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故事新编 读后感

故事新编读后感

--09媒体创意李若歆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故事有趣,想像丰富。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出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标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鲁迅曾说,《故事新编》里的全部作品“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其中,《补天》洋溢着赞美,亢奋,欣喜的调子,其画面瑰丽而壮美,结构宏大。虽然女娲补天源于古籍,但在此的描绘中多了些许浪漫主义氛围,创造了十分奇异动人的艺术画面。而《奔月》《铸剑》虽然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同时也有着压抑的沉重感。《铸剑》中关于眉间尺以头与剑托付黑色人报仇的情景,以及黑色人混入皇宫,施展计策的描写,虽然不符合现实的逻辑,但也正因为这样获得了令人讶异的感染力,加强了浪漫主义色彩,却又不缺乏沉重感。

比起《补天》、《奔月》、《铸剑》来,鲁迅后期所写的《理水》等5篇历史小说,从总体上说浪漫主义色彩稍有减弱。这主要表现在故事本身的奇幻性不如前期的3篇。但是,在别的方面,主要是在穿插现代生活细节方面,却又增强了浪漫主义气息。《理水》、《非攻》、《出关》、《采薇》里有现实中资产阶级学者等类人物的影子,有现代生活的某些片断。如《理水》对大员、学者们进行了古今杂揉的描写,“文化山”使读者想到了现实中所谓的“文化城”,而“O.K”、“好杜有图”等外语词汇的出现,在幽默中隐然指向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洋奴;《非攻》中写墨子在宋国遇见“募捐救国队”,这实际上是对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日寇侵略面前用“救国”名义强行募捐这种欺骗、掠夺行径的影射。此类例子,在《故事新编》里除了《铸剑》,其它各篇均有。而《起死》,由于题材采自《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本身就带有奇异性,经改编之后它的浪漫主义色彩愈益加浓,更见妙趣。这篇小说中,亦有“自杀是弱者的行为”这样的“油滑”之处。相对而言,后期的几篇中“油滑”之处较多。鲁迅将他在历史小说中采用的这种穿插现代生活细节的写法,称之为“油滑”。他自谓在《补天》中写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是从认真陷入油滑的开端。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但后来各篇“仍不免有油滑之处,过了13年,依然并无长进。”这就表明,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鲁迅对自己“油滑”的写法,既有不满的一面,又有有意无意继续为之的一面。

…… …… 余下全文

篇二 :奔月有感

浅析《奔月》

嫦娥奔月本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浪漫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但在鲁迅笔下的《故事新编》中,《奔月》却颠倒了人们传统的观念。鲁迅通过新的故事情节,把神话故事中几乎完美的“神”拉向了“人”。

后羿射十日,救苍生,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然而那已经是久进的事了。他现在的箭法依旧,可是一身好本领却没有用武乊地,漫山遍野的飞禽走兽都被他打完了,从前的光辉岁月成了他最美好的回忆。他现在连生计都出现了问题,最经常猎到的是之鸦,之鸦也就成了他们家主要的菜式。他没有了昔日英雄的风光,更多的是一个为生计奔波劳碌的普通人。我认为鲁迅这么写隐藏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后羿以打猎为生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农耕社会的要求,暗示了旧社会中的一些体制、礼仪在新的社会中行不通,必须破除或者改变,这样人才有希望在新的环境中活下去。第二,鲁迅大概是借后羿这样的英雄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只不过是一个为柴米油盐担忧的丈夫,来警醒人们不要麻木崇拜所谓的“神”,不要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一切虚空的意象当中,要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

另外,后羿的生活基本是以嫦娥为中心的。文中有几段描写都可以反映出来“太太……。”他擦过手脸,走迚内房去,一面叫。”““太太,”羿赶紧也站起,跟在后面,低声说,“不过今天倒还好,另外还射了一匹麻雀……”“唉唉,这样的人,我就整年地只给她吃之鸦的炸酱面……。”羿想着,觉得惭愧,两颊连耳根都热起来。”这些都让我们读者感觉后羿是十分爱护自己的妻子的,甚至还有点怕妻子。这就跟传统的观念很不同了。在过去,社会、家庭一直都是以男性为主干的。从诗经《氓》可以看出若是脱离的男子,就没有办法生存,从父、从兄、从夫都是她们必须遵守的妇德。即使是现在,也幵未完全能够实现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也是处于劣势地位的。而鲁迅笔下的反现实的情节,或许就是一种追求男女平等的一种渴望。同时也赞美了后羿憨厚老实的品格,爱护妻子的行为。

