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哲学家与中国哲学论文

时间:2023.7.19

  中国现代哲学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对现代中国哲学影响最大者当数德国哲学。可以说,德国哲学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理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德哲学的交流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早在德国哲学影响中国哲学之前,中国哲学就对德国哲学家产生过影响,而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代。要说中国人文科学对德国人文科学( Geisteswissenschften) 的影响,首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对德国近现代一些重要哲学家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德国哲学家对待中国哲学的态度,不但具有文化交流史的意义,也具有世界哲学的意义。

  ( 一)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中国人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才开始逐渐了解与谈论德国哲学。比起中国哲学家对德国哲学的了解,德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了解要早得多。17、18 世纪,中国文化大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地传到正值启蒙时代的欧洲,当然,这种文化传播工作基本上是由欧洲的传教士完成的。1687 年,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 Philippe Couplet,1623 ~ 1693) 在巴黎出版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这部书向西方读者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四书五经的历史和要义、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思想,对四书五经的重要注疏、佛老和儒家学说的区别、以及《易经》六十四卦及卦图之意义进行介绍。德国哲学家托马修( Christian Thomasius,1655 ~ 1728) 首先在法国、德国、荷兰出版的几家杂志上读到该书的节录,然后读完全书并写出长篇评论。莱布尼茨也在该书出版的当年 12 月,在一封信中表达了他长期怀有的想看到《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愿望。

  ( 二)

  从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评价有了根本的变化。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从赞美的对象变成了批判的对象。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也不能完全用不够了解来解释。随着现代性的发展,西方人在对待其他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倾向,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与强烈。出于西方中心论的傲慢与偏见,对中国哲学的热情在德国哲学家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哲学极度的藐视与不屑。

  也许人们会说,此时的德国哲学家由于自己哲学思想的关系而对中国哲学持批判的态度。例如,康德强调个人自由的道德哲学与将公益置于首位的儒家道德哲学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康德对不强调个人道德意志自由的儒家哲学不会感兴趣。尽管在中国,很多人认为,在西方哲学中,康德哲学是与儒家哲学最契合的,而且西方学者也有这么认为的。

  ( 三)

  进入20 世纪,随着现代性危机的日益暴露,西方哲学家,尤其是德国哲学家对西方思想传统的批判越来越深入。同时,对中国哲学的态度也有明显的改变,即更多地是以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对中国哲学作出大体正面的评价,而且也日益觉得了解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对话,是有益的。但也并非所有德国哲学家都是如此,例如,胡塞尔在其 30 年代的著作中就用理性来区分西方和印度与中国哲学,他认为只有欧洲才有真正的、以绝对真理为目的的理性,而印度与中国只有“准哲学的”理性,所以哲学是欧洲特有的产物。与此相反,舍勒和雅斯贝斯都明确提出“世界哲学”的概念。在雅斯贝斯看来,世界哲学是欧洲哲学的出路: “我们正走在通过我们时代的暮色从欧洲哲学的晚霞走向世界哲学的朝霞的路上。”

  在布伯与海德格尔那里,我们发现了德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真正接受,这种接受为中德哲学的平等对话打开了一条道路。从德国哲学中获益良多的中国哲学家期待这种有益的对话在我们这个世纪能够继续下去,尽管这在今天可能仍然是一个不易实现的目标。


第二篇:浅谈德国民法法律行为理论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在《德国民法典》中,法律行为内容的有效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类型、不能违反禁止性条款,不能违背善良风俗,这是法典中明确要求的,也是经过实践的锤炼留下的精髓,但是我国《民法通则》也能自成一说。文中主要以法律行为内容有效性这个切入点,对比了德国民法和我国民法在对待法律行为内容这个具体问题上的态度以及背后所牵涉到的法律文化,并讨论出《德国民法典》对我国民法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德国的成文法造诣无疑是令人惊艳的,而《德国民法典》的编纂,不仅给欧洲各国的民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模式化的可借鉴成果。

  一、读此书的收获

  (一)读《德国民法通论》,可以了解比较法学的重要性。纵使学习16门核心课程,基本上了解了我国法律体系,但是对于外国的法律知之甚少。在我国各部门法中,民法的发展是势头最好、最成熟的,盖因民法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需求甚笃。然而我国民法借鉴德国民法尤为深刻,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将德国民法中未引进的法律术语和法律知识加以讨论并有选择地移植到我国民法范畴中。《德国民法典》经过历史的沉淀,留下了精髓,我国能运用比较法学这一研究方法从中对比出差异,从而找到适合我国民法发展的途径,是受益无穷的。

