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舍身取义下

时间:2024.4.20

仁义之实:事亲篇

孟子名言

上一讲我们强调,在孟子里面讲仁义至上,仁义要高于利,从理论上,孟子是把仁义放在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用形象化的语言、用故事来证明,通过上一次的讲解,我们也感觉到孟子所强调的仁义,有一点虽然是很美,但是难以施行,于是有人就说,他的弟子就问,“道者高矣美矣,亦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及,而日兹兹也。”老师,你提的这个仁义、这个道太高了,像登天一样,我做不到怎么办,你不能把这个道让它低一点吗?让大家都能每天通过努力就能接近于这个道吗?孟子说,努力可以,但是道不能变、不能改,“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而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想要合乎于道,那得通过自身的努力,不能把那个道变了,道是一种规律,是不随着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是学道、就道,而不能使道降低而就人。

那到底怎么样才能得到道呢?孟子在《离娄上》第九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得民就有道的事。孟子说、:“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也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这段话是说,想要得道不是没有办法,夏桀和纣之所以把天下都丢了、丧失了政权,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丧失了民众的支持,怎么样才是丧失民众的支持呢?那是因为他们丧失了民心,他们失去了民心之所向,因而想要得天下是有规律可循的。你要是能得民,就能得天下,看来得天下的关键在于得民;而得民也有办法,你要能够争取到民心,就能得民,想要得民的关键就是争得民心;要想得民心也有办法,把百姓所欲、欲之的与之,与之聚之,百姓说不喜欢的,就不要让他们去那样做,也就可以得民心了。百姓所高兴的事情我们就做,百姓所讨厌的事情我们就不要做,说百姓之欲仁,基本上就相当于水之就下,而兽之所圹,就像水向低处流,野兽向狂野上奔跑一样。

所以“ 为渊驱鱼者,獭也 ”,獭实质等于向着深水中撵着鱼,“ 为丛驱雀者,鹰也” ,鹰实质上等于是向着丛林去驱逐这些小鸟;“ 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是这个意思,等于把汤武的民众聚集到汤武的身边,那就是桀纣的社会,

桀纣实质上所行的不仁,等于是为汤武这些行仁政者聚拢民众。所以反过来证明我们现在,“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如果现在哪一位君王要能够行仁政,其它的诸侯都等于为你、帮着你聚拢民众,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你就是不想王天下,其实都做不到。

但是情形却恰恰相反,“ 今之欲王者” ,想要王天下者,“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有七年的重病却想用三年的药物来治理,那能治理好吗?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而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现在的这些君王要想得民众,就得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民众,而得民众方能得天下,但是现实却恰恰不是如此,有些人明知道应该这样做,却不这样做,这样的人在孟子的思想中,就是那种自暴自弃的人。所以孟子在《离娄上》的第十章里又提出了一个自暴自弃的观念。

孟子说:“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说话就是不循礼、不由义,像这样的人就叫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行为上不能安于仁、不能循着义来做,这就叫做自弃。仁(仁慈的仁)是人之安宅也,义是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这样的行为就叫做自暴自弃。我们今天也是,年轻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不能向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追求,我们就把他称之为自暴自弃,自暴自弃这一句成语的源出就在于孟子的《离娄上》第十章里。

作为君王,一定要行仁行义。孟子说:“ 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这一段话恰恰就是对孔子在论语中所强调的为政的又一个很好的解释,当鲁公向孔子问政的时候,孔子就说过,“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政者正也。这里边孟子又再一次强调,君要是仁,普天之下莫不仁;君要是义,他所属的民众就没有不义;而君要是正,天下就都行了正路;所以说一正君而国定也。国君正,一国就正。第二,孟子在《离娄上》的第二十章和在《离娄下》的第五章里都反复地强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这里边就逐渐地进入了对仁和义这两个概念的实质,和怎样下手问题的探讨了,我们接着看。

孟子说: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说仁的实质就是事亲,就是孝,怎么样对父母尽孝,就是仁的根本,这里边又涉及到了儒家的仁,这个仁爱和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墨家的兼爱强调是爱无差等,而儒家的仁爱是强调爱有差等,爱要从对自己父母的孝顺上做起,对父母的孝顺实质上就是仁的核心和实质。而义之实,从兄是也。义的根本和实质就是要听兄,按照兄所说的话去做,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听老大的,实质上要用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概念讲,那就是悌,悌就是兄友而弟躬,是弟弟对哥哥的尊敬和听从就是悌,义之实,实质上就是悌。仁是孝,义也就是悌,那智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了仁、知道了义,如果把仁和义的实质和内在的含义都懂了,这就是智慧之所在,所以智之实,叫“知斯二者弗去是也”,你要知道了仁和义的实质,然后不要放弃,时时地记住,这就是智的所在。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那就不断地用这种仁义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按照这种仁义的礼节去做,实质上这就是礼的核心之所在。乐之实,乐斯二者是也。所谓乐就是对行仁义感觉到快乐,那就对了,因为感觉到快乐,这种仁义就是发乎于内心,就不是装出来的。生则恶可已也,就随着你的生命历程的推进,这种仁义就不会停止,因为不能停止,是随着你生命的推进而释放,实际上你就会感觉到很快乐,这种乐就是手舞足蹈,发乎于内心。

孟子思想

这一段话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实质上是孟子思想中仁、义、礼、智和乐的一个集中的阐述。仁是孝;义是悌;智是知这个孝、知这个悌;而礼就是按照这种仁和义去做,是仁义的文化;而乐就是感觉到在这种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从内心深处的一种快乐之所在;合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乐。

当然到后来,到了董仲舒那里,就把这个乐又改成了信,因而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思想,仁、义、礼、智、信成为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纲常伦理,被称之为五常。

实质上这些仁、义、礼、智作为君王做起来,实质上他就是一种善政和善教,这种善政和善教需要君王以身作则,而不能只是口上空说。孟子强调, “仁言,

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这里边就对仁言和仁声有了一个区别,仁言就是口中说着仁义,而这种对仁义的传播只去谈仁义,对于社会的教化就不如有这种仁义的好名声能够得民心;善政,就是善于处理政务,就不如善于从事于教民能够得民心,你政务处理得好,只能使老百姓畏惧,而你善于教化民众,老百姓才能够爱戴你,所以说善政只是得民财,而善教才能得民心。

在这里实质上是对仁、义、礼、智在诸侯这个层面、在为政这个层面上,又做了一次深入的探讨,这些仁、义、礼、智不是从外边求来的,它是基于人性,把人性从内心深处挖掘出来。它对于仁来讲,这是一种良知良能,不带外求的,因而孟子说:“ 仁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良能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不学而能,这叫良能。 “不虑而知者,其良知矣。 ”不用考虑就知,这就是良知,所以良知良能都是人的本性。孟子说到这里,其实这就提到了儒家文化中涉及到人性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人是有良知和良能的,什么是良知和良能呢?理论上强调了,不学而能是良能,不虑而知是良知。

因而孟子说:“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其实仁和义是本于人的内在心性,只不过是体现出来所波及的范围不一样而已,在自己的家中,仁就是孝,义就是悌。因而孟子强调,亲亲就是仁,你亲爱你的亲人,以你的亲人为亲,这就是仁,而把这种爱亲之心推之于天下那就是义,在家称之为孝,在外称之为仁。那敬长就是义,在家敬长那就是尊重兄长,听哥哥的、从兄,那就是悌,而把这种思想推及到社会上,在社会中进展,那就是义。怎么样在社会上进展呢?你要听比你年龄大的,这是自然的兄长;你要听比你职位高的人,这是长官;你要听比你有经验的人,这是尊重历史;你要向有知识的人去学习,这都是一种敬长的体现。所以当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有意无意地体现着敬长,实质上你能做到敬长,就符合了义的标准,所以仁义推行于天下,没有别的,就是把这种孝悌之心由己及人,从家庭推向社会,这就是行仁义的路。 那怎么做?孟子在他的文中有多处的论述,其中有人问,“士何事”?我们讲孟子,我们强调的就是儒士文化,他的学生就向他问,他的一些朋友也跟他问,士应该干什么呢?士的使命是什么呢?士的追求是什么呢?孟子说, 士就是尚志 ,就是能够以自己的理想目标为上,这就是士的使命。然后这个朋友或者学

