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

时间:2024.3.2

《柳永词两首》导学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2、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 了解词的知识和文言常识

3、 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两首词的声韵之美

资料库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他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作词的第一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师的慢词,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以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的情感世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被后人誉为婉约派的宗师。通俗是柳词的特点,他继承了民间词的风格,“凡有井水外,即能歌柳词”,可见其影响之广泛。词发展到宋代,受五代文风的影响,也为适应歌舞升平的社会需要,词风婉丽,盛极一时。才情卓异的柳永长期混迹于歌女中,于是创作了大师表现男女离情别绪和悲叹个人沦落江湖的作品,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写作背景

《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作于景德初年(1004左右),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京城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想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 1

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投赠他,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当时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尽情十分抑郁,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

?相关链接

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餘)、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词的分类

按结构分为: 单调——一片 双调——两片(阕) 三叠——三片 四叠——四片

按字数分为: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词的题目是不同于诗的题目的,诗的题目一般概括的是诗的内容,词的题目则是词的格律。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阙”或“片”。《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观之意。《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课文注释)取自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

?文言文知识梳理

1、 一词多义

东南形胜(优美) .

胜则为王,败则为寇(战胜,胜利) .

千骑拥高牙(一人一马的合称) .骑

骑兵至(骑着马) .

2

留恋处(读chǔ,在……的时候) .

看城无处不飞花(chù,到处) .

2、 古今异义

古义:今年 古义:深情蜜意,多为褒义。 经年 风情 今义:经过的岁月 今义:指风流情感丰富,多为贬义

今义:指让某人离开自己

去去 古义:往前走了又走

3、

云树绕堤沙(云,高耸入云,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

怒涛卷霜雪(霜雪,像霜雪一样洁白,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

寒蝉凄切(凄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4、 文言句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倒装句,时间状语后置,应为“晴羌管弄,夜菱歌泛”)

嬉嬉钓叟莲娃(倒装句,谓语前置,应为“钓叟莲娃嬉嬉)

5、 成语释义

暮气沉沉:形容精神颓废,不振作。

晓风残月“清晨的微风,将落得月亮,形容清丽明澈的景色。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刻,宜人的景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品味《望海潮》的语言,鉴赏词中形象

2、 学些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3、 学习铺陈手法

教学过程

1、 朗读本词,思考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繁华的?

2、 赏析《望海潮》

上阙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翻译:东南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叔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解释下列字词

胜:

参差:

3

云:

霜雪:

天堑无涯:

珠玑: 上阙: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3、问题探究

(1)上阙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明确:上阕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

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

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 (概括)

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 “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3)品析“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4、赏析

词的上阕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角度来写的?

明确:上阕先点出“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寥寥数语运用了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渲染,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西湖与钱塘胜景尽收眼底。

下阕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翻译: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解释下列字词

重湖叠巘:

三秋:

羌管弄晴:

图将:

骑:

凤池:

4

下阕: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5、问题探究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为人津津乐道,西湖游许多景物,为何独写“桂子”与“荷

花”?

(3)“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何深意?

6、赏析

(1)你认为这首词的名句是哪一句?请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

明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句十分精彩。写秀色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本不同时,它们呈现在一副画面上,使词打破了时序的界限,让人陶醉在美丽的花丛中。(另一种理解:杭州四季皆美,举桂子、荷花就是说明每个不同季节都有美丽的花。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

(2)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

明确:苏轼诗:“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写西湖山水的美丽。宋之问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写出了杭州有名的桂花。白居易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写杭州山寺中的桂子和钱塘江潮是让人向往的。南宋杨万里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总结全词,概括主旨

这首词上阕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杭州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赞美了杭州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杭州的湖光山色令人神往,读了柳永的这首词,领略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美丽的西湖更加令人心旷神怡,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领略那里美好的风光的。

8、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任选几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5

1、 在朗读中体会《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 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出声朗读

2、 赏析《雨霖铃》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3、 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

明确:这首词基调低沉,作者尽情十分压抑,“离情”线索贯穿全篇。从时间角度看,别时与别后自然分为上下两阕。

上阙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翻译: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停。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凝视,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心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垠。 解释下列词语

凄切:

帐:

无绪:

兰舟:

凝噎:

小结:上阙扣住“别”字,由出行到“帐饮”,到“催发”,到“执手|,到”遥念“,突出了惜别的深情,离别的痛苦,写出了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4、问题赏析

(1)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作标题。

明确:标题为“执手相看,泪眼相向”等,词人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帐饮无绪”(凄凉心情);“兰舟催发”(不得不分离)。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

“执手相看,泪眼相向”,这个标题精妙地概括了这幅画面。本已经愁苦不堪的“愁人”,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方百计、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2)请从时间的角度为上阙划分层次。

明确:①别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前三句借用哪些意象,勾勒出怎样的意境?

寒蝉、长亭、骤雨;重在勾勒环境,烘托凄凉悲苦的气氛。

②别时:[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极写饯别心情,借酒消愁却无绪饮酒。真是“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两情依依、难分难舍之际,客船不断催促。

读出依恋-矛盾、痛苦、无奈、埋怨。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描写。离别之痛淋漓尽致,令人肝肠寸断。“执手”能换成“牵手”或“握手”吗?牵 6

手:和朋友散步时一般会牵手,心情是愉悦的,与这首离别词的情境不符。握手:用一只手握,经常只是出于礼节的需要而已,达不到离别时伤心动魄的程度。表情:“泪眼”,两人相对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看断肠人”。

语言:“竟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纵有千言万语,也被内心巨大的痛苦所淹没了。 情感的高潮:悲伤、凄楚、痛苦。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诗句中用到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意境?

