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游子吟》诵读、演唱穿插的朗诵词

牙牙学语时,您指引着我长大懂事

天寒地冻时,您将我的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您用爱心的针穿引那耐心的线

一针一线,一线一针

那密密的针脚

像对天涯游子的缕缕思念

这就是母亲的爱

柔柔如水,青青如茵

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游子吟》唐.孟郊

…… …… 余下全文

篇二 :从《游子吟》与《Mother's Hands》的对比中看中西诗歌比较

从《游子吟》与《mother’s hands》的对比中看中西诗歌比较

《游子吟》是中国唐朝诗人孟郊的经典之作,成功展现了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慈母原型”和“孝子原型”,在中国的母亲颂歌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Mother’s Hands》是美国诗人W. Dayton Wedgefarth称颂母亲的诗歌。两首诗都以子女的角度赞扬了母亲的伟大,表露出了母爱是至高无上的思想情感。但是,这两首从不同地域、文化孕育出的诗歌,也让我们看到了中西诗歌的不同之处。

一、内容形式上的比较:

首先,两首诗均是以赞美母爱为题材,但在内容角度上的选择不同。《游子吟》从一个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出发,“密密缝”表现了母亲的动作,“意恐”表达了母亲的内心感受,从“衣”和“线”的关系中,表现了“母”与“子”不可分割的关系,更融进了“母”对“子”的深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将母亲的动作与心理结合起来,描写了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孩子的担忧,为全诗增加了更为真挚的感情。最后两句,诗人用反问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一个孝子内心的感受,儿女们如小草受到如春天阳光般的母爱的滋养和哺育,这种恩情是无以报答的。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眼前就能浮现出那幅生动的画面。《Mother’s Hands》则是建构了一幅温馨的画面:“Dear gentle hands have stroked my hair”母亲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发。作者在全诗中只写了母亲这一个动作,随后就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赞美。 所以从风格上来说,《游子吟》在情感的表达上是委婉含蓄的,即通过母亲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让作者去揣测那份深情;而《Mother’s Hands》则是直率的表达出了浓烈的情感,让读者一看就能明白那种对母爱赞美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游子吟》通过写景而抒情,而后者则是注重描写景在人心里所唤起的反应,例如当母亲的手触碰到“我”时,“那些隐蔽了我的天空的稍纵即逝的情绪和犯错误的想法,在他们的代祷之下迅速融化流逝”。 其次,从形式上看,《游子吟》篇幅较短,构建出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典型性中国诗歌形式,而后者则将所有心理活动都描写透彻,篇幅较长,言与意都完全的表达了出来。 造成这种不同之处,主要是因为孟郊与Wedgefarth思维模式上的不同,也就是说中国诗人与西方诗人在诗歌表达上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中国诗人往往注重“表现”,而西方诗人则注重“再现”。所以在中国就创造出了“意境说”,追求一种“不言尽”的诗歌艺术境界,让读者去想象去揣摩去体会。西方奉持的是“典型说”,直接表达主观意识,给予读者的空间较小。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中班古诗《游子吟》

中班古诗《游子吟》

中班古诗《游子吟》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学会体贴、孝敬母亲,激发心中热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

《游子吟》视频,《游子吟》背景图,歌曲《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游子吟》,渗透古诗意境。

1.听故事引题

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逢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无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爱孟郊永远铭记在心理,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一首著名的古诗叫《游子吟》。

2.提问理解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

古诗的题目叫什么?是谁写的?

二、借助视频、古诗新唱,初步欣赏、理解古诗。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幼儿欣赏。

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2.借助视频再次欣赏古诗,熟悉理解古诗。

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幼儿尝试跟念古诗。

3.欣赏古诗新唱《游子吟》,帮助记忆古诗内容。

三、通过朗诵古诗《游子吟》,进一步理解古诗。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完整朗诵古诗。

2.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

3.根据图片,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写的,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 …… 余下全文

篇四 :《游子吟》解析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译:

慈母手中的针线,化作了游子身上征途的衣,临行前,您将针脚儿密密地缝,只担心,孩儿此去,久久不能归。儿心如同那小小的草,怎抱得,慈母恩德,常与春阳同光辉。

赏析:

