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结合现况论文

时间:2023.11.3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许多人已经不再追求简单的衣食住行上的需要,而转移到了对生活质量和对美的追求。美术艺术是最能满足人们审美能力的学科,同时在建筑装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美术艺术中有人们喜欢的色彩和图案,因此在建筑装饰中,色彩和图案的选择都能体现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水平,这是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现如今,人们对建筑装饰艺术极为重视,同时也给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一定的优势,建筑装饰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建设房屋,而转变成了八大艺术门类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术艺术;建筑装饰;结合现状

  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具有着一定的实用功能,可以满足人类对生活的需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能够在建筑装饰中体现出审美意蕴,同时还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价值。在建筑装饰的设计理念中能够体现许多美术艺术的特征,本文将对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对建筑艺术的简述

  建筑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一种,它指的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从而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在2000年前,古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在这三点中,美观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并对精神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著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认为:“建筑就是空间的感觉,建筑也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都十分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节奏以及色彩和装饰等许多因素,而装饰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为建筑艺术增光添彩。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中,就十分注重建筑的装饰,不但要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通常还在屋脊上增添一些走兽装饰,这些不仅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展现出建筑装饰的美感。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又总会以直观形象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世界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反映了整个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复杂内容,以及反映贵族审美趣味的“洛可可式建筑”,从法国兴起后流传至欧洲,外形精巧,富丽堂皇以及故意营造出的不对称感也应用到了现如今的许多建筑设计中。

  二、美术艺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现如今,建筑艺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传统的建筑装饰已经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融入创新元素,才会使建筑艺术发展的更好。下面,笔者将对美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浅析。

  (一)透视在建筑中的应用

  在现如今的建筑结构应用中,借鉴了许多美术艺术中的绘画技巧和风格,通过将轮廓与线条和色彩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有效的控制构图中的各个环节,加上建筑师的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建筑中既能体现美术艺术中的审美情趣,同时又能体现建筑理念和风格特征。

  (二)各环节一体化

  环境、建筑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十分微妙。环境决定着文化,而环境需要通过建筑体现出文化特征和价值,在建筑中能够体现出建筑师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能体现出建筑师的文化底蕴。环境与文化相结合,更让建筑艺术具有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从而也使得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能够代表着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对美的追求。

  (三)构图的设计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无论是房屋的外形设计还是房屋内部的家居设计,都会涉及构图,而建筑艺术中构图与美术艺术中的构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可以通过在图纸上绘制出立体的设计方案,便可以根据图纸设计对房屋进行建设,建筑师一定有着深厚的美术底蕴,在设计中不仅发挥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应该考虑建筑物的美观性,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建筑物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完美的建筑构图模板。

  (四)建筑中的色彩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会将色彩的处理作为建筑的重点,在建筑中应避免特殊色彩的使用,正如美术绘画中的色彩搭配原理一样,在色彩的处理中,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到心情愉快,并感受到房屋中的怡人之感,避免特殊色彩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变动。随着人们对房屋质量要求逐渐提升,因此,人们更注重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对室内物品的陈设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理念都是以美术艺术为基础得来的。

  三、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

  建筑装饰艺术是美术艺术的一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蕴含着建筑艺术中的审美观念,同时也融入了诸多的文化元素。下面,笔者将对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进行分析。

  (一)建筑装饰中融入传统文化

  中国的建筑装饰是从欧洲发展来的,想要让建筑装饰有所发展,就要在建筑中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并结合现代化的建筑装饰理念,让建筑装饰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被大多数人所喜爱。建筑装饰元素给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它们具有着极强的文化性特征,同时这些建筑装饰元素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现代化城市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因此符合人们审美趣味的建筑装饰元素,能让人们在疲惫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惬意和愉快,能够使人们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从而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建筑装饰的目的在于能够装饰产品并点缀建筑,同时让人们获得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建筑装饰通过美术艺术手段对人们的审美情感表达出来。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提升,因此建筑装饰成为了建筑的核心要素。建筑装饰包括利用建筑构建的抽象组合进行装饰,从而更好的表达建筑物的特征以及建筑师的内心想法;另外,建筑装饰中的图案和花纹也能够体系建筑独特的艺术美。由于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我国的建筑装饰理念应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从神、形、意三个角度分析,形代表建筑装饰的外表特征,而神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意指的是建筑装饰所具备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如:在建筑装饰中可以融入中国传统的云纹、龙纹等元素。

  (二)建筑装饰与美术艺术的融合方式

  美术艺术是当代建筑装饰的典范,同时在建筑装饰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早期的中国古典建筑到建筑园林的设计理念中,均可以体现出建筑装饰的魅力。具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美感的建筑装饰在秦汉时期就有所体现,我国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都是极为常见的装饰图案,这是我国建筑装饰与美术艺术相结合的典范。在现代化的建筑装饰中仍然试用。

