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感悟

时间:2024.4.20

佛家感悟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9、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0、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4、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7、狂妄的人难救,自卑的人更难救。

1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多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9、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怎样包容他才是。

20、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21、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3、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4、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7、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任何的成就。

2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与事。

29、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30、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31、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32、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33、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34、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第二篇:感悟当代中国佛教


感悟当代中国佛教

【摘要】

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本文从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势、地位、基础和群体这些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当代中国佛教在哲学思想、社交文化及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指出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代中国佛教。

【关键字】发展趋势,地位,基础,佛教贡献

【内容】

以19xx年的“五四”运动为界,历史上的中国佛教,处于第二次宗教融汇运动中,表现为儒佛道三教间的冲突和融合。而当代中国佛教,则处于更大范围的第三次宗教融汇运动中。原来制约着中国佛教发展的政教、儒佛、教俗三重关系,以及由此使佛教付出的负面代价,今天都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佛教在当代的复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

一、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势

政教分离已成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

佛教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同国家的关系。中国佛教史上的“僧官制”和“度牒制”,表明佛教从未凌驾于王权之上,而是处于王权的有效控制之下,区别只在于这种控制的强弱程度。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政教分离已成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中所创建的佛教组织,太虚法师提出的“议政而不干治”的口号,就是在这种潮流中所获得的成果之一。就佛教的圆融、和平的宗教性格而言,佛教只有在政教分离的格局下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当前,政府和佛教界都提出的“僧要像僧,庙要像庙”之要求,就是在佛教不干预政治、教育的前提下,国家在法律上确保佛教的宗教品格和主体地位。“在教言教”与“在政言政”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佛教领袖赵补初居士对当前某些地区存在“政教不分”局面的批评,正是自觉地回应着政教分离的世界大势。

二、当代中国佛教的地位

佛教在各教平等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儒佛道三教关系,主要表现为儒佛二教关系。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时空不平衡性,背后机制端在儒教。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儒教已从政教合一的国教地位退出,恢复了儒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原貌,这为佛教真正自由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在交通和通讯领域的异乎寻常的发展,地理差距已大体上被克服,没有一个国家能脱离世界其他部分而孤立存在。宗教之间及宗教与社会各种思想间的对话,其前提就是承认各种思想都含有真理,都具有平等地位。在科学向宗教取得全面胜利的今天,佛教否定创世主及独断论神学、主张主体觉悟的学说却独擅胜场。在世界走向一体化的今天,佛教当仁不让地成为连结东西方文化的纽带。[2]

三、当代中国佛教的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陆迈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文化交流的格局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政企合一的局面,必然在经济底层环境扫除旧宗法制度的残余,为佛教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并改变着佛教的存在形式。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代化过程与宗教并不对立,它们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市场经济形成中在道德领域带来的负面代价只是暂时的过渡现象,“现代化本身产生的问题会增长对宗教的需

中国佛教史

求”,“宗教乃是减轻现代化带来压力的一种可能方式。”[3]

市场经济运转的前提是明确产权所有制,并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产权关系。这必将使清末民初以来含混不清的“庙产社会所有”的说法得到澄清,从根本上杜绝地方豪强势力借“庙产兴学”及形形式式变种之名义侵占庙产的行为。市场经济改变了旧的人身依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所强化的宗法性教阶制度,必将在社会民主化的潮流中受到冲击,从而使佛教的“六和”精神得到真正发扬。市场经济的运作使社会分工明确化,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重视和要求也随之提高,从而为佛教保持自己的宗教品格和主体地位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保障和监督系统。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工商业者阶层,这中间一部分人对佛教的支持或结盟,将对佛教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从而摆脱海外势力渗透的阴影。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为政教彻底分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并使当前存在的宗教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悖论”现象得到澄明。

四、当代中国佛教的群体

具备独立品格的佛教知识分子群体正在形成。

与佛教唇齿相依的佛学研究得到同步增长,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自19xx年至19xx年,大陆先后有3872名作者,在教内外报刊上总共发表了7500余篇佛教文章,其中仅发表一篇文章的为2770人,发表五篇以上文章的作者为 232人。)除去已经逝世者,以及撰写一般介绍文字者,现在能够撰写佛学研究论著的作者,约一百人左右。活跃在佛教界内外的这一百名左右学者,将担负起承先启后,迎接下世纪佛学研究复兴的大任。而且,佛教界、学术界和社会政治、经济各界从事佛教研究的学者,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对话和合作,对佛教的发展有着一种共同的忧患,认为佛教的健康发展不仅是佛教内部的事,而且关系到中国文化的慧命,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个具有完全独立的新型人格的佛教知识分子群体正在形成。

五、当代中国佛教的贡献

(一)哲学思想方面

从哲学思想方面来说,佛教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伦理道德的规范,对心理活动的分析,形成了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完整严密的体系。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缘起,它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永远处于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中,同时强调个人解脱和普度众生。从而对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贡献。

(二)社会教化方面

在教化社会方面,佛教传入中国,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并改善着社会的风俗习惯,首先表现在对人生观的改善,和对孝道的扩展上。

1、人生观的改善

由于佛教的“三世因果轮回”说,中国民众自古以来就相信:既不必为环境之困苦而悲哀,也不必因机遇之美好而自傲。只有把握现在,改正以前的错误,播善种,才能脱离困境,获得幸福,并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如果认真修行,还可能免堕三恶趣,脱离生死,证入涅盘。

