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等待戈多读后感

一个永不停歇的循环

---《等待戈多》读后感

早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过《等待戈多》这部戏剧,其作者萨缪尔·贝克特凭着这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一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看完了这部剧。

这部戏剧分为两幕。第一幕中,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来到了一条空荡荡的村中小路上,周围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在树的附近等待戈多的到来。但是戈多是谁、什么时候来、为何要等待戈多,两个人都无法说明缘由,但是他们又执意要等下去。在等待的过程中,两个流浪汉各自做着无聊的动作,并且进行着杂乱无序、逻辑不通的对话,一会聊到《福音书》里救世主和贼的故事,一会说自己做了个梦。这时候来了一对主仆---波卓和幸运儿,主人波卓用绳子牵着幸运儿,幸运儿拿着沉重的行李、唯唯诺诺。两个流浪汉一开始把波卓错认为戈多,随后与波卓发生了一系列无聊的对话,最后他们等来了戈多的使者---一个男孩,男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

第二幕中,场景几乎相同,只是树上多了四五片叶子,两个流浪汉依旧在等待戈多,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他们一起说些无聊的话、做些荒唐可笑的动作,这时,波卓和幸运儿再次出现了。仅仅过了一晚,波卓的眼睛瞎了,幸运儿变成了聋子。最后,昨天出现的那个小男孩又来了,他告诉两个流浪汉戈多今晚不能来了,明晚准来。至此,两个流浪汉十分的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最后却都站着不动。

整部剧没有明确的主旨和情节,不论从戏剧的结构、人物的语言还是情节的发展来看,都十分地荒诞可笑。戏剧只有两幕,而事实上第二幕几乎是重复第一幕的情节,两者只在细微处有些许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该剧有第三幕、第四幕的话,那也应该是对第一、第二幕的重复。

在剧中,戈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他却并未出现,作为读者,我们永远不知道戈多到底是什么,而该剧作者贝克特也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在这部剧中能看到的是两个流浪汉,他们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麻木地生活着,他们不停地絮絮叨叨,想以此来感受自己的存在,支撑着他们的是戈多,他们希望戈多的到来能拯救自己。戈多最后并没有来,也没有人知道戈多到底会不会来,但是流浪汉

…… …… 余下全文

篇二 :等待戈多读后感

无关“戈多”,我们只是“等待”

——论《等待戈多》之“等待”的意义

摘要:从文本的角度解读等待戈多,放弃对“戈多”形象的过多探究,谈论了“等待”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这部剧作对于人类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等待戈多 上帝 现实意义 普遍意义

《等待戈多》这部剧也许看过的人不一定多,但是知道的人一定不少。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这部戏剧的诞生确立了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意义。但是正是它的荒诞性与意识流,使得许多人都放弃了阅读,不得不说我曾经也是这其中的一员。我们只是知道,它以荒诞的形式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人只要活着,就有一种不可磨灭的需求,那就是对希望的渴求和等待。

《等待戈多》表现了人类在几乎永恒而无比的无望中等待着不知身在何方的希望的现代悲剧。但这悲剧性的表现并不是昭然可见的。我们也许会纠结于它的情节:乡间一条人烟稀少的路,一棵枯树,不变的黄昏,两个无聊的流浪汉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在树下等待着戈多。他们既不是戈多是谁,也不知他是谁。第二天依旧是同样的场景,戈多依旧没有来。时间流逝,场景一幕幕变,还是原来的景,戈多始终没有现身。可以想见,不论戈多最终会不会来,他们能做的便是等待。那么,戈多究竟是谁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有太多太多。有人在剧中找,戈多就是出场过的波卓;有人在其他著作中找,戈多是巴尔扎克剧作《自命不凡的人》里一个统一在剧中不出现的人物“戈杜”。从具体来猜,有人说那是一个著名的摩托车运动员,从虚幻的象征来理解,有人说戈多就是象征死亡。其实,我更相信更愿意理解的说法,戈多(Godort)就是上帝(God),更提出西蒙娜·韦尔的《等待上帝》为证。其实我倒并不是这么详细的考证之后得出结论,只是上帝这个寓意,更能便于理解等待的含义。

一个连作者也不不知道的形象,不管是故弄玄虚还是确实如此,这样的安排却正好丰富了该剧的一层内涵。我们对于生存对于命运,始终还是一无所知的。无论戈多是谁,从作品中都能明显感觉到,这样一个可以让人无止境等待下去的人,他的到来,将带给等待者的,必然是如同新生一般的改变。不然何以让人放下所有的生活,只执着于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行为。

…… …… 余下全文

篇三 :等待戈多读后感

文学结课论文

题目: Waiting and Hoping --Review of Waiting for Godot 等待和希望——等待戈多读后感 姓名: 学号:

班级:

Waiting for Godot is not only a masterpiece by Samuel Beckett, but also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western absurd theater.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absurdity of the world with absurdness. People express their hope in their absurdity and it is shown that hope is only cherished in the absurd behavior of wai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reflected that people carry a line of hope for the absurd world, because it is the only hope to wait.