生还是听不懂,又继续问,“ 何谓尚志 ”?孟子就一语道破地说,“ 仁义而已。 ”其实士的目标也是追求仁义,什么样才能算仁义? “杀一无罪非仁也” ,无罪而杀那就不是仁,“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不是你该得的,你就去取了,这就是不义。

所以转到了取舍的问题的时候,这个义就发挥了它的作用,那就是什么时候该取,什么时候该舍,义就有了标准,就有了义的标准,“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 ”人应该坚守着什么样的原则?“ 仁是也 ”,坚守着以仁为本的原则,行仁由义。“ 路恶在 ?”路在哪?“ 义是也 。 居仁由义,而大人之事备矣。 ”什么是大人之事呢?士所尚的志是什么呢?其实不外乎就是两个字,仁义而已。

仁义之实:从兄篇

孟子名言

仁和义的概念,只是对人不对物。孟子曰:“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说,君子对于物,尽管他喜欢,但是他不对它讲究仁,是爱而不仁,这个不仁,不是我们不仁连用的那个不仁,是不用去考虑仁的问题,对物品只有喜爱和不喜爱之分,而没有仁和不仁之分;对人就不一样了,对人那有仁有爱,对人的爱就是仁爱,而对物的爱只是喜欢,只是物欲;而对于百姓,是仁之而弗亲,有这种爱心,但是并不是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能够做到亲其亲而仁其民的程度就是正好,对百姓讲究仁爱,对自己的亲人讲究亲爱,仁民而爱物,对百姓讲究仁爱,对于物品只有喜爱而已。

这个区别是非常明确的,对物只是喜爱,对百姓是仁爱,而对自己的亲人,就是亲爱了。他在这里边又继续做了一个解释,“ 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喂养他,但是对他并没有爱,那实质上就是对小猪、等小鸡这些家中养的牲畜的态度;“ 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你爱他但是你并不尊敬他,这是对宠物的态度,养个

小狗、小猫,你都很喜欢,但是说我因为养一个小狗,不仅喜欢这小狗,我还很尊敬这小狗,这是没有的。所以仁爱只是对人,不是对物,恭敬者,都是对人的,而对物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有的只是饲养,养着但不爱,有的是爱着但是并不敬,既能奉养又能敬爱,那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质上,这就是孟子关于仁爱的一个细致分析。

《尽心篇》

在整个《孟子》中的后半部分,在《尽心篇》里边,有过这么样的一番话,实质上这一番话相当于对《孟子·梁惠王上》中第一段,孟子和梁惠王之间对话的一个呼应。在《梁惠王上》里边,孟子强调了仁义,说王不能光说利,而不去考虑仁义,在《尽心下》里边,孟子就直接对梁惠王这种只求利而不求仁义的行为,做出了一个批评,孟子说梁惠王这个人缺乏仁爱之心,怎么讲呢?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要真是一个仁人,能用他这份爱心,不仅施于他所爱的人,还能够波及到他所没有爱到的人,这种爱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其所爱又影响到他所没有爱到的那些人。而不仁者是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不仁的人是把他所不爱的那种行为,不仅施之于他所不爱的,而且还要波及到他所亲爱的人。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孟子就解释了,说“梁惠王以土地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就是梁惠王就是因为追求开辟疆土,争夺土地,使自己的民众苦于战事,生活已经是很乱了,已经没有一个和平幸福的生活了。“糜烂其民而战之”,使民战,结果大败,上一讲我们讲了围魏救赵,最后不仅把大将庞涓战死,连自己的儿子都死了,“大败将负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训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打了一仗没有胜,没有胜又继续打,最后不仅是让他的士兵去打仗,而且让他的亲属也参与到战斗里边,最后连他的儿子都搭上了,这就是 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这 就是一种不仁的具体表现 。 一定要强调的仁义至上,孟子曰:“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 。”有些诸侯国的国君是因为继承位置得来的,虽然没有行仁政,也得到了这个国家,但是没有一个不行仁政能够得天下。在小范围内,尽管是不施仁政,也可能得逞

于一时,但是在大范围内,如果不行仁政,想得天下,那是亘古未有的事。这里边就对仁、仁政、仁义又做了一个深入的分析。

说到这里,仁究竟是什么呢?仁是人的本性,仁是一种健康人生所必须秉承的原则。因而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仁爱其实就是人,仁爱其实就是人性的体现,所以“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要是放在一起说,那就是道,做人要居仁由义,那就是道。居仁由义就符合了人的本性,符合人本性就符合了道,这就是率性者为道。你要是做不好,就得去修正,就得去改变,就得去学习,就得去接受教育,因而修道之为教。

虽然说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侧重,但是在儒家文化的大体系下,所要强调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在《孟子》的书中,不仅把仁义合起来称,还特别地强调了义这个问题。因为仁在孔子的思想中,在《论语》里边已经多有提及了,应该说仁的思想,孔子是强调的非常的充分。到了孟子这里,孟子就把义和仁合称,同时又对义这个思想进行了特别的强调。强调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百姓层面上,都非常熟悉的一段特别著名的语录,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也想要,熊掌我也想要,红烧鱼好吃,我想要吃,扒熊掌更好吃,我也想要吃,但是红烧鱼和扒熊掌,不能同时上来的话怎么办?给我上扒熊掌,我不吃红烧鱼了,因为扒熊掌比红烧鱼更珍贵;生是我需要的,谁都想要好好活着,义也是我需要的,仁义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我也都需要,但是两者都得当然好,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这就需要选择了。在孟子这里强调,宁可舍生也要取义,这就和孔子所强调的宁可杀身也要成仁,达到了一个同样的高度。

因而我们常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这段文字我们都耳熟能详,孟子其实在说完这段文字之后,又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探讨和解释。说“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胜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虽然是我想要要的,但是我想要要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能随随便便的就要这个生命,而不管那个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我不能去苟得,生虽可贵,我不能苟活。

在我们今天,不也有对这个问题的强调吗?我们的革命烈士曾经就有这样的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这里边,尽管生命很可贵,爱情也很美好,但是追求自由、坚守真理,它是高于生命、高于爱情的。所以孟子说,生虽然是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死亦我所恶” ,谁不怕死,谁不讨厌死,谁想死?但是“ 所恶有甚于死者”, 我还有比对死更讨厌的事情,那我就是宁可死,也不能做那样的事情。所以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辞也 ”,所以在选择那种自己更讨厌的事情和死的时候,那我宁可选择死,不怕死,我就可以从容地面对死亡,所以患有所不辞也。

假如“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果说人所要期望的东西没有一个比生更重要的,那“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那人们就只要是能够生存,就都去做了。如果“ 使人之所恶莫胜于死者,则方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说生和死是最大的愿望和最大的讨厌,那可以说为了求生、为了避死,人就可以什么事情都做,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说他有比生死更高的道德原则,这些其实不见得就非得是贤能的人才有这样的心,实质上这是人的良知和良能,是每个人都有的。差别不过是“ 贤者能勿丧耳” ,真正的仁人志士把这种仁和义的原则牢牢地抓在手里,记在心中,不丢失而已。

