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哲学问题感想

读《哲学问题》后感想

在上高中时哲学老师就说起过这本书,《哲学问题》在哲学界享有很高声誉。这本书的作者是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就是罗素,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喜欢上哲学也许是从那条悖论开始的吧:理发师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该不该给自己理发呢?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的价值又在哪里?看完这本书就能让我茅塞顿开?让我变得有智慧?亦或是让我改变命运?、、、、、、、

罗素称哲学是介于真理与物质的,把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归于哲学。而我却认为他更像是一座桥梁,更形象的说应是一条传送带,连接着未知与真理,却又

不断把许多的未知的东西探索出来并输送出来。而哲学家们则是通过他来了解宇宙、人生的奥秘与真谛。

任何一门科学只要关于它的知识一旦可能确定,这门科学便不再称为哲学而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关于天体的全部研究现在属于天文学,但是过去曾包含在哲学之内,牛顿的伟大著作叫做《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同样,研究人类心理的学问直到晚近为止还是哲学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已经脱离哲学而变成为心理学。这也是为什么说哲学像是一条传送带了,不断把未知通过它来变为已知让人们了解。

物理科学上的发明创造使无数不认识这门学问的人已经认为物理学科是有用的东西,这种实用性是哲学所没有的,殊不知,他们又错了,而我们如果局限于可明确地肯定的知识范围之内,那有如何谈得哲学。

正如前两天看到马修德老师讲解《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一般,他们的需求只是生理的,物质的。而难成气候。忽略了精神食粮的必要性,使人摆脱个人那些狭隘的打算,一个听凭本能支配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他的生活总是禁闭在他个人利害的圈子里。而哲学价值也体现在心灵的食量中。哲学的冥想就是一条出路。

其中有一个问题十分有趣,是关于桌子的。例如;一张桌子,对于我们所感知到的,是感觉材料。摸着是硬的,冷的,光滑的;闻着是一股松木味;看着是深棕色;敲着是清脆的响亮声。但是这一切都会变化,当我们闭上眼睛,还能感知它的存在吗?当我们给以不同大小的压力时,就会有不同的硬度让我们感觉到,到底哪一个硬度才是它真实的硬度呢?当我们给桌子蒙上一块布,再次让我们摸,它的光滑度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还有那颜色,当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观看,

…… …… 余下全文

篇二 :罗素+哲学问题+各章概要

罗素 《哲学问题》 各章概要

在本书导言中,罗素强调要说一些有关物理客体sitive and constructive的东西,因为negative criticism是不适当的。全书的目的在于确定知识的有效性。这一点和维特根斯坦写《逻辑哲学论》的意图多少有几分相似,即两者都是一种划界的努力。然而有趣的是,维特根斯坦出于其哲学品味,很讨厌罗素的这本书。因此,罗素的《哲学问题》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很可以形成一个对比。总体来看,罗素虽然在方法上(摹状论)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语言不清晰这一缺陷,但在根本上还是没有跳出传统范畴的论域。相比之下,维特根斯坦的革命性要远远大于罗素。不过也正因如此,罗素的《哲学问题》相比于《逻辑哲学论》更适合作为哲学入门的教本。其价值在我看来,更多是作为一个进入哲学的过程的描述。一般的哲学史,往往流于观点的罗列,往往一个人可以饱读哲学史,但仍未真正进入哲学。原因就在于哲学不仅仅是对哲学哲学史的论述,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操作。罗素这部作品,很典型地体现了罗素思维方式的特点。层层剥离,由表及里,思路清晰无比;从怀疑走向确定,再从确定走向批判,从而完成哲学在人类认知中的使命。

本书的在知识论上所占篇幅比形而上学更多。大体算来,整本书可以如此划分:第一章到第五章为准备性的介绍,提出物质的存在和性质问题,驳斥唯心主义,引入罗素本人主张的摹状论;第六章到第十一章讲归纳原则为代表的普遍原则,普遍原则所依赖的共相问题,先验知识以及同先验知识对应的直观的知识。第十二章到十四章讲真理与虚妄的标准,真理的获得及哲学的知识的界限。第十五章独立出来,算是对全书体现的哲学精神的总结,论述哲学对人生的价值。

