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好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 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重 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敦 亲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 …… 余下全文

篇三 :传统文化名言

学习教育:

1.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西汉刘向 意思是君子

为学,首先要学好,然后记在心中,更重要的是要把学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有所作为。

2.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

秉烛之明。---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3.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烈马,易放难收。--英牛顿

4.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由“先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

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季羡林

5.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春秋>老子《道德经》

圣贤人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6.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南宋>朱熹

心胸宽广了,那么什么都能看开;心胸小了,那么什么事都憋屈!人都谦虚,心情自然宽平,待人处己便会合宜;心胸狭窄,必然偏急固陋,待人处己,处处碰壁。

7.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爱尔兰>萧伯纳

8.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

之。---<清>金缨《格言联璧》

9. 做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

10.唯诚可以破天下之伪---蔡锷

1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战国孟子

为人处事

1.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是最愚蠢的人是用自己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

2.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冯玉祥选集)

3.诚者万善之本,伪者万恶之基;不诚实者,早晚能必归失败--<英>培根《论报复》

…… …… 余下全文

篇四 :传统文化讲论坛讲堂名言名句

平乡论坛名言名句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伏羲教育 立德树人,返璞归真 化育英才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4孝亲尊师 成圣成贤。

5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6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7,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8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9,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 10,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11,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12,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4,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15道就是人与天合。

16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17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18君子之道 忠恕而已。 19在家要容 在外要忍 对己要严 对人要礼。 20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21傲不可长 欲不可纵 志不可满 乐不可极。

2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3虚伪心最折福 真诚心最得福。

24替别人着想 是第一等学问。 25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26好学近乎智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27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2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29百善孝为先 家和万事兴。30和谐社会 从我做起。 31身体力行 正己化人。32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33存好心 说好话 行好事 做好人。

34读圣贤书 立君子品 做有德人。

35学圣贤文化 走和谐之路 享幸福人生。

36谦让是美德,和气可长生。

37敬老行孝道 教子学圣贤。

38人敬者贵 ,知足者富。

39立志宜思真品格 读书须尽苦功夫。

40知恩感恩报恩。

41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

42求学将以致用 读书先在虚心。

43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 …… 余下全文

篇五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

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我眼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 …… 余下全文

篇六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篇)

1.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

包一中 高二(1)班 马跃

提到中国古典文化,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儒家、道家、法家等;然而很少人会想到阴阳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等等的古典学派,更没有人提及“诸子百家”中剩余的那一百多家学派了。为何儒家、法家、道家会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脱颖而出,其余各家却在历史的长流里销声匿迹了呢?来看看儒家的发扬历史吧!

在孔子时期,儒学刚刚创立,同样,也很不兴盛。孔子本人有着治世之愿望,却也只能在鲁国为吏。随后他周游列国,推荐自己的思想,却并不为人看中,在周游途中还几次险些丧命。可见,儒学并不为当时时代所认同。

儒家被奉为正统思想,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汉武帝所认同后才产生的。汉武帝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需要一种能够顺应集权统治的治国方式与思想指导。而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说法,很好地反映出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假如没有董仲舒的话,儒学是否会对中国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还是未知的。

然而时代跃迁,现如今,儒学传统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让现代人将几千年前的学术奉为圣典也颇不现实。如今信息文化交流速度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提升,也不可能再产生一个像董仲舒一样提倡“惟‘儒’独尊”的思想家;就算有,也不会被当今时代认同。

传统需要继承才能够流传,而继承则需要当代人对传统的认可。很显然,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界。犹如杨修口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以生机勃勃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呢?

要想让传统文化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不得不对他进行一些变化,让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如今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上真正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不同。文化必须活在各个时代中,必须成立在不断的探索与重建中。这或许会改变甚至否认一部分原有的文化,但若不这么做,现今的传统文化就会很有可能沦落为未来的糟粕文化,民族历史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历史。

…… …… 余下全文

篇七 :古典诗词名句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古典诗词名句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全世界汉语热的兴起,国外人士和到我国学习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愈来愈浓,汉语水平较高的人,往往对中国古典诗词名句津津乐道,但对名句的深刻内涵了解并不深,不免常常提出些疑问。我认为,可从三个大方面向他们介绍和讲解,以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入的理解。

一、中国古代许多优秀诗人作品中的名句,有的是他们高尚人格的具体展示,有的则教人如何修养自我,培养美好道德规范,是潜移默化的道德品行教育。

屈原在长篇抒情诗《离骚》中留下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其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他一生忧国忧民,对腐败的楚国政治非常不满,作为三闾大夫,屡屡上书谏诤,却不被楚王接纳,最后在失望中投汨罗江而死。前一句形象地展示了他对苦难民众的关怀;后一句则抒发了他为寻求改革弊政之路不断探索的情怀。出身于官宦之家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由于看不惯官场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在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时,就毅然退隐山林,宁肯过着清贫生活,也“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在《饮酒诗》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真实地记载了他隐居的生活,而且可以看出他的清高、不卷入世俗的美好情操。唐代诗人李白,一生狂放不羁,更不向权贵低头,他留下了不少千载传诵的佳句,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使人对他不屈服于权势的铮铮铁骨而敬佩。公元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将要离开山东去游吴、越,非常向往天姥山传说中的神仙世界,于是抒发情怀,写出了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名篇。与此同时,他又以自由自在的神仙天地联想世俗社会的权贵如何欺压良善之人,从而发出了震惊世人的高傲的呐喊之声。此外,又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则表现了他对穷困百姓的同情与关注,并揭露了统治者及依附他们的富豪的骄奢淫逸。宋代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表现了一种在艰难困苦中矢志不渝、永葆冰清玉洁之身的气节。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亦是作者宁死不降的高尚民族气节的显示。明代诗人于谦在《咏石灰》中亦借物抒怀,唱出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响亮之声,也是其“宁肯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气节的体现。类似这样的名句还有不少。如能结合作品向留学生加以深入阐述,他们也必然会对这些古人产生崇敬之情。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 〖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