“ 一箪食,一斗羹,得之则生,不得则死,呼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矣。 ”一竹篮干粮、一瓢豆浆,能够吃得到就能活下去,如果得不到就会饿死,就这么紧急、这么关键的时候,如果说你随便地就招呼,“来!我给你点吃的!”对人像对动物一样,踢一脚,吃吧,那实质上是行道之人所弗受,哪怕那是一个乞丐,他也不想要接受,乞人都不需要。得之则生,失之则死,而行道之人,乞人都不愿意受。但是社会的现象往往不是这样的,一到了比这个强的时候,问题就复杂了,你就拿一杯豆浆对着人,那个人可能喝了这个豆浆就饿不死,不喝这个豆浆可能就饿死了,你到那儿去踢他一脚说,来吧,你喝吧,他不一定喝,我宁死我也不受你这侮辱,这是一种情况,但这种情况特别的简单,好处理。而另外一种情况就复杂得多了, 若授以万钟之财 呢?万钟,钟鸣鼎食,很多的俸禄,如果当有巨大的利益诱惑的时候,那可能就要出问题了,就有可能不辨礼义而受之了,就不管这个财获得是不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了。其实万钟也好,豆羹也好,从实质上都仅仅是维持着生命的延续,所以孟子说,万钟于我又如何?得万钟,不有

礼义,那我也没兴趣,我也不在乎。所以“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难道说不辨礼义的受万钟,就是为了宫室之美吗?难道就是为了妻妾之奉吗?难道说就是为了那些认识我的人对我表现出一种羡慕吗?看到我之后,因为我有着这个万仲之财,我可以能够施于他们一点,使得他们很高兴吗?以前宁可身死我都不受,而今天为了能够有更好的住房,为了有娇妻美妾,也就是为了能够在我的同志朋友面前觉得富有,我的价值已经实现了,那就受了,实质上这就是为财而丧失了礼义。

实质上在孟子的思想中,这就叫 失其本性 。因为礼义、仁义是人的本性,违背了本性而去获取万钟的财富,那就是失了本心,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了身外之物,而使得自身的修养得到损害,那是君子所不为也。那要是“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那可是太可怜了,“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这不是怪事吗?“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谓的修道之为教,学习教育也没有别的,就是能够把我们的本心、本性收回来而已,人有鸡犬放,那家里养个小鸡、养个小狗放出去了,都知道把它叫回来,而这种心放出去了,却不知道收回来,那这心难道说还不如小狗、小鸡?所以学问的关键就是收心,能够把这种心性收拢得住,知止,保持着良知良能,有仁心、走仁路、走义路,这就是学问的本质之所在。

其实这里边从求放心这个角度,又对仁义是人的根本做了一次强调,实质上这种仁和义的根本,在孟子这里边是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认识程度,甚至有很多人就为了这种仁和义,宁可丧失生命,也不能把它丢弃。孟子在他的文章中其实就有这样的例子,万章(孟子的弟子)就曾经向老师说,“ 不见诸侯,义之何在? ”士不愿意面见诸侯,这里面有义吗?孟子说有义,“ 在国曰市井之臣 ”,在诸侯国中叫市井之臣,“ 在野曰草莽之臣 ”。都是庶人,而这种庶人可以不见诸侯,不仅自己不见诸侯,甚至是诸侯召见的时候也可以不见,这就是守义。 案例

孟子在这里边举个例子,“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齐景公出去打猎的时候,到这个猎场招虞人以旌,用旌来招虞人,虞人不去,为什么呢?以非

其所招,你用的招虞人的礼不对,虞人就不去,齐景公就要杀,你杀他也不去。这里边孟子就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叫“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真正的志士、真正的勇士是时刻准备着,宁可牺牲也不能放弃那种居仁由义的人生准则。

这里就是孟子对仁对义的一个集中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在《孟子》七篇中把它整理到一起,集中地做一个论述,孟子的仁义至上的思想,我们就讲到这里。

唐虞三代:帝尧篇

概述

《孟子》一书中,为了解清儒家思想的概念问题,孟子是使用了很多历史上那些古圣先贤的事例,为儒家之道的阐发提供了丰厚的事实的根据。就像司马迁在《史记·孟轲荀子列传》中所说的,“ 孟轲乃述汤虞三代之德,是以与所如者不合” ,就是孟子在他的著作中,大量地讲述了汤虞三代之德,汤就是指汤尧,虞就是指虞舜,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代。这一节里,我们就把在孟子著作中,所涉及到的汤虞三代之德集中起来,和大家共同地学习,也就是根据《孟子》中,对于尧和舜及其三代之德的有关叙述,使得我们对历史上中国史前期、上古时期圣贤的行为,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实质上有很多论述,甚至是补今天史书之所不足,价值是非常之大的。

《孟子》

在《孟子》中,首先有对这些古圣先贤能的一个集中的论述。比如说在《告子》第十五中,就有这么一番话,这一段文字是我们今天在学习《孟子》文章的时候,经常选录的一段文字:“孟子曰: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板筑之间,胶鬲举于渔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无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平时我们强调的孟子思想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本于这两个词。在这段文字中,孟子集中地用古圣先贤几位人物作为示例,来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要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举的都是哪些人呢?这些人是怎么样天将降大任与斯人?前面有所不顺,后面又有所顺了呢?

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尧发现舜的时候,是把舜从一个庄稼汉、农夫的行列中提拔起来的;傅说举于板筑之间,傅说是武丁时期的一个贤相,他是个建筑工人,武丁是因梦而想到有这么一个人,当然这是一个传说,把这个人从筑墙的工人堆里提拔起来的;胶鬲举于渔盐之中,胶鬲据说是纣王早期的一个贤相,他是从贩鱼的、卖盐的这种贩夫驺卒的行列中提拔出来的;管夷吾举与士,这句话常常有歧义,管夷吾就是管仲,齐桓公的丞相,辅佐齐桓公,是九合之诸侯,不以兵车之力,接管仲之力也,管仲这个人最初不是帮助齐桓公的,后来在齐国发生动乱的时候,先君去世,两个后来的继承人都急着忙着奔回齐国,争夺这个君位,而管夷吾实际上最初想阻碍齐桓公即位,甚至用箭想要射杀齐桓公,但是齐桓公因为听到了鲍叔牙的举荐,最后就任用了管仲,他举于士, “士”不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士阶层,不是指管仲是以一个士的身份被提拔起来的,“士”是指法官,“士”实质上就是指在受法律制裁的人,管夷吾当时是从被拘禁的囚犯的队伍中提拔起来的,这叫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他是相秦穆公,他是从在市场上贩羊皮小商小贩这个堆里被提拔起来的;而孙叔敖举于海,是在海边劳种,孙叔敖是楚国的一个贤相,他是在海边劳作的时候被提拔起来的。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就能看出来,不管是舜也好还是傅说也好,是胶鬲也好还是管仲也好,是孙叔敖还是百里奚,在他们人生的路上都有一段非常不顺遂的痛苦经历。 根据这些人物的事迹,孟子就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定是苦其心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用一些很不顺随的行为磨炼你,最后在困苦中发愤图强,成就人生的伟业。

大禹治水

孟子在他的书中,经常地用这些古圣先贤的故事来阐述人生的道理。在《滕文公章句上》第四篇里面涉及到了 大禹治水 的故事。“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在尧帝治理天下的时期,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大洪水的灾难,这次洪灾根据我们的史料记载,破坏力是相当的强,是一次非常大的洪涝灾害,当时洪水横流,淹没九州,泛滥于天下;洪水过后之后,到处都是野草、杂树,人与野兽混迹于其中,在此之前几辈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园,都被洪水给破坏掉了,这就是尧帝统治时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一次大的洪灾。这个时期,据历史传说和点滴的史料记载,当时是禽兽鸟兽繁殖都非常多,而五谷不登,粮食没有收成。这和我们今天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今天实际上是希望草木能繁盛一点,禽兽能多一点,人与自然能够更和谐一点,不要总用人为的破坏使得动物、植物都濒临灭绝。那时候不一样,那时候是草木、鸟兽太多了,影响了人的生活,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你到国中你一看,人与兽混杂了,到处是兽蹄子印、鸟爪子印,禽兽特别多。