借浩渺迷茫的烟波表现黯淡的离愁。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沉沉暮霭之上是空阔的楚天,无边广漠之中,漂流而无所止的一叶小舟,小舟里面是孤寂的行人,以及行人无比寂寥的内心。

(3)品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话。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明确: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下阕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

翻译: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解释下列词语

经年:

风情:

小结:下阕写想象中的别后情景。着意描绘了词人别后孤单寂寞的心情,虚实相映,使人真正深刻地理解“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等词句的丰富内涵。

5、问题赏析

(1)赏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

【明确】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融情于景的写法。“今宵酒醒何处”,于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又变换为“杨柳岸,晓风残月”,与酒醒前的梦境形 7

成对照。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别绪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第二,这幅画面又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 (3)赏析“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4)这首词的上下阕是怎样巧妙过渡的?

明确:长调的过渡最不容易。这首词上阕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阕的虚写。下阕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承接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主,自古而然。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自慰之意;然而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拓展了词的境界,下面别后设想就顺理成章了。

(5)统观全词作者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明确:①直接抒情

上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写景)相结合。

②情景交融。

上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惆怅伤感(融情入景 )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 清秋冷落 — 愁意浓浓

杨柳岸 晓风残月 —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以情带景 )

③虚实结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实;“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第四课时 习题演练

一、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参差(cī) 寒蝉(chán) 骤雨(zhòu) 良辰美景(ch?n)

B.繁华(fán) 凝噎(yē) 钓叟(diào) 天堑无涯(qiàn)

C.豪奢(shē) 堤沙(dī) 珠玑(jī) 咏赏烟霞(shǎng)

D.叠巘(yǎn) 凄切(qiē) 风帘(lián) 兰舟催发(fà)

8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

A.霜雪 矍铄 染柳画桥 羌管弄晴

B.今宵 暮蔼 金碧辉煌 户盈罗绮

C.梳妆 好像 十里荷花 破涕为笑

D.坐落 针砭 山清水秀 三秋桂子

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东南形胜 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

B.嬉嬉钓叟莲娃 钓叟:钓鱼的老翁

C.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多情的人。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面对柳永《望海潮》《雨霖铃》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B.“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C.《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以梅艳芳为原型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

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篡改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二、精段精练

(一)阅读《望海潮·东南形胜》,完成6——9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9

(1)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在诗词中的作用。

(2)有评论家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炼。”请简要分析。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嬉嬉钓叟莲娃”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

(二)阅读《雨霖铃·寒蝉凄切》,完成9——11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禺页]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这首词起笔不凡,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分析。

(2)“渐霜风凄惨”中的“渐”字在这首词中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10

答案

一、基础演练

1.D【解析】“凄切”的“切”正确的读音为“qi?”;“兰舟催发”的“发”正确的读音为“fā”。

2.B【解析】“暮霭”的正确写法为“暮蔼”。

3.C【解析】“经年”是“年复一年”的意思。

4.D【解析】陈亮属于豪放派,柳永属于婉约派。

5.D【解析】“经年”呼应“今宵”不对。

6.B【解析】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这里用来形容大学生显然不合适。

二、精段精练

(一)(1)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2)山上的桂花、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句式,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所以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思为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

“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二)

(1)渲染了秋天凄凉阴冷的气氛:“寒蝉”在凄厉悲鸣;“骤雨”刚停,寒气袭来;悲冷弥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准确地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它反映了恋人分别时的凄凉心情,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基调。

(2)“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不能不别的思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历来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三、拓展训练

(一)

(1)这首词起笔不凡,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2)“渐”在这首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领起下文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11

更多相关推荐:
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

修改稿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两首词名句默写原创题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望海潮柳永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住宅的雅致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

《雨霖铃》(柳永)名句默写原创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柳永名句默写原创题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2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

柳永的词精选

柳永的词精选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quot倚...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摘要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体的发展过程中他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词风多接近民间艺术特色融合多家特点自成一...

如何评价柳永的词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对柳永有印象来自一位同学对他的喜爱那位同学是我们班当时公认的才女那时我近乎盲目地认为柳永必定是一位特别杰出有才华的诗人这几天我翻书找资料上网搜柳永询问身边的人如何评价柳永可是一直都没...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学生曾建指导老师张波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然而他也是两宋词坛最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词的雅俗问题之...

柳永词的贡献

柳永词的贡献柳永对于宋词的主要贡献可概括为两点即屯田蹊径和柳氏家法具体的表现如下一变旧声为新声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慢词和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柳永最长的慢词...

柳永名词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词的特点及举例赏析

1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

柳永词的意境美

试论柳永词的意境美摘要柳永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缠绵悱恻哀婉凄美已经达到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归纳起来具有意境创造的三个特征即情景交融是柳永词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柳永词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摘要柳永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以俗著称同时他也写了不少雅词柳永的雅俗词创作与他的市井文化品格和正统儒家意识密切相关柳永的俗词是其市井文化品格的体现他的雅词则受到正统儒家意识的影响柳永的雅俗词...

柳永对宋词的全面改革

柳永对词的全面变革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卓有建树的词人他是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人对宋初词坛的发展和后来词人的创作影响巨大他大力创作慢词一改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他对词调...

柳永的词名句(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