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体化教学总结文档

机电工程系一体化工作总结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我系在专业课教学中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已近一年时间。通过近一年的摸索,我们逐渐的感到中职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使一体化教学工作更加完善,特将我系一体化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职业学校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的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机构,办学体制改革对中职学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职学校的改革深入,学制的缩短,特别是理论教学时间的不断压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形势要求,如何摆脱困扰,促进中职教育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因此,为使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明确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明确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提。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的新型生产一线人才,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一体化教学改革也是发展中职学校的动力。一体化教学所培育的学生是为了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它也为学校今后的教学拓展了空间。全面推进教学一体化改革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社会声誉、加快学校发展的成功之路和正确选择。

二、建立适合本系的一体化教学机制

了解本系的实情,制定适合本系的一体化教学计划是很非常关键的一步。一体化教学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工作,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由于它涉及面广,前期投人大,工作量多,在短时间内难以顺利、彻底实施一体化教学工作,又因一体化教学要做到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因此不能将所有专业课程在同一时间都进行一体化教学。根据学校的实训教学条件,我系逐步推行一体化教学,首先我们在专业课《液压与气动》上实行一体化教学,待积累一定经验后逐渐进行了推广,推广过程中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推行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系里还及时组织老师进行观摩学习,使每一位专业老师统一了认识。接着我系又陆续的开通了《PLC》、《机电一体化》、《机床控制电路》等课程的一体化教学。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通过实训操作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的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了充分激发。

…… …… 余下全文

篇二 :《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总结

《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做”一

体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总结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电工职业岗位技能,也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课程教学团队对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电工技术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经过两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这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鉴定考核的需求

我国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专家委员会,逐步制定了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建立了健全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考核和管理机构,每位上岗职工都必须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还要参加本专业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由此可见鉴定考核贯穿于每位职工的职业生涯。

(二)现场的需求

各行各业都相继采用了世界相关科学和技术领域最新成果和装备,采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越来越多。设备的淘汰越来越快,尤其是电气(电子)方面, 一线技术工人接触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这就要求生产一线的骨干、技术工人才不但要掌握超前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做到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一体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制约院校结合生产需求将新设备、新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快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教学的需求

各类职业院校把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高质量地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很好的满足了上述需求,成为了当今职业院校首要的教学模式。

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

…… …… 余下全文

篇三 :“做学一体” 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总结

为改变机电一体化教学中不适应学生学习和未来相关职业发展要求的现有教学模式,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实施以“任务引领、现场教学、做学一体”为教学设计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旨在采用“任务引领、现场教学、做学一体”的教学方法于机电一体化课实训教学之中,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能力提高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特征,并结合上海市课程标准对“任务引领、现场教学、做学一体”的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实训环境、课程设置、配套教材、师资队伍、质量评价等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任务引领、现场教学、做学一体”教学设计理念的提出

当前,高职职业教育正在处于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型期。社会对职业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不高,多数家长和学生把就读高职职业学院作为他们最后的选择;而职业学院的许多校长和教师也颇感不平,同时,职业教育领域又持续缺乏训练有素的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技术人才。因此,职教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亟待改革和创新,因为许多方面问题的产生还是应当从职业学院自身寻找原因。   

首先,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施教。众所周知,职校生厌学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学院和教师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化在抓行为规范教育和确保学院、班级的太平上,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以考试、纪律、监视,甚至体罚等各种手段来督促学生学习。用心良苦的结果是学生不仅陷入了“动机不足——强迫学习——学习受挫——动机更次的恶性循环”中,而且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这样,职业学院的学生不仅难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反而会产生无尽的烦恼,远离和逃避学习活动成了学生的自然选择。