这个时候,帝尧就为这种现象感觉到内心非常的忧虑,于是就举舜而敷治之,从畎亩之中把舜给提拔起来了,因为在尧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他知道舜他很孝顺,他有一些事迹已经在民众之间传播开来,这些事情当然也传到了尧帝的耳朵里,于是乎尧就把舜提拔起来了,舜于是乎就让益来掌火,益是尧帝的一个官员。据说他是特别懂得用火,这个益就烈山泽而焚之,开始带领他的属下进行烧荒,把生长于国中的野草、杂木全都烧掉,这样大火一烧,禽兽逃匿,这些野兽就开始逃到深山老林里去了,不至于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人兽混杂,时时危害着人的生命。

禽兽逃匿,而禹疏九河,舜就让大禹疏顺河道,哪个地方水拥堵住了,然后就是开沟挖渠,把这个水放回去。当年最早尧舜是用大禹的父亲鲧来治水,鲧治水没有方法,不太科学,他用一种憋坝的方式,进行堵截,总是围堤坝去堵截,水一来围堤坝是堵不住的,所以常常决口,终成水患,没有治理好,最后被帝给杀了。鲧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大禹是子承父志,接着治理洪涝灾害,而禹就汲取了他父亲的教训,采取了疏通的方式,挖沟排涝,把这个水都导出去,于是乎就“瀹济、漯而注之于海”,把济水、漯水都给引到海里边去,“决汝、汉”,汉江、

汝水也都是给它们挖开渠道放出去,“排淮、泗而注之江”,淮水、泗水都放到长江里去。当然这一段在文献上,在解读上历来都很有争议。因为这里边“决汝,汉而注之江”,像汉水,最后流到江里的,其它像淮水、泗水、淮河,它也不往江里流,所以这一块和事实实际上是有出入的。但实际上我们不用去做这种考究式的理解,我们就去认定大禹实质上是疏浚九河,他的治水就是以一种疏导的方式,把这些水排出去,这样去理解就可以了。

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之后中国老百姓才能够安安稳稳地耕种,然后丰衣足食了。这个时候,大禹已经辛苦到什么程度呢?“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没有时间回家,长期在外生活,非常的辛苦 、劳累。其实这段文字也能看出原始先民时期,这些部落首领,这些在传说中的古圣先贤,其实就是用他们牺牲小我、牺牲小家,来为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做出奋斗,我们去了解了他们的这些事迹。

“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家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后稷是周的祖先,也叫弃,据说他的母亲是姜嫄,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认为是不祥,据说是他母亲踩到了圣人天帝的脚印,然后怀孕才有了后稷。因为这个儿子来路不明,以为不祥,于是乎就把他抛弃了。结果就在婴儿时期,弃被扔掉的时候,就有种种不同凡响的表现:把他扔到冰上,这个小鸟都过来,用自己的羽毛保护他,不让他冻坏了;把他扔到小巷子里,没有人去的地方,有牛羊走过来了,而且牛羊不仅从这儿过,还给他喂奶;把他扔到林子里边,这后稷就开始嗷嗷叫,这叫唤的声音很大,当然大家都知道他被丢弃了,后来不得已,就又把他抱回来了,就这样把他养育大。后稷这个人,因为从小就接触到了农耕生活,所以对粮食作物非常的熟悉,有史料认为,他实质上是中国最早从事粮食,由采集到种植的祖先。这段史料在《诗经》中,有非常完整的记载,孟子在这里边说“后稷教民稼穑”,怎么样去种庄稼,树艺五谷,而五谷熟,老百姓就得到了奉养。

从此之后,人有饱食、暖衣,物质生活就相对地得到了基本保证,但是光有了衣食还不行,光有衣食没有教化、没有文明、没有礼义,人和禽兽还是没有区别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先贤们又对民众的这种生活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忧虑。于是乎使契为司徒,地契的“契”,它的发音念 xie ,据说契是殷民族的祖先,

就让契作为司徒之官,教化民众,教百姓以人伦。人伦就是父子有亲,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有义,君臣之间要互敬,要忠诚,那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这就是君臣有义;夫妇有别,男主外,女主内,所从事的重点不一样,共同维持一个幸福的家庭,这就是夫妇有别;长幼有序,谁先谁后,做什么事情要尊长、要爱幼,这是有差别的;朋友有信,朋友之间言而有信,这就是处世之道。这就是契为司徒之后,教化民众之间这种五伦、人伦,就是父子之间要亲,君臣之间要义,夫妇要有别,长幼要有序,而朋友要有信。

“放勋曰: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尧放勋说要不仅要让百姓们有一个很好的物质生活,还要教化他,让他们有文化,让他们要辅民以德,这就是先民在创业之初,既创建了物质文明,又给予人生以精神文明,在古代这种精神文明,其实就是一种德育,从而振德之。

关于什么是仁的问题,孟子最后举孔子的语言来强调尧舜的圣贤,“孔子曰: 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尧、舜治理天下,实质上主要的是要把精力放在得人的角度上。

前面这一段,我们通过孟子的书中知道,在原始初民时期,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洪水灾害的考验,而我们的民族,也就是战胜洪水这种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古圣先贤领导着民众,战胜了灾害走到了今天,这里边我们是看到了,尧舜以得人为能事。在后边的一些章节里边,孟子又大量地举出了,禹与三代中的汤、文武这些先贤们的事迹,以这些故事来佐证居仁由义的思想。

我们通过对《孟子》的阅读,也能够看出实质在孟子书中,有大量的关于尧舜这些先贤们事迹的记述,在下一讲里边,我们将对舜的一些行迹,关于舜的一些故事,给大家做一些讲解。我们平时在引证古圣先贤的事迹的时候,我们所表述的故事的由来,其实有很多就源于孟子的文章。关于舜的故事,我们下一讲再和大家一起学习,这一讲就到这里。

谢谢!

唐虞三代:大舜篇

《孟子》举例虞舜行孝

《孟子》书中常举唐虞三代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思想,实质上是树立了一个中华民族的群体榜样。前面我们讲了唐尧的故事,这一讲我们集中来讲虞舜。 关于舜的事迹,其实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所记载。当然了,司马迁的《五帝本纪》一者说是本于《大戴礼记》中的《五帝德》,再者有很多这个事迹,也是从《孟子》中抽译出来的。在《孟子》这部著作中,就有对舜的事迹的集中记述。

比如说,孟子的学生就问孟子,“舜往于田,号泣于天,何为其号也?”,舜在耕田的时候,有一次就是对天哭号,为什么呢?对着天就开始哭,哭得很忘情,全身心地投入,孟子说,“怨慕也”,这个情感非常深重,是说舜之所以要对天而号泣,是因为他感觉到不能对父母报以全身心的行孝,然后得不到父母之爱,而产生的怨慕,这种怨慕实质上是舜想要尽自己的那种大孝之心的一种情感。但是这里边因为有怨,所以万章就不理解。万章就说: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那舜是不是怨呢?他这个怨又是为什么呢?万章说如果父母喜欢那你就要高兴,不能忘记父母对你的这种喜爱,如果父母要是讨厌你,确实有这样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多了有偏心眼的,有的对有些孩子就不喜欢,对于这些不被喜欢的孩子,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父母呢?应该是劳而不怨,这才是孝。父母爱,孝之何难,父母不爱,孝之犹过,才是这样。为什么舜有怨呢?

