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xx)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蒲松龄研究》20xx年第3、4期

康熙年间本

1、蒲松龄手稿本,残存半部8册,即第1、4、5、10卷的全卷,和第2、11卷的前一部分, 第3、9卷的后一部分。237篇,其中31篇为他人代抄,其余206篇为蒲氏手抄,19xx年冬在辽宁省西丰县发现,藏辽宁图书馆,19xx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xx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曾影印。

2、康熙抄本,今残存4整册又2残册,250篇,第1、3册与手稿本重复,当源出手稿本系统,藏山东博物馆(详细情况见任笃行《一函不同寻常的聊斋志异旧钞》载《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辑)。

雍正年间本

1、雍正元年(1723)殿春亭本,朱缃之子殿春亭主人据手稿本抄录,亡佚。

2、异史本,题名《异史》,18卷,484篇,其中14篇为铸雪斋抄本有目无文者,抄于雍正年间,近殿春亭本。

3、赵执信藏本,残存1卷。

乾隆年间本

1、乾隆黄炎熙抄本,12卷(缺2、12卷)262篇,其中3篇未见它本,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乾隆16年(1751)铸雪斋抄本,历城张希杰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12卷488篇(有14篇有目无文),文字、顺序基本同稿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9xx年中华书局、19xx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

2、乾隆31年(1766年)赵起杲青柯亭刊本,16卷,425篇,16册,此本为最早刊本,也是后来许多刊本、评注本的祖本。此本于乾隆50年杭州陈氏和乾隆60年重刊两个重刊本。山东省图书馆藏。

3、乾隆32年(1767)王刻本,王金范选刻《聊斋志异摘抄》,18卷,265篇,篇间有王氏评语。浙江省图书馆藏。

4、乾隆32年(1767)福建建安李时宪翻刻青柯亭本,孙楷第、伦敦博物院藏。

5、二十四卷抄本,约抄于乾隆32年前后,24卷,474篇,19xx年发现于淄博周村。篇目、文字与铸雪斋本均有不同。19xx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

…… …… 余下全文

篇二 :文学鉴赏-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鉴赏

《聊斋志异》是蒲松林先生的一部具有自己的艺术特点的短篇小说集,作品大都以虚构幻想,托笔寄意,借花妖狐鬼以讽喻现实,揭发吏治的贪婪、溃疡,富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聊斋志异》在文学史艺上集志怪与传奇之大成,“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创造了一个色彩绚丽、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读后能使我们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

一:塑造了大量的艺术形象

这些人物或人或仙,或鬼或狐,无不在极其简洁的描述中表现出鲜明而生动的个性. 这些人物既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有其社会本质,又都有鲜明的个性。作者往往让人物所代表的一定社会本质通过鲜明的个性表现出来。仅以婴宁为例,真个是她到那里,笑声就跟到那里。通过这样层层渲染,婴宁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就跃然纸上。作者在描写花妖狐魅所幻化的人物时,常能掌握妖魅原型的特点,也有助于人物的个性化。 此外,作者还善于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和生动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并注意通过矛盾斗争来描写人物。

二、语言典雅而明快

无论是叙述故事或写人物对话,都极其简洁而富于表现力。

从表现生活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改造书面文言,吸收生活口语,将两者加以提炼融合,使典故的文言趋于通俗活泼,又使通俗的口语趋于简约雅洁。这样就创造出一种既雅洁又明畅,既简练又活泼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聊斋志异》中有相当多的人物对话,其中融入了不少口语的成分。这在过去的文言小说中是很少见的。这显然从宋元以来的白话小说中吸取了艺术营养。例如在《镜听》中,有这样生动的对话情景:大儿子考试高中,消息传来,婆婆对正在厨房干活的大儿媳妇说:“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心中憋了一肚子气的二儿媳妇,后来听到自己的丈夫也考中时,把排面杖一扔,说:“依也凉凉去!”所用的虚词,既有文言也有白话;人物的口吻、语气逼真.

三、大胆奇异的艺术想象

奇幻,是《聊斋志异》在艺术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特色。其艺术想象之丰富、大胆、奇异, 人物形象多为花妖狐魅、神鬼仙人,他们一般都具有超人的特点和本领;活动的环境或为仙界,或为冥府,或为龙宫,或为梦境,神奇怪异,五光十色。他们变幻莫测,行踪不定,常常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飘忽而来,又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飘忽而去。人物活动所产生的种种景象,也是奇幻无比,令人目眩神迷。例如 《翩翩》中的翩翩用芭蕉叶做成的衣服,竟然像绿色锦缎一样细腻柔滑;采白云做成的衣服,竟然无比的松软温暖。蒲松龄的《聊斋》中的幻想,是奇特的,神奇的,自由的,充满悬念的,贴近生活的,超越现实的幻想。而正因为是这些幻想,使作品中的故事构筑成一个个奇异的世界;把作品中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位位生动的形象;让作品中的情节充满悬念和波澜起伏。

…… …… 余下全文

篇三 :培养学生大量阅读,自主摘抄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大量阅读、自主摘抄的学习习惯