其次,学院的课堂教学违背了职业学习的任务特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育产业化必然导致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学院和教师抛弃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技工学院重视技能教学的优良传统。目前的“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和“教师技能素养”支撑起“知性为主、讲授主导”的教学模式就是违背职业学院学生的学习规律——“岸上学游泳”的典型写照。即使学院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强调加强实训、实践教学也终因学生人数的增长、实训教师的水平、实训条件的缺乏和文化课教师的安排等等而无能为力,实践教学只能成为某种专业的“技能鉴定”的作秀而已!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的重要性是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理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理论概念;理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含义就在于此。因此,加强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职教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四 :浅谈维修电工中的一体化教学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维修电工中的一体化教学

作者:李富平

来源:《职业·中旬》20xx年第03期

当前,在技工学校中,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偏低,而《维修电工与技能训练》课程是电工类专业技术课,其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基础理论知识偏多、枯燥难懂、实训课题难度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维修电工实操及实际安装室内外高低压配电的经验,总结出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的一些具体经验。

一、在课程设置方面,注意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的事例结合起来

尽可能使用图片、实物示教板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环境。同时,针对相关知识点,设计很多贴近生活的互动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老师可以适当地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认真组织教学内容。各个环节突出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维修电工实训课室和实训基地,使学生尽量接触实际动手操作和演示操作现场,创造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尽可能多地采用一体化教学,把握好理论、仿真(多媒体教学)、实操三者之间的关系 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维修电工与技能训练》课程,一般通过举证电类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课题的设置、学习的方向、问题的提出、解决的思路、讨论的主题、问题的解决、训练的步骤等,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努力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宽阔,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之中。因此,教师必须多元化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课题设计、教学改革等过程创造条件。例如,怎样引出新课题、新知识,怎样创造思维能力,怎样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设计和实施等,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突出现场示范,增强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 余下全文

篇五 :电工教学总结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总结

到学校教学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回望这一年的时间来,自已主要任电子电工科的教学,主要教学的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电子整机装配工艺》、《电热电动器具原理及维修》等。回顾这将近一年以来的对我校的些课程课和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其中的不足和值得借鉴的地方,改正不足,希望自己在下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做得更好。这个学期我认真做好了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深入实际操作为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操作能力,并顺利完成本学期目标教育教学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作为信息班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具备电子电工技术、是电工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技术打下基础。同时本课程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教材中还涉及了当前电工电子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始终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操作为辅的方式,结合学生们的基础薄弱、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作为信息班的专业课,是学生具备电子电工技术、是电工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简明、实用,紧密结合了电子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实际,突出了新知识和新工艺的应用,将能力培养和技能提高贯穿于始终,学习之后可以了解电子产品的特点和制造过程,熟悉产品生产中各工序的要求,掌握产品装配的基本技能和整机装配工艺,了解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认证方面的知识。

《电热电动器具原理及维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是对各种常见电子器具的工作原理,主要构成组件、以及常见故障和简单的处理方法等的一门门学科,是电子电工类专业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

…… …… 余下全文

篇六 :电工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电工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特对本学期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素质方面。

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加强自身品德的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本学期主要内容

(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2.电路模型

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4.欧姆定律

5.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6.基尔霍夫定律

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二) 电路的分析方法

1.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3.支路电流法

4.叠加原理

5.戴维宁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

1.正弦电压与电流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4.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5.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6.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7.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8.串连谐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四) 三相电路

1.三相电压

2.负载星型联接的三相电路

3.负载三角型联接的三相电路

4.三相功率计算

(五) 磁路

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2.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3.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4.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三、教研教改方面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领会新教材的特点、内涵,注意与同事的交流,特别相关专业教师,与他们交流电工基础探索性学习的做法和经验,汲取他人的长处,少走弯路。

如果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对某门课程发生兴趣,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过程就将教师被动地教变成了学生主动地学,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在《电工基穿的教学中,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呢?