  (三)建筑装饰中美术艺术的发展方向

  在清朝末期,建筑是一门工学,并没有体现艺术的价值。而到了1925年,建筑装饰艺术才开始兴起并将其装饰理念和风格运用到了建筑设计中来,发挥着积极地影响。建筑装饰带有着浓郁的美学特征,并通过图案、轮廓、线条以及色彩等体现的淋漓尽致,给中国建筑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种风格对后期的建筑装饰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直到21世纪,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因此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在建筑装饰上吸取了欧洲优秀的设计理念,并结合中国本土化的建筑装饰风格,打造了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体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设计师开始将传统的美术绘画中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图案融入进建筑装饰中来。例如:北京的鸟巢、长城等建筑,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此外,北京颐和园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帝王宫苑自秦汉隋唐以来的传统风格。将自然景色和人工建筑巧妙的结合起来,创造了集雄秀于一身的和谐统一风格,从而体现出我国园林艺术建筑装饰的高超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因此人们对建筑装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装饰的美感也在人们的呼吁中显现出来,从而推动了美学的发展。笔者认为,建筑装饰与美术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美术艺术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中去,发挥建筑装饰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促进中国建筑装饰的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在建筑装饰理念中也应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重点,融入进建筑装饰中去体现我国建筑装饰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胡兰贞,李荣华.江西书院建筑美术装饰研究———以庐山白鹿洞书院建筑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029-30.

  [2]尚进宇.美术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完美结合现状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6):23-24.

  [3]费文明.嫁接“装饰艺术”,绽放“美术建筑”之花———设计师刘既漂的建筑设计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02):137-141.

  [4]张焕雪,李强子,文宁,杜鑫,陶青山,董泰锋.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抽样调查的误差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3):176-184.


第二篇:中外建筑美术论文


  中外建筑美术论文【1】

  摘 要:本文通过鉴赏分析中外代表性古建筑美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建筑美术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建筑与美术之间关系的认识,保护、维修好这些与建筑成为一体的美术作品,使建筑和美术作品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留下珍贵的文物建筑资料。

  关键词:建筑美术建筑文化建筑保护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在为寻找、建造能够遮风避雨的生存空间――建筑而辛劳。

  当人们拥有了这种最基本的生存空间后,合理、舒适、美观的目标要求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并且围绕该目标的实现而在一直进行不懈的努力,这种努力也使得建筑学学科本身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目前,人们对建筑的理解早已突破了实用性的概念,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它是通过人的智慧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经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而成,是对设计构思和设计哲理的深层表达,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建筑除了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外,还满足了人的审美要求。

  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力是受他的文化修养、民族习惯、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制约,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以及同一国家不同的历史时代所呈现出的建筑文化、建筑美术都不同。

  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美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它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中国古建筑艺术大约在一万年前产生,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原始建筑艺术在北方、南方的许多地域留下了重要遗迹。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筑上采用木结构体系。

  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以柱、梁、檩为主要构件,各构件之间由榫卯联接,富有韧性,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具特色结构构件是斗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简化,斗拱的数量也由少变多,它已经成为装饰性和等级标志的象征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怕虫蛀火烧雨淋,为了维护木结构构件,使其免受风雨的剥蚀,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用油漆和彩绘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对木结构构建表面多进行护理,现存的古建筑很多是反复翻修的或者是明清时代的。

  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较多。

  在清代,黄色是最尊贵的,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或寺庙才能实用,官员或平民使用的都是青瓦,否则就是欺君之罪。

  皇宫建筑中的彩画也是黄色或贴金的居多。

  在皇宫内部建筑也有不同的等级,大体上可以根据檐的形式,吻兽的数量,颜色等来区分,比如重檐比单檐的高贵,黄色比其它颜色高贵,吻兽数景越多越高贵。

  到了清代建筑构建色彩的施用越来越复杂,突出色彩装饰性功能,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油漆彩画”。

  装饰图案多用吉祥图案,它不仅美化了建筑构件,并且给建筑赋予了达祈福求祥的愿望深刻的精神内涵。

  从佛教的莲花、飞天,到盛唐华丽富贵的牡丹再到明清的岁寒二友,从民间福禄寿喜到皇家的龙凤呈祥,有的还被描绘成金彩,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祈福避祸’

  ‘的吉祥观念。

  雕梁画柱也是中国古人独特审美观的体现,它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随着时代的变迁,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雕饰的动物逐渐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

  如皇家建筑中的龙、凤、瑞兽等雕塑体现了龙风吉祥、常用来守门的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用这种雕刻形式附加在建筑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建筑民俗。

  西方的建筑包括东方的印度建筑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以前,基本上都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

  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神庙,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批巨石建筑。

