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玛丽和马克思 读后感

《玛丽和马克思》读后感 1340308205 蔡祎灏

毫无疑问,《玛丽和马克思》这部电影,是我看过最有感触的一部动画。我觉得每个人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应该由一部标签式的电影,时隔数年翻出看的时候是滑稽可笑的,但那的确是当时的的状态,等哪天想追忆过去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让电影里的演员上演自己的回忆。人生就好像一个放碟的包,有些好看,有些难看,有些价值不菲,有些可能就是几张塑料,这是天生所有的,改变不了的,但是里面的碟片是自己往里面放的,能放多少张,放什么样的电影,那就是取决于后天的获取和拥有了。然后贴上标签,列个目录,一次次的增添,最后就是完整的人生。《玛丽和马克思》应该是很多人都会收集的,因为每个人都曾孤独过。

马克思最后说:“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象我一样,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电影的开始以火车轨道般平行线的方式介绍了两个人的概况,色调一明一暗,故事便顺着这两抹色彩发展开来。两个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人,一个生活在美国一个生活在墨尔本,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了通信,他们很相似,鲜有笑容,在旁人眼里他们古怪难以接触,马克思患有精神病终日与虚构的朋友和金鱼做朋友,玛丽因额头的胎记而生性自卑。跨越了地域局限在虚拟世界的相遇让他们找到了最了解自己的人,他们不停的通过信件倾诉着自己对于社会、爱情、友情、性和精神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并不断的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喜好和经历,诉说着自己平时无法说出口的一切并且互相安慰,一段真挚的友谊就这样的升温,等对方的信成了两人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信一封接着一封,在倾斜寒冷的世界里两个人“拥抱”在了一起,成为了彼此世界里最忠诚的依靠。

…… …… 余下全文

篇二 :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

《玛丽和马克思》观后感

在课堂上,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基本上看完了《玛丽和马克思》这部电影。回去后,我又将这部澳大利亚的粘土动画看了一遍,细细地品味了这部电影,我被影片中玛丽和马克思这对笔友长达20年的友情深深打动。

对于《玛丽和马克思》,我想先从色彩这个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色彩的使用非常有特色。《玛丽与马克思》这部影片讲的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小女孩和生活在纽约的马克思互相通信成为好朋友的故事,影片中主要有两个场景,一个是澳大利亚的小村庄,也就是玛丽生活的地方,另一个场景是纽约的城市,高楼耸立,是马克思生活的地方。影片在反映这两个不同的地方用了两个不同的色彩。马克思生活的纽约用的是黑色调,加上耸立的高高的楼层,给人一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而玛丽生活的澳大利亚小村庄虽然用的也是黑色,但是黑色却给人有一种暖暖的感觉,不是单纯的冷色调的黑色。我觉得这两种不同的色调是他们各自的内心的反映,马克思是一个犹太人,已经44岁,换过六次工作,他喜欢看电视剧《诺布莱一家》,因为电视里主人公生活在一个纪律严明的社会,同时他们有很多的朋友,而他自己从来没有过朋友。而且马克思还患有亚斯伯格症,他的内心是黑暗的,没有温暖。而玛丽生活的澳大利亚村庄,没有高楼大厦,她心中有暗恋的人,虽然她经常被人欺负,但是她的内心对她所生活的世界还是充满了希望。

除了整体的色彩,还有一些细节上的用色。比如说,玛丽手上戴

的戒指,黑色代表非常的郁闷,而红色代表心情很好,玛丽与马克思通信时戒指都是红色的。还有玛丽送给马克思的礼物——戴在头上的毛球。毛球是鲜艳的红色,在黑色调的纽约,马克思戴上红色的毛球,让我想起了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举着红色的火焰,象征着自由。

这部影片不仅色彩应用的非常好,而且很多细节有象征性。纽约市的自由女神像举着一个红色的火炬,自由女神长得像主人公马克思,我觉得这个自由女神像就是马克思的象征,他没有自由。玛丽送给马克思的红色的毛球是他们友情的象征,从玛丽送给马克思开始,马克思就一直戴着它,当马克思认为玛丽背叛了自己,他愤怒的摘下了红色的毛球,在结尾马克思戴着红色的毛球,看着天花板上的信,安详的去世了。打字机上的M也是友情的象征,M是玛丽英文的开头字母,马克思将M拔出来,寄给了玛丽,以后就再也不能打出M字母了,象征着他们友情的破裂。