…… …… 余下全文

篇七 :电工实习一体化教学 提高学生电工实习操作技能 论文

电工实习一体化教学

提高学生电工实习操作技能

摘要:电工专业是职业学校开办历史较长、教学理念较为成熟的骨干专业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电工理论特别是电工技能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电工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其理论与实习教学进行了改进与探索。

关键词:教学改革,电工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

正文: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没有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知识经济就失去了最宽厚的基础,传统产业就失去了提升的最坚实的支撑,新的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就失去了发展的最牢靠的技术人才的支持。然而,广大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的成功与否,而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则取决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劣和多寡。那么,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培养出又多又好的创新型人才,则取决于实习教学的创新型教法。创新型教法则要求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放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之中,才能实现素质教育之目的。专业技能是创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又是职业能力的根本所在。因此,专业技能是职业学校培养的重中之重,不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学校就意味着办学的失败。

电工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技能人才,其成败的关键

就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了熟练的操作技能。而操作技能来源于有理论指导的非盲动性的实际操作。对职业教育而言,首先就是要摆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位置,即理论知识是实际操作的先导,实际操作则是理论知识的体现。两者互为依存,构成技术的内涵。因此,不管是模块式教学,还是其它教学模式,电工一体化教学都是适应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结合这一职业培养模式要求的。

一、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掌握教材的难易程度,强化基础技能的培训

从这几年技校的生源质量来看,学生基础总体较差是一大特点,这也是困扰各个学校的一大难题。因此,电工理论与实践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要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要针对课程特点和实习操作的规律,精选教学内容,形成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模块。备课、授课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和难点,把最基本的内容讲好、练好;要掌握“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概念,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例如,电工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中“电路”内容,对简单电路的分析应加大力度,在讲授复杂电路时,要掌握难度和实用性,做适当的内容取舍。因材施教,这里的“材’,一方面指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摸清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是指理论教材和实习设备,教师既要理论上精通,又要熟悉设备的操作、拆装、维修,并能熟练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如《电力拖动》,教师要熟悉各种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维修方法,同时也要掌

…… …… 余下全文

篇八 :电工教学工作总结

电工教学工作总结

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课堂互动

受“普高热”影响,进入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层次不高,而且《电工基捶理论课教材内容仿制大学教材模式,通常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名词概念多,因此,学生领会教材感到困难,上课常提不起兴趣。针对此现象,建构电工课堂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前提。教学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通过创设一定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是探究——发展模式教学中,启动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变成有“形”、有“声”、有“色”,激发学生求知欲。运用flash将生活着遇到的用电安全问题编成一个个有趣动画。以“小明”为主人公,他家电视机坏了,小明将电视机后盖打开进行维修;雷雨天,小明躲在大树下避雨;用潮湿手接触带电体;“小红”触电,小明用手拽她等等故事。通过这些情景让学生观察、思考会出现什么现象?再播放上述结果,在“形”、有“声”、有“色”的学习环境,学生初步建立安全意识,理解安全用电意义,学习氛围活跃了,这时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做到安全用电?课堂气氛推到***,学生们不仅积极参与教学中,而且发挥主体动力性,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聚精会神,保持稳定学习热情和***,并将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从而达到真正互动,有效学

习。

二、以问题激活思维,引发课堂互动

职高生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提出问题。问题始于观察,没有对事物深入仔细观察,就不可能对事物提出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人类思考和识记之母”。只要学生用充满***眼光去观察对象,必然有“观”而所“得”,正如古人所谓“观一叶而知秋”。学生养成了观察习惯,就会从观察的事物表象看出不平常东西,提出问题,观察的越仔细,提出的问题就会越多。电工学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储应用为能力的学科,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故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或实物演示生活现象,创设观察情景,积累问题素材,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活动,观察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各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如学习“单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学生首先兴致勃勃观察教室电风扇运转情况,学生们在知觉的基础上受前面所学三相异步电动机知识迁移,进行深入思考质疑:教室里采用单相电,无三相交流电如何产生旋转磁场?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演示单相异步电动机转动,学生观察结果与电风扇转动又不同,疑问在对比碰撞中再次产生火花:单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不能自行转动?使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探索其中的原因;最后我改变工作绕组接法,学生在惊奇中再次产生新问题:电动机转向为什么改变了?在一连串现象中,学生兴奋状态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思维积极性,对各种现象作层层深入思考,以问题引发互动,便于学生开拓思维,相互启发,展开讨论.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