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移动通信技术总结

通信的基本形式: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传输的通道。 移动通信: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运动状态中所进行的信息交换。 大区制:把一个通信服务区域仅规划为一个或少数几个无线覆盖区。网络结构简单、设备少、成本低,不能满足用户数目日益增加的需要。 小区制:把一个通信服务区域分为若干个小无线覆盖区。提高频率利用率,停产缩短,发射机功率降低,互调干扰减小。缺点:需要相关技术来配合。

正六边形:既避免了相信覆盖区间的重叠,又不会产生空隙,区域衔接更紧密,产生的相互干扰更小。

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小区制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主要由移动台MS、基地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以及传输线四个部分组成。 穿透损耗:电磁波在穿透障碍物后会产生能量损耗。 路径损耗:信号从发射天线经无线路径传播到接收天线时的功率损耗。

一个主要原因:电波会随着距离而扩散,从而使接收机的接收功率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慢衰落:接收信号强度随机变化缓慢。 快衰落:接收信号强度随机变化较快。 自由空间:相对介电常数和导磁率为1的均匀介质所存在的空间。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Lbs=32.44+20lgd+20lgf Okumura-Hata:Lb=69.55+26.16lgf-13.82lghb-a(hm)+(44.9-6.55lghb)lgd

Lb(dB);hb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a(hm)移动台天线高度因子 编码:在发送商,把经过采样和量化后的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脉冲信号的过程。 解码:把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模拟信号的过程。

信源编码:将信号源中多余的信息除去,从而形成一个适合用来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目的:扬州市系统传输效率,去除冗余度。

信道编码:为了减小衰落和抑制噪声对信号

的干扰,把信号编码进行重新排列或是给信号编码增加冗余的纠、检错码的过程。 多路复用技术:在同一条通信线路上同时传送多路不同信号而互不干扰的技术。

…… …… 余下全文

篇二 :移动通信总结

概论:

1.移动通信概念: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之间的通信。

2.移动通信主要特点: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工作方式的分类: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按信号形式分类:模拟网和数字网。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能够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5.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无绳电话系统;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分组无线网。

6.集群的概念:a将各部门分散建立的专用通信网集中起来,统一建网和管理。(集中建网,统一管理);

b采用动态分配空闲信道的办法实现多信道共用,从而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及信道设备。(动态分配信道)。

7.集群方式:消息集群、传输集群和准传输集群

8.集群系统与常用的语音通信差别: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专用的移动通信网,对用户设不同的优先级,有一定的限时功能;主要业务是无线与无线用户间通信,其余占5--10%,采用半双工方式,一对用户通信占用一对频道,改进频道共用技术提高系统频率利用率。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属于公共移动通信网,不分优先级,不进行限时,无线与无线用户通信,无线与有线用户通信分量相当,全双工方式,一对移动用户通信占用技术提高系统频率利用率。 

9.移动通信基本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多址方式;抗干扰措施;组网技术

…… …… 余下全文

篇三 :移动通信复习总结

第一章

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交换电话网

3、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4.、移动通信: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

5、 

时代                            接入方式       业务         典型代表

第一代(1G)模拟通信系统     FDMA         话音         美国的AMPS系统

                                                         和欧洲的TACS

…… …… 余下全文

篇四 :移动通信知识总结

通信基础知识

1. 移动通信:之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

(1)互调干扰: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 (解决:合理地分配频率资源,发射机与发射机之间拉开距离,是解决互调干扰最有力的方法)

(2)邻道干扰:两个相邻或相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解决:实用化自动功率控制电路,以调节发射功率)

(3)同频干扰: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3.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衰落特性。无线电波主要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绕射、散射以及它们的合成。

(1)阴影衰落(慢衰落、大尺度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2)多径衰落(快衰落、小尺度衰落):无线电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产生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得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经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3)多普勒效应:由于通信双方的相对运动,使接收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4. 信源编码:为了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剩余度、提高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对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所施行的变换。(作用:一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二是将信源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GSM: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TP

IS-95:变速率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QCELP

GPRS/WCDMA: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

CDMA2000:可选择模式语音编码SMV7

5.调制: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任意位置,从而有利于信号的传送,并且使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模拟调制:载波是正弦波,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参数。(幅度调制AM、相位调制FM) 脉冲调制:载波是时间上离散的脉冲串,具有振幅、宽度、脉冲位置三个参数。

…… …… 余下全文

篇五 :移动通信总结

一、移动通信概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或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或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二、移动通信特点:

1、 必须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传播特性差

u传播环境复杂:多径效应和阴影效应造成电波传播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

u 用户高速移动:多普勒频移造成电波传播特性的快速随机变化 2、工作于复杂的干扰环境

u 外部干扰:天电、机电和信道热噪声

u系统内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干扰:邻道、同信道、互调、多址和远近效应

3、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复杂 u用户注册和登记,鉴权和计费,安全和保密

4、可利用的频谱资源有限,而通信业务量的需求与日俱增 u用户容量问题,业务容量问题 5、用户终端成为个人消费品

三、数字移动通信特点:

1.微蜂窝小区结构:更优的空分复用提高用户数量

2.数字化技术:语音信号数字化新的调制方式:GMSK、QPSK等 3.TDMA、CDMA

4.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

5.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6.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能力强 7.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8.便于实现通信安全保密

