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阿米.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爱传世界,四海一家

——《阿米·星星的孩子》浅评

药学院2011级药学专业 朱中意 11130109

这本书是专为孩子而诞生的,是献给新世纪的未来的希望之花。翻开书本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两行醒目显眼的寄语:

献给美丽地球上的所有儿童

他们要继承和建设一个“四海一家”的和谐天下

这是儿童的书,是未来世界的希望之书,是世界未来美好愿景的预言之书,给了我简单快乐的体验和对爱的满满期望,让我看到未来的可盼之处,敢于容忍现实的悲凉,坦然面对爱的缺失。

阿米不是小外星人的真实姓名,而是英文amigo(朋友)的音译。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13岁的地球孩子彼得罗和外星人阿米。

一切始于一个下午,静谧、温暖的沙滩,涟漪密密的海面,等待着神奇际遇的从天而降。故事在此早已开始,远远看不到结束之时,也不希望这样的故事早早结束。在这美丽的地球上,小外星人(从人类寿命的角度讲,其实一点儿都小了??)的到来让小彼得罗大开眼界,他们开始了奇妙的体验之旅。整本书以对话描写为主体,配以适当得体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渲染,借助两位可爱有趣、单纯善良的小主人公之间妙趣横生的对话交流,清楚明白的阐述了作者的主要意旨:爱是宇宙生命之主题,四海之内,和谐一家!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在书中想要勾勒的图景正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你看:人们友好相处、相互关爱,大家各取所需、热爱劳动,没有犯罪也没有警察、人民充满爱心。未来的世界必定如此,相信这一点的朋友必定会实现愿望的!阿米正是帮助世界上的孩子拥有并坚定地相信这个美好梦想的使者。

“你是怎么飞起来的?”我(小彼得罗)问的是他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滑翔。 “我想象自己是一只鸟。”他(阿米)在海滩上快乐的奔跑。

当小彼得罗将恐怖的坏蛋和丑陋的生物混为一谈时,阿米一本正经道:“彼得罗,你要明白‘坏’是一回事,而‘难看’是另外一回事。‘难看’的并不一

…… …… 余下全文

篇二 :星星的孩子观后感

星星的孩子观后感

雅河中心小学

蔡爽

星星的孩子观后感

雅河中心小学 蔡爽

20xx年1月,我和五十几位同事一起观赏了电影《星星的孩子》,一列匆忙行驶的列车上载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大家朝着自己的“希望”而奔走。绝望的消息——孩子的父亲抛弃了自闭症的孩子和年轻的母亲。生活的苦难和不堪折磨着他们,看似善良的洪主管让可怜的梁铮铮替他坐牢,他劝她放弃这“不正常”的孩子,生活一度把梁铮铮母子逼上了绝路,但亲情与爱把这对母子紧紧的拴在了一起。

影片中一个自闭的孩子使一个正常的家庭陷入困难,人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人包容、有人喜欢、有人默然、有人厌恶、有人甚至恶言相向……受尽磨难的母亲,是对孩子的爱让她坚持下来。影片多处使人热泪盈眶,感触颇深,但是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镜头却是链接在母子之间的那段绳子。

自闭症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发展不完善,他们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影片中的孩子也喜欢安静,也知道要听话,也会比较执着,也很可爱,也喜欢区追逐探索,他尽情的跑,因为他知道绳子的那头有自己的妈妈。

俗话说“物以类分,人以群居”,每个人都喜欢亲近别人,每个

人都需要朋友,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尤其是那些更弱小,更不懂得与别人交流的人。当看到残疾人时,有多少人躲躲闪闪;当发现某个人似乎行为有点怪异时,那脸上浮现的鄙夷;当看到一位颤巍巍的老人路过,快速的躲闪……想到这里我的心渐渐凉了下来,这是人与人的沟通的缺失,尊重的缺失,更是爱的缺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圣贤美德又在哪里?这是美的缺失,更是教育的缺失。

“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形式存在!”前几日,从罗敷写的《这么慢,那么美》一书中,我看到这么一段。瑞典的幼儿园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他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整天坐在轮椅上,每周一次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共度。半年过去了,孩子们都学会了怎样和他玩,怎么照顾他。当在街上遇到和“朋友”类似的人时,小朋友看着他们的眼神与看别人的眼神别无二致,甚至有时还会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一样,和那个小孩玩。实际上这特殊的“朋友”只是一个娃娃,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生命是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都是平等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