…… …… 余下全文

篇三 :玛丽和马克思观后感

玛丽和马克思观后感

不完美也是爱——《玛丽和马克思》>观后感(一)

课堂上看完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奇怪的是我心里却很平静,就好像真实的人生一定会有遗憾一样,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完美的>故事。我喜欢这种看似絮絮叨叨的讲述方式,也喜欢这种并不是那么漂亮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让人心有共鸣,是啊,我们都是这样的。

小时候看《安妮日记》的时候,希望自己有这样一个笔友,或许不需要回信,但是能听我说一下这些没人想要听的话就够了。其实我并不像故事中的玛丽和马克思一样>孤独,不过这或许是每个小女孩的必经的成长历程?(笑……)所以,就有了第一封信,和那根樱桃巧克力棒。

对于玛丽和马克思来说,友情真的是个弥足珍贵的东西。自卑和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很难交到朋友——'我想不通,做个诚实的人,怎么会……不妥当?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一个朋友也没有。当然,你除外。'——于是,对于他们彼此而言,这些信都是生命的慰藉。即使每次玛丽的信都会引起马克思的焦虑,即使在玛丽妈妈眼中,马克思是一个想要诱拐自己女儿的疯子。

但是,马克思的自闭症像一个隐形炸弹一样,终于在玛丽的不经意的提问中,第一次炸裂了。他们有了整整八个月的断交。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其实我特别可以理解马克思的心情。毕竟在看这个片子之前,刚好阅读了有关>心理学病症的书籍。对于正常人的小问题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尖锐的思维谱线是一种危险而真挚的存在。

后来,感谢他的医生,他告诉马克思,真正的友谊是用心感受的,而不是双眼看到的。他应该写信给玛丽,告诉她真实的自己,包括缺点和一切。马克思懂了,并且向玛丽坦白了自己是'亚斯伯格综合症'患者,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没有回信。他俩的友谊重新恢复了,并且变得更加真诚。

玛丽开始经历人生的各种大悲大喜,亲人的去世,与爱人结婚,学业有成……但是,当她把她和马克思的信作为自己学术论文的研究病历,她忘记了,这其实是对他们友谊的背叛。尤其是对思维特别简单的马克思而言,这简直是不可原谅的。片中马克思在拔下打印机上M 键的时候,满头的汗水和颤抖的身躯,无一不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和难过。

…… …… 余下全文

篇四 :《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

《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

——————心理的接触纯真的友谊

《玛丽与马克思》是一部心理学电影,由于最近我在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对这部电影感触稍深。这部是澳大利亚的粘土电影,说实在的在一开始看到是粘土电影时兴趣有点下降,但实际上有感触的电影都是要慢慢去体会的,越看到后面,越会对其中的友谊感到深刻影响。无论影片中述说的是有心理疾病的任务的人生经历,但从另一方面看却又是最真实的,因为他们的世界时我们所不同的,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也不一样。其实就因为这样更有寓意和影响力。

影片是就玛丽——一个8岁的小女孩在与母亲去一个店中发现写信的意图,她的生活经历让她孤独寂寞,于是便选了美国的一个地址,准备与一个人成为笔友,希望能有真正的友谊,能把自己的感受与人分享倾述。马克思——一个患有亚斯伯格症(自闭症的一种)的肥胖的44岁犹太人,住在乱糟糟的美国。由于因缘巧合,他成为玛丽的笔友。相同的他和玛丽一样是在生活中没有朋友的人,并且同样期待有真正的友谊,有个朋友。两人就从19xx年开始成为笔友,两人互相倾述自己的真是生活,也互相开解,进行了一份精神世界的交流,让我妈看到了人类的起源,精神障碍者的精神世界。 其实每一个产生心理障碍的患者都是由于自身的环境所造成的。影片中玛丽就是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环境家庭中成长的。她的邻居有恐同症,她爸爸是长期不在家中感受不到父爱,而母亲虽然在家,但是母亲的一些行为却给玛丽很多不良的示范。而且因为她的胎记,让她在班级里没有玩伴,还经常被嘲笑,连老师也是看不起她,等等一些周围环境给她的误导与冷漠使她心灵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一直处于孤单寂寞中,她非常渴望有朋友,有人能倾述,终于她有了马克思这个笔友,虽然这个笔友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期待,共同希望有真正的友谊,所以他们的友谊是纯真的,是最真实贴近的。这也是让我对他们友谊的崇敬,而且他们的人生经历也是十分的丰富。