用常得奇,是诗的上乘境界。这诗读来极朴素极自然;然而细味,可见匠心。诗人不直接抒写对家乡老母的思念,却从衣上线脚生发,极写老母恐儿迟归,以见游子思母之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结句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是名句,“寸草心”、“三春晖”已成为子女与父母的代名词,因为它最集中而又最贴切地象喻了这种被作为五伦之首的亲情,父母之爱的博大无私,儿女之心的绻绻恋恋,还有什么比喻能比这更贴切吗?不过我更欣赏的还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二句。大凡作诗,涵盖性的抽象较易,而细微入神的描摹最难。“密密缝”、“迟迟归”是细推孟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孟诗“托兴深微,结体古奥”,本诗是一例;而“密密”、“迟迟”的叠词运用,是最显著可味的,请取《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与之对读,当有所解会。

…… …… 余下全文

篇五 :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教》学设计

-------“城郊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增强‘语文味’的实践研究

                                  黑石子小学:文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诗文。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句的情真意切。

3、感受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领悟国学教育的真谛,陶冶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2、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人间真爱。

教学难点

  通过读懂诗句,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母爱,歌颂母爱,领悟国学教育的真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喜欢诵读古诗吗?老师这有几幅画,(出示画面不出现诗句:咏鹅、静夜思、)你们猜猜是什么诗?

(猜想后学生齐读)

看来同学们在古代诗歌方面已有所积累,那么能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吟诵出来与大家分享吗?

(指名学生吟诵古诗,共同欣赏。)

好,孩子们吟诵得真棒!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希望同学们继续积累,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992年,香港举行了“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公众调查,你们猜哪一首会名列榜首?

     (学生猜:是《游子吟》)

…… …… 余下全文

篇六 :游子吟古诗liran

古 诗 二 首

一、 激趣导入

李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很多同学都爱唱歌,是吧,老师也特别喜欢,有一首歌咱们大家都挺熟悉的,叫《世上只有妈妈好》,这觉得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写的特别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那你们知不知道1千多年前的唐朝啊,有一位诗人叫孟郊,这就是孟郊,他就写过一首关于妈妈的诗,叫《游子吟》看,就是这首诗。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生自发的读)

二、 初读课文

1. 师:哎!这首诗还没学呢你们都能读出来了,刚才我可发现了有好多同学都

能背下来了,你们真了不起,那老师也想来背背这首诗行吗?

生:鼓掌

师:哎,为什么给我鼓掌啊?快说说。

(如果学生没有鼓掌。师:你们觉得我背的怎么样?快说说)

生:我觉得老师背的特别好听。师:谢谢你的夸奖。

生:我觉得老师背的特别有语气。

生:我觉得老师背的跟唱歌似的。

师:跟唱歌似的那么好听,我告诉你背的时候声音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就跟

唱歌似的了。一会儿,你也试试。

2. 师:想不想比老师背的还好?告诉你一个小窍门,你先得和诗里的生字交上

朋友,读准他们的音,你想想如果音都读错了,谁还爱听呀,另外你

如果再知道点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脑子里再出现画儿,那你肯定就能读好了。怎么样,想不想试试呀?

师:那就快打开书,看准书上的每个字来读,读不准的让拼音朋友来帮助。 师:谁愿意第一个给大家读读。(找一个读不出语气,读不出停顿但是能

读准音的孩子)。

师:读的不错,字音都读准了,那别的同学呢,老师考考你们,这次可有

点难了啊,快做好准备)。

出示:

A:游子吟

(1) 这字念什么?读准了

(2) 谁来读读。

(3) 全班一起来读读。

B:慈

(1) 还记得哪句话里有这个字还记得吗?

(2) 说的对。

…… …… 余下全文

篇七 :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⑴游子:出门远游的人。这里指孟郊 ⑵ 吟:吟诵。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⑸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国传

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的子女的孝心。 ⑹三春晖: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7)归:回来,回家。

【翻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作者小传】

(1749--1783)清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早岁家贫,奔走四方,以谋生计。后授县丞,未补官而卒。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所著有《两当轩全集》。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古诗名句集锦

1.当我们回忆母爱时,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里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只山中)。即将告别母校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离别之情。送别好友汪伦时,他还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