在孟子的这个时期。还有一些人也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长息问于公明高,“舜往于田,我听说过,号泣于天,于父母,这个事我没听说,我认为这事可能是不对。”公明高说,“是非尔所知也。”而这个事你是不懂,实质上我要竭力耕田,要尽自己的心去侍奉父母,父母即使是对我不好,那又能怎么样呢?舜也就是因为不管父母对他是什么态度,他还是始终如一地去敬爱他的父母,才获得了天下人的认同。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 帝就是指尧帝,帝尧为了考核舜这个人才,为了能够把天下交给他,自己能放心,实质上是对舜进行了一系列的考核。尧把自己的九子交给舜,让舜来领导,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让舜成为自己的女婿,看看舜是怎么样来领导着他的儿子,是怎么样去处理夫妻关系。同时又给了很多牛羊、仓廪,甚至让他来摄政,管理百官,天下之士多就舜,而借此来锻炼舜的才能,同时也提高了舜的威望。

舜尽管有这样的条件,他也感觉到还不满足,他并不快乐,对他来讲, “天下之事皆悦之,这是人之所大焉”, 普天下的世人都喜欢你,这不是高兴的事吗?舜并不感觉到这就是最快乐的事,这样也不能解舜之忧;“好色是人之所欲,帝之妻以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喜好女色这也是人的本性,尧帝都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还不能解舜之忧;“富是人之所欲,而富有天下都不足以解忧”;“ 贵是人之所欲,贵为天子都不足以解忧” 。那什么能够解忧呢?人悦之、好色、富贵都不能解忧,在舜这里边,唯独是孝顺于父母,能够博得父母的欢心才能够解忧。“大孝终身慕父母”,一辈子都眷恋着自己的父母,而舜是“五十而慕者”,到五十岁的时候,还是那么样依恋着父母,整天地想着怎么样孝顺父母,这才是舜,所以舜是中华民族中,大孝的一个代表。

舜的孝 和我们平时不一样,因为他的这个生活经历有一些坎坷。在《孟子》中有这样的记载,舜的父亲瞽瞍,是个盲人音乐师,舜的生母早逝,而他的父亲娶了一房妻,是为舜的后母,后母又生了象,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而他的这个父亲、他的后母、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对他都不好,在这样的环境里边,舜仍然保持着一颗孝心,这就非常之难了。

在《万章篇》中,万章有这样的话,“父母使舜完廪”,盖房子最后上房梁,家里边盖房子,让舜爬到房顶上去上房梁,“捐阶”就是让舜爬到房顶上之后,把梯子给撤掉了,把那个上到房上的阶梯拿走了,“瞽瞍焚廪”,他爹从下边点火,要把这房子烧掉,这居心险恶。为了要把舜杀掉,宁可把房子都烧了,实质上这个父亲对孩子,对他的儿子心比较狠、手比较毒,然后舜拿着两个用竹子编的斗笠,从房上跳下来跑了,没烧死。“使他浚、挖井入”,然后就从上边用土把井给盖死了,舜又没死,舜在井中挖出另外一条道也跑了。两次想要杀舜都没有杀死,

其实要一般人来讲,就是常人来讲,父亲对儿子这样的狠毒,儿子对父亲可以不孝,但是舜没有那么做。

把舜埋到了井底,瞽瞍和象回到家里,全家人庆贺时候还争功,这争功争得还很可笑。他的弟弟象就说了,出主意想把舜杀了,并把舜埋到井里边这个事,这都是他出的主意,这功劳应该归他,把舜杀了,舜的这些家产,得做一个处理,“牛羊父母”,也就是牛羊可以给爹妈,“仓廪、仓房父母”,“干戈朕”,也就是舜的兵器那得要给他,“琴朕,弤朕”,舜的琴和雕弓,那些武器那要归他。最为可笑的是,象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二嫂使治朕栖”,得让我那两个嫂子来伺候我休息,实际上是杀兄要娶嫂,这是非常不仁义的。

然后就“往入舜宫”,就奔着舜的居室就去了,结果“舜在床琴”,结果舜在家,因为他跑出来了,在屋子里坐着,而且在那儿抚琴。结果象一看舜在这儿,就感觉到很不好意思,说了一句话“郁陶,思君尔! 忸怩。”意思就是我想你,太郁闷了,然后因为说的话言不由衷,这个就觉得很别扭,扭捏作态,非常不好。但是舜没有因为这事怀恨在心,就认为说一贯如此,因为他说“郁陶,思君尔”,我想你想得真郁闷,他哥哥就说,你一直就是这样,这个事就过去了。

孟子学生就问了,如果这么看来,舜是不是不知道象要杀自己?不知道父亲和弟弟要害自己?不是,舜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因为他有孝心,他作为象的兄长,要做一个表率,他想用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家人对他的态度。因而是“象忧舜亦忧,象喜舜亦喜”,他是以家人的忧虑为忧虑。其实也正是在他身体力行的行为的影响下,逐渐地也改变了家人对他的态度,尽管历史上没有记录他的父亲、他的弟弟对他的态度是怎样改的,但我想这个态度是肯定转变了。因为舜的这份对于父母的孝心,对自己弟弟这种友爱,如果要是不通过父母和弟弟的口中,我们今天的人怎么能知道呢?难道是舜自我表白了吗?如果要是舜的自我表白,那这是真的孝顺吗?而这种家庭中所发生的事情,又不是外人所能知道的,这样的事情,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我想应该是舜的父母和他的弟弟在改悟之后,对舜善良的品性的一种宣传,才让我们后人得以知晓。

这里孟子实质上是强调了, 君子的人生只要按正道而行,不要去顾虑外界客观上怎么样去对你,环境虽然对人有影响,但是行正道的时候,不要受恶劣的环境所左右。

《孟子》 举例说伪

在这里边,孟子还举了另外一个故事,实质上对我们也是一个警醒、启迪。孟子学生在说舜与象之间的故事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舜是不是伪喜?他既然知道了象要杀他,然后还装作不知道,而象说“思君正郁陶”的时候,他还说 就是这样,这是不是一种伪善呢?孟子说不是。

从前有人“赠活鱼给了郑子产”,郑国的宰相子产接受了朋友送的一条活鱼,“子产使校人畜之池”,子产就让他的下边的这些人把它放到了池子里边,校人拿到这个鱼之后,自己就给做吃了,“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 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回过来还跟子产说,其实是欺骗子产,说把生鱼放池子里的时候,刚开始它迷迷糊糊的,好像是还处在一种昏睡的状态,过一会儿就活了,然后就游走了。于是子产就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子产就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这就是它应该去的,这就是它的那个样子。实质上子产是想要把鱼放生,而他手下人把鱼吃了,吃了还欺骗他,跟他说把鱼放生了,刚放的时候它是这么个样子,过一会儿它又是个什么样子,子产听了之后还挺高兴。他手下人就出来就说,谁说子产很聪明,他也是很好骗的,我已经把鱼做吃了,现在那个鱼在肚子里,然后我告诉他说我放了,他还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他聪明吗?孟子就分析子产是聪明的。

子产作为一个君子,他的下人欺骗他,那时候用一种合理合法的方式,是一种鱼应有的样子来欺骗了子产,子产信的不一定是这个事,而是这个道理。因此孟子说“ 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之以非其道 。”你可以用一些合理的话语,能够把君子骗得一时,但是你不可能让君子,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你可以用仁义的话语把不仁义的事情掩盖起来,可以对笃守仁义之道的君子实施一时的欺骗,这种欺骗、计谋可能也一时得逞,但是这种得逞,是小伎俩、小手段。君子可能是信了你这么一次,但是你想就此认为君子好唬,就让君子行道非由仁义,那是不

可能的。因而孟子说,“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不能用不道德的方式,使得君子陷到不仁不义的境地。

因此孟子也就此说,舜他对他的弟弟的那番话他之所以信,他之所以去认同,这不是他的伪善,是他认为这才是应该遵奉的兄要友、弟要恭的人伦之正道,所以尽管他知道他的父亲和他的弟弟是要害他,但当他弟弟说出“郁陶,思君尔”,而且表现得也很忸怩的时候,他仍然是安慰着弟弟说,“你一直就是如此”,其实从这一番话里面,也能看到大舜的纯仁纯孝的仁爱之心。