我的评注放在【】中。第十五章我不做总结。我以为,这是属于不可说的部分。

第一章 现象与实在

问题的提出——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的区分——现象(感觉材料)背后是否还有实在(物质),若有,其性质是什么?引出贝克莱(idea说)和莱布尼茨(mind说)

…… …… 余下全文

篇三 :罗素 哲学的问题

梦和信仰

                                                                ——罗素《哲学问题》断想

  丘与汝皆梦也,予谓汝亦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庄子

  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

  ——彼得拉克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便认定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人类文明的历史也贯注了人的理性萌芽与不断成熟的现实依据和逻辑进程。可认识对我们自身的精神意识而言意味着什么?认识是否真的要先验地预设主体与客体的两分与对立,认识是凭借什么途径得以成立的?检验认识的标准何在?究竟有没有某种客观独立的实在与认识相符合,而认识理论对社会和人的日常生活有何意义?

    罗素在《哲学问题》中用了四篇讨论哲学认识的根本问题。一张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桌子经罗素的层层推敲竟蕴含了如此之多的混乱和模糊。桌子好象是什么与桌子究竟是什么,二者的差别与关系是问题的核心所在,罗素是一个严格的经验主义者,认为对任何事物的直接认知都开始于经验,直接的个人经验是绝对真确的;他同时区分了感觉材料(sense datum)与物理客体(physical object),进而认为造成世界上一切东西的根本是事情(events),这种事情是暂时而非永久的,是变动而非凝固的,它最后的质料不是物,也不是心。

…… …… 余下全文

篇四 :《哲学问题》读书笔记

《哲学问题》读书报告

书目:《哲学问题》

简介:

1、作者:伯特兰·罗素

2、译者:何兆武

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4、出版年月:20xx年4月

一、整体感受

这学期开始时,由于一个讲座,我对哲学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于是就一直想读读哲学方面的书,做一点初步的了解,可又不知道从何读起。这次的读书报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从郁老师推荐的书单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仰慕已久的罗素先生的名字,于是当即决定就读他的著作《哲学问题》。等网上买来的书真正到了手中我才发现它是一本很薄的书,当时我想,虽然书薄,但我可以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充分领会哲学的思考方式。

读书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真正开始读了才发现,这本薄薄的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读,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与我们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时间难以理解,甚至会不知所云,我便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划出重点词句,在一旁的空白处时时写下疑惑和心得,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向哲学之门迈进。可以说这本书真是我读的最辛苦最认真的一本书了,时至今日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了一遍,虽然有很多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全新的体会和宝贵的收获。

本书对于哲学来说,算是一种通俗性的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用罗素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本“廉价本的惊险小说”,但虽然如此,罗素还是在书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并引入了各种崭新的观念。书中并没有探讨所有的哲学问题,而是仅限于那些他认为自己可以肯定而且能有所建设的那些问题。为了进行论证,罗素构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我来说,《哲学问题》更像是一本教材而非普通的课外读物。

二、细节体会

1、关于哲学的价值和思考方式(P3、130)

在第一章“现象与实在”中,罗素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而有趣的问题,在我面前的桌子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例如桌子的颜色,罗素提到,看上去它是清一色的棕色,然而反光的部分却不一样,看上去会比其余部分明亮,甚至某些部分会变为白色;如果移动桌子,反光的部分便会不同,颜色的分布又会有所改变;假设有多个人同时在看这张桌子,那么可以肯定不会有两个人能够看到相同的颜色分布;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种区别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必须养成按物体表现出来的样子来观看世界的习惯。罗素对以上发现做了一个讨论:“显然并没有一种颜色是突出地表现为桌子的颜色,或桌子上任何一个特殊部分的颜色,——从不同的观点看上去,它便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中的某几种颜色比起别样颜色来就更加实在是桌子的颜色”,“颜色便不是某种本来为桌子所固有的东西,而是某种依赖于桌子、观察者以及光线投射到桌子的方式而定的东西。”(P3)

