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读后感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读后感

有一种相思叫做举头望明月,有一种母爱叫做临行密密缝,有一种友情叫做天涯若比邻,有一种爱情叫做只羡鸳鸯不羡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诗词歌赋更是耐人寻味,令人向往~唐诗,宋词,元曲更是其中的巅峰。

唐朝是诗歌的全盛时期,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其中我最敬佩就是诗仙李白,他本满怀自信高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更是狂傲的喊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却因官场黑暗,仕途迷茫,于是乎有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可生性放荡不羁的他不畏权贵,呐喊一句“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游记山河,浪迹天涯。

宋朝的诗歌虽不及唐代,却也有其宋词的代表。其中辛弃疾,欧阳修,李清照,王安石,苏轼,柳永,陆游···更是其中的代表作家。辛弃疾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更是道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晚期却因金兵入侵,丈夫去世情调伤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用她的词回应了生活的不公,她的词陪她走完了下半生;苏东坡虽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受到父亲的影响,更是有母亲的“亲授以书”,终于成就一代伟大词人,其中最具代表作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 …… 余下全文

篇二 :《家》读后感

《家》读后感

家是什么?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家,是灵魂栖息的港口,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它在我们生活中是十分熟悉的,也是亲切温暖和睦的。然而在巴金小说《家》中高觉新一家却是每天都在明争暗斗,是为了争夺那点家产,正面以笑脸对着家人,转身却是在暗地里说对方的闲话??这样的家,还是家吗? 在巴金的《家》中,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一种是思想前卫反抗封建的子弟。就拿“觉新”来说,他就是那些逆来顺受孝顺子弟,他“父亲”自作主张让他和现在的“大嫂”结婚,他心中虽不愿意,因为他爱的是“梅”表妹,但他不敢为自己的爱情去争取,只是惟命是从,结果最终还是和自己所爱的人分开了。思想前卫反抗封建的莫过于“觉慧”,他积极参加学生会,参加游行,敢于表现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敢于做出反抗。即使他爷爷不许他外出,他也并没有就此放弃了学生会的工作,而是在家看书读报,了解当天的时事新闻,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社会的统治,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再看看今天,家家户户和和睦睦,极少存在家庭的明争暗斗,都是民主制度,家和万事兴,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和家人合伙商量解决,小孩子也有发言权,有时还能提出一些家长不能相处的解决方法,并不是一味的不分对错的唯命是从;和那封建社会的那种“我是长辈,我说了算”的封建专制家长,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损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截然不同。

社会是不断的在进步,像《家》里面的“觉民”、“觉慧”那样,有着先进文明的思想,勇敢的反抗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以及家长的封建思想意识,为自己所认识的真理去奋斗。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并不是说我们也要反封建社会,而是勇敢的反对社会上错误的腐败的思想意识,要敢于开拓创新,坚持遵纪守法,相信科学,坚持科学真理,反对迷信。就拿文中的例子来说吧!文章中的“鸣凤”是一个丫鬟,她喜欢了“三少爷”,但后来她被“老太爷”卖给“冯老板”做小老婆,她心中不愿,但她身份低下,无选择的权力,最后跳湖自尽。再比比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人人平等,不分贵贱,没有主仆之分,一视同仁,而且每一个人都受到最基本的尊重,不像封建社会那样,身份低下的人,可以随便给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老爷当作礼品或物品用金钱买卖,完全没有了人身自由。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后感

一、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 )。

《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 ),代表作是《 》。课文的中心句是:我很( ),也很( )——这种窃读的滋味。在“我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开展了( )和( )两项学习活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体是( ),“大树”是指( )老爷爷。 《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 )国作家( )。

课文中作者把一本书比作( )、( )和( )。

《我的“长生果”》作者是( ),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文,首先构思要( ),其次,作文要写( )。

二、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 )。

《泊船瓜洲》作者是( )的( )。诗中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秋思》的作者是( )朝的( )。最能表达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诗人抒情方法是( )。《长相思》是一首( ),( )是词牌名。作者是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 )。

《梅花魂》的作者是( )。课文写了外祖父眷念祖国的五件事:1、教“我”读唐诗宋词。2、( )3、无法回国而哭泣4、( )5、临别赠“我”手绢。

《桂花雨》的作者是( )。

《小桥流水人家》作者是( ),课题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 )的散曲《 》。“推敲”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 )和( ),相关诗句是( ),( )。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于爱斌比赛读后感