在舜的生平事迹里边,他的行迹在《孟子》里边是多有记载的,我们后来人有很多想要了解尧舜的事迹,有一部分就是从《孟子》这个著作中得来的。实质上在《孟子》里边,对舜的好多行为都有表述,甚至有的时候舜的一些行为,我们现在看着好像是不合理的行为,孟子也多加维护。其实孟子的用心之所在,就是想要在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中,树立起尧和舜在人伦道德上榜样的力量。特别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怎么样能够平息诸侯争战的一种场面,能够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在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精神上的样板,让我们在学习着榜样的过程中,知道哪些是人生应该追求的正道,哪些是君子有所不为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因为不管史实中对这些问题怎么样的记叙,我们作为后来的读者,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孟子关于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述,故 “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义,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什么是以意逆志呢?我们下一次课接着讲。

以意逆志:文辞篇

以意逆志定义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在儒家思想体系里面,是一个关于文学艺术的非常著名的理论观点。它和儒家文学思想中的兴观群怨说、诗言志说一样,在儒家的文艺理论中,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观念。

什么是以意逆志呢?“意”是读者之意,“志”是作者之意,是作者的思想和读者的心情,“逆”字这里有两解,一是“逆”就是顺的意思,逆和顺不是相反的意思吗?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它既具有本身的意思,又具有和这个意思相反的意思,“逆”字的相反意就是顺,所以逆这个词,既有逆的意思,也有顺的意思。就像我上几讲中,所说到《周易》的“易”一样,“易”既有变化的意思,又有不变的意思,所谓易者易也,不易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 “逆”第一是有顺的意思 ,就是指读诗的人要以读者的心情,去顺应作者的心情,这也叫以意逆志。

第二,“逆”还有一个逆推的意思 ,就是向上溯源。比如说河流的流水,我们顺着流水这个方向往下行,叫顺水而下,要是顺着水的方向向上行,往回走,就叫做逆行,这里“逆”就有一个从下向上,从底向头,往上推的意思。从解诗这个角度来讲,诗作在前,诗的作者的意思在前,而读者在后,用读者的心态去推测作者的志意,这就是一种逆推,这就叫做以意逆志。

关键的一点是要分清是谁的意,是谁的志,是读者的意和作者的志,用读者的心意去逆推、去顺应作者的心志,就叫做以意逆志。实质上是强调读者和作者要心心相印,要相互了解那个志向、心意,当然了是以读者去了解作者的志向,这是解诗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以意逆志的境界

所以在这里,孟子就强调 “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解诗的人,大家知道,《诗三百》现在看作者是谁,已经多数不可考,后人解诗常常因为诗无达固,意无达占,所以对诗的解释,要按照诗所表现的思想去解释,不要以文害辞。这里的“文”是文采、文饰,不能用那种外在的、修饰性的文采,来妨碍对辞的理解,对词语的本质思想的理解,还不能以辞害志,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作为内心理想的、情智的一种表达,得用语言表达,得用词语来表达;词语怎么样能够恰当地表达实意,就不能以辞来害志,

因为选择词语妨碍了理想的表达,辞达而已,达意就行;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光是用辞来表达这种志向还不够,还要对这个辞加以修饰,我们后来就把它叫做修辞;辞是用来表达志的,但是辞过于质朴不行,“ 文胜质,则史,志胜文,则野” ,只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那才是最好的,所以对辞尽管有修饰,但是不能以文来害辞,辞是用来表达心中理想和情智的,不能以辞害意。这不仅仅是说诗者应该秉承的一个原则,其实也是诗作者,我们后来的文学创作应该遵循的一条准则;从欣赏这个角度,从解读这个文学作品这个角度,一定要记住以意逆志,用接受心理这个角度,从阅读者的情谊、内心感受去推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只有这两种心情合而为一了,才是对诗的一个恰当的解释。只有做到这一点,这才叫是为得之,这才算真的能够获得了诗的真实的意思。

我们上边说到,在孟子的《万章篇》中,多记载了舜的事迹。刚才我们讲,舜的父亲、弟弟是怎么样去害舜,而舜却不以这种事情为由,来记恨父亲和弟弟,仍然能体现出他的孝心,他的父亲在他上房顶的时候点火,他的弟弟和父亲一起在他挖井的时候填土等事。在《万章篇上》的第三章里,万章继续问老师,象,也就是就是他的弟弟,“每天以杀舜为事”,他天天想着害舜,而舜成了天子之后,就把他给流放了,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不叫流放,就是对他进行了封赏。有人说是流放,那是不对的。万章说,不是那么回事,舜做了天子之后,“流共工于幽州”,把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流放到幽州去了,据说是在舜帝时候的一个不孝的臣子,是四恶之一;“放欢兜于崇山”,欢兜也是当时的一个不称职的、有罪的臣子,把他流放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在三危把三苗杀了;“殛鲧於羽山”,把鲧在羽山给杀了。鲧因为治水不利被舜帝杀掉了,但是舜帝杀了鲧之后,又用了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最后获得了成功。“治四罪而天下咸服”,把这四位臣子都定了罪之后,给了相应的惩罚,天下人都觉得舜做得对,这是诛不仁。 象是一个非常不仁的人,却把他封之在有庳这个地方,难道他的罪过就不该惩罚吗?仁人难道就是这样处理问题吗?在别人就该杀,在于自己的弟弟就给他封赏,这样处理问题对吗?孟子说,这样处理对。真正的仁人,对于自己的弟弟,是不藏怒焉,不宿怨焉,有火就发,不藏怒,不把今天的怨言留到明天去,实际上是用真心来对待自己的弟弟,是亲爱之而已。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因为他喜欢他那个弟弟,他想用哥哥的榜样影响这个弟弟,所以在成为天子之后,就

把象封到有庳这个地方,实质上也是想让弟弟能够富贵,富贵是人之所欲。如果他身为天子,而弟为匹夫,这能是亲爱吗?这能为天下人做表率吗?

有人说放,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封然后却又说是放呢? “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曰放。 ”舜制定出这个体制,其实就是后来,汉代治理国家的一个政治模式,他把他的弟弟象封到了有庳这个地方,在这里边食供,但是因为他这个弟弟不成才,他不让他弟弟管理有庳这块的政务,不能随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用不仁之心再残害别人,我这块封给你了,但是同时我又派官员到这里来管理,再用管理收来的税赋供养你。尽管如此,舜实际上还非常期望着能和象经常地见面,所以实质上这种放就形同于封,要对这个放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在《万章》篇里边,孟子经常用舜的故事来解释,怎么样去区分 仁与不仁之间的一些细微的差别 ,面对一些复杂的事情,怎么做才算仁,怎么样做才是不仁。刚才是说了舜和他的弟弟象之间的事情,接下来在《万章上》第四篇里边,又讲了舜与尧之间的故事。

实质上尧是因为发现了舜这个人才,就让他摄政,摄政之后,尧典上说,“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是二十八年之后,帝尧去世了,这个时候帝舜是摄政,带领百姓祭奠帝尧,使百姓如丧考妣,老百姓怀念尧,就像死了爹娘那样的伤心,“三年之内,四海遏密八音”,居丧三年的时候,四海之内没有音乐,不搞音乐会,没有那些娱乐项目,统统都取消。这个时候,舜是带着天下的百姓是遵奉着尧的。但是孔子说了,“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摄政带着百姓祭奠尧,天下又不能不管理,于是乎就接了帝位,舜就做了天子,“帅天下诸侯来祭奠”,来为尧守丧。“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我听说过有这样的话,“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里边也有这样的话,舜既然是天子,他爹瞽瞍是不是臣呢?这问题都很尖锐。《诗》中说过了,“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天子的,天子他爹是不是天子的的臣呢?就在这儿,孟子说这是《诗》,诗中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是指舜是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此莫非王事,我独是用此来表彰什么样才是贤能的天子。这首诗它并不是说全天之下都属于天子的了,

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实际上这首诗的意思,是强调因为你是天下的供主,那你就要守土有则,就要勤于王事,这才是对这首诗的正确理解。

