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

姓名张立鑫2010221460专业临床二系年级2010班次4

     赵文韬2010221470日期2011年9月28

     郑维金2010221473

       2010221475

【实验名称】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实验目的】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药品和器材】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机械-电换能器,刺激电极,铁支架,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板,娃钉,蛙心夹,棉线,滴管,任氏液,胶泥。

【实验步骤及方法】(详见书P69.P70)

1.      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

2.      用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住心尖约1mm

3.      仪器连接。

4.      观察记录给予刺激后心脏收缩曲线。

【实验结果】

1

正常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讨论与分析】

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肌每发生一次兴奋收缩后,其兴奋性将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心肌兴奋后其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期特别长。

    相对不应期和超长期均处于心肌舒张期内,因此,在舒张期如果给予心室肌一次适当的刺激可引起一个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随后窦房结传来的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常常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样心室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舒张状态,直至下一次窦房结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原来的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和收缩,因此,期前收缩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舒张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 …… 余下全文

篇二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两栖类动物手术的实验操作

                2.学习泰盟软件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了解心肌电兴奋性的特点,观察前期收缩与代偿间歇

二、实验对象:   蟾蜍

三、实验原理:   略

四、实验步骤:   略

五、实验结果:

                     图1. 心肌收缩曲线

                     

              图2.蟾蜍心室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示意图

图解:

图1所示为蟾蜍心肌收缩曲线,青色图标表示额外刺激.由图可知,当刺激落在有效不应期(收缩期+舒张早期)内不引起反应;当刺激落在相对不应期内引起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1)AB段--表示心肌正常收缩时间:1.22s(注:平均时间)  2)EC段--早搏时间:0.65s   3)CFD段-代偿间歇:1.95s

…… …… 余下全文

篇三 :模拟实验5 蟾蜍心室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生理科学实验报告—模拟实验5 期前收缩 李丹阳 2006.09.28

模拟实验5 蟾蜍心室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摘要】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心肌兴奋性阶段性变化的特征。学习蛙在体心脏舒缩活动和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及技术。 方法 将微机生物新好处理系统通过张力换能器与蟾蜍心脏相连,刺激蟾蜍心脏,记录心搏曲线和ECG。 结果 用中等强度的单个阈上刺激分别在心室收缩期①,舒张早期②和心室舒张早期之后③刺激心室,则①②不会产生期前收缩,而③会,并且期前收缩后出现代偿间歇;正常蛙心的心电周期为1560ms,心动周期为1560ms,正常搏动时心电为1.28mv,收缩力为2.56g。期前收缩起点至下次正常心室收缩起点之间的时间,即代偿间歇为1780ms,心室收缩起点至期前收缩起点的最短时间,即绝对不应期为580ms。发生期前收缩时,心电为1.05mv,收缩力为

2.1g。 结论 正常的心搏曲线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当心室处于收缩期或舒张早期时,无论给以多大的刺激,都不会有期前收缩出现;而当心室处于舒张早期之后时,若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可以出现期前收缩,且期前收缩后一定会出现代偿间歇。

【关键词】心肌兴奋性 有效不应期 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

心肌每兴奋一次,其兴奋性就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变化。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在于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内,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兴奋而收缩,但在舒张早期以后,给予一次较强的阈上刺激就可以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以前,产生一次提前出现的兴奋和收缩,称之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同理,期前兴奋亦有不应期,因此,如果下一次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便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这样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的舒张期,这就是代偿间歇。

…… …… 余下全文

篇四 :青蛙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康复2  实验小组:第三组  姓名:卢锦锟    实验日期:20##929

(一)实验项目蛙类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的观察

(二)实验目的: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三)基本原理:(要求对写出关键点)

心肌在经历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周期性的变化。心肌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特点是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约相当于心动周期的整个收缩期甚至包括舒张早期。在此期中,任何强大的刺激均不能使之产生动作电位。此后为相对不应期,可对强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最后为超常期。后两期均发生在心肌的舒张期内。因此,在舒张期内(有的不包括舒张早期),给予心室一次阈上刺激,便可以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心室之前,引起一次扩布性的兴奋和收缩,由于该兴奋和收缩发生在正常节律性兴奋之前,故称为“期前收缩”(亦称“早搏”)。而正常的节律性兴奋到达时,心肌正好处于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此时心室停留舒张状态。直至下一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正常的节律性收缩。这种期前收缩后出现的一次时间较长的舒张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四)实验主要设备和仪器、药品和用品(要求分类、简洁、清晰表述)

1、仪器设备: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铁架台,张力换能器,微调固定器,蛙类手术器械,娃心夹,刺激电极等;

2、药品用品:丝线,滴管,烧杯,任氏液,胶泥等;

(五)实验的步骤与方法(列出主要步骤、方法要点)

1、动物手术:在体蛙心标本的制备

1)破坏青蛙的脑和和脊髓:左手持青蛙(或蟾蜍),用食指下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右手持探针在头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皮肤,再将针折向前方插入颅腔,并左右移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探针退出至枕骨大孔出,将针尖向后,插入椎管捣毁脊髓。待其四肢肌肉僵直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消失、无自发运动,即表示脑、脊髓已完全破坏。

…… …… 余下全文

篇五 :动生实验报告——实验九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年级班级  ?