我国青少年古诗朗读大赛读后感

集后小学 于爱斌

看!比赛开始了。

第一个是一年级一班朗诵的《小弟与小猫》。我们朗诵的是晨读对韵,扮演李白的同学穿着古代的服装,我们抿着嘴,生怕笑出来。要知道,张老师看见我们笑了就会批评我们不严肃。

“朝对暮,盛对衰,舞榭对歌台。风清对月朗······孩子们,这就是对韵。”

“哦,我明白了。”我们憋着笑回答。

张老师和一位老师出来领读了:“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我喊:“起立!”我们出场了;

“荣对辱,喜对忧,皓齿对明眸····”“荣对辱,喜对忧,皓齿对明眸····”我又喊“敬礼,礼毕”之后,我们在掌声中下了台。这将会是我最深刻的记忆——四年级一班的朗诵《世纪展现》。

通过这次诗歌朗诵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懂得了诗歌的特点。我在诗歌的收集、释读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 诗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诗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类收集法,并了解了

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分类收集法。即在收集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按照内容划分,诗歌可以分为:咏物诗,山水诗,田园风景诗,送别诗,思念家乡诗,思念亲人诗等。比如:曹操的《观沧海》诗描写山水类的诗,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归类到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按照分类来收集诗歌,还可以方便我们在将来的写作中适当的加以运用。

二、 诗歌释读方面

本次活动中,我在诗歌释读方面也收获颇丰。比如,在释读一首诗歌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的作者,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情况,写诗时的心境诗怎么样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含义。

最后,在诗歌诵读方面,我也有所收获。我知道了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要把握韵调。读出抑扬顿挫,把诗歌的情境充分的表现出来。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人间词话》读后感

作者简介: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清光绪年间人。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国学大师。其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内容概要:《人间词话》便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洋美学洗礼之后以崭新的视角对中国传统诗词进行探究。全书贯穿了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并且以此作为创造的原则、批判的标准。书以“词以境界为最上”的总观点开宗明义,接着探讨了“造镜”和“写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等境界说的问题。以分析了词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情与景之间的关系、“隔”与“不隔”的区别,境界大小的问题,强调真景物、真情感等等。王国维以具体的古代诗词作为例子,用的是传统的概念和逻辑思维来阐述其美学观点和文学评论,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包括不同词人作品的对比以及不同朝代作品风格特色的对比。指出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之处。并且纠正一些前人关于诗词创作的错误理解。《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批判的代表作,融合了中西美学的思想,是近代最富盛名的一部词话。

内容理解:

① 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核心观点是“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

名句。”即词的最高标准在于词能够营造出意蕴悠长的境界。境界是由若干个形象组成的形象体系,它不仅仅能够呈现出词句所描绘的画面,而且能够展现一个韵味无穷、无限延伸的诗意空间。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与作者感同身受,融为一体般。所以人们又把境界称之为“作品中的世界”,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王国维认为像严沧浪所说的“兴趣”和阮亭所说的“神韵”,只是说出了词的表面,不如“境界”二字能够深探词的本质。像《天净沙·秋思》,王国维对其评价甚高,“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全文看似是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简单地缀连在一起,却以典型意象绝妙地描绘一幅萧萧凄凄的秋日黄昏景致,并且勾勒出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意境含蓄却深远,情和景交融。

…… …… 余下全文

篇六 :国史概要读后感

国史概要读后感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在《论读书》中如是说着。可见读懂历史的作用举足轻重。

这个暑假的历史书单上推荐了几本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历史著作,《中国大历史》之前寒假时已大致看了一遍,便想着选择其他的书来看,所以把这些书从图书馆借来都大致浏览了一下。《万历五十年》以它的气势磅礴的,富有神秘色彩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然而这部煌煌8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仅仅是记叙了万历王朝五十载的朝野兴亡,阐述了明清鼎盛之际社会矛盾和文化纠葛的复杂而尖锐,沧桑之变,似在瞬间,在想要了解和通晓中国历史上并不尽人意。于是便举白旗投降。所以我最终选定了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