…… …… 余下全文

篇五 :《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

浅析《玛丽与马克思》

《玛丽与马克思》是我看过的动画片中最为朴实无华的一部动画电影了,它没有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也没有英雄主义的渲染,而是以粗犷而单一的色彩画面呈现给我们。每个细节夸张怪诞,极富想象、创意独特,用真诚的话语、简单的影像娓娓道来,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官。

玛丽是澳大利亚一个农场的八岁小女孩,她父母虽然健在,但显然全是“怪胎”,无法成为玛丽的贴心人,因此她孤寂、没朋友、极度缺爱、自卑而又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她茫然无助地给一个远在美国纽约从未谋面的马克思写信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排遣寂寞,找人发泄心中的苦闷,没抱任何的希望,然而同时孤独空虚的马克思却接受了这份飘洋过海而来的情谊,同病相怜让她(他)们成了忘年之交。这些信、那些情持续了二十年之久,两人的友谊超过了玛丽的爱情甚至她的亲情。

《玛丽与马克思》的故事很简单,朴素的画面,直白的台词,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打动了我们,这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是我们心中或多或少的那份孤独感吧。我们每天沉浸在繁华喧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一旦这些东西流失,我们将无所适从,社会公信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的淡薄,让我们身心疲惫;科技的发达,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狭窄到不得不蜷缩在网络世界中,如同玛丽一双无辜的眼睛偷窥着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样。在一定的程度上,玛丽与马克思的故事成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尽管它是上个世纪的信差邮件,但仍影响着这个世纪的网络传递。

电影表现得非常细腻,正由于这些细节,更深一步地表现了他们的友谊是无坚不摧的。影片中马克思因为某种疾病而无法流泪,而玛丽就给他寄了一瓶属于自己的眼泪。他站在镜子前,将泪滴在自己的脸上,体验着玛丽的泪水,这动人的场景,犹如嗜吃如命的肥胖源子内心无穷无尽难以排遣的悲伤。还有玛丽成年之后,以马克思为案研究精神病例,当她高兴地将学术成果寄给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难以置信、无法接受,愤怒地拽掉了打字机上的M键,通信就此中断了。玛丽粉碎了她苦心经营的学术成果,放弃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酗酒、颓废,甚至走近了自杀的边缘,像极了她母亲的遭遇。这使我不禁想起道:难道生活真的只是在循环往复吗?这情感使我想到了影片的色彩,总个趋于冷灰调,充满了黑色幽默,少许的红色点缀了画面,使其不失动感和沉闷。女人的嘴唇、饰品、马克思帽子上的毛绒球以及自由女神手中的手把(自由女神也长着一张马克思式的脸),甚至连玛丽额上的胎记也是令人生厌的“屎黄色”。这些为数 不多的红色为单调的画面抹上了活力,也在苦闷阴沉气氛的影片中流露出一丝暖意。

…… …… 余下全文

篇六 :《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玛丽与马克思》观后感 喜欢这段话,在意那样的年纪,苦涩中的甜蜜,大雨中依旧笑的安然。 All humans are imperfect, even the man outside my apartment who litters.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Dr Bernard Hazelhof said I was on a desert island then I would have to get used to my own company, just me and the coconuts. He said I would have to accept myself, my warts and all, and that we don't get to choose our warts. They are a part of us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em, we can, however, choose our friends and I am glad I have chosen you. Dr Bernard also said, that everyone's lives are like a very long sidewalk.