9.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四、移动通信的最终发展目标

是实现个人通信系统(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 方、与另一个人、进行任何类型)

五、3G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G标准:WCDMA(欧洲版)、CDMA2000(美国版)和TD-SCDMA(中国版)

3G:运营商:中国移动TD-SCDMA,中国电信CDMA2000,中国联通WCDMA。

六、无线传播方式

移动通信中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散射波和地表面波等传播方式。

…… …… 余下全文

篇六 :移动通信重点总结

第一章:移动通信技术

1. 本章将介绍许多新的技术概念

  如无线小区、移动信道(无线信道)、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频率复用(或频率再用)、区群(Cluster)、前向信道(下行信道)、反向信道(上行信道)、移动台(移动终端)、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公用数据网(PDN)等

2.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

3. 用户数据存放在一个与移动设备可分离的数据模块中,此数据模块称为用户识别卡(SIM)。

4. 移动通信的分类:

 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

 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数据网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

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5. 目前,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均使用800MHz频段(CDMA),900MHz频段(AMPS、TACS、GSM,并开始使用1 800MHz频段(GSM1800/DCS1800),该频段用于微蜂窝(Microcell)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使用2.4GHz频段。

6. 无绳电话是一种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

7. 第五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1991年:          GSM系统投入商用(欧)

1995年:          CDMA  IS-95商用(美)

…… …… 余下全文

篇七 :移动通信重点总结

MSC为移动交换中心, 它是无线电系统与公众电话交换网之间的接口设备, 完成全部必须的信令功能以建立与移动台的往来呼叫。其主要责任是: ① 路由选择管理;② 计费和费率管理;③ 业务量管理;④ 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有关业务量信息和计费信息。

 HLR为归属位置寄存器, 负责移动台数据库管理。 其主要责任是: ① 对在HLR中登记的移动台(MS)的所有用户参数的管理、 修改等; ② 计费管理;③ VLR的更新。

 VLR为访问位置寄存器, 是动态数据库。 其主要责任是: ① 移动台漫游号管理;② 临时移动台标识管理;③ 访问的移动台用户管理;④ HLR的更新; ⑤ 管理MSC区、位置区及基站区; ⑥ 管理无线信道(如信道分配表、 动态信道分配管理、 信道阻塞状态)。

 鉴权中心AUC :用于产生为确定移动客户的身份和对呼叫所需鉴权、加密的三参数(随机号码RAND、符合响应SRES、密匙Kc)的功能实体。

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互相独立(携带同一信息)的信号进行特定的处理,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办法。1分集有两重含义: 一是分散传输, 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 二是集中处理, 即接收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包括选择与组合)以降低衰落的影响。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能用到两类分集方式: 一类称为“宏分集”; 另一类称为“微分集”。“宏分集”主要用于蜂窝通信系统中, 也称为“多基站”分集。微分集”是一种减小快衰落影响的分集技术, 在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都经常使用。GSM网络结构

 

服务区分类:带状服务区:铁路、公路和海岸线城市等,面状服务区:城市在四个方向上都有很大的覆盖范围

GSM系统工作射频频段:上行(移动台发、 基站收)  890~915 MHz,下行(基站发、 移动台收)  935~960 MHz,收、 发频率间隔为 45 MHz。

…… …… 余下全文

篇八 :移动通信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移动通信这门课程,为了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和了解,为此在陈培英老师和袁晶晶老师的带领下,同步开设了,移动通信实训课。经过四周的实训课学习,加深了我们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移动通信网络是我们在现在社会中关注的焦点。在以后社会工作中都是有一定的前沿和指导作用,这些结合实际的课程使我们大开眼界,但也感到了一些对未来的紧张,一是对这些实际结合知识的不理解,二是对先进机器设备的不熟悉,我们被种种的新奇所打动着。这些问题也反映出我对这移动通信方面知识的实质研究的匮乏。这次为期四周的实训课,是我的知识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宽广,同时也提升了我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在陈培英老师和袁晶晶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课程按照原定计划一步步进行着,随着课程的进行,对实际应用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同时里面的实际原理和技巧也让我为之着迷。

通过实训课的学习我们对移动通信这门课有了更深的研究。对一些高新设备软件在基于华为公司的设备下有了一些简单的接触。以下为此次实训课程简单总结:

我们学习了SDH光接口参数测试方法,对SDH光传输设备的光口、电口各种最常见的参数,从而对SDH的性能指标有个大体的了解。重点学习了光接口功率测量。测试前一定要保证光纤连接头清洁,连接良好,包括光板拉手条上法兰盘的连接、清洁;事先测试尾纤的衰耗;单模和多模光接口应使用不同的尾纤。首先,光功率计设置在被测波长上。选择连接本站光接口输出端的尾纤。将此尾纤的另一端连接光功率计的测试输入口,待接收光功率稳定后,读出光功率值,即为该光接口板的发送光功率。测试时用跳纤从设备到DDF架上的的发光口(最上面一排奇数口)跳至连接学生终端的光口,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学电脑桌前直接测试光功率。量光功率时应该将光功率计连接到光输出端口的光纤上。测量光功率时波长应该选择“1310nm”。通过光功率计测量光接口功率结果为-30.75db。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