  古埃及的艺术与法老的绝对权威和其特殊的宗教信仰――对死后生活的崇拜有直接关系,陵墓是占埃及人最重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埃及的建筑艺术主要是同绕着人死后的生活而展开的,金字塔的外部造型很简单,但内部却充满着神秘,内有大量珍贵的稀世珍宝和人形彩绘棺木,四壁涂满了以今世来生为题材的精美壁画,反映了法老期望死后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来世,有人称埃及的艺术为黑夜的艺术。

  金字塔内的壁画,具有一定程式化规则,人物的头部和脚绘成侧面,身体部分多绘成为正面,表情呆板,充满了神秘,壁画以黑、红、黄、褐、白色等颜料进行平涂描绘,色彩鲜艳饱满,富丽堂皇。

  古罗马、古希腊的建筑以大型石头雕塑为主,在公元11至12世纪以后以宗教发展带动起来的建筑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建筑以教堂和修道院为丰,内部以壁画、雕刻及玻璃窗画装饰为主,艺术形象刻板威严,并富有永恒的精神力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建筑内部的壁画、雕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物被赋予灵魂,空间透视感强、造型准确、烘托明暗、动态变化万下,壁画多用湿壁画和蛋彩画来表现。

  如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格拉齐修道院绘制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的天顶画《创世纪》、拉斐尔为梵蒂冈签字大厅绘制的四幅大壁画《哲学》、《法学》、《神学》、《诗学》等,都体现了透视学、解剖学在艺术中的运用,科学与艺术已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西方建筑艺术除了壁画外,还体现在附在建筑的雕塑上,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作品,如著名的《命运三女神》就是巴特农神庙的装饰雕塑、多纳太罗为圣米切尔教堂教堂制作的壁龛雕塑《圣乔治像》、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建筑雕塑等,这些附在建筑上的绘画和雕塑内容多以古希腊神话、圣经故事为题材,这些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中西方建筑美术的差异除了在材料、造型、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而且体现在建筑色彩和建筑装饰上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电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中国古代北方建筑色彩较浓重,相比起来,南方的园林建筑色彩偏淡。

  故宫和苏州园林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建筑的代表。

  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寓,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

  较多,绘画的方式多采用平涂。

  在西方古建筑色彩的运用相对简单一些,从外部色彩上看,色彩梢对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只是在中世纪以后的占建筑中,特别是教堂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外立面和穹窿顶外部带有黄色、橙色、红色、绿色、等色彩的变化。

  西方占建筑非常重视建筑内部的装饰,基本上以壁画为主,而壁画内容多以圣经故事作为主要题材,多用湿壁画和蛋彩画来表现,15世纪以后才开始用油画颜料进行描绘,用油彩进行绘画色彩丰富、体积感强,特别是经过特殊处理,持久性能较好,在西方建筑当中教堂建筑高于一切建筑,所以也就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中西方建筑文化不同形成的建筑美术也不同,从根本上说是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

  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同时西方文化重视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

  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求新求变,并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中世纪崇尚精神的呆板画面到文艺复兴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透视学、光影效果在绘画中的运用,都反映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崇尚内敛,讲究空间与意境的关系,期盼富贵与吉祥的美好愿望。

  中西方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中反映出来,它们为世人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在全球文化和地域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恢复历史建筑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继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在当今变得十分中重要。

  在中国特别是近几年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过程中,成绩是显著的,已经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但在保护占建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古建筑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摆正城市开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发展。

  致使有些地方存在为城市建设而破坏古建筑的现象,在我国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步消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几乎丧失殆尽。

  没有使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没有突出民族特色,没有真正确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体系,许多有一定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在多次修缮后,原有历史与文化信息被修复得荡然无存。

  在发达国家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成片地保留下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和地域建筑文化。

  西方人们有很强的文物建筑保护意识,在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以便培养高层次的文物保护人才,并且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库、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建筑美术作品尤其受政府的保护重视。

  如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格拉齐修道院绘制的《最后的晚餐》五百年来后人不断对这幅画进行修补,到20世纪下半叶,人们又开始采用科学的手段除去所有加补的颜料,用新的科学方法一点一点地恢复此画的原貌,西方国家也是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逐渐提高保护和维修的技术含量。

  与国外相比,我国古建筑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技术含量也正在提高,如恭王府的维修改造工程是在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复原改造的,建筑绘画也是依据当年的图案进行描绘的,改造工程比较成功,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和城市开发应紧密的结合起来,在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创造富含地方特色和现代人文特色的建筑艺术空间。

  中西建筑美术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通过赏析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美术,了解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加深对传统建筑艺术认识的同时,对引领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应尽可能保持古建筑艺术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延续建筑乃至城市的文化艺术与历史,只有技术与艺术能够完美地结合、实用与审美能够形成统一,才能使我们今天的建筑更具魅力。

  中外建筑文化论文【2】

  摘要: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

  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中国 古代建筑 外国建筑 色彩 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色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色彩文化的起源也非常早。

  中国传统建筑在传统建筑色彩的进程很少发生间断,表现出稳定的传承性。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