而文中的老太太竟然道听途说,相信伪君子逢蒙的话,不能明辨是非,实际上象征着随波逐流,甚至麻木的人群。在鲁迅时期,基层人民对改革或者是革命都一无所知,仅凭相互传述,顶多有个了解。可是他们却往往认为所传述的就是事实的全部,对着比他们更无知的人,就故弄玄虚,让别人也相信他们的话。他们所持有的观点,幵非自己的想法,他们幵没有想法,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去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故事新编有感

读《故事新编》随感

10中文1班 袁舒琳 1012100019

《故事新编》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从19xx年一直持续到19xx年,可以说是贯穿了鲁迅整个创作生涯 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鲁迅先生的某些思想及写作艺术,因而近年来这部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谈《故事新编》,首先谈谈题目所谓故事,鲁迅对其的解释是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古代典籍中的一部分记载。所谓新编,就是对这些古老的事物加以改写,重写,给这些故事以新的面貌,新的内涵,让这些古老的东西也加上当时的时代气息,当然要表现作者即鲁迅的思想观点。

神话,必然会散发浪漫主义气息,自然而然的,取材于神话传说的《故事新编》也必然会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其次,鲁迅先生本人有着深厚的传统的文化的底蕴,自身本就具有浪漫主义气质,而这部小说无疑为鲁迅的这种气质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整部小说必然会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然而,鲁迅就是鲁迅,他永远都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永远都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的战士,在国家处在风雨飘摇的危难之际他又怎么会去写那些所谓的怡神养性的小品文,去写那些脱离现实的纯粹的故事呢,他的笔就是他的匕首,他的文就是他的就算是反抗,他的作品是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如果把《故事新编》比作一幅画,那浪漫主义只是其画法,而其现实主义意义才是画的灵魂。

他的作品让人能自然而然的就联想到当时中国的人和事。因而对于《故事新编》的八篇小说的思想内涵,伊凡先生和李桑牧先生下过这样的系统的论断:《非攻》是巧妙的穿插着对现实的直接抨击,更重要的是讽刺着现实中的那些“民气论者”。《理水》的基本主题是:抨击国民政府匪帮统治时期的管理的腐败和专横,官场学者的卑劣面貌,从而揭露了国民党发动政权的彻底腐朽。《采薇》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现实中的盲目的正统观念的嘲讽,并揭露了当时那些自命清高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士们。《起死》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自命超功利、超厉害的第三种人的尖锐嘲讽。从《补天》 你能看到作者对那些为国民政府的罪恶做辩护的正人君子们的强烈讽刺。《奔月》是对五四先驱者的命运的深入探讨和作者自己内心苦闷寂寞心情的写照。《铸剑》能让你想到作者对残暴统治者的强烈批判,和对复仇精神的歌颂。《出关》体现了对洋场上的市侩文人们的鞭笞,并活画了借此发财的“文化商人”的无耻嘴脸 。

…… …… 余下全文

篇四 :被遗忘的英雄——读鲁迅《奔月》有感

被遗忘的英雄

——读鲁迅《奔月》有感

余丽英

汉语言091

无论传说或是历史,一经人写出来便有了属于作者的感情,这种感情即使是记录史实的史官也不例外。因为史官也要以它所效忠的政治利益团体为中心,所以他的记录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取舍。因而在很多时候,传说和历史都是一种工具,是作者为吸引读者或便于抒情而使用的一种工具。

《奔月》的男主人公后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大英雄,他射日的史绩至今被人传诵,他和嫦娥的爱情故事也是人间最美丽的传说,我们总相信英雄会被人永远记住,后羿和嫦娥虽然是悲剧二人应该相互思念,至死不渝。然而在鲁迅先生的《奔月》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英雄,不一样的嫦娥奔月。我们看到,当九个太阳被射落后,英雄并没有想象中的风光,他得到的是没有人崇拜,没有人关心。他的天生神力,它的精妙的箭法都没了用武之地。此时的他早已不是什么人人敬仰的天神,它只是一个拥有大庄园,拥有表面上的风光,而实际上为油盐酱醋而烦恼的普通人。如果他的从前还有留给他什么,那就是回忆,还有人们对于射日英雄的潜意识中的崇拜。但那崇拜是对天神的,不是对他的,人们早已忘记了天神的真正身份。我们的英雄不见了,因为我们不再需要这位英雄,那些他曾应以为傲的一切都没有了用处,有些甚至成了他现在生活的阻碍。他的箭是他寻求食物的工具而非英雄的象征,可是后来就连寻求食物的工具也变得勉强。他的弓太强,箭头太大,所以将麻雀射碎了;他的箭法太准,百发百中,以至于漫山遍野的飞禽走兽都被他打完了。我们的英雄迷茫了。

但是对那些辉煌的过去,后羿是自豪的。他常常会想起那满山遍野的飞禽走兽,常常会想起他那箭法带给他的荣誉和那无穷尽的食物。多么辉煌的过去啊!