The process of waiting is painful. In a long time, two ragged vagrants named Estragon and Vladimir have been waiting for Godot, which was their ultimate goal of their lives. In the process of waiting, they had incoherent speech, repeated boring actions in order to change their hopeless waiting of every day life. All these behaviors shown the pain in this process and recorded postwar people’s anxiety, desire, panic. The reason of waiting is hope. The two haggard vagrants lived for Godot’s coming to change everything. The messenger of Godot, a little boy’s emergence cheered them up and gave them hope that Godot might come the next day. In the process of waiting, they constantly recalled nice things to make them full of confidence for the future, such as Eiffel Tower, the Bible and so forth. To spend the dull time, they did ridiculous games one after another except hanging themselves just because they kept Godot and hope in their mind and looked forward to a new life.

…… …… 余下全文

篇四 :等待戈多读后感

《等待戈多》读后感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上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贝克特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将它荒诞化了,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让我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知道天黑离去,口中还念念不忘,明天,戈多会来的。

戈多是谁呢?有人说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说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说戈多是你梦想却得不到的东西。不论戈多是什么,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么?

戏剧结尾的时候

埃斯特拉冈说:“嗯,咱们走不走?”

弗拉基米尔说:“好,咱们走吧。”

他们坐着不动。

我清楚的记得,戏剧中,他们有好几次说他们要走了,但他们仍然坐着不动。等待戈多,永远只有等待,等来的是一个奴隶主和他的奴隶,等来的是戈多说明天再来的通知。其实他们都知道也许明天戈

多也不会来,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们所剩无多的生命。就好像我们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单调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么。

戈多也许就是我们的理想,人们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却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够来到我们面前。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激情,我会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拥抱幸福的明天。

与君共勉!

…… …… 余下全文

篇五 :等待戈多感想呢

等待也幸福

-读《等待戈多》的人生感悟

黄徐玲

中西戏剧比较的课上我第一次接触了《等待戈多》这部戏剧,这部戏是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经典之作,作为荒诞派的典型,贝克特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他的确把《等待戈多》的情节与动作减到了极低的限度,这出戏没有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一片小荒山,一棵树,一块石头??两个流浪汉在等待着希望。他们也许信仰上帝,因为他们还提到福音书,他们还很善良,四周鲜有人烟,一片苍茫,但是,质朴归真的哲理,往往就沉浸于这般的荒诞与凄凉。“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有人说他们是在等在希望、等待死亡。但我想无论怎样这个“等待”都是为了那个位未知的东西,未知的世界。

相信每个人在第一次看《等待戈多》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这是戏剧吗?两个流浪汉无休止无期限地等待一个莫名其妙的戈多,而在他们说了大量梦呓般的语言,做了无数次古怪的动作后,那个神秘的戈多还是没有来。然后两个人居然还在继续等待,等待??难怪当年《等待戈多》公演结束后,一头雾水的观众会把作者贝克特堵在了剧院门前,追问“戈多”到底是谁。但是作者的回答更耐人寻味:“我自己要是知道,早就说明了”。但是,如果大家在一段时间后,再尝试着再把它读几遍,或许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塞缪尔·贝克特,确实是个怪才!

等待、等待,无休止的等待。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目前生活的缩影?从小到大,十多年来,等待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特殊而必要的生活状态。在车站,等待着公交车缓缓地驶来;在课室,等待着一次次的上课与下课;在食堂,等待着位次一点点地靠近窗口;高中等待着大学,压迫等待着解放,渺小等待着辉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在“等待戈多”,同时,我们自己也扮演着那位被苦等的“戈多”。父母等待着我们回家的脚步,国家等待着我们的抱负,而某些势力也在等待着我们倒地,然后大声欢呼。于是,在等待和被等待中,我们渐渐长大。在社会的底层,我们等待,我们无奈,所以,我们也在加快脚步。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这过程又是如此的幸福,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怀抱着希望,无论“戈多”的身份是什么,在我们等待它出现的人生中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朋友,很多的故事,经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旁观别人的生活,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到了这个,又从别人的生活中感受到那个,这等待也因为如此充实的过程变得精彩纷呈,又或许我们碰得到敌人、不喜欢的事物,我们也同样学习到了自己所却缺乏的东西,或喜或悲,这都是一种伴着美好幸福的等待。到最后“戈多”有没有来,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可能“戈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观察着你,看你的样子,看你的动作,看你的思想,它的目的就是让你明白,等待“戈多”中的美好与充实就是你苦苦追寻的“戈多”,人生亦是如此,享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结果只是等待最后的动作,享受“等待戈多”远比享受“戈多”更让人为之陶醉,为之神往。

