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来》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4.4.21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喂-出来》教学设计

东方河宕学校 陈伟兰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环境问题”,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呼吁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本文警告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故事性强,想象奇特但又合情合理,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应重点突破。

【教学目标】

1、掌握“哂笑、颤颤巍巍、牟取”等10个词语。

2、梳理小说情节,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分析文章结尾,探究文章主旨,联系身边现象,增强环保意识。

4、学习小说手法,进行续写练笔,锻炼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情节,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分析文章结尾,探究文章主旨,联系身边现象,增强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时1:了解故事内容,探究结尾含义,唤醒环保意识。

课时2:学习“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形式,探究作者的想象思路,进行续写练笔。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科幻小说,同学们知不知道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是谁?凡尔纳,作品《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他的许多科学幻想已经被后来的科学家发现并证明。可以说,因为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新事物。

(二)、走进星新一,了解文体

在日本也有这样一位科幻界的奇才,他以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享誉世界,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他的作品大部分都偏幻想惊异的科幻小说。其名被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引用为《名侦探柯南》男主角工藤新一。这位日本科幻小说作家就是星新

一。今天我们就跟随星新一走进他的科幻小说《喂——出来》,看看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字词梳理

(1)给下列加点字读音。

哂笑 牟取 众目睽睽 棘手 铆钉 贪婪 履行 颤颤巍巍

(2)通过解释填词语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有通盘打算。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 1 -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靠。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显示一幅漫画。(提前布置思考)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漫画,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分组合作构想一个故事。

我给同学们开个头:“有一天,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村庄,出现了一个黑呼呼的洞??” 学生展示成果

2、让我们听听星新一同样充满想象的介绍吧。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用圈点批注法,同桌合作填出“情节链”,请一生上台完成,有不同意见的修改补充。

(情节链:庙塌—洞现—洞深—叫声—小石头—栅栏—记者—科学家—看客—警察—用绳量—用强音测—主张填—商人买下—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机密文件—尸体 废物 污水—日记本 照片—假钞 犯罪证据—叫声—小石头.....)

3、故事情节的概括(张贴三幅漫画)

一场台风之后,一个村庄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黑洞。几经探究之后,人们把它当作一个绝佳的处理垃圾的场所。人们把垃圾源源不断地往里投,这个黑洞任劳任怨的收容着垃圾,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最后终于有人听到了天空中传来的声音,接着小石子也回来了。

(先自己结合情节链讲述,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予以点评。这一环节通过找关键词, 画情节链的方式教会学生筛选课文的主要信息,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领会主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探究结尾含义,唤醒环保意识

(一) 1、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2、小石头掉下来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补充情节链:叫声,小石头)

3、洞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怎样的洞?

4、真的有这样的洞吗?( 作者想象)

5、作者为什么幻想出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 是作者的幻想,也是人们的妄想

讽刺人们幻想的可笑,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将受到灭顶之灾) 小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类污染环境的行为,终将得到惩罚。(图片展示)

(二)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你会往这个洞里投东西吗?

当我们把自己也放在这个故事中的时候,我们就能更清楚第认识到:罪魁祸首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团体。每一个人,都可以为环保作出一分贡献。分享,《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图片展示)

五、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享受到了同学们构想的新奇有趣的故事,也认识了星新一科幻小说作家。星新一的小说驰骋于幻想中的未来世界,别开生面,以小见大,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各个片断。

六、作业:聪明的你,有编写科幻小说的灵感了吗?请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本文续写一个 - 2 -

结尾,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

第一次的模课,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指导,在教案上也作了修改,本来应该要比第一次上得更好,然而实际的课堂效果很差。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表现不足:

首先,遇到突发状况应对能力不够强。刚开始课件播放出了问题,拖延了较长时间,比较心慌,后面心急想把课说完,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就像走流程,每个环节都不深入。其实如果真的讲不完,应该讲到哪里就算哪里,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接受过程。归结来说,是我太紧张,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不够强。

然后,在教案设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情节链设计稍作了修改,本来准备在黑板上让学生填,但是课前来不及准备,并且担心会耗时太多,就临时取消了这个环节。而在学生自己填情节链时,本来准备让他们说出答案,又因为紧张,自己又耗费了太多时间讲解了这个故事情节。第二个环节是探究结尾含义,本来是整节课的重点,但在最后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幻想出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没有引导学生思考,我自己说得太多,引导也不深入。所以整节课根本没有突破重难点。

