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学校团组织十三大报告的写法

学校团组织十三大报告的写法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

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

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 …… 余下全文

篇二 :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与18大三中全会决定的区别

政治学者陈子明在《德国之声》撰文,对比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从4个方面论述《决定》的要害就是阉割政治体制改革。

一、《决定》推行的仍旧是〝跛腿改革〞

十三大政治报告提到:〝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26年过去了,国人对于这一点的体会越来越深。

《决定》在〝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大谈深化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陈子明断言,这种片面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也就是说,或者由此而取得的经济增长不可能长久,或者由此而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不可能由全体国民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分享。

二、高层无政改主动性

十三大政治报告说:〝党中央认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

文章认为,《决定》对政治体制改革轻描淡写,实际上就是说:党中央认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还未成熟。

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再表明: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诸如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一定要有上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动手要早,下手要猛,越拖阻力越大。等到实在拖不下去的时候,想改革也来不及了,那时将是〝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高度民主〞变身〝协商民主〞

十三大政治报告说:〝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决定》提到了〝法治中国〞的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目标,却不谈〝高度民主〞,提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协商民主〞。

作者认为,以政治学界的常识来讲,〝协商民主〞是用来补充〝选举民主〞。不谈〝选举民主〞而用〝协商民主〞取而代之,只不过是给〝一党专政〞附加某种美化性的装饰品而已。仅有选举不一定有民主,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选举,就一定没有民主。

四、从〝党政分开〞大倒退

十三大政治报告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十三大后,按照这种原则决定撤消党政不分的中央政法委、国务院部委党组、地方各系统党工委(如教育工委)等。

…… …… 余下全文

篇三 :工会十三大工作报告

**县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文件

履职维权 开拓创新

团结引领全县职工为实现**“抢位五十强 提速过百亿”

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县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

**县总工会党组书记 刘晴明

(20xx年12月1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县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

一、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县广大职工和各级工会

组织在县委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重视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勤奋工作,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 1

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动争取各级重视支持,工作环境不断优化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多年来,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工会工作,为全县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有力的保障。县委每年都召开常委会议专项听取工会工作汇报,颁发了《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工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新时期工会组织建设。县人民政府20xx年开始将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的计提纳入财政预算并实行统一代扣,20xx年又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启动了企业工会经费的税务代收工作,为工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xx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评选**县劳动模范的通知》,并于当年五一前夕隆重表彰了**县首届劳动模范。县人大加大了《工会法》的执法检查,为各级工会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创造了有利条件。县人大、县政协非常重视广大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明确要求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推选中,必须要有一定比例和数量的一线职工。以县总工会为牵头单位开展的“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厂务公开、工资集体协商等多项工作得到了县纪委、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洲新区、县政法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业经济局、财政局、地税局等部门单位和乡镇的大力支持,工会工作环境日益优化。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13个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13个“数字”关键词

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提出一系列新提法、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撷取了报告的“一成一活一美”、“两个加快”、“两个翻番”、“三个自信”、“三清”、“三型”“四个意识”、“四个监督”、“四化同步”、“五位一体”、“八个坚持”13个“数字”关键词,以供理解记忆。

一成一活一美

一成,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美,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

展。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三个发展”理念。

一活,文化活力

【报告原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 …… 余下全文

篇五 :十八大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十大精华

【前言】

十八大的精神始终贯穿着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即使国考的试卷已经在十八大之前就已经出好,但是其出卷的精神也会参考之前的发展目标,所以要参加国考的学生必须精读,特别是在申论的写作中适当引用新精神。

精华一:五位一体:从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报告原文】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报告还提出了明确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 …… 余下全文

篇六 :学习十八大报告的十三点体会

学习十八大报告的十三点体会

最近一直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总体感觉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高屋建瓴,“亮点”颇多,出现了许多新名词、新提法、新观点,体现了中国共 产 党对未来发展的新思维和战略思考,是一个全局性、前瞻性、纲领性文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学习,我主要有十三点感受,

1、胡锦涛同志并没有宣读报告全文,而是宣读了其中的要点,大大节约了宣读报告的时间,这在党代会历史上是第一次,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创新,具有强烈地示范意义。

2、报告表现了高度的清醒。报告第一部分用较少的篇幅回顾过去5年所取得的成绩,相反用更大地篇幅来列举存在的问题,这是前所未有的,表现了党实事求是的一贯方针,对全国今后类似的会议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3、报告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其地位、意义作了全新的诠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 产 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报告表现了高度政治自信。第一次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 “三个自信”的理念。明确提出“既不走封闭

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5、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等提法,“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些提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加清晰。

6、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等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共园洲镇第十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为我们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基础,凝聚了力量,积累了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园洲镇第十三届委员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服务业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距离,支柱产业竞争力不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用地等要素制约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北发展差距较大,城镇建设管理有待完善和提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不够大,加大民生投入的要求更加迫切;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社会管理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建设平安和谐园洲的要求更加迫切;极个别党支部仍存在软弱涣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更加迫切。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是我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建设幸福和谐新园洲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五年工作,对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幸福和谐

新园洲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齐心协力推动我镇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全面惠民、建设幸福园洲”的目标要求,继续坚持“以城镇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八 :县委书记在县委第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县委书记陈建华在县委第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立足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奋力开创中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召开县委第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任务,动员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负重拼搏、砥砺奋进,推动中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建设“六个中宁”、打造“中华杞乡”、构建和谐富裕新中宁、与全区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一年来的工作,并就做好明年工作提出意见,请予审议。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县委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区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克服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和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发展、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强劲势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区外生产建设性招商实际到位资金分别达到124.5亿元、143.5亿元和110亿元,招商引资连续四年超过百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8590元和7900元,均保持12%以上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居川区八县市第一,总量分别占全市的63.7%和45%;三次产业比由14.4:55.5:30.1调整为12:60.4:27.6,二产强势增长、后劲十足;民营经济发展强劲,“中宁现象”得到自治区高度重视,引发全区探析热议。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市县”、“中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县(市)”、“中国枸杞文化之乡”等称号,在全区“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活动中,获得县区排名川区第一、干部作风全区第一的佳绩,较好的完成了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中宁激发新活力。工业经济增长迅猛,民营经济绽放活力,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新上、技改、续建重点项目25个,完成投资80亿元,10个工业项目列入自治区50个重点项目,为县级之最。锦宁巨科80万吨铝板带箔一期、锦绣公司60万吨超细粉煤灰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佳盛远达62万吨铝型材一期、华夏特钢80万吨石膏制酸等18个项目进展顺利。园区自备热电厂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园区基础设施更趋完善,承载聚集功能不断增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居全区34个工业园区第二位,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