我们身处其中的宇宙,生机勃勃,奥妙无穷。人类对宇宙的不懈探索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宇宙是什么?人与宇宙有什么关系?这是人类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汲取了现代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和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了大量科学数据、图像和实例,揭示了宇宙奥秘的真相,解答着一个个令人类曾经迷惘的问题。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生命和人的自然本质。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能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能弄清楚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操作的。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可以了解这浩然的宇宙有着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神秘色彩。以前总是很疑惑,为什么人类的产生会与马克思的唯物精神有关系,可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诞生是物质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量变从而形成的质变过程,一次次的进化,都为我们展现了唯物主义中,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从没有生命到产生地球这个生命星球,再到诞生了生物,诞生了人,上百亿年的宇宙物质运动的种种细节都被前所未有地"缝合"起来,并且始终追究着人类的存在和这些物质运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头绪。我们不难发现,事物都是联系的,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个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点一点的量变的积累,一次一次质变的飞跃,才造就了我们人类如此辉煌的今天。

至此,我由衷的相信马克思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鉴于这些事实,我们坚信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然而,这并不能让我产生“人类是万物之灵”这样的观点。虽然人类拥有智慧,拥有思维,但这也无法改变人类不过是庞大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一事实。茫茫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就连地球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沙!滥用上天赋予人类的智慧去破坏生态,最终将遭到我们所在的宇宙无情的报复!

…… …… 余下全文

篇四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观后感观后感观后感 有人说,人死之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照亮生前关心的人们,使他们不畏于前行。而我,看那天上的星,觉得它们落到地球上,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孩子。在天空中,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散发自己的光芒,被人欣赏被人赞美,一旦落到地球,就失去了曾经的光芒,被人忽略被人嘲笑,甚至被人责骂。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伊夏就是这样的一颗星星,让人难以理解、难以触摸、难以接受。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懂得他,但也不是没有人懂他,他是不幸的,但同时他又是非常幸运的。 影片的前半部分给我们展现了伊夏的调皮、叛逆、差成绩、受罚、离家、落寞、沮丧,让观众觉得这个孩子似乎已经无可救药,注定会迷失自己了。直到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他对伊夏的关心、理解、循循善诱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希望,也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松了一口气。最后,看到他画画的才能被发掘出来,读写的障碍被克服,心理阴影被扫除,成为一个乐观的孩子,我在心底由衷地呐喊着——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人性的关怀啊! 为什么直到遇上尼克,伊夏的人生才有了转折?难道伊夏的爸爸妈妈不爱他,不关心他吗?难道伊夏以前的老师都故意跟他作对吗?不,当然不是。爱有很多种,教育也有很多种,有时候我们习惯了用同一种方式去爱不同的人,却不知道每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觉得被爱的这个人并不接受甚至忤逆我们的爱,我们就开始用一种畸形的方式去教育他,让他完全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最终,只会让他离我们越来越远,让他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不停地碰壁,被伤得体无完肤,却始终得不到众人的理解。难道这不也是一个“吃孩子”的世界吗? 我相信家长和老师的初衷都是想让孩子更好更优秀,只是方式错了而已。然而可悲的是,能够像尼克那样理解、教育、帮助孩子的人太少。大多数家长在孩子那里碰壁之后,不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不会去改变教育模式。当伊夏的爸爸看到他在很认真地盯着黑板阅读的时候,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我想,在那一刻,他才真正懂得,自己曾经的教育是多么的可恶又可恨。 我们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的发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的人,让他们具备“吃”的能力,而不是在还没有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就被教育“吃”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成也教育,败也教育。我们要做的,就是纠正错误的教育模式,让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天堂,而不是“吃人”的地狱。 反观尼克的教育,我们应该思考,他为什么能够挽救伊夏这个“无可救药”的孩子?其中当然有偶然因素,那就是尼克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他能够理解伊夏的的困难和痛苦。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尼克拥有一颗爱心,同时掌握了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法。 尼克对伊夏的爸爸说:“关心啊,是真的很重要。它拥有治疗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孩子觉得是被需要的,一个拥抱,无时无刻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吻,让他们知道我在关心。儿子,我爱你。如果你会害怕,来找我,你出错了,失败了又怎么样,我都陪着你。一再保证。关心啊,这就是关心,对吗?”是的,“关心”就是要用“心”去“关爱”,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和表面上。 在爱心的指引下,尼克一步步的对伊夏进行拯救。先是通过伊夏的朋友罗杰和作业来了解他,然后通过对他父母的家访来理解他,再通过特别的课外辅导来

