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赞美荷花的名言

赞美荷花的名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宋·周敦颐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苏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 …… 余下全文

篇二 :赞美荷花的名言佳句

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赞美荷花的优美句子

赞美荷花的优美句子

赞美荷花的优美句子

1、瞧它开得多美丽,一朵朵露出了甜美的笑脸,有的只有两三片花瓣,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花瓣落了结出了一个个碧绿的小莲蓬,小莲蓬很害羞,一直低着头。荷池清香阵阵,姿态万千,我疲惫的心情一下子变轻松了。一阵微风吹过,粉红的荷花们翩翩起舞,真像一位位伟大的舞蹈家,站在碧绿碧绿的大圆盘之间跳美丽的舞,风过了荷花们又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不怕风不怕雨。

2、荷花的叶子像一把小伞,正面碧绿,反面是粉绿,有的平平浮在水面上,有的亭亭玉立浮于在碧波之上,互相簇拥。荷花不长藤不分枝,远处看过去,就如滚滚的波浪,近看,像一块快翡翠一样,五光十色。特别是那刚刚冒出水面的嫩荷叶,像紧握的小拳头,显示着极强的生命力。无论什么也激不了荷花那么刚强。

3、看,那一枝枝亭亭玉立、仪态万千的荷花,一扫羞涩,忘情地展露丰姿。她们有的傲然探出碧波,舒展着粉白镶红的花瓣,一任蝴蝶、蜻蜓穿行在金黄色的花蕊间,以显示自己超群的美丽;有的与绿叶齐眉,含情浅笑,展红傲绿,争奇斗艳;有的躲在茂密的翠绿丛中,胆怯地窥视着人们,含苞待放。而那如盖、如伞、如毯、如裙的荷叶,或仰首,或低眉,或俯身,或傲立,簇簇满池,组成一泓碧海,守护着娇花。那一片片清爽、鲜嫩的叶面上,残留着雨水冲刷后的痕迹,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她们是那样的雅致、清丽、洁净,又是这样的超尘脱俗!

4、荷花从不和别的花争奇斗艳,也不和别的花比美,只是孤独地立在水中,默默无闻地站着,站在水里,站在风里,站在雨里。送走一个晚霞,又迎来一个朝霞。可是,它

的生命是很短暂的,只能过一个夏季。可人们都会记住它代表正直、光明、善良与真诚。

5、荷花是一种纯洁的花朵。人们常说它,“出污泥而不染”。荷花长在湖里的淤泥里,它的根就深深地扎在那里。荷花冲出水面后,却一点也不脏。而是秀美的、干净的、大方的。人们爱荷花,或许就正爱这一点吧!

…… …… 余下全文

篇四 :赞美荷花的诗句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是过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

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

花。

荷花 [宋]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

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

风度清香趁画船。

荷花 [宋]王安石

亭亭风露拥川坻,

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

故应将尔当西施。

赞美荷花的诗句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荷花象征 纯洁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 …… 余下全文

篇五 :赞美荷花的诗句

赞美荷花的诗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曲池奇 唐·卢照邻

…… …… 余下全文

篇六 :赞美荷花的诗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夏歌 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咏芙蓉 南朝·梁·萧纲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咏同心芙蓉 南朝·梁·朱超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 …… 余下全文

篇七 :赞美荷花的诗句

赞美荷花的诗句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 向脸两边开。——《采莲 曲》(唐)王昌龄

2、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3、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 不碍画船摇———《荷花》

(清)石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宋)周敦颐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

我爱荷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支支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

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黑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

滴都不沾唇,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 它们紧密团结

连成一片 不怕风吹雨淋 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 烈日吐火 它们个个撑

起翠盖 挡住炎热 静静地看着荫凉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去热清火。荷叶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

叶煮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

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

练一练

1、这篇短文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记叙文,在适当的答案后面打“√”

A、记事的记叙文( )B、写景的记叙文( )

C、状物的记叙文( )D、写物喻理的记叙文( )

2、写出下面的词的一个反义词。(不一定在原文找)

近义词 近义词

赞美 特别

反义词 反义词

3、文章的结尾全文,照应文题。

4、写出第4自然段的段意: 5、用“~~~~~”画出一个比喻句,句

中用 比喻 。“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用的

6、作者在本文赞扬了荷叶 的高尚风格。

7、“如果??就”是属于哪种复句,在正确答案后打“√”

A、因果关系( )B、递进关系( )C、假设关系( )D、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