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分类排序教学案例研究

时间:2024.4.21

中班数学分类排序教学案例研究《好玩的瓶子》

活动目标:

1、学习探索按物体的高、矮、颜色进行分类排序。

3、能用瓶子拼摆几种不同规律的排序。

活动准备:

高矮不一的怡宝牌纯净水瓶子若干(每组六个),瓶内装水,瓶盖内点上红蓝两种颜料,每小组桌上画一大一小两个红、蓝颜色的圆,活动室地上画一条长长的铁轨。(枕木红蓝相间)火车鸣笛的录音带。玩具火车一列。

活动过程:

1、 教师放火车鸣笛的录音并出示一辆玩具火车引出操作材料。(纯净水瓶子) 师: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幼:汽车、火车。

师:这列火车今天给小朋友运来了很多礼物,你们猜猜会是些什么礼物呢? 幼:、苹果

师:他猜的是苹果,你来猜猜是什么?

幼:香蕉

师:嗯,香蕉,谁再来猜猜是什么?

幼:玩具

师;哦,玩具,真棒,还有谁想来猜猜?

??

师:这些礼物就摆在你们桌上,大家看看是什么?

幼:纯净水、饮料。

2、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摆放的纯净水瓶子有什么异同。

师:小朋友看看你们桌子上摆放的纯净水瓶子有什么不同?

幼:有的瓶子高。

师:哦,有的瓶子高,还有的瓶子怎么样?

幼:还有的瓶子矮。

师:哦,还有的瓶子矮。小朋友在比比这些瓶子还有什么不同?(教师用手势提醒幼儿)

幼:有的瓶子大,有的瓶子小。

师:小朋友再比一比、看一看瓶子里装的水有什么不一样?

幼:有的瓶子里水多,有的瓶子里的水少。

师:这些瓶子里的水有颜色吗?

幼:没有.

3、 教师引导幼儿把纯净水变出颜色。

师: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我要把这些没有颜色的水变成彩色的,大家注意看我是怎么变的。

师:我变出了哪些颜色?

幼:红色、蓝色。

师:小朋友想变吗?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瓶水,我数一、二、三,大家开始变。 师:谁来告诉我,你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幼:我的变成了红色,我的变成了蓝色。

4、 引导幼儿按瓶子的高、矮和水的颜色进行分类。

师:现在我们和这些瓶子一起来玩游戏,请每组小朋友把相同的瓶子放在同一个圆里。 师:谁来告诉我,你们那一组大圆里放的是什么样的瓶子?小圆里放的是是什么样的瓶

子?

幼:我们大圆里摆的高瓶子,小圆里摆的矮瓶子。小圆里放的红色水瓶子,大圆里放的

蓝色水瓶子??

5、 引导幼儿按瓶子的高、矮和水的颜色进行排序。

师:现在我们和这些瓶子一起再来玩排队的游戏。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让这些瓶子

排队的?

幼:矮的排前面,高的排后面。

师:瓶子这样排队像什么?

幼:一列火车、毛毛虫、一座桥。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桌上的瓶子进行排队,看看那些组跟老师排的不一样。

教师分组指导幼儿按瓶子的高、矮和水的颜色进行有序排序。

6、 引导全班幼儿按瓶中水的颜色搭一列长火车。

师:我知道有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现在我们就用手中的瓶子搭一列火车,让火车送你们去看看爸爸妈妈。好吗?教室里有一条长长的铁路,请小朋友把装红色水的瓶子摆在红色枕木上,把装蓝色水的瓶子摆在蓝色枕木上。

幼儿动手摆弄操作。

师:火车搭好了,要出发了,谁想坐车去看妈妈?

幼:我想去。

师:你妈妈在那里打工?

幼:在成都。

7、师幼一起表演唱《火车呜呜叫》两遍。活动结束。

课后研讨分析记录:

一、 研讨关于活动导入的简洁性问题

园长:你用火车鸣笛的录音导入目的是什么?它的价值在哪里? 教师:以“火车鸣叫的声音”的形式导人,一方面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为后面的游戏做铺垫。

园长:你为什么让孩子猜礼物而不直接告诉孩子礼物是什么?在这个环节你用了比较多的时间,你怎么看?