万章又说了,“尧以天下与舜”,有没有?尧帝是不是把天下交给了舜了呢?孟子说,不应该这么理解,天子不能以天下予人,天子没有那个权利把天下说给谁给谁,这不是天子给的。舜有天下那是谁给的呢?那是天给的,天给他才行,不是天子给的。“天不言”天也不这么说,叫做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人”,天虽然不言,但是以行动和一些现象来表现出来,谁有德,谁才能获得天下。什么是天呢?其实在这里边,孟子就借助《尚书》中的语言,揭示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天就是老百姓。因为它这里边引证了说,“泰誓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天要看什么要看我老百姓看什么,天想要听什么,要看老百姓想要听什么,天意就是民意,民视、民听就是天视、天听,实质上天子的权利是百姓给的,这才是一个内在的条件,那不是天子之间,像私人物品一样相互的交换,能承担天子之职是天授予的,或者说那是百姓,是民心,是民意所授予的。这实际上是就着尧与舜之间相互揖让的这段历史,孟子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孟子》书中,有很多关于舜的故事,而且都是一些非常难解的难题。比如下边这一段,“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为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蔽蓗,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陶英就问了,这个问的很有意思,在历史上有一个传闻,舜做天子,他封了皋陶做法官,瞽瞍杀人了,也就是舜的爹杀人了,这怎么处理?孟子说,“执之而已”,该抓就抓,但这样舜不阻挠吗?舜当然不阻挠了,因为舜已经封皋陶作为法官,由皋陶来处理这事了,皋陶说抓就得抓,那舜怎么办呢?舜很有意思,一方面他并不阻挠皋陶去抓他爹,同时他把他爹从监狱里边偷着给背出来,背起他爹就跑,宁可不要天下,视弃天下就像视扔掉一个破草鞋一样那么淡然处之,不把天下太当回事,而以至孝为最上。所以他背起他爹就跑,一直跑到非常遥远、偏僻的海边上,而且是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乐得什么都不在乎了。舜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为了孝宁可不要天下 。

舜非常好,好在哪里呢?他天性就有一种从善如流的品质,而且他的德行仿佛就是像上天赐予的一样,当他在深山之中,居住在这个草木、石头里边的时候,他每天是和那些野兽处在一起,他为什么和那些野兽、野人不一样呢?差别就在于当舜听到一句善言,看到一件善行的话,他能从善如流,马上按照善言去做,善行能够达到“若决江河,沛然莫之御”的程度,只要是一有这个机会,他立刻就冲上去了。而且当年舜每天是吃着一些粗糙的粮食,物质生活很贫穷,好像这种生活就应该一辈子伴随着他,但是等到做了天子的时候,穿着锦绣斑斓的衣服,而且能够操琴而谈,有帝尧的两个女儿做他的妻子,就好象天生就有的一样。舜这个人虽然身处在困境的时候,跟百姓其实是一样的,一旦是条件改变的时候,他对好的条件也能够安之若素。

所以他是我们这个文化体系中学习的榜样,不仅舜如此,舜以后的这些中华民族文化中,先贤先圣们都是如此。孟子就说了,“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负夏、鸣条现在在哪儿都不好说了,但是肯定是在东边,舜是东夷之人;“文王生于歧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舜和文王比较,一个是东边的人,一个是西边的人,如果从地域上看,相去千里,要是从时代上看,相距千年,但是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就是都按照一个原则去做,原因就是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遵循的道都是一样的,都是遵循着仁义之道,才能够得志于中华民族。

关于舜的故事,我们这一讲就到这里。

以意逆志:志意篇

古圣先贤之志

不管是舜,还是文王;不管是东夷之人,还是西夷之人;不管是上古,还是中古,得志行乎中国,若何符节,这先圣后圣,其揆一矣,都是遵循着一条道。我们前边说了尧、舜,下边再看一看那三代的贤君唐虞三代,也就是从唐尧虞舜来看一看夏禹,以至于侯。

在《孟子》书中,对这些古圣先贤是多有记述。孟子曰: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忘道而为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意思是大禹非常讨厌那种美酒,大家认为美酒都应该好,但禹恶旨酒是因为酒能乱性,酒能乱德,酒能误事,所以大禹非常讨厌旨酒、好酒,他是不喜欢酒的。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殷商王朝就是因为好酒无度,以至于国败身亡,纣王就是好酒,大禹就认为这酒能坏事,所以他是恶旨酒;而好善言,有讨厌的,就有喜欢的,他喜欢善言善行,对人有益的话;汤执中,商汤这个人处事也很有原则,他是执中,就是用中也就是中庸,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文王视民如伤,文王看着百姓,总觉得百姓生活得不好,有痛苦,所以百姓的痛苦就是文王的痛苦,他心中总是惦记着百姓,就像自己身上有伤一样,不能忘却;武王是不泄迩,不忘远,武王对待人才,对待这些好的事情,不管是近的还是远的,都能够牢牢地抓住;而周公是思兼三王,周公摄政想把所有的、在他之前这些贤君的德行都容纳进来;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事有不合,他考虑这个处理现实的问题时,处理事的方式和古圣先贤处理的方式,如果要是有不合乎、不相吻合的地方,他就觉得这个事情不对,就开始思考,达到仰而思之程度,非常深刻的进行思考,要夜以继日,想不明白不睡觉;一旦幸而得之,坐而待旦,要是真的豁然开朗了,想明白了,哪怕是深夜想明白了,马上起身坐在那儿等着天亮,按照这种善言善行立刻付之实现。这些古圣先贤、先王、唐尧禹舜、三代之王以至于周公,他们是都是这样勤勤恳恳、爱民如伤的思想。

《孟子》 举例

在孔子的书中,记载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叫白归的,他说单指治水,我比禹还厉害。孟子说,你太过了,禹治水是按照水运行的道理来治水,所以禹是以四海为壑,禹是想把泛滥于国中的洪水,都放到海里去,你说你治水比大禹厉害,你治水是以邻国为壑,以至于达到水逆行的程度,那是洪水泛滥,你为了把你这

个地方的水治理好,挖出的这个沟渠,是把水放到别的国家去,你觉得你是为你的地区造福了,实际上你坑害了其它地区的百姓,你怎么能说你治水比大禹还要优秀呢?虽然说治理的方式都差不多,手段都差不多,但是心中的理想不一样,禹治水是为民造福,你治水是以邻为壑,你是为了一个地区的减除洪涝灾害,把邻国当成放水的沟壑了,你治水能跟大禹比较吗?你这种做法就不对,所以你不可能跟大禹比。

但是人能不能够像大禹这样的圣贤之人一样呢?人也能做到,储子曰:“王使人看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 何以异於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王派人去看孟子,说孟子周游列国,很有思想、很有水平,是一个大思想家,看看他跟别人是不是不一样,到那儿一看,没什么两样,孟子直接就告诉他了,没什么两样,别说我跟你们没什么两样,就是尧舜和我们也没什么两样。按照尧舜之道去做,我们就人人可以为尧舜,按照桀纣之道做,那就是人人都成了桀纣,按圣贤之人去做事,人人肯定圣贤,按照恶人的形式去做事,那人人就都成了恶人。其实不管是我们普通人也好,还是古圣先贤也好,就看你是想要按照什么样的道去走而已。

在《万章》篇第七章里边,万章还问了这么一件事,这也是我们在唐虞三代讲古圣先贤的故事中应该涉猎的一件事。万章说,有人说伊尹以割烹要汤,有没有这事?伊尹是汤第一个贤臣,他人原来是一个厨师,非常善于做菜,他是不是用这种做菜的技术来要汤呢?要汤,一个是要好于汤,一个是要挟于汤,因为这样的事对汤有制约呢?都不是,孟子说,伊尹曾耕于有莘之野,伊尹曾经立志想要就做一个隐士,但是他乐于尧舜之道,他觉得现在这个天下不好,不能跟世人同流合污,最初他是这么一个人。后来汤让人来聘请他,让他出来工作,他就想与其自己乐于尧舜之道而隐于野,为什么不去出来做点事,把现在这个社会变成尧舜那个社会呢?我要是通过努力,就让今天这个社会成为尧舜时期的社会,我不就是更好了吗?因此伊尹在这种观念转变的情况下,出来为官,做得很好。所以实质上我们说,人人可以为尧舜,伊尹就是一例。孟子还说,尧舜是天性使之然,汤文武也是按照尧舜的这种天性去做,因此人人可以为尧舜。有人问他有没有“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样的话,孟子说是有这样的。