  (二)读此书,更能感知民法法典化的迫切性。我国民法领域一直在筹备法典,以期待民法的进一步发展。《德国民法典》中民法领域各方面法律法规都是内容系统、联系紧密、逻辑清晰的,对于民事活动和民事权利救济都有着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中国民法目前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值得借鉴。

  (三)学习法学,就应该思维活跃,不能在字里行间的固有方圆中,可以跳出思维桎梏或者换个思考角度。法律条文往往惜字成金,如果思维僵硬,就不能深刻理解。如《德国民法典》第134条:“本法无其他规定时,违反法律禁止规定的法律行为完全无效。”这条因为规定明确,很少被人注意,但这条规定需要对照法律的每一个具体的禁止规定,看它所规定的具体情况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此条文带有一定指导性,并涉及到很多条文,稍有忽略就会被遗忘,对于学习法学,尤为不利。

  二、此书二十二章的显著观点

  读《对有效法律行为内容的要求》这一章,主要内容是十分系统化和细致化的阐述有效的法律行为在内容上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根据联邦德国的法律,对法律行为内容的要求,在特定的司法领域,首先是要求法律行为的内容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类型,才能被看作是有效的法律行为;然后,当事人就法律行为内容进行协商时,不能违反相关的强制性条款,即法律中规定的抽象或者具体的法律禁止行为;最后,适用于整个民法领域的司法自治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即不能违反“善良风俗”。

浅谈德国民法法律行为理论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三、对我国理论立法的影响

  (一)为了解决我国民法立法的层次不清、内容重叠和矛盾问题,民法的法典化势在必行。成文法国家的民法法典化是不可阻挡的,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这是与判例法国家本质上的不同。试想,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和文献不加以系统和逻辑地归类整合,就没有适用和参照的意义。我国的法典化进程缓慢有其历史原因,即中国古代本土法律民刑不分,制定统一的民法典需要徐徐图之;也有现实原因,早年对于俄国和德国法律的借鉴和筛选,最后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总需要一个社会适应过程。德国民法典从制定到今天,横跨世纪,仍然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民法发展到极致和顶峰的作用,也是我国民法未来发展的目标。

  (二)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要有现实性和超前性。现实性是指民法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紧跟社会潮流,不能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而超前性不是具体法律法规的未卜先知,而是法律的基本构架和和基本规范要尽量科学,经得起适用和检验。德国民法典主要框架是人法、物权法、债的关系法和家庭法、继承法,涵盖了民法的主要内容,即使有改动也不会是大范围的体系变动,只是法律内部具体规范的修改。我国民法主要以《民法通则》为基础,有《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等单行法为补充,为未来的民法法典制定奠定了基础。

  (三)关于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行为的概念。在德国民法中,法律行为专指民法中的法律行为,我国民法中的民事法律行为是由德国民法中的法律行为演化而来的,因此二者有一致的内涵;在我国《民法通则》中,民事法律行为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潜在合法有效之含义,为了分离出无效的法律行为,我国独创了民事行为这一词汇。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就是指有效的民事行为。而无效的民事行为则与民事法律行为是同位概念,共同包含在民事行为中。第二则用以区分不同部门法的法律行为,如行政法律行为,而从这个含义上说,民事行为中所包含的无效的法律行为,也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这与第一层含义得出的结果相矛盾,故而,造成了诸多理解上的混乱,给法律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不便。我国民法应该参照德国民法,制定统一概念,用词科学严谨,达到更加和谐的效果。

  四、对我司法实践的影响

  就本章而言,具体讨论民法中法律行为内容有效性,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55条之规定,我国民法法律行为内容有效主要体现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德国民法在法律行为内容有效性方面与我国民法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只是内容更加细化,更加有层次性。我国民法应该具体在单行法中列出法律的禁止性条款,使得民法条文更加有明确性和易适用性,也可以借鉴台湾民法,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法律行为内容的确定和可能。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要全面考虑法律行为内容有效的要件,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力求符合我国法律文化和司法运用。

  五、结语

  我国的民法典一直是呼之欲出的状态,作为民法典的鼻祖,《德国民法典》的多种科学理论和前人呕心沥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总是能给我国的民法法典化以源源不断的启发。我国民法的思想和精神受德国民法文化影响甚大,不光是法律行为理论,还有物权行为、债法改革等等,原因不仅是因为《德国民法典》本身是臻至化境的,也是因为我国的在法律移植过程中找到了与本土国情相契合的切入点,未来我国的民法发展将会更加进步和完善,前景广阔。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