…… …… 余下全文

篇五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观后感观后感观后感 有人说,人死之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照亮生前关心的人们,使他们不畏于前行。而我,看那天上的星,觉得它们落到地球上,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孩子。在天空中,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散发自己的光芒,被人欣赏被人赞美,一旦落到地球,就失去了曾经的光芒,被人忽略被人嘲笑,甚至被人责骂。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伊夏就是这样的一颗星星,让人难以理解、难以触摸、难以接受。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懂得他,但也不是没有人懂他,他是不幸的,但同时他又是非常幸运的。 影片的前半部分给我们展现了伊夏的调皮、叛逆、差成绩、受罚、离家、落寞、沮丧,让观众觉得这个孩子似乎已经无可救药,注定会迷失自己了。直到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他对伊夏的关心、理解、循循善诱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希望,也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松了一口气。最后,看到他画画的才能被发掘出来,读写的障碍被克服,心理阴影被扫除,成为一个乐观的孩子,我在心底由衷地呐喊着——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人性的关怀啊! 为什么直到遇上尼克,伊夏的人生才有了转折?难道伊夏的爸爸妈妈不爱他,不关心他吗?难道伊夏以前的老师都故意跟他作对吗?不,当然不是。爱有很多种,教育也有很多种,有时候我们习惯了用同一种方式去爱不同的人,却不知道每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觉得被爱的这个人并不接受甚至忤逆我们的爱,我们就开始用一种畸形的方式去教育他,让他完全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最终,只会让他离我们越来越远,让他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不停地碰壁,被伤得体无完肤,却始终得不到众人的理解。难道这不也是一个“吃孩子”的世界吗? 我相信家长和老师的初衷都是想让孩子更好更优秀,只是方式错了而已。然而可悲的是,能够像尼克那样理解、教育、帮助孩子的人太少。大多数家长在孩子那里碰壁之后,不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不会去改变教育模式。当伊夏的爸爸看到他在很认真地盯着黑板阅读的时候,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我想,在那一刻,他才真正懂得,自己曾经的教育是多么的可恶又可恨。 我们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的发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的人,让他们具备“吃”的能力,而不是在还没有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就被教育“吃”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成也教育,败也教育。我们要做的,就是纠正错误的教育模式,让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天堂,而不是“吃人”的地狱。 反观尼克的教育,我们应该思考,他为什么能够挽救伊夏这个“无可救药”的孩子?其中当然有偶然因素,那就是尼克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他能够理解伊夏的的困难和痛苦。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尼克拥有一颗爱心,同时掌握了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法。 尼克对伊夏的爸爸说:“关心啊,是真的很重要。它拥有治疗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孩子觉得是被需要的,一个拥抱,无时无刻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吻,让他们知道我在关心。儿子,我爱你。如果你会害怕,来找我,你出错了,失败了又怎么样,我都陪着你。一再保证。关心啊,这就是关心,对吗?”是的,“关心”就是要用“心”去“关爱”,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和表面上。 在爱心的指引下,尼克一步步的对伊夏进行拯救。先是通过伊夏的朋友罗杰和作业来了解他,然后通过对他父母的家访来理解他,再通过特别的课外辅导来

…… …… 余下全文

篇六 :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07:阅读能力——阅读改变人生,帮孩子推开智慧之门 6大妙招帮助孩子的阅读

阅读帮孩子推开智慧之门

书籍是人类的智慧宝库,阅读是拥有它的唯一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长孩子的见识,推开智慧之门。

【亲子现场】

案例1:

毛主席14岁时被迫辍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读书。每天下地干活的时候,他都会悄悄带上一本书,一有机会就挤出时间来读书。长大后,即使身处闹市,他也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在他故居的卧室里,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毛主席从来都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愈的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愈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60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50年代读,60年代读,到了70年代还读过好几次。

同时,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都会在上面以各种符号标注下来,还写了很多批语。毛主席的良好阅读习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案例2:

敏敏拿着最近一次语文测验的试卷回家,妈妈看了看她的答卷,发现她的客观题答得不错,但是阅读题得分很少,导致整个试卷成绩不理想。

妈妈为她分析了失分的原因,让她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下次如果还是这样就惩罚她。敏敏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很迷茫,因为妈妈只是批评她,而没有教给她正确的阅读方法。 妈妈加紧了对敏敏的监督。她增加了敏敏阅读题目的数量,每次敏敏做作业的时候,她都会在旁守着,遇到孩子难以解决的问题,她就告诉孩子答案,却没有给孩子讲明是如何思考的。

下次考试,妈妈以为孩子这次的阅读题会有所提高,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敏敏没有学会阅读的方法,没有掌握技巧,所以考试还是一塌糊涂。