…… …… 余下全文

篇六 :等待戈多感想Review of Waiting for Godot

Meet Mr. Godot

Review of Waiting for Godot

“Until the day when God shall deign to reveal the future to man,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hese two words,--'Wait and hope.'”1 This is the famous sentence from the last chapter of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We can find that Alexandre Dumas suggested us a truth of life. To wait, do not rush into the irrational emotion and indulge ourselves in the instinct of human nature and to hope, as the misery would be gone and we haven’t experience the best that life has to offer. Here he showed us a positive perspective of life: we are waiting for hope and finally we can get salvation. While in Waiting for Godot, its core also is wait and hope but the author is comparatively more negativ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hope and the frustrations that fill the dialogue. Waiting for Godot is depressing and inexplicable for it’s a story about random oppression, brutality, and dreams deferred by harsh realities.

…… …… 余下全文

篇七 :《独自等待》观后感

《独自等待》观后感

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拍的真的很好,很贴近生活,应该说是太贴近生活了,以至让我看完之后觉得就好象是自己的曾经在里面再被演义了一遍。

剧中的蚊子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影子,在等待和被等待,得到和错过之间我们在悄悄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当蚊子苦苦等待刘荣的时候,他不知道,身边一直还有个女孩在苦苦等待他。 蚊子终于幡然醒悟,当他终于明白原来生命中最适合自己的人,一直守候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小静也终于做出了离开的决定。当李静把陈文曾经送她的纸戒指挂在门口的树枝上的时候,也意味着这段感情的终止。李静在独自等待了这些年之后,最后丧失了信心,开始选择到未知的远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情;而陈文则选择留在象征着过去的古董店,等待着自己的爱情。其实,在这里当爱情终于不可继续的时候导演给了我们两种选择,李静选择了未来,而蚊子则选择了过去。

独自等待。等待什么?陈文不知道。高中学《等待戈多》时总也看不明白他们到底在等待什么。后来我才明白,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至于等待的是什么,可能连等待的人本身也不知道,因为这已经不重要了,这是一种不期待结果的等待。陈文开始等待,所以他的生活渐渐趋于平静,每天早上早早地起床去店里,晚上摸黑了才回去。而李静呢?我们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所经历的,所面对的,不也是独自等待吗?

我们都有痛苦的时候,有无奈和失望的时候,古往今来在追求爱情的伟大事业上,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但反过来,我们在过程中也确实学到了点东西,爱情的过程总是风起云涌,总是被表面的平静迷惑,总是非常微妙的在斗智斗勇。总是期待着短信或来电铃声响起,一直焦急地等待,然而就是不肯主动拨过去,就这样一个心理,心中有与她不言而喻的暗合:是我想知道你在乎我,不要总让我主动。我身上上演着和他一样的情节,看到那个画面时忍不住低头浅笑。其实很简单的一个生活细节但在爱情的名义下就会变得复杂而沉重,爱情中的双方总是不会轻易妥协,然而等待是种折磨。

…… …… 余下全文

篇八 :太空授课观后感观后感

观《宇航员王亚平太空讲课》有感

作者:崔嘉元

今天,我观看了《王亚平太空讲课》的视频,讲的是一些太空中奇妙的现象,看后让我大开眼界!

在天宫一号里固定一个小支架,支架上有一条长绳子绑着一个小珠子,用手将小珠子拉到一边,放手后,不是像在地球上一样来回摆动,而是悬在空中;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旋转起来,听妈妈说这个实验是因为小球失重,所以才旋转起来。像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膜变水球实验”——

王亚平老师先把一个金属环放到水袋里(宇航员在宇宙喝水的袋子)沾了一层水,金属环上竟然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别看这层水膜这么薄,它可是能拖住一个很重的东西,中国结放上去都压不破,然后,王亚平老师往水膜里注水,过了一会儿,水膜竟然变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大水球,水球里有一些小气泡,王亚平老师把小气泡吸走,往大水球里注射了红色的液体,最后,原本水灵灵的大水球竟变成了红色的大水球。

太空真奇妙,让我们继续探索下去吧!探索出宇宙更多的奥秘。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