我们说了尧、舜、商汤、文武之后,这里边又涉及到了在尧舜三代之间的那些贤臣。孟子曰:“ 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以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 ”伯夷为了逃避纣王的暴政,躲到了北海之滨,但是一听到文王,在那儿行仁政,他就高兴地说,之所以不回来,是因为听说西伯姬昌,就是文王善养老,而要是善养老,那天下仁人就都归附于他。

理想的社会是什么?其实在中国古代,对于理想社会的愿景,孟子有过反复的描述,理想其实并不是很奢求,孟子曰:“五亩之宅,树墙下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有五亩地,在墙下种上桑树,养上蚕,这样老人就能有衣服穿;“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养五只母鸡,再养两头母猪,如果能够按时去喂养它们的话,老人就可以一年之中有肉吃;“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实际上西伯姬昌,所谓善养老者,不是指姬昌怎么会伺奉老人,而是他所行的仁政、所给的政策,能够让人们衣食无忧,得以自养。西伯善养老,一方面是从物质上给民众基本的供给,“治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其养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对老、对幼都有所养,这样治天下,就使得天下之民能够居于他所在的领地,实际这样就是做了善政,这也就是善养老。

尧舜是从天性上出发,汤武是以身体力行 ,而后来的五霸,实质上是借这种说法来称霸,所以五霸者假之。但是即使是假之也不要紧,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要是真的常行尧舜之道,口颂尧舜之言,执之而不放,一以贯之,实质上那也就是尧舜了。

公孙丑说,伊尹曾经有这样的话,“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於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这因可放与?”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伊尹流放太甲于桐,太甲本来是君,应该做君王,这时候伊尹摄政,太甲不贤,于是乎伊尹就把太甲给流放了,等到太甲幡然悔悟,改过自新,伊尹又把他接了回来,不管是他流放也好,还是又把他接回来也好,老百姓都是非常高兴的,贤哲怎么样做才能像伊尹那样呢?他是臣子,臣子对待君的态度,其君不贤就可以放之吗?这事情很尖锐,其君不贤就放之,行不行?孟子说,这里有一个内在的区别,要是有伊尹之志就行,要是没有伊尹之志,那就是篡位。

因为伊尹是一心想要辅佐太甲,能够让他行善政、行仁政,带动着民众一起过幸福生活,你做错事我就流放你,你改过了我就把你接回来,这就是伊尹之志。有了这种志向就可以,要是没有这种志向那就坏了,没有这种志向,我流放了就不接你了,我就要取而代之了,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事并不少。周公辅佐陈王,那是有伊尹之志,王莽摄政就是无伊尹之志,无伊尹之志,就是取而代之,取而代之就叫篡位,就是大逆不道。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无伊尹之志的权臣为数不少,王莽就是一例,袁世凯也是一例,都是一样如此,虽然事隔千年,其道一也。 推崇古圣先贤

孟子在讲述儒家文化、强调儒家的思想体系的时候, 特别推崇古圣先贤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已经五百多年了,“若禹、皋陶,则见知之”,尧、舜至于汤这五百多年,禹和皋陶是看到的,“若汤,则闻而知之”,汤就只能是听说了,“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孔子到今,对于汤至于文王的事,就只能是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在孟子开篇讲座的时候,我分析孟子和孔子的年龄差的时候,其实就是用了这句话作为根据,这是孟子自己说的,孔子到现在已经是过了一百多年了。“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事,若此其未远矣。进圣人之居,若此其甚矣。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从最早尧舜到汤有五百多年,而大禹、皋陶见到,商汤没见到,只是听说;从汤到文王也是五百多年,太公望、散宜生,因为他们都亲见亲历,所以他们都是见到的,而孔子只是听到的;从孔子到现在又一百多年了。

实质上从古至于今,就孟子而言,是从他所强调的,早期的尧舜而至于孟子所处的这个时代,时间上也过了千年了,在这千年的历史中,也总有圣人出现,自此之后,还会不会有圣人出现呢?其实孟子就是要以担天下的大任为己任,但是在这里他是谦虚地没说,古圣先贤,从古至今,代有人出,到现在该不该有了呢?要是不遵尧舜之道就没有了,要是遵尧舜之道,那不仅今天有,将来还会有。其实这一段孟子就着唐虞三代之贤,对中国文化做了一个总结。在这里边孟子主要通过在历史上,有的是传说,有的是孟子那个时代所见到的文献其中的一些故事、事例来强调,“ 居仁由义则国家可行” ,真的行仁政,百姓的需求,其实并不是很奢望,没有过多的奢求,只要是这些先贤、仁君能够行仁政,百姓就能过

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其实司马迁在为孟子做传的时候,说孟子在战国时期,合纵连横之说充斥于诸侯国之间的时候,就强调唐虞三代之德。我们在这里面就是把孟子如何强调唐虞三代之德的这个故事,把它再展示出来。

孟子在他的书中,为什么没有像孔子,没有像《论语》那样,只是直接地说道理,而是举了这么多的事例,讲了这么多的故事呢?其实孟子仍然是秉承着古圣先贤的思想,按照孔子著《春秋》的愿望,在撰写着《孟子》,因为孔子在撰述、删订《春秋》的时候,曾经有过这么一番话,“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而深切著名。”只是用理论上来阐述,不如把这些历史上的故事展示出来,让榜样发挥着示范后人的作用。

更多相关推荐:
断章取义的名言

一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事实上这是牛顿在给胡克的信中用来讽刺胡克的一句话牛顿事实上是一个非常桀骜不逊骄傲的人牛顿在给虎克的信里称赞虎克是巨人其实是在讽刺虎克不仅因为虎克在光学的成就...

我们被骗了多少年?那些断章取义的名言警句!

我们被骗了多少年那些断章取义的名言警句1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原句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爱迪生想强调的是后面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吾生...

舍身取义的张老实——龙王寻仇故事会

从前有个辛村村西边有个大坑早先那里是个酒馆掌柜的叫张老实五十多岁煎炒烹炸样样拿手这天张老实封完火刚想休息只见走进来一个老头儿圆脸秃脑壳背着一个包袱进门就嚷饿坏了张老实告诉他封火了劝他到别处看看老头儿央求说行行好...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初中教师教学论文 被断章取义的名言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被断章取义的名言中国人素来崇尚权威文化名家说的话常常被当成金科玉律来使用但有很多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初衷迷惑着万千大众那么哪些被误传最为严重呢想必有不少细心的人早已发...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教学目标1熟练流利地背诵课文及石灰吟2能结合教师讲解与课文注释理解文意3能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把义的内涵讲清楚4初步了解孟子文风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学习过孟子的哪几篇名篇心之四端浩然之气大丈夫2通过前面...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思想境界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和“舍生取义”有关的诗句

和舍生取义有关的诗句及其作者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55人生自...

被断章取义的部分名句

误传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从小到大老师都会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才知道虽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确实说过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但是我们的老师和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爱...

关于舍生取义的事例

关于舍生取义的事例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

舍生取义的事例

舍生取义的事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

关于生命的名言

关于生命的名言1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2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爱默生3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4人的生命恰似一部小说其价值在于贡...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之“选人用人篇”名言警句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之选人用人篇名言警句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天下在申论文章写作中名言警句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在历年真题作答与专家点评中已得到充分认证本文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整理...

舍身取义的名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