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

1、目    的: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是在公司药品上市后,为更好地发挥药品疗效、控制用药人群的风险,并使之最小化而制定的计划。药品风险管理计划是公司开展上市后药品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2、范    围:

本计划使用范围,即开展风险管理的对象为公司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风险评价。

3、职    责:

为更好地对已上市药品风险进行管理,公司指定质量部为专门的药品风险管理部门,指定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并配备具有相应医、药学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对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风险进行定期评价。

4、风险管理计划内容: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品种的风险梳理、启动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必要性评估、制定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的效果评估等内容。

4.1 品种的风险梳理

通过对重点品种的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以及药品上市后监测和研究资料的系统梳理和综合评价,总结出上市药品的突出安全性问题,包括药品的已知重大风险和潜在重大风险,以及相应的高危人群。

4.1.1 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性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药物本身的性质而产生的固有不良反应,二是药品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各种因素变化,产生降解物而发生的与药品质量相关的不良反应。

4.1.2 企业需要总结的内容包括:

4.1.2.1 新的不良反应事件与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有关流行病学信息,以及同类药的不良反应信息,分析其中哪些是超适应症用药、哪些是超剂量用药、哪些是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用药,哪些是潜在风险,哪些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风险是否存在高危人群。

4.1.2.2 与质量相关的风险分析,包括生产处方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出厂产品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产品留样稳定性的趋势分析。

① 生产处方工艺分析:当工艺设计不合理或生产过程控制不当时,可能导致的潜在质量风险及临床使用安全性风险;

…… …… 余下全文

篇二 :☆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

1.目的: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是在公司药品上市后,为更好地发挥药品疗效、控制用药人群的风险,并使之最小化而制定的计划。药品风险管理计划是公司开展上市后药品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2.范围:

本计划适用范围,即开展风险管理的对象为公司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风险评价。

3.职责:

为更好地对已上市药品风险进行管理,公司指定品质部为专门的药品风险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并配备具有相应医、药学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对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风险进行定期评价。

4.风险管理计划内容: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品种的风险梳理、启动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必要性评估、制定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的效果评估等内容。

4.1.品种的风险梳理:

通过对重点品种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以及药品上市后监测和研究资料的系统梳理和综合评价,总结出上市药品的突出安全性问题,包括药品的已知重大风险和潜在重大风险,以及相应的高危人群。

4.1.1.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性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药物本身的性质而产生的固有不良反应,二是药品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各种因素变化,产生降解产物而发生的与药品质量相关的不良反应。

4.1.2.企业需要总结的内容包括:

4.1.2.1.新的不良反应/事件与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有关流行病学信息,以及同类药的不良反应信息,分析其中哪些是超适应症用药、哪些是超剂量用药、哪些是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用药,哪些是已知风险,哪些是潜在风险,哪些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风险是否存在高危人群。

4.1.2.2.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风险分析,包括生产处方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出厂产品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产品留样稳定性的趋势分析。

◆生产处方工艺分析:当工艺设计不合理或生产过程控制不当时,可能导致的潜在质量风险及临床使用安全性风险;

…… …… 余下全文

篇三 :7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计划指导原则

附件7:

              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计划指导原则(试行)

  一、概述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宗旨是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9〕359号)已经针对中药注射剂面临的从生产到使用各环节的风险制定了周密的应对措施。通知要求企业开展风险排查,《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控制要点》已经对企业开展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制定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指导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在保证产品均一稳定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各种药品安全性资料,评估药品风险,制定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并实施,从而在保证药品疗效的同时实现药品风险最小化,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为便于本指导原则的理解与执行,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需要明确以下概念:

  (一)药品风险。药品风险是与药品有关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险。

  (二)药品风险管理。药品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通过药品风险检出、风险确认、风险最小化和风险的信息交流等四个环节以减少用药风险,并通过风险最小化措施的后效评估,不断提升药品的安全性。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贯穿于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三)药品风险管理计划。药品风险管理计划是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上市后为更好地发挥药品疗效、控制用药人群的风险并使之最小化而制定的计划。药品风险管理计划是药品生产企业开展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文件。

  (四)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是药品生产企业针对药品的突出安全性问题而制定的、以实现药品风险最小化为目的的工作计划。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是药品风险管理计划中的核心内容。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所有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企业需要按照《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基本技术要求》提交药品风险管理计划。药品生产企业考虑对其他药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可以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 …… 余下全文

篇四 :质量风险管理计划

质量风险管理计划

1. 目的:建立质量风险管理计划,对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确定,评估和控制,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

2. 范围:建立质量风险管理计划,对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确定,评估和控制,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

职责

3.1质量授权人:

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3.2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审核、培训、实施和监督。

3.3风险管理小组职责:制定并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方案,监督、检查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并进行定期评价

4. 内容:

4.1定义

风险:药品风险是与药品有关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险。一般是指危害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严重性的结合。

质量风险管理:在整个药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2企业质量风险管理方针:通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审核等程序,持续地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使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以预防为主,逐一识别其潜在的质量危害,规避质量事故或药害事件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

4.3 风险管理的内容

企业开展药品风险管理主要从三个阶段:上市前、上市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但我公司产品对上市前的研究等历史背景已不能改变,目前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主要从上市后和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两个阶段去把握和控制。

风险管理流程分为五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交流、风险评审和风险回顾。

4.3.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危害源的识别和对接触这些危害源造成的风险的分析与评估。包括风险确认、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主要由相关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完成。

4.3.1.1风险确认

确认某个产品或工艺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即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确认工艺、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确定研究的过程、产品、问题区域、系统或者研究的对象。

