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医诊断学实验报告参考)甲襞微循环检测

中医诊断学实验报告(参考)

实验一:甲襞微循环检测

实验原理:《内经》认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分布的 广泛性与微循环类似。而“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与“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这种气血“双向”流注的描述,与微循环毛细血管内外液体“双向”流动也极其相似。同时,络脉还具有“渗灌气血”和“互渗津血”的作用,实际上起着类似微循环的“血液循环通道”和“物质交换场所”的功能。

在病理状况下,络脉的变形、扭曲、扩张、充血所造成的“赤丝血缕”。络脉气血不畅,血行瘀阻所形成的“血泣”、“血积”。络脉津血失渗,渗于络外所造成的“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络脉血色异常所造成的肌肤色泽异常等,与微循环的形态改变、流速、流态变异、管周渗血、血色、血流改变等均密切相关。

实验目的:掌握普通显微镜观察甲襞微循环的方法,熟悉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指标、方法及正常值,了解常见爪甲色泽的微循环变化。

实验方法和步骤:直接方法,借助显微镜,直接活体观察其形态、分布、流速、流态及微血管周围情况。

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的皮肤皱折,表面为鳞状上皮所覆盖,其中真皮突起形成乳头。每个乳头区有一支到几支形如襻状的毛细血管,故称为毛细血管襻。毛细血管襻由较细的输入支、襻顶、和较粗的输出支三部分组成而呈“发夹状”。血流从输入支基低部流入,经襻顶、再从输出支基底部流出。流入输入支的血流主要来自于弓形动脉,从输出支流出的血液进入乳头下静脉丛。此处微血管交错成丛,甲襞微循环观察所见的深度可达到乳头下静脉丛水平。

⑴普通显微镜加光源

一般皆在低倍镜下观察,8×、10×物镜和5×、10×目镜各一个,最好选用平场消色差目镜和物镜,以减少因手指表面球面所造成的成像模糊。

⑵光源:要达到四点要求。

①强光:45度折射光,要使视野清晰,至少应在5V,40W以上。

②聚光:要在甲襞处形成0.5㎝光斑。

…… …… 余下全文

篇二 :实验诊断学总结a

血液检查

血液

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组成。它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血液的组成:(一)血细胞 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2.红细胞 (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3.血小板

(二) 血浆

占全血50~60%(水占血浆的91~92%)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糖、尿素、肌酐、 维生素、激素、各种酶、无机盐等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s count(RBC)

RBC主要生理功能: 通过细 胞 内 所 含 的 血 红 蛋 白 (Hb)来 完 成。 Hb 为呼 吸 载 体, 每 克Hb 可 携 带1.34ml 氧。RBC 不 断 地 将 氧 气由 肺 运 送 到 组织再将二氧化碳从组织运送到肺 最后呼 出 体 外。

参 考 值

(男adult male) 4.0~5.5×10^12/L

(女adult female ) 3.5~5.0×10^12/L

(新生儿 newborn) 6.0~7.0×10^12/L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1) 生理性减少:见于婴幼儿、15岁前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至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其造血功能明显减低等均可导致红细胞减少;月经期暂时引起下降;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循环需要,孕妇的血容量增加约25%,引起血液稀释。 (2) 病理性减少: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

2、红细胞增多:

1)、相对性增高:严重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水分丢失,血液浓缩)。

2)、绝对性增高:(1)生理性增多: 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冷水浴等。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诊断学心脏及血管检查重点