是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条滩小学 吴建伟

语言的积累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十分重要。古代教育家总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博观而取,厚积而薄发。”都是提倡的只要广泛阅读大量积累,知识就会水到渠成运用自如的教育思想。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得心应手。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我认为,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摘抄,就是指在平时阅读过程中,遇到好的词句、段落、篇章,不妨动笔抄录下来,便于以后翻阅、背诵、查找、运用。 虽然教材已经注意到在每单元的“练习”中有意识地安排摘抄,但是,仅仅在校内课堂上做几次几次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还应指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大量的阅读与摘抄,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小流以成江河。我在指导学生摘抄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指导摘抄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摘抄要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进行,而且要让摘抄与平时的课内外作业区分开来,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我对学生的照抄要求是:采用硬皮本子以便长期保存;把摘抄当作一种练字的过程;融文字、图案、色彩、版式为一体把摘抄当作完成一件艺术作品;内容不在多而在精,自己觉得有积累的价值,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甚至到初中、高中回头再翻阅时都觉得对自己的学习都是有用的。当然,要让摘抄真正落实,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可根据自己的忙闲每一周或两周集中检查批阅一次,但若要求摘 1

抄天天收发批改,也无太大实效。所以平时只要有组长登记就可以了,教师可分周分月统一查看,平时抽查。发现好的摘录内容或者写出评价语或者画上一些赞赏的图案,如小红花,小红旗,笑脸等。我还利用早读组织学生交流优秀的摘录内容,利用中午课前十分钟组织学生诵读优秀摘录内容。当学生看到自己摘录的内容被老师赞赏时就会更加增加他们主动广泛摘录的信心。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摘抄:指导学生摘抄分类成语、古诗词、现代诗歌,名言警句,谚语,格言,歇后语、童谣、作家生平、佳句(指含排比、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内容健康的句子);或者是鲜活、生动的口语、典型的人和事、 精辟而独到的见解、 精彩的描绘片断以及颇有特色的顺口溜等等。还可以看书报,也可看杂志;可边读边抄从一些旧报刊杂志上上剪切一些有价值的资料粘贴到摘录本上(我们也称札记本)另外,我还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摘抄配上一些小小的插图或为摘抄本设计统一的版图。一来培养兴趣,二来学生在画画期间也在思考摘抄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回忆和积累。可以坐在家中慢慢品味抄写,也可以在学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文化读本-摘录

中国文化解析——我看《中国文化读本》

我国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评论说:“(《中国文化读本》的写作与出版)是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中国文化内容很丰富、很活泼。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西方人而言,破解中国人思维方式与交流方式的密码一向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中国人自身,我们对自身文化基因的认识程度到底如何,同样引人思索。在中国国力渐强,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外交流不断深广的今天,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如何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文化解码,是摆在时代面前的课题。由北大哲学系叶郎、朱良志两位教授撰写的《中国文化读本》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领域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令人眼前一亮。

面对博大浩繁的中国文化两位作者没有采取过去介绍中国文化时常见的面面俱到的写法,而是抓住其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以小见大,尽量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深入具体的介绍。孔子、老子等先贤的思想智慧,汉字的诗意、书法的潇洒与凝重,品茶与饮酒中的况味人生,深巷民居、烟雨迷离的江南园林,动静相生的中国功夫和围棋博弈背后的哲学意蕴等等,在这部《中国文化读本》中,抓住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亮点,触摸中国文化生动的感性存在,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在意味和核心价值,进而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中国文化读本》粗读如汪洋恣肆,细审则意韵悠长。

在叙述和表达方式上,本书给人提供了新颖的视角,笔者觉得至少可从四个方面来看。首先是追求普世价值。例如宗教精神、人类之爱、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热爱和平、开放意识、包容意识等等。其次是注重百姓视角。作者认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中更深层的东西。再次是以感性叙述带动精神意蕴。以往一些讲中国文化精神的书籍文本,往往和中国文化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存在脱节,不能给读者具体的印象。而图文并茂是本书表达的一大特色。书中图片的选择独具匠心,这些精美图片给人直观的美感是文字无法替代的。最后是让古典文化与时偕行。在作者笔下,古代的、久远的文化遗产都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古和今的隔阂仿佛从不存在。那种气脉相通、一以贯之的中国文化精神内韵令读者清晰可见。 李岚清在为该书作的《序》中说,“《中国文化读本》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广阔、平和、开放、包容的内在心境和纯净、优雅的情趣。”这样的评价,一语中的。 本书的宗旨是:

…… …… 余下全文

篇五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祖国有许多好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蒲松龄的大作《聊斋志异》,这部老作品流传至今,现在人看了都喜欢呢!