“当我射封豕长蛇的时候,野兽是那么多。”“丈母娘门前就常有黑熊走过”“熊只吃四个掌,驼留峰,其余的就都赏给使女和家臣们。后来大动物射晚了,就吃野猪、兔、山鸡;射法又高强,要多少有多少”。

…… …… 余下全文

篇五 :故事新编

学号:201011014903

姓名:李瑞英

院系: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

鲁迅作品之《故事新编》读后感 鲁迅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接触到的最伟大的作者之一。我不喜欢毛主席说他是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那么大的帽子。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作家,能够切实写出那个时代需要的东西,能够写出发人深省的作品,能够做到有良心,有爱国心的作文论事。

在老师规定的五部作品中,相对而言,我觉得《故事新编》写的内容是现在还十分受用的,所以就多读了几遍,也有一些自己观点。

首先,我想先就《故事新编》的内容来谈一些:

《故事新编》共有《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八篇文章,八篇小说的主人公来自不同的时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的是神话人物,比如:嫦娥,羿,女娲;有的是先贤,比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抑或伯夷,叔齐。但是这些故事中都很有趣味性,有一些神话或者虚幻的影子,是很容易读懂的,但是要读透还真不容易。而且故事情节都是很吸引人的,也是传统人物的再塑造,来适应自己所需的主题。鲁迅先生并没有让这些人物完全叛变,而是对他们的一些特有的性格进行放大。比如说眉间尺优柔寡断的性格。在《铸剑》这篇小说的开始,作者就花了大手笔来写眉间尺是如何对待一只老鼠的态度,先前是觉得它可恶,打扰了自己休息,但是在用水溺它的时候又觉得它可怜,在要救它的时候又觉得它活该死。如此犹犹豫豫,直到烧了六支松明,也没决定是要救还是要害死它。当他知道父亲的死因,以及要报杀父之仇的决心,可是他却不愿意伤害除了仇人——大王——以外的人,所以最终上演了几个头颅在金鼎内争斗的很是荒诞的一幕。将眉间尺的性格是刻画到了极限。

另外想更多地提到的是《奔月》的故事构成。之前我们听到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嫦娥是被逼无奈,是为了阻止贪婪的蓬蒙。然而鲁迅中的故事中却颠覆了

嫦娥美好的形象,刚开始我还是很想不通的,随后想想,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是“过气女王”。大都指的是那些已经年老色衰,而年轻时是极其漂亮的女人。这里的后羿岂不是如此,自己是射日的英雄,在和平,或者说不再野兽横行的年代,他必须面临这样悲惨的命运。大可感慨一番“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天天的乌鸦炸酱面,嫦娥是之前一直过着好日子的,自然是受不了了,也就吃了仙药飞上了月亮,只是可怜了后羿。

…… …… 余下全文

篇六 :故事新编之本月

《故事新编》之奔月

嫦娥奔月是家喻户晓的唯美爱情故事了,然而在鲁迅的笔尖下却诞生了一个新面貌。初看到奔月二字,便联想到了弯弓射日的后羿,和翩翩起飞奔月的嫦娥。而结合起当时社会的黑暗,知识分子的挣扎和奋斗,鲁迅的用意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奔月这个小故事里描写了后羿和嫦娥婚后生活,却并非是简单的唯美的神话爱情故事。羿箭术高超,常常猎杀动物作为家里的一日三餐。却也因为他高超的箭术,把周围的动物猎杀的寥寥无几,只剩几只乌鸦。嫦娥厌倦了吃乌鸦炸酱面的日子,对生活和丈夫的抱怨与日俱增。羿虽然觉得愧疚,但又无能为力。一日他去打猎,却误杀了一只老妇人的老母鸡,还遭到了弟子逢蒙的诬陷和伏击。令他更为失望的是待他回到家后嫦娥偷食了他向道士讨的可升天的仙药,独自奔月去了。他却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鼓励自己,再向道士讨仙药升天。

短短的一篇小说,以神话中的人物为对象,看似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而人物的无奈和那些对生活叹息却让人幡然大悟,这不是神话,而是生活。神话中的人物不会如此的悲观和无奈,只有现实的生活才会让人有如此的重担、压抑和抱怨。羿曾经叱咤风云,而今却英雄末路,虽怀有一身绝技,却失去了可展现自己本领的天地。而生活却不会因人们的苦闷就停止它的步伐。人也得在悲惨的境遇中继续挣扎。真正的英雄不惮孤独和寂寞。