【专家剖析】

现在很多孩子着迷于电视和网络,缺少阅读的兴趣,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孩子不喜欢阅读或是不会阅读,无法拥有广博的知识,也不会有深刻的思想,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阅读的重要性。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共同营造孩子美好的童年——《赏识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共同营造孩子美好的童年——《赏识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在一次参加科大一位老师组织的如何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讲座中,参加讲课的老师推荐了一本周弘老师写的一本《赏识你的孩子》的书,整本书看下来,通过周弘老师自己述说的六次觉醒,以及随之而来的婷婷的各种变化,我的心里感受启发同时也感觉到很震撼。震撼是因为周弘老师通过自己非凡的努力将自己聋哑的女儿培养成为留美的硕士,他是赏识教育的创立者,更是赏识教育的伟大实践者;同时赏识教育对于传统的教育体制对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首先赏识教育的核心是爱和尊重,要接受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性,努力营造孩子健康快乐发展的宽松环境。书中曾提到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的一句话“在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这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下有些孩子成了才。”是的每个幼儿的眼睛都是充满了灵性、闪闪发光,透着智慧的光芒,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特别是尚需,许多父母的感觉变了,总结的孩子这也不如意,那也不如意,便开始打骂训斥,拔苗助长,长此以往,一些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了,能问是玩的为什么的却变得一个为什么都问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书中给出了答案就是家长什么样的理念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要摒弃那种父母认为的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观念,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多发现表扬孩子的优点,接受并帮助

孩子改正自身的缺点,和孩子一起寻找和保持快乐的感觉,让孩子的生命始终处于一种舒展开放的状态,不断增强孩子我能行的信心,用书中的话就是成功不仅是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胜利也是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经历的积累,有利于形成自信的心理基础,而失败经历的积累,若处理或引导不当,便会强化自卑的心理感受。童年的而心理历程埋进了潜意识的仓库,当以后的人生遇到抉择时,潜意识中的信息会如潮水般涌现出来。

书中另一个观点就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笨得孩子只有相对愚钝的老师和笨拙的方法。汉语是世界上公认最难得语言,为什么我们为一个中国的小孩都能够熟练的掌握,为什么只要身体健康每个孩子都能够健步如飞。因此周弘老师认为学说话、学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心态方法好就好在一个“行”字上;另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培养兴趣,千方百计的把学习变成玩,让学习比玩更有兴趣。正是通过周弘老师的披文戴字及母语玩字法让聋哑的小婷婷在6岁时就能够轻轻松松认识2000多个汉字,能通读一般的儿童读物;通过玩数学,仅用3年的时间就使残疾的婷婷完成6年的小学数学课程??,这样的例子在小婷婷的成长过程中不胜枚举,她从聋女到留美博士,一个“爱”字,一个“玩”字,一个“行”字,是其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

…… …… 余下全文

篇八 :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06:质疑能力——不会提问的孩子不会学习 激发孩子提问的五大妙法

不会提问的孩子不会学习

为什么孩子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一件好事,喜欢质疑、问题多的孩子总是学习得更透彻,因为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孩子掌握的是“思考的链条”。

【亲子现场】

案例1:

科内尔·海门斯因其在呼吸和血液等方面的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19xx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能取得如此卓著的成绩,和爸爸从小对他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海门斯的家离北海不远,爸爸经常带他去那里划船、游泳。有一次,他们正在海上玩着,海门斯突发奇想,问道:“爸爸,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一样生活在海里啊?”

当时,海门斯的爸爸是一位在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研究上成绩显著的学者,他耐心地给孩子讲其中的原因:“人如果一直潜在水里,就呼吸不到氧气,因此不可能和鱼一样始终待在水里,但是如果在潜水之前多做深呼吸,在水里待的时间就越长,因为做了深呼吸之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会减少。这里面的学问多着呢,还等待人们去研究。” 海门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还有很多未知数呢!”他默念道,于是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像爸爸的科学家,解开大自然和人类的很多谜底。

案例2:

王飞在外人面前很少说话,更别提向别人提问了。他很小的时候,也是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他常常会拿“天上怎么会下雨啊”、“为什么会有黑夜和白天的区别啊”、“月亮上有什么啊”之类的问题来问妈妈。

可是妈妈对他很没有耐心,常常不耐烦地说:“去,去,去!没看见我在忙吗?长大后你就会知道了。”王飞为了不惹妈妈生气,以后就不再问这样的问题了。

上学之后,王飞有不懂的知识也会拿回家找妈妈请教,妈妈还常常嘲笑孩子笨,说王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王飞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害怕在学校里向老师和同学提问,会受到同样的讽刺挖苦,就变得沉默寡言,即使有不会的问题也不提问,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没有起色。

【专家剖析】

质疑是指对各种问题都持怀疑、好奇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其实代表孩子在主动思考,如果孩子将这样的能力用在学习上,往往会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