Some are well paved, others, like mine, have cracks, banana skins and cigarette butts. Your sidewalk is like mine but probably not as many cracks. Hopefully, one day our sidewalks will meet and we can share a can of condensed milk. You are my best friend. You are my only friend. ——Max

…… …… 余下全文

篇七 :你是我的朋友-玛丽和马克思观后感

你是我的朋友

——观《玛丽和马克思》有感

最初,吸引我的只有粘土动画这种精致细腻的画面感,而后却发现这部影片的价值原来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可以说玛丽和马克思的友谊是不可思议的,起始于玛丽的突发奇想,而又伴随着几十岁的年龄差距,以及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地域之差,然而他们却奇妙地因为一枚小小的邮票以及各自孤独的心而连接在一起。

玛丽的童年是悲伤的,她的眼睛是泥潭色的,额头上还有一块便便色的胎记,这样的样貌使她没有自信去结识朋友。马克思的童年也是悲伤的,被同龄人捉弄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使他成年以后也一直单身一人,而且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可他们幸运地遇到了彼此,在复杂难懂的人际关系网中,他们的信件穿梭于国家与城市之间,两个人没有芥蒂的对对方倾诉自己的心情。尽管马克思每次收到玛丽的信都会感到焦虑不安,但他总会耐心地解答玛丽的疑问。

如今的我们应该很难想像这样的友谊吧,甚至连对自己身边的朋友都会有猜疑和不信任,连在网上视频聊天都有可能被骗,更何况是跨越大洋的一个陌生人,也许也正是这种信任成就了这段特别的友谊。

当然故事还未结束,再好的朋友也会有吵架的时候。玛丽把马克思作为研究对象出了一本关于亚斯伯格症的著作,可当她告诉马克思这个消息的时候,马克思却感到了愤怒、背叛和呼吸困难。于是玛丽为了获得马克思的原谅粉碎了所有出版了的书,毁掉了自己的前途。试问,我们能为朋友做到这样么?

我们不断要求自己的朋友如何如何,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为了朋友无私付出?在埋怨别人“你真不够朋友”的时候,最好先扪心自问:“我可以为朋友这么做吗?”否则就不要苛求他人。

上帝也是宠爱玛丽和马克思的,虽然他们有不幸,可同时他们却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朋友。

终于,玛丽攒够了钱带着宝宝去见马克思,虽然马克思最终也没见到他的笔友,但他脸上的表情说明他走的很安详,而当玛丽看到满满一墙她寄给马克思的信时,我相信她也是幸福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玛丽与马克思 观后感

不完美的生活---玛丽与马克思

童真,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心里就一直想着以后自己有了女儿要如何教育呢

marry有一个酗酒的母亲,自闭的父亲,自己有一直吃钢丝的宠物鸡,额头上还有一个硕大的胎记,没有朋友,自己和自己说话.想确定美国的小孩是不是像老妈所说是从啤酒杯里冒出来的,给远在美国的max写信.

这样的生活环境,让marry从小就有自卑,懦弱的性格,她极需要一个生活在别处的朋友来听听自己的不幸.

max是个四十多岁中年男人,暴食症精神病,也是没有朋友,身边有一只瞎了的猫,一直鹦鹉,和一条金鱼.

两个人对突然而来的友谊有不同的反应.marry因为max的信,变得自信起来,max却因为marry的信,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得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

长大了的marry就max的案例写了一本书是关于Adpie的,这件事让max很生气,于是两人便停止写信,marry因为感到内疚生活变得一蹶不振,随后决心去找max,但当marry推开公寓的门,发现max已经离开人世.

影片很细心,导演善于从很多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去营造一个黑白世界.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美好的.有口臭的猫,吃钢丝的流浪鸡,酗酒的母亲…

不完美,我觉得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

max说Aspie没什么不好,我们生来如此,为什么要改变.他一直暴饮暴食,对乱丢烟头的人总是咬牙切齿,但他从来没有对自己不满.人生是一条单行道,谁能做到每一步都走得准确无误,说没有缺点的人,只是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缺点而已

可有意思的是,当有些人能面对自己的缺点时,他们身边的人又试着强行改变他们,用尽方法,只是让他们符合我们完美,正确的审美观.

喜欢自己,喜欢不完美的自己,喜欢别人,喜欢不完美的别人.

我们是被驯化的一代,我们惯性地向强者献媚,向弱者施压.这种迟早会失去平衡的关系,不正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特色吗.

最后,电影虽是黑白,但max头帽子上那个marry送的小毛球确实十分鲜艳的红,就像辛德勒的名单那件红裙子,黑暗时代,希望总是有的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