所以,佛教缘起因果说为中国人所熟知,不仅改善了人生观,还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对减少社会矛盾产生了作用。

2、对孝道的扩展

在中国,儒教和道教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依靠儒教的孝,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佛教的孝道与儒教有根本的不同。为追求真理、悟道而舍家离亲的佛教的孝道,在儒教看来是大不孝,佛教却认为这才是真孝,是拯救亲人的大孝。所以,佛教的孝主要强调精神的永久的孝。 它是自由平等的孝,并非义务,而是报答父母的 1

中国佛教史

感激之情的自然行为。[4]

(三)文化艺术方面

佛教传入中国,经长期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艺家、教育家、旅行家等,如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脊梁”的西行取经的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鉴真等名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从文学方面来说,佛典的翻译,实为开中国翻译史之先河,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典雅瑰丽的文学作品。《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佛教经典对晋唐小说的创作,起了促进作用。般若学说和禅宗思想使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等文豪的诗歌创作受到很大启发。

从艺术方面来说,现存佛教寺塔有许多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一些宏伟的佛教建筑已成为各地风景轮廓的标志。敦煌,龙门、云冈、大足等地的石刻成为人类艺术宝藏的一部分。佛教音乐具有“远、虚、淡、静”四个特点,达到了很高的意境。

另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汇:“宗教”、“世界”、“实际”、“平等”、“不可思议”等其实都来自佛教。如果抛开佛教文化,恐怕今天我们连中国话也说不全了。[5]

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代中国佛教

从现实意义上说,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中几乎是一种共有的文化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必然仍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活跃的因素。当今世界上不但有许多宗教和广大的宗教信徒,而且宗教观念、宗教感情已深入到一般人的意识之中。我们既不能一味的相信,也不能全盘批判。我们因该以新的价值观来科学地对待佛教。吸收佛教思想中的精华,不断完善自我。

【综述】

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中国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是爱国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广大佛教徒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正在为实现上个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悠久而又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则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基本的佛教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佛教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岳麓书社,20xx年

[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xx年

[3] 刘桂生、张步洲:《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xx年

[4] 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学林出版社,19xx年

[5] 洪修平著,《中国禅学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

2

更多相关推荐:
佛家感悟

133个佛家感悟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

中国佛教文化感悟

中国佛教文化感悟王思蓝20xx4080265号自从上了老师讲的中国佛教文化起我越来越感到佛学是一门深奥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学问它并不是我以前想像的那样是愚昧的迷信的和更不是统治者用来愚民的工具佛教既然是一门深奥的...

佛学大师的60条人生感悟

1立志努力纵然不能完全成功也会得到进步发愿向上纵然不能完全实现也会得到进展2世间上没有小人物只要发大心就是大人物世间上没有大问题只要虚其心就没大不了3做人要如滚雪球越滚越有人缘做事要如织锦绣越织越有成就4一个人...

阅读佛教经典的感悟

让内心宁静让社会和谐阅读佛教经典的感悟新城二小李中姣在学生时代我就喜欢红楼梦这部名著喜欢那个凄美的故事喜欢大观园姐妹吟的诗作的词更是被贯穿全书的佛教思想因果规则而深深震撼那里面的经典诗词好了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对佛学的感悟

我对幸福的解悟姓名肖航学院经济学专业经济学一班学号20xx0114144通过佛学中的幸福心理学这一门课我了解了许多佛学的知识和幸福的来源有时候我都想这堂课成为我的主修课让我在大学的生活中了解幸福接近幸福和努力奋...

学佛感悟

学佛感悟我本身对佛教并不陌生因为在我家乡潮汕地区拜神佛风气盛行从小开始就会被父母拉着去各个寺庙供灯拜神每天去寺庙烧香拜佛的人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去祈求平安祈求富贵祈求姻缘之类佛教负责安慰他们脆弱和惶恐的心灵给予人以...

对中华文化佛学篇的感悟

对中华文化佛学篇的感悟上了近半学期的中华文化我对这门学科也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想通过两部电影来引出我对中华文化这门课的感悟首先我想介绍第一部电影这部影片片名是TheDarkKnight蝙蝠侠黑暗骑士前传众所周...

学佛感悟: 最好方法是念佛

学佛感悟最好改命方法是念佛学佛感悟最好改命方法是念佛原文来自网络作者不具名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是由妄想杂念引起情绪动乱不安所产生的念了...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摘要这篇文章首先从佛教的起源讲起其间引入了印度社会当时的现状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开创佛教的前因后果以及佛教早期的分派到大乘小乘的确立其后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以魏晋南北朝梁...

感悟当代中国佛教

感悟当代中国佛教摘要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本文从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势地位基础和群体这些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当代中国佛教在哲学思想社交...

一位清华学子学佛感悟

一位清华学子学佛感悟我的父母曾经不解地问过我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学历好歹也是个博士了为什么还要信佛呢以他们的观念来衡量似乎学佛只应该是下里巴人经营的买卖我的不少同学也有类似的疑问在对佛法并不了解的情况下误解和偏见...

佛说缘感悟

佛说缘感悟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四种缘这四种缘非常深的时候就变成一家人如果是疏远一点那就是亲戚朋友就比较疏远了如果没有缘份你见了面的时候决定不会打招呼不会留意的你在街上走路人家跟你点头笑一笑前生都有缘...

佛家感悟(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