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

表二:19xx年和19xx年苏联牲畜总数之比较(单位:万头)

…… …… 余下全文

篇二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

[显示]名称及隶属机构一览表

职能[编辑]

根据19xx年2月28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部长会议所批出的《国家计划委员会规定》指出:

劳动国防委员会创立国家计划委员会,目的是创制一套单一的国家电气化计划,并监督其实践。

起初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研究经济情况,和在某几方面撰写报告,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

例如媒矿区的重建与发展。要说到全国性的经济计划,则可追朔到1925至19xx年间发怖的年度目标数字,为经济的各方面题供指标。其后则进化为计划全苏联的经济、并计划国家的发展计划。

“a) 建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全国及地方经济的基础和计划。”[1]

19xx年1月31日,第二届所颁布的苏联宪法第1条,苏联政府的最高权力包括:“h)为全苏联、某些工业和与涉及国家利益的私营企业建立经济的基础和计划;代表苏联签署全国性的协议。”[2] ? 19xx年12月5日苏联第八届临时苏维埃,颁布苏联宪法第十四条,指出苏联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需:“a)制订苏联的国家经济计划”。第七十条订明最高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苏联宪法(1936)(19xx年12月5日版本)ru:s:Конституция СССР (1936) редакция 5.12.1936 г.

? 19xx年10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布苏联宪法。整部宪法没有提及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篇幅。

?

第十六条:经济的主管部门需依照国家计划和社会发展,并需考虑

不同产业和地区的原则,结合中央管理和经济自主的企业、协会和

组织。

o 第九十二条:苏联的最高国家和行政机关代表国家“5) 执行统一

的社会经济政策,并管理国家经济,包括科技发展的方向、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

合理使

用自然资源的措施;设计并批核苏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批

核其实施之报告。”

o 第一百零八条:苏联最高苏维埃实行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o 第一百三十一条:部长会议“2) 向苏联最高苏维埃提交当时并将

…… …… 余下全文

篇三 :苏联的发展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xx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 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xx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 (1)实施时间:19xx年

(2)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方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

(1) 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 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①形成标志:19xx年新宪法制定。

②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③形成背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④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的状况;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xx-20xx年高考题(苏联经济)

2010-20xx年高考题汇编

必修二 专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011海南)“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2.(2011江苏)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20xx20xx年高考题苏联经济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3.(2011江苏)在苏联,19xx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xx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xx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20xx20xx年高考题苏联经济

1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6.(2012江苏)列宁指出:“19xx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7 (09广东)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余下全文

篇五 :5.3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5.31《苏联的改革与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史实,知道冷战形势下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苏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2.了解赫鲁晓夫在思想上的改革。

3.能结合具体材料和数据,掌握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并且能简要评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和局限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探究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局限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能力,做到“论从史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2.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总结,明白任何性质的国家都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赫鲁晓夫的改革。

(二)教学难点

评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苏联改革对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借鉴。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采用“质疑──合作探究──归纳”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情境发、分析归纳法、问题探究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讨论。

(二)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数据和文字资料。

(三)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并且记录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

四、教学过程

53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53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53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53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53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布置作业: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以及尼克松的评价。请结合今天所学知识,对赫鲁晓夫进行评价。

五、板书设计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

二、赫鲁晓夫改革

改革的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

改革的措施:1.政治改革:纠正斯大林时期存在的政策错误

2.农业改革

3.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苏联经济社会面临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本课是九年级下册,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包括图片、文字及有关图标,一目了然。直观的教学,有效的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等多项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 …… 余下全文

篇六 :苏联经济政策列表

《新经济政策研究》 高继文 公安大学出版社 20##年版

长期以来,苏联的传统观点一直认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时期;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完成阶段,到30年代后半期,苏联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斯大林宣布1937年苏联已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是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开端。可以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是发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和雏形。斯大林的这一模式的基本战略决策是,把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要求放在第二位,只给予低标准的满足,以便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资源把国家高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但当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已经得到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之后,仍继续沿袭这种体制,显然是战略上的失策。

     到50年代,问题暴露了出来。工业发展很快,从1913年到1950年增加了12倍。而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某些方面还有所降低。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产量仅为432公斤。低于1913年的540公斤。城市中,副食供应不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农村情况更差。有的农庄的工分只有几戈比。

勃列日涅夫

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晚年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大门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最大的时期之一。1964年赫鲁晓夫被政变推翻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毛泽东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结果这句话将中苏关系再次推向冰点。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在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等人的强烈主张下,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为取得美国人的支持,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将消息告知美国方面。

…… …… 余下全文

篇七 :必修二_专题七_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

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

一、选择题

1.

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

AB.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C.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D.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

2.19xx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他地区几乎要拖延一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

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B.说明余粮食收集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D.说明国家已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3.苏联曾经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上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影响图6曲线变化的因素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斯大林经济体制

图6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要保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就必须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是指,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6.美国人科恩在《布哈林》一书中说:“斯大林的政策人为地制造了1932—19xx年的饥馑,俄国历史上最可怕的饥馑。”50多年后《真理报》报道:“19xx年和19xx年冬春相交之际,饿死的人大约有三四百万。”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余下全文

篇八 :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7-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7-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座号:_______ 时间: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0分)

1.(20xx年广东高考22题)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 )

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②沙皇村→儿童村③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西④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A.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2.(20xx年高考广东文基34题)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20xx年高考福建文综23题)《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

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4.(20xx年江苏高考19题)19xx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5.(20xx年江苏高考17题)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