翻开书的目录就发现这本书不同于其他历史教科书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政治、经济、文化顺序的古板模式,它从史前时期一直叙述到清朝末年,也别出心裁的在前言中提出了几个有趣的观点。而后采取了很多小标题,分设专题,推陈出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虽然限于篇幅短小,文章言简意赅,但是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看似独立但却环环相扣。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自由选择,而不必拘泥于书本的顺序,真正做到了随意阅读。 除了结构方面,在行文流水的刻画中,我认为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另一大特点就是它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寥寥数字然而却也能够平铺直叙,将一件件故事娓娓道来,平易近人,简洁明了。并不是像《中国大历史》中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提出了极其严密和细微的思考与论证。总体给我的感觉有点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几个单纯意象的简单组合,便巧妙地将苍凉悲凉的景色,沧桑郁郁的人生展现在字里行间。《国史概要》也是这样,它的笔触精炼,却道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以其精密的逻辑纹理吸引读者的眼球,严谨中却不乏趣味性。

…… …… 余下全文

篇七 :《家》读后感

《家》读后感

廊下幼儿园 谢红叶

有欲望想看《家》这本书是缘于对电视剧《家》的介绍,由于未能看成,从而起买书之心。

当读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为了觉民,觉慧的胜利而欢;还是为了琴,鸣凤的

大胆而喜;或者是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爷的专制受到了打击而

歌??总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难以用言语阐述。

《家》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它描写了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取材于

巴金的老家。《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

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

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

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

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巴金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大家庭,他

从小就爱和下人在一起,这让他有可能从受欺压者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家。一旦接受了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思想,便可能比较坚决地背叛家庭,开始追求新的光明之路。

家是什么?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着花未”的那朵寒梅;家是李白《静夜

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缕

缕愁思;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半歌声;家是王安石《泊

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似箭归心;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

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家,是灵魂栖息的港口,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它在我们生活中是十分熟悉的,也是分亲

…… …… 余下全文

篇八 :家的读后感

家的读后感

家是什么?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着花未?的那朵寒梅;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缕缕愁思;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那撩人的夜曲;家是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半歌声;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似箭归心;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家,是灵魂栖息的港口,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它在我们生活中是十分熟悉的,也十分亲切温暖和睦的。每个人谈起自己的家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因为?家?这个词表示的是心灵的归属地,可以让你依靠,让你休憩,当你累了时可以停下来歇一歇,而家人则是你坚强的后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然而在巴金小说《家》中高觉新一家却是每天都在明争暗斗,是为了争夺那点家产,正面以笑脸对着家人,转身却是在暗地里说对方的闲话……这样的家,还是家吗?巴金的《家》描绘了新旧思想的抗争与碰撞,在这个大家族中尤为明显,5000年的封建礼教思想与新思想激烈地摩擦,对抗,不可谓不惊心动魄。

在巴金的《家》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觉慧,他是如此的真实,鲜活,朝气蓬勃,热情。。。。。用一切一切的美好词汇都不足以来形容

他的生气。巴金笔下所描绘的家是死气沉沉,腐朽不堪的,正如一滩浑水,因为太过污浊,所以无论怎么样洗涤都干净不了。但是在这滩污水里我却看到了闪闪发亮的东西,似乎有一颗明亮的珍珠在水底发着明亮的光芒,而那颗珍珠就是觉慧,闪闪发亮,几乎耀花了我的眼睛,如此明亮,使我不敢直视其光芒,特别在这个腐败的大家庭中尤其耀眼。他苏醒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成长在一个封建思想的家族中。他饱有自己的思想,不盲从,敢反抗。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行为的支配人。《独立宣言》中曾这样阐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觉慧?自己把幸福拿过来?正是对自己权力的追求啊!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是青年,不是愚人,不是畸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回来.?他很好的贯彻了这一句话,他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条为自己争幸福的路,而不是如同觉新般,为这就旧家族放弃自己美好的前途,美好的婚姻,放弃了梅表姐,把自己的一生都搭了进去。虽说觉慧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但是依然没能够留下鸣凤,这个身世可怜,在高家一辈子为奴为婢的可怜可爱的少女,他们彼此相爱,但是奈何旧社会思想太过顽固,在还没有抗争的时候就落败了。他爱着鸣凤,只是在爱情与事业中他选择了事业,把鸣凤给舍弃掉了,最后他意识他无法再在这个吃人的家里待下去了,他选择了远走高飞,在大哥觉新的帮助下逃出了这个封建礼教束缚下,旧思想根深蒂固的大家庭。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