课程名称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实验九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蛙心灌流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月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

1.实验目的

1. 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和蛙类心脏的描记方法

2. 熟悉蛙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自动节律性活动

3. 观察两栖类动物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传导系统的自动节律性高低

…… …… 余下全文

篇六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

一、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及传导速度测定

实验目的:加强理解兴奋传导的概念,掌握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

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

实验原理:通过测出示波器上动作电位传导的距离和传导所需的时间,计算传导

速度,可以了解神经的兴奋状态。

1. 潜伏期法:测量第一个通道动作电位潜伏期的时间t,输入刺激电极到第

一个引导电极间的距离s,v=s/t。

2. 潜峰法:测量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和两对引导电极间的

距离,v= (s2-s1)/(t2-t1)。

实验步骤:1.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

2.连接仪器,引导动作电位波形。

3.剪裁编辑图形,计算传导速度。

实验结果:1.(见图)

2.计算

S=10mm, t=0.33ms, v=10mm/0.33ms=33m/s

分析讨论:

1.我们通过对潜伏期法和潜峰法测定结果的比较,结合神经干的特性进行分析:动作电位的起点本质是神经干中传导速度最快的一类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到达记录点引起的,潜伏期法测量的速度本质是此类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而潜峰法的形成本质是各种神经纤维兴奋相互叠加后最强的部分。如果采用潜峰法测量,由于“迁延效应”代表的时间不够准确,不能代表神经干的传导速度,故应该采用潜伏期测量才更准确。

2,.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干表面传导,兴奋传播过程中造成引导电极下电位改变,故可记录到双相动作电位.通过两对引导电极可观察到兴奋由一对引导电极下传至另一对引导电极下所需时间,根据兴奋传播的距离和所需时间即可计算出传导速度.

实验结论:本实验中测出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为33m/s。由实验可知,神

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受到有效刺激可产生动作电位,同一条神经干中不同的神经纤维兴奋性不完全相同,且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发生改变,兴奋以一定的速度在神经干表面传导,神经兴奋的传导依赖于神经纤维的完整性。

…… …… 余下全文

篇七 :蟾蜍实验报告

生命科学院 张茜 111070094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生命科学院

张茜 111070094

一、实验目的意义

两栖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例如消灭害虫、作药用资源等等。蟾蜍作为医学、生理学重要的实验动物则使用更为广泛。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z 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的准确取材。

重点:了解在摄食方式、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 难点:理解两栖动物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二、实验对象的获得与麻醉

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特种养殖场购买(如牛蛙养殖场)。

抓取方法: 抓住其后腿,有经验者也可抓住其身体或借助一块布来抓,因蛙体表粘滑且蟾蜍体表有毒液分泌。

麻醉:两栖类皮肤有渗透性,放入含麻醉剂的溶液中就很容易麻醉。0.1%的甲磺酸—三卡因(MS—222)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即可麻醉动物,所需时间因身体大小而异。也可用呼吸性麻醉剂,将蛙或蟾蜍放进玻璃罩或标本瓶内,同时放人浸有乙醚的棉花,几分钟后,即可发生作用。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观察

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1.头部

1 / 8

生命科学院 张茜 111070094

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 …… 余下全文

篇八 :蟾蜍心室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a

              蟾蜍心室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实验目的和摘要:

1、实验目的:

(1)学习蟾蜍在体心脏舒缩活动和心电图记录方法和技术。

 (2)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心肌兴奋性阶段性变化的特征。

2、实验方法:

使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用中等阈上刺激分别在心室收缩期、舒张期和心室舒张早期刺激心室,记录分析数据结果。

3、实验结果:

 在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早期未出现期前收缩,不出现代偿间歇;在心室舒张的中晚期则出现了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4、实验结论:

心室在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不发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当其处于心室舒张中晚期时给予阈上刺激则发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二、关键词:

代偿间歇,期前收缩 ,收缩期,舒张期

三、引言:

心室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窦房结的一次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因为兴奋过程中兴奋性是发生变化的。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产生的每一次兴奋传播到心房肌或心室肌时都是在它们前一次兴奋的不应期终结之后,因此,心房、心室能按窦房结的兴奋节律发生反应。当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病理性异常刺激而发生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时,由于期前兴奋也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这样,在紧接着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肌时,常常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肌的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引起心室收缩,因此在期前收缩后会出现一个代偿间歇。

四、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蟾蜍,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粗剪刀一把、眼科剪一把、镊子两把、玻璃分针一把、蛙钉4个、培养皿1个,蛙板一个、滴管一个、棉线若干,蛙心夹一个),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铁架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微机,任氏液。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