第六节 心脏及血管检查试卷

(一)名词解释

1.Broadbent征 2.Duroziez双重杂音 3.Corrigan脉 4.奔马律 5.Gibson杂音

(二)选择题

A1型题

1.出现奇脉多提示E

A.室性心动过速 B.动脉导管未闭 C.右心功能不全 D.左心功能不全 E.心包积液

2.交替脉见于E

A.心包填塞 B.限制性心肌病 C.甲亢 D.脚气病 E.左心衰竭

3.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外第6肋间,可能的原因是D

A.右房增大 B.左房增大 C.右室增大 D.左室增大 E.肺气肿

4.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D

A.0.5~1.0 cm B.1.0~1.5 cm C.1.5~2.0 cm D.2.0~2.5 cm E.2.5~3.0 cm

5.心前区隆起常见于A

A.右室增大 B.左室增大 C.右房增大 D.左房增大 E.心包积液

6.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见于C

A.右室增大 B.肥胖 C.左室增大 D.妊娠 E.肺气肿

7.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见于C

A.贫血 B.甲亢 C.左胸腔大量积液 D.左室肥厚 E.运动

8.心尖搏动位置改变,属于病理性的是C

A.仰卧位时 B.矮胖者 C.大量腹水 D.瘦长型者 E.呼吸影响

9.下列哪种情况可出现胸骨左缘3~4肋间的异常搏动D

A.肺动脉高压 B.腹主动脉瘤 C.升主动脉瘤 D.右心室肥大 E.夹层动脉瘤

10.肺气肿时,叩诊心界应为D

A.心浊音界左移 B.心浊音界右移 C.心浊音界扩大 D.心浊音界缩小 E.心浊音界不变

11.心尖搏动增强见于B

A.心包积液 B.左心室肥大 C.右心室肥大 D.双侧胸腔积液 E.心肌病

12.负性心尖搏动可见于B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诊断学实验总结(官方版)

实验诊断学总结

实验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总论

概念

[1] 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

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2] 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作的临床医学活动。

[3] 床边检验: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临床检验。

[4] 参考值或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范围是指所有抽样

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5] 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质量(满足医生/客户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

第二章 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一、血液: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二、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血细胞 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2.红细胞 (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3.血小板

三.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

1、一些缩写

Erythrocyte count (RBC) 红细胞计数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 (Hb) 血红蛋白测定

Leukocyte count (WBC) 白细胞计数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

Platelet count ( PLT) 血小板计数

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增高并左移)

2、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诊断学实验总结

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血细胞 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 红细胞 (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 血小板

2. 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

? Erythrocyte count (RBC) 红细胞计数

?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 (Hb) 血红蛋白测定

? Leukocyte count (WBC) 白细胞计数

?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

? Platelet count ( PLT) 血小板计数

3. 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

增高并左移)

4. 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

诊断学实验总结

以上系指在生理情况下,无失血,无血容量过多,平原地区。

? 临床意义:

( 红细胞增加 )

相对性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 绝对性增高:由于缺氧而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时,红细胞可一过性增多

病理性:严重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红细胞减少 )

生理性: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约 25 %,引起血液稀释;6个月~2岁的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减低致红细胞减少;月经期暂时引起下降。

病理性: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

…… …… 余下全文

篇六 :实验诊断学总结

实验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总论

概念

[1]       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2]       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作的临床医学活动。

[3]       床边检验: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临床检验。

[4]       参考值或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范围是指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5]       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质量(满足医生/客户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

第二章    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Key points:

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2 .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3 .白细胞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 床意义

4 .血小板的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5 .何谓核左移、核右移

6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一、血液: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二、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血细胞  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诊断学实验检查习题

血液学一般检查(一)

一、选择题

1、APTT正常和PT延长多见于(  )

A  XIII 缺陷症        B.血友病       C.VII缺乏       D. X缺乏      F.纤溶亢进

2、APTT延长和PT正常多见于(  )

A VIII缺陷症          B,血友病       C.VII缺乏       D.X缺乏      F.纤溶亢进

3、APTT和PT均延长多见于(  )

A  VIII缺陷症        B,血友病       C.VII缺乏       D.X缺乏     F.纤溶亢进

4、血友病甲是由于下列哪种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 (  )

A.II       B.VII        C. VIII        D.IX        E. XI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诊断学实验指导

班级                         座号         姓名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学教研室编

            

体 格 检 查

实验一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的顺序、内容和方法,认识其正常状态和特征。

       (二)了解常见的异常状态和头颈部体征的临床意义。

       (三)叩诊法练习。

    二、实验方法

       (—)头颈部检查方法及叩诊法示教。

       (二)学生分组互相练习,并写出检查记录。

       (三)讨论及小结。

           1、叩诊手法及头颈部检查方法操作评议。

           2、常见异常状态和头颈部体征临床意义讨论。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