知道山东聊城为什么叫“聊城”吗?因为它是蒲松龄的故乡,因为他的大作《聊斋志异》是非常好的故事,时刻提醒人们要正义,要从困难中爬出来,做永富不倒的人,是智慧的富有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聊斋志异主要以谈狐说鬼为题材,下面我介绍一篇《聊斋志异之娇娜》(摘抄一部分)供大家欣赏:天,公子满面忧愁地对孔生说:“老天要降灾祸,不知您能否相救?”孔生虽然不知是什么难事,但还是慷慨地承担下来。公子立即走出去,招呼一家子围着孔生跪拜在堂上。孔生大惊,慌忙追问。公子说:“我非人类,是狐狸。今有雷霆的灾劫,您要肯为我们赴难,我们一家子可望活下,否则,请您抱着您的孩子快走,不要因为我们受害。”孔生发誓与他们同生共死,于是公子让孔生拿着剑站立在门口,并嘱咐他说:“雷霆轰击,不要动!”孔生按着他所教的去做。果然,只见乌云滚滚,天突然昏暗下来,回头一看所住的地方,不见了门户,只看到一个大坟堆,一个无底深洞。正在吃惊的时候,轰隆一声,地动山摇,狂风暴雨大作,连老树都拔起来了。只震得孔生眼黑耳聋,但他还是屹立不动。忽然,在浓云密雾之中,见一个象鬼似的怪物,尖嘴利爪,从洞中抓出一个人来,随烟而上。孔生一看衣服鞋袜,好象是娇娜,于是,他急忙向上一跳,挥剑砍去,随手堕落一物。这时,突然一个大炸雷,孔生立即倒在地上昏死过去。跟着,一会工夫,云开雾散,娇娜苏醒过来,看到孔生昏死在自己身边,便大哭,说:“孔郎为我而死,我还活着做什么?”松娘也赶出来,一起抬着孔生进屋。娇娜让松娘捧着头,她哥哥用金簪拨开孔生的牙,娇娜自己捏着孔生的两颊,使孔生开口,并用舌头把红丸送入孔生口中,便嘴对嘴进行呼吸,红丸随着气进入喉咙,立即发出格格的响声。过了一会,孔生苏醒过来了。他看到亲属们都站在自己眼前,仿佛是做了一场大梦才醒过来似的。于是,一家团聚,惊喜万分。孔生认为墓穴不可以长久居住,便与他们商量一起回到自己故乡去。一屋子人都称赞这个主意好,唯独娇娜不高兴。孔生邀请娇娜和吴郎一起去,但又怕吴郎父母不肯离开他们,商量一天也没有个结果。突然,吴家一个小奴仆,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家惊恐地盘问他,原来是吴郎家也在同日遭到了劫难,一家人都死了。娇娜悲伤地大哭,泪流不止。大家都走过来劝她,这样,娇娜与孔生一同归里的事才定下来。

…… …… 余下全文

篇六 :古诗文经典诵读名句摘录

古诗文经典诵读(名句摘录)

第一部分 (56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诗言志,歌咏言。(《尚书》)

8.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9.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1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1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易经》)

1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14.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易经》)

1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4.言必行,行必果。(《论语》)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记》) 1

32.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外名著选讲复习

第一编 宋词赏读

1.词:诗歌的一种,也称作诗采、曲子词、长短句,始于唐,发展于五代,至宋成熟。

2.词的分类:⑴长短规模:①小令:58字以内②中调:59-90字③长调:91字以上

⑵拍节:令、引、慢(节奏的递减)

⑶创作风格:婉约词、豪放词

3.词牌:⑴词的名称或词的格式

⑵来历①乐曲名称②词中的几个字(如忆江南)③词的题目④化用民间口语或方言

4.词的派别⑴婉约派⑵豪放派

第一章 北宋名家名作

1.苏轼:荣誉满身,千古一人

2.秦观:多情种,伤心人,伤心词(鹊桥仙、望海潮、踏莎行)

第二章 南宋名家名作

1.李清照:美、慧、悲

2.陆游:千古伤心事,千古伤心词

3.辛弃疾:自怜幽独、别有怀抱;爱国之志、报国之情

*赏析:李清照《声声慢》苏轼《钗头凤》辛弃疾《青玉案》

第二编 元曲品赏

1.戏剧⑴广义: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冲突的艺术

分类:从表演形式分:戏曲、歌剧、舞剧

从性质分:正剧、悲剧、喜剧

⑵狭义:指剧本

2.戏曲:⑴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地方戏

⑵杂剧和传奇中的唱词

3.元曲:⑴剧曲:杂剧、传奇⑵散曲:小令、套数

4.元杂剧(北曲四大套)

⑴定义: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了多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戏剧形式 诸宫调:一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文艺形式。

⑵体制:①剧本体制:折;题目、正名

②音乐体制:一宫到底,一人主唱(旦本、末本)

⑶内容:①爱情婚姻剧 ②神仙道化剧 ③社会历史剧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⑷流派:①本色派:关汉卿(文笔本色当行) ②文采派:王实甫(文笔清丽华美)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国维提出)

5.明清传奇

⑴定义:明清时期的中长篇戏曲的总称。

⑵明清三大传奇: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 …… 余下全文

篇八 :忆读书

1、忆 读书

冰 心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及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问题设计如下:

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2)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3)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见文中批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