教师:我让孩子猜礼物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活动中当孩子放得很开时,我应及时把话题收回来,这样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费很多时间。

教研组成员讨论分析:对于教师的第二个问题,出发点固然很好,但其实是陷入了形式主义。教学双方在做着看似有趣但毫无意义的游戏。或许一开始幼儿会被教师神秘的语气吸引,投入到猜想中,但当幼儿盲目地猜了几遍仍不切主题时,随之而来的是失落感。我们应该摈弃这种形式上的“花架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进行实质性的探索。所以,导入部分我们应开门见山,紧扣主题。

二、研讨关于回应的有效性问题

园长:我记录了一下,在第一环节猜礼物和第二环节观察瓶子不同点的师幼对话过程中,你重复幼儿的语言多达六次,你觉得每一次都有必要重复幼儿的回答吗?

教师: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对话过程中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回应幼儿,就出现了有意无意地重复幼儿回答的状况,习惯成自然了。

教研组成员讨论分析:教师频繁出现重复幼儿回答的原因在哪里?追根究底,一是语言贫乏,二是缺乏教育机制。教师提的第二个问题很开放,虽然这时幼儿的回答很散,教师无法预计,但教师可因势利导,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如当幼儿先关注到高瓶子时,教师可随即问:“谁找到高瓶子了?举起来给我看看。”寻找的过程,也是一次集体检查验证的过程。当幼儿找出高瓶子后。教师可接着问:比较一下,这些高瓶子他们又有什么不同?(有些瓶子有商标,有些没有,有些装的水多,有些装的水少。)当把有关高瓶子的问题一一解决后,紧接着教师再问:除了高瓶子,你还发现了什么样的瓶子???这样的教学思路才真正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接过孩子抛过的球,并抛还给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教师为了匆匆赶过程往往无视幼儿的反应,即使关注到了也显得回应贫乏、语言单一,只会用“真棒”“真不错”之类的语言来回应。幼儿教育不是让幼儿简单重复已有经验,而是经验的不断重组和改建,教师应合理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已有经验。教师在与幼儿相互“发球”“接球”的过程中,要注意技巧的运用。有时面对幼儿的问题,可“正面发球”,直接告知;有时可以打个“擦边球”,采用侧面引导的方式。

三、研讨关于整合的有机性问题

园长:你安排孩子用瓶子摆火车并表演《火车呜呜叫》这两个环节教育意图是什么? 教师:意图在于将活动与我园的县级科研课题《农村留守婴幼儿心理健康干预研究》结合起来,我班有很多留守幼儿,平时他们很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这个环节,孩子们通过摆弄、表演让他们思念爸爸妈妈的情绪得以释放。

教研组成员讨论分析:从动手操作再到表演,虽然这个环节与音乐活动结合起来看似很丰富,但教师并没有大胆放手让孩子自由的去摆弄探索发现瓶子的分类排序的规律,而是很

仓促的就让孩子进行表演。可见,整合绝不是简单相加拼凑的拼盘,而是需要正确地寻找课程之间的联系点。一堂好课中的整合就如一盘菜肴。既要有主次之分。有主要领域的凸显:又要有营养素之间的合理搭配,不同领域间的有机融合;更要有共同目标的追求,让品菜的孩子吸取更多的营养。


第二篇:中班数学活动——分类


中班数学活动——分类

活动产生的背景: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演示,让 <BR><P></P>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 (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一位是南京的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一位是北京的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还有一位是新疆的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张金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多给“学困生”一点爱东武小学张金峰案例背景:教师既应该专教书,又应该教人做人。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对于“学困生”的情感更应加倍关注。作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关心、爱护…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多边形内角和陕西省凤翔县糜杆桥中学宁晓华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多边形内角和。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数学思考…

大班数学教学案例

大班数学《相邻数》教学案例旬阳县第三幼儿园郭远玉【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节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多边形内角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一、教学设计:1学习方式: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

数学教学案例的写法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一什么是数学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数学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数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数学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1素材真实性案例所...

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15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第1课时15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认识15各个数字2培养学生数字的形成概念理解15的实际...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参考答案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2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勾股定理》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勾股定理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是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一教学设计1学习方式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河坝小学胡祖明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究符浩杰一教学设计1学习方式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既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也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

数学教学案例(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