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Ⅰ、Ⅱ、

aVL导联明显。常见于左房肥大。

7. 干扰:正常的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后具有较长的不应期,因而对于两个相近的激动,前

一激动产生的不应期必然影响后面激动的形成和传导,这种现象称为干扰。

8. 偶联间期:又称联律间期、配对间期;指异位搏动的起点与其前一个基本心律的起点之

间的时距。

9. 逸搏: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或因传导障碍而

不能下传时,或其他原因造成长的间歇时,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低位起搏点就 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仅发生1—2个称为逸搏。连续3 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

10. 折返激动:由于环状通路处单向阻滞且传导减慢时造成的激动信号再次回到激动产生处

的现象。

11. 易损期:在T波峰值到达前30ms时的激动易引发心室颤动,故其称为易损期。

…… …… 余下全文

篇八 :心电图 总结

1. 先看II导有无P波,有可判断为窦性心律。然后看P波方向,检查导联有无接反。

2. P-P间距算心率,目测法一格为300次/min两格为150次/min三格为100次/min以此类

推,公式为60/(格数*0.2)所谓“一格”,就是五小格为一格。

3. P-R间期0.12~0.22s,房室传导阻滞多大于0.12s;Q波一般为小于1/4R波的高度,异常

Q波即Q波高度>1/4R波的高度;P波异常为起源于心房,QRS波异常起源于心室。P波高尖(大于2.5个小格)为肺型P波→右心房肥大;P波变宽为二尖瓣型P波→左心房肥大。

4. 然后看QRS的主波方向,I 下III上电轴右偏; I上 III下电轴左偏。判断心室肥大:

电轴左偏+左室电压增高(V5导联上的R波高度大于25个小格,即2.5mV)→左心室肥大;电轴右偏+V1导联R波高度大于10小格即1.0 mV+V5导联S波明显变深→右心室肥大

5. 关于早搏,即期前收缩,因为有提前出现的波(P或QRS-T),导致波形异常,像切迹。

出现房室传导延缓,室早的QRS 波群时间>0.12s 房早的P波异常,P`-R间期>0.2s。

6. 扑动和颤动:①心房的扑动和颤动,主要是P波消失,心室的扑动和颤动,主要是QRS-T

波群消失②在II、III、aVF导联上可看到房扑和房颤的异常之处。扑动多是规则波动图形,颤动的波形多是无规律的。房颤的发生就可看到R-R间期绝对不匀齐。③室扑波动频率约180~250次/min;房扑波动频率约250~350次/min;房颤波动频率约350~600次/min;室颤250~500次/min.

7. 房室传导阻滞,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特点: 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QRS-T

波群脱漏。②二度房室传导阻滞II型特点:P-R间期基本恒定,有时只发生QRS波的脱漏③计算脱漏比值,首先找到第一个完整传导波形,数P波数和QRS波群数,一直到P波后的QRS波脱漏处,P波数/QRS波数,就可以记录清楚几次心房激动,传入几次,以及脱漏几次。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P、R-R间距,各行其道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