鲁迅以羿这个形象暗喻了英雄末路的悲哀,其中有自己的影子也有当时中国社会千千万万的为国家为民族而不懈奋斗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影子。国情危急,国家内忧外患,统治阶级腐败无能,爱国知识分子虽然竭尽所能探索国家的出路,但是困难重重,难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

细细品嚼其中的一字一玑,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运用文字的神功,而他寄寓在文中的思想如同春雨中的巨雷,响彻云霄,振奋人心。羿本是射日英雄,而自己的境况却一日不如一日,连深爱的妻子也背叛自己升天。而他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在危难面前的乐观却没有改变过。虽然咀嚼着生活的苦闷,

…… …… 余下全文

篇七 :毕业论文 论鲁迅故事新编

创作就是关注现实

——论鲁迅《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在一九三六年一月出版,全书一共有八篇小故事,都是对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小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进行重新加工,赋予它新的意义(句子不通)。如果说《呐喊》诸篇是鲁迅意为先驱者摇旗呐喊而对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种种生活不能忘怀而对事物的描写与再现的话,那么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基于创作主体英雄末路的悲叹所产生的对人生的反思。时代的急骤变化加深了鲁迅对人的命运与生存境遇的探寻,而历史小说可以“不免油滑”的创作特点又正好契合了鲁迅这种深层的创作意图,可以任性忘情地驰骋于自己所营造的想象空间中,可以毫不顾忌地将自己的情感与体验以及对现实的观察与历史的反思一古脑儿倾注其间,构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创作风格。

鲁迅之所以热衷于创作《故事新编》,其深层原因来自于他作为一个先觉者的生命体悟,来源于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验与独特观察。一方面,作为近代“国民之敌”,鲁迅的基本目的是以“人”为主体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重建,这一特征集中表现为他早期自觉地选择“科学救国”,尔后又对改造国民精神结构的再三强调和不遗余力的亲自实践。从这一思想动态出发,他深情地呼喊过“精神界之战士”,毫不留情地批评过“老中国的儿女”。然而,“立人”理想的失败,现实环境的险恶,先觉者与庸众之间的隔膜与对立,使得壮志未酬的鲁迅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绝望之中。困惑的心灵促使他开始构筑《故事新编》这一荒谬怪诞的艺术世界。在这个看似荒诞的世界中,他可以任意抒写他对生命的感悟与人生的思索,他就像一个巨人,站在人类未曾到过的高度,俯瞰芸芸众生,感受着复杂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鲁迅深深地感悟到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吃人”史。因此,他对国粹主义者眼中的辉煌历史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与绝望感,对泱泱中华大国数千年来的文明史的崇敬之情也就化为“一把辛酸泪”了。因此,其历史小说表示的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主观性,而是表现了整个世界。

…… …… 余下全文

篇八 :郁达夫《怀鲁迅》读后感

郁达夫《怀鲁迅》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郁达夫《怀鲁迅》这篇文章。文章写得沉郁而厚重。在悼念鲁迅的文章中卓尔不凡。作者以形象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鲁迅逝世的感慨。从中,我也看出了鲁迅对中国小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于鲁迅对中国小说作用的升华。

作为新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文学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他将小说从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品转变成了启迪民智的文化产物。鲁迅用其塑造的一个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在历史转折关头一个先驱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揭示了他对封建礼教和愚昧封建文化最为深刻和实质的认识。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描绘了一个恐怖的吃人世界。深刻揭露了在“仁义道德”薄纱掩盖下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他启迪了民众的思想,使民众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生活的环境,国家的境遇,民族的境遇,以及造成这一切的根源。

其次,在于鲁迅对中国小说艺术形式的突破与创新。

鲁迅善于借鉴西方文学形式,并将其转化为传统文学手法。他吸收了西方文学表现心理的多种手法如对梦境、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如《阿Q正传》大量表现了阿Q心理的潜意识与显意识。他还吸收了西方文学的象征和隐喻技巧,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如《药》里的“药”。鲁迅还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加以演绎、“新编”,因此,有了《故事新编》。茅盾曾称赞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最后,在于鲁迅对中国小说语言的革新。

鲁迅开创了中国白话文小说的新时代,告别了以往繁复的文言文。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不仅如此鲁迅在小说的创作中对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语言熔议论、叙述、描写、感觉、想象、梦幻等于一炉,尽量表现人物心灵的多层面。他还追求语言的节俭、含蓄和凝练,善于巧妙的运用动词和副词,甚至是标点。使其作品具有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当然,在表达情感的繁复与痛苦时,他也不吝啬使用语言的冗长与重复。二者交替、混合,各显其长。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