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优秀文化促进高校文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3.8.6

  一、传统优秀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就是为整个校园建立的一个管理制度,保护学校的设施和对学生的行为准则的约束,让学生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对于制度的制定是相当简单,但是在长期的执行中,也就不会是想的那么简单,在对制度的执行的时候要有耐心,随时做好监督管理,约束校园员工和学生日常的行为,在对学校日常的管理中,很多老师都在努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我们只要利用校园建设的潜在规则,把教育思想贯穿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利用校园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校园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二、传统优秀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促进

  传统优秀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主要就是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的获得和提升,传统优秀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一些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依托传统优秀文化建设优良健康、和谐宽松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生良好精神家园的创建。

  (一)推崇“仁爱”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仁爱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要宽容,认为宽容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必备涵养。在传统文化里,“爱人”包括自爱、爱人、互爱。爱人与自爱是统一的,是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将心比心地去爱别人;也只有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互爱是自爱和爱人的逻辑结果。在高校教学中,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氛围,随时提醒学生要相互学习,针对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度目标。通过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修养,传统优秀文化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对于同学之间的宽容互助、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强调“重义轻利”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确立了“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的义利观,所谓“义”主要是指道德义务;“利”指功利或利益,主要是个人的私利。对于“重义轻利”就是倡导人们在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义”永远在“利”之上,这也是中华民族主导的价值取向。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儒家义利观中的精华必须借鉴发扬,当前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而淡薄社会责任、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对于儒家“义利观”的弘扬,有助于高校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能够自觉的以民族国家大“义”为重,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甚至是不择手段。

  (三)倡导“自强不息”培养积极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种自立自强、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华夏祖先从四季推移与日月星辰运行等自然现象稳健不已的步履中感悟到一种自主、能动、永不停息的精神,认为人应该仿效自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脊梁。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当代高校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塑造学生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悲观、不放弃的精神,让学生志存高远,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

  三、结束语

  校园文化文化包括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对校园物质文化的提高,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然而精神文化就是整个校园文化的灵魂,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第二篇: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播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中国上千年的优秀文化是我国的根本,在大学中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保障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中的传承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只有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文化;高等教育

  一、目前高校校园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

  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的优秀文化是高校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现状,曾经做过问卷调查,调查中85.2%的学生对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不是完全了解,36%的大学生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基本不了解。通过本次调查总结出当前高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宣传存在盲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缺失,在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刻不容缓。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降低,传统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在逐渐减弱。所以,如何在高校中大力宣传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也是高校教育的责任。

  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历史上就有由于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坍塌、意识形态防线崩溃、主流和核心价值观被扭曲而导致一个国家和民族衰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如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它毕竟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观念必然与现代社会相矛盾。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都贯穿着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实事求是、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是当代文化复兴的动力,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根本任务在于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指导学生工作的基本准则,更是学生工作的总目标和总要求,要教育青年学生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更是做好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学生要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仁爱、守信、重义、求大同的观念,高校要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好平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让广大师生理解传统文化,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的认同感,认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途径

  (一)开展传统文化的进课堂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教育。通过校外和校内研修等方式,培养能够完全胜任的教师队伍,从而使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大学教师成为宣传教育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主要偏重记住传统文化知识,缺少精神层面深入的理解,这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高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课堂,渗透到“立德树人”全过程,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成长,让传统文化课出彩。

  (二)精心组织活动,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思想升华。由学院和学生管理部门牵头,采取论坛、讲座等形式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大大激发青年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校可以利用广播电台、微信平台等媒体全方位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氛围,达到深层次的教育效果。通过以上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国家的长效机制,在内心深处深藏爱国之心,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人人要重视,要不断继承和发扬。在大学生活动中要加强传统文化宣扬和教育,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广为传播,这是重要的教育形式,也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和弘扬的重要方法。

  (三)领导高度重视,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它独特的精神与魅力。悠悠华夏,点点滴滴的璀璨文明积淀,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黑眼黑发黄皮肤的美德与智慧。学院要深入挖掘国学经典等魅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教师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熏陶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营造高雅的高校传统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类似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节等,宣传中国传统舞蹈、字画、服饰等在内的优秀文化艺术瑰宝,通过民俗艺术展、画展、迎春晚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传统特色,讲述传统故事,让师生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外,还要借助本地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发挥本地区文化博物馆、城市展览馆、革命烈士纪念陵园等作用,定期组织学生社团学生党员等参观,发挥他们模范带头作用,扩大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范围。

  (四)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宣传传统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舆论氛围。人类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传统节日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节庆全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兴衰起伏,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历程,是现存的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节庆活动深深植根于民族血脉,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显现节点,也是最具典型性的表现时空。节庆活动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包括物质层面上的庆典、祭祀仪式、衣食住行民俗等等,更重要的则是蕴涵于一定的地理区域,表现为多数人共同信仰的精神内容形式。正因为如此,节庆的旗帜上一定会最醒目地镌刻着“优秀传统文化”几个大字,而重要的节庆活动也成为继承和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是时代赋予的任务,也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世界文化交流赋予的神圣职责,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共同关心青年的健康成长,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知识。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