…… …… 余下全文

篇五 :药物首次人体试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指导原则

药物首次人体试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指导原则

鉴于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高风险特点,应该加强从试验方案设计到实施过程全程安全风险控制,确保在整个临床试验中,风险始终被降至最低。为此,申办者必须与临床研究者密切沟通药物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结果,并在前期安全风险甄别和评价基础上,与安全风险管理专家委员会一起,不但需仔细审核临床试验方案,同时需制定药物安全风险管理计划。药物首次人体试验的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需根据研究药物本身的特点单独制定,为药物特异性的风险管理计划,以下为制定药物首次人体试验安全性风险管理计划的建议。

一、总体方面

通过制定研究药物特异的安全风险计划,有利于增强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入组人群的安全性,一些临床试验关键方面的设计应能减轻这些风险因素,包括:

研究人群

试验地点

第一个给药剂量

给药途径和速率

每剂量组受试者人数

同一组内受试者的给药顺序和给药间隔

剂量递增的增量

下一剂量组的选择

终止标准

决定受试者给药剂量和剂量增加的职责分配

一般而言,与研究用药物(IMP)及其药理学靶点相关的潜在风险越高,越需要在首次人体临床研究的设计中采用预防措施。研究方案应描述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包括用于监测和管理可能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的详细方案,以及在必要时更改或中断临床试验的程序和职责。申办者应安排与研究领域的专家一起进行试验方案、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鉴定以及风险规避方案的制定,以确保这些方面已经被适当的考虑并做出应对计划。

普遍认为,安慰剂是Ⅰ期临床研究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设计中应考虑采取随机的设计方式,在对随后采取的同一剂量水平或是剂量递增的决策时,应将给予安慰剂或活性药物的受试者数目考虑在内。当发生可能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时,应能快速获取治疗组盲底,以保证受试者的安全。

对于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而言,如果存在不确定的风险,推荐进行药效学的验证试验来识别其药理学作用以及与临床前试验之间的关联。

…… …… 余下全文

篇六 :药品风险管理.选修

课程14 (药品风险管理概要)在线考试

单选题、(由一个题干和两个以上的备选答案组成,其中只有一个为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

1、 药品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发于( )

A.日本药品监管当局

B.英国药品监管当局

C.美国和欧盟药品监管当局

D.澳大利亚药品监管当局

2、 药品注册管理是针对下列哪一环节进行管理( )

A.药品研发

B.药品生产

C.药品流通

D.药品使用

3、 风险管理的要旨是( )

A.风险最小化

B.质量均一

C.风险/效益比适中

D.价格合理

4、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理解药品注册管理,可以将其归为( )

A.风险管理之A层次

B.风险管理之B层次

C.风险管理之C层次

D.风险管理之B层次和C层次

5、 药品风险管理计划的英文缩写是( )

A.RMP

B.IMP

C.DMP

D.FMP

多选题、(由一个题干和两个以上的备选答案组成,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药品风险分为天然风险和人为风险,下列属于人为风险的有( )

A.药品不良反应

B.基于药品质量引发的不良事件

C.药物不合理应用

D.基于科学局限性引发的药品风险

2、 关于药品质量的均一性和药品风险/效益比之间关系的正确叙述有( )

A.质量均一性是风险/效益比的基础

B.风险/效益比是质量均一性的目的

C.离开风险/效益比,质量均一性毫无意义

D.离开质量均一性,风险/效益比毫无根据

3、 药品风险的根本来源可以概括为( )

A.对于药品本质认识的局限性

B.对于药品监管缺乏法律的强制性 C.对于药品风险/效益比认识的局限性及其客观性

D.对于药品质量均一性或已经形成的风险/效益比认识的技术挑战因素

4、 风险管理的步骤包括( )

A.识别潜在的损失

…… …… 余下全文

篇七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对可能影响到药品质量的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规避质量事故或药害事件的发生,保护患者利益。      

1.      范围

适用于在公司质量体系内的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它适用于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3. 责任                                                                                              

与风险管理相关部门人员负责实施本规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质量风险管理过程的评估、控制和追踪检查;风险管理总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启动与关闭,对风险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最终审批。

…… …… 余下全文

篇八 :新药品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根据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可以从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等九个方面考虑。在医药行业,有不少医药企业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新药研发。

新药研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多学科、多部门、多人员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工程。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现和甄别、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新药申报四个阶段,项目管理应贯穿全程。

新药研发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历程。一个新药的诞生,可能需要十几年,经费可能多则数亿美元、少也要百万千万以上。上万个至几十万个的化合物中才可能成功开发出一个新药。整个新药研发过程投入大、周期长、淘汰率高、难度强。在整个过程中,会有各种不确定性,各个阶段都可能存在着风险。所以对于新药研发项目管理来讲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药研发的每个阶段都要重视对风险的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下面就新药研发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作一阐述。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哪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进展及记录具体风险的各方面特征。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有规律的贯穿于整个项目中。要识别风险,首先应该了解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哪些风险。

潜在的风险

1.发现和甄别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确定可以用作预临床试验的药物。风险主要可能是:

(1)决策错误。医药企业在决定对哪种疾病进行研究时,可能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导致项目失败。

(2)立题风险。立题的好坏与成功的可能性关系极大,立题依据不充分可能导致项目的最终失败。

2.临床前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包括药效学初筛、主要药效学试验、一般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等。这个阶段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项目的目标不明确。如研究人员并不是十分清楚应该筛选具有何种生物活性的物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