…… …… 余下全文

篇五 :《罗素道德哲学——幸福之路》读书笔记

读了《罗素道德哲学》这本书,我有很多感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了解到罗素本人也经历了由不幸福到幸福这个过程,他在五岁的时候就认为人生漫长的不可忍受,到了少年时更是憎恨人生,乃至多次站到自杀边缘,幸而有对于数学的渴求才得以生的希望。然而到了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并且发觉到人生是多么享受的一个过程。他的一句名言就能充分说明“我的一生始终为以下三种激情所支配,对真理不可遏止的探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对爱情不可遏止的追求。接下来我摘抄了部分我印象深刻的段落,并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很显然,不幸福的心理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是它们都有某些共同点。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青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他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孜孜寻求;他仅仅对成功、而不是对那些与此相关的活动本身,给予足够多的、恰当的重视。(P307)

感想:我觉得这段话仿佛说的就是我。由于家庭的贫穷,从小我就很羡慕别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好看的、好玩的东西,我羡慕了好多年。虽然我没有零花钱,但我并没有任何的怨恨和不满,我只是暗暗地下决心,我毕业了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赚钱,一定要拥有足够的钱去实现我的、我父母的以及将来我孩子的愿望。 这个想法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电影《非诚勿扰2》里面葛优说,只有穷人才爱去洗脚,享受那种帝王式的服务。好多人会笑,但是说心里话要是我有钱了,我也想去享受享受,没吃过苦的人是不会明白穷人对金

钱的渴望的,虽然我是80后,可是毫不夸张地说,我吃过远远多于同龄人的苦。但是我稍微不同意罗素说的就是,迄今为止,我并没有感到不幸福,可能是我还太年轻的缘故吧,呵呵。

爱情之所以引人重视,首先在于——这一点虽然并不是爱情的最大价值,但却为其他一切价值所必需——它本身是快乐的源泉。爱情不仅是快乐之源,它的丧失也是痛苦之源。其次,爱情之所以被人称颂,还因为它能给所有最美的事物带来更高的价值,如音乐、高山日出、皓月当空的大海。一个从来没有和他喜爱的女子一起享受过好事物的人,便不能充分体会出这些事物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同时,爱情还能打碎自我的坚厚外壳,因为它是一种生物本能的合作,在实现对方的本能目标时,需要双方共同的投入。(P321)

…… …… 余下全文

篇六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 …… 余下全文

篇七 :《西方哲学史》罗素 读书笔记

导言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在很多正统哲学学者眼中都算不上是一本好的著作,更遑论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了。这大概与罗素个鲜明的个人作风,不加掩饰的独立臧否和较为特立独行的行文风格有关。然而,在学习了其他较为正统的哲学史和哲学理论(如门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等)之后,回过头来看罗素这本文字优美、简洁流畅且角度独特的哲学史,却也别有一番收获。

在此,笔者略过通常较为引起,尤其是中国的哲学系学生关注的古希腊部分与近现代哲学部分,选择其卷二,即天主教哲学一章进行阅读和思考。按照罗素的定义来说,这一时期包括了上起奥古斯丁,下至文艺复兴之前的时间阶段。这是欧洲思想与文化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此前与此后,希腊精神(以及与其有关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形态等)都较为显著地统治了西方人的生活;而这一漫长的,经常被冠以黑暗、蒙昧等形容词的历史时期却在西方社会的核心深处打上深刻的希伯来烙印。两种文化根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交缠融会,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方模型。忽视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或者给其一个较低的评价,是无法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今日西方人心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几乎成为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的东西的,哪怕这一时期的哲学从任意角度来看也与其他时期显示出更大的不同。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或者宗教)的关系不断引起思考和争论,也给历来的哲学史撰写者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一种陌生与无目的的盲目(也许与中世纪的世俗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同等盲目),罗素首先考察了教会制度以及教

皇制的成长。以次为开端,不但僧侣们在修道院中苦思冥想所得的见解得到关注,中世纪的普通人群或说是平信徒们的思考和信念也通过教权王权之间彼消此长的大势得到了间接的体现。

第一篇 教父

1、 受虐:有关犹太人

在教父篇章的一开始,罗素便为我们描绘了整个犹太民族从诞生、繁衍、生息至今的整个过程。当然,由于史料的缺乏,许多相关资料我们除了从圣经旧约中获得之外,别无他法。我们可以暂且将亚伯拉罕同意为犹太人的祖先,然而,要剔除耶和华在旧约中的各种或明或暗的影响而将纯粹的史料剥离出来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至少,大多数人都承认所罗门王和大卫的存在。那么,在以这两位人物的事迹为民族辉煌的最高点的犹太民族,拥有哪些特殊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力,并借助后日的基督宗教而传绵不息呢?

…… …… 余下全文

篇八 :李聃-《罗素传》读后感

国际关系学院 陈橙 2009200625

伟人即是宝藏

——借经于罗纳德﹒W﹒克拉克《罗素传》

人何时才会认识到,真诚原是坚强不屈的气质?我不知道将来谁是为我写传的人,但是我希望他“顺其天性运用辞藻”,把传记写成多少像这样子:“我不是神态庄严地彩色玻璃圣徒像,只为了教诲别人而存在;我的存在是出于自我中心,我做的许多事令人遗憾,我不尊敬可尊敬的人,有时我装作尊敬他们,那是欺瞒。我说过谎,耍过虚伪,因为假如当初我不这样做,人家早不允许我做自己的事了;可是我死之后再不需要继续虚伪。我憎恶虚伪的谎言:我爱生活,爱生活中实在的人,想除掉妨碍人爱人的虚假一套,去爱那实在是实在的人。我崇尚欢乐和自发;一旦真正的东西能为人容忍,我相信天性定会引发人的真正美德。

——伯特兰﹒罗素 致奥托琳﹒莫雷尔贵夫人

罗素生平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生于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世家。父母是思想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祖父罗素伯爵是辉格党(自由党前身)著名政治家,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曾两次出任首相。罗素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他是在祖母照管和教育下长大的。家庭的自由主义传统和祖母的独立不羁的性格对罗素思想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罗素的童年很孤寂,他经常在家中荒凉失修的大花园里独自散步冥思,是大自然、书本和数学把他从孤独和绝望中拯救出来,特别是对数学的迷恋,成为他的主要兴趣。

1890年,他考入剑桥大学,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大学前三年,他专攻数学,获数学荣誉学位考试的第七名。第四年转攻哲学,获伦理科学(当时的哲学)荣誉考试第一名。19xx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xx年,任剑桥大学讲师,19xx年又任该校三一学院研究员。19xx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荣誉研究员。其间,他多次去美国讲学、访问和演讲。20年代初,曾到中国讲学一年。50年代后,主要是从事社会政治活动。 罗素一生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无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对真理的求索中,罗素从无门户之见,善于向各方面学习,善于自我省察,不断修改自己的观点。但他又从来不是关在书斋里不问世事的学者。从青年时代起,他一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追求并捍卫社会主义。1895年,曾两次访问德国,研究"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同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人交谈过。19xx年访问苏联,会见了列宁。他还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和平主义者,第一镒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反战宣传而被判刑六个月。50年代,他抗议氢弹试验,发表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xx年,因主持反战静坐示威,89岁的罗素和他的妻子一起被判两个月的监禁。他支持希腊和巴基斯坦人民的解放运动,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19xx年他与萨特等人组织"国际战犯审判法庭"。19xx年,发表声明抗议苏联入侵捷克。19xx年抗议以色列发动中东战争。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