最后,这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之所以选择在八(1)班上课,是因为平时的课堂较安静,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表现也比较突出。一旦在很多老师的公开课堂上,他们就不敢出声了,这是我预想不足的地方。八(2)班一向比八(1)活跃,在模课时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但我没有充分考虑这样的课堂模式是不是也适合八(1)班。可见,一份教案并不能适合所有学生。设计教案时要针对学情,充分思考,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特别重要。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教学以及相处,渐渐了解到八(2)班学生基础比(1)班稍好,课堂气氛也活跃,如果抓好课堂纪律,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而八(1)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普遍不够大胆,以后在举手发言以及讨论交流方面要多加训练。

禅城东方河宕学校 陈伟兰

20xx年4月18日

- 3 -


第二篇: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共放精彩《背影》资料(三)

34中 程景喆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

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

余映潮老师评议说,《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以上三例,各具特色:

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选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

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务的聚集。教学的“切口”越

来越细小,计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

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

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

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是这样设计《背影》

的教学的。

1、直接导入,然后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细读文章。

2、听写词语,做法是教师读词语意思,学生写出文中的词语。祸不单行、奔丧、狼藉、赋闲。

3、让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前三段,把词语连贯起来复述一下刚才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作些复述指导或是补

充。

4、让学生思考一下文章写到“背影”一共有几次,其中详写了哪一次,找出并让学生朗读。

5、教师朗读这段文字,朗读之前让学生仔细思考:老师可能会故意漏掉哪些词语。故意错漏的词语是:黑布、布、蹒跚地、用两手、两脚、肥胖的、向左。再让学生比较这些词语用上和没用上有何区别。 教师解读:“黑”指奔丧;“布”印证“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赋闲在家”;为什么会“蹒跚”?写出了父亲此时的情况,与年纪大,肥胖等一系列词语相照应。“向左”为什么会“向左微倾”?让学生试着攀爬一张桌子,

“向左微倾”正是一般人不包括左撇子攀爬的状态。

6、“我的泪很快下来了”,为什么这样说?联系全文,看看文中一共写到了我几次流泪,这都是怎样的眼泪? 教师解读:“簌簌地流下眼泪”言指眼泪之多,家中景况不佳,是哀伤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都指流泪之快,为什么会快?因为开头写到我暗笑他的迂,现在为此感到羞愧,内疚。让学生朗读结尾,思考“在晶莹的泪光中”为何不写成“泪珠”?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做一个说话练习,以“我为开头说一段话。经过练习渐成如下一些共识:第一人称宜写自己的感受,而第三人称不宜写内心活动。但文中有一个用第三人称写内心感受的例子。“心里很轻松似的”,让学生理解到了“似的”一词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对第

三者心理活动的一种揣摩,这里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挖掘的。

7、文章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特别之处?注意文章抓住了什么来尽力描写?

教师解读:文章抓住的正是衣着(黑布小帽、黑布褂、深青布棉袍),表现了一种青灰色的基调,营造的是一种惨淡、低沉、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一种悲哀的情感。但在这种凄凉的气氛中,橘子的红、我身上大

衣的紫色却是那样的夺目,那样的温暖!服饰往往蕴含着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背影》一文中的服饰正

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1)、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亲情味,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总是重礼仪而轻人伦,而在表达方

式上重行为而轻言行,“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文章中的父亲正是一位旧知识分子品行的写照。

(2)、一个人的背影表现的是他生活中无言的负重的特质。表达的正是父爱的厚重与含蓄。

(3)、服饰是父子两人无奈的栖息地,时代的特色,生活的忙乱,前途的迷惘都能在服饰中找到它的影子,成为一种烙印,表现着人群的政治地位与生活特征。父亲正是农耕社会里的典型的穷苦读书人的服饰----连用三个布字体现着贫穷、寒碜与潦倒,正是旧社会下很多读书人的共有特征。“好以天无绝人之路”,是那种读书人无奈的一声叹息。尽管如此,在传统的文化传统中,不论多么贫穷,总是要送孩子去读书,还要预备一件紫毛大衣。“紫”象征着大红大紫,在朱家算是一件华贵的服饰,不仅寄托父爱之情,更体现着

对儿子的期待,和父亲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8、关于文章主题,视学情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主题性的探究:文章表现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朱自清自己曾说过:我写《背影》是为了父亲的那一句话----“到那边要来信”,“每当我读到这封信中的一句----大去之期不远,无不泪如泉涌”。慈爱是父亲的代名词,忏悔却是子辈的感情基调,是对父辈的认可与趋同,对晚辈的否定批评。“这是传统的文化,一旦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如同地震。”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读到这篇文章时我们还在感动着,那就是集体无意识统治了我们的生命意识:亲情的回归,跨越两代人的阻隔,

而亲情的回归必然纠缠着两代人的生命感悟与理解。

陈老先生说“聚集课堂,关注过程,细节决定成败”。的确如此,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应该落实在我们具体的语言教学环节中。传统并非落伍,返朴归真是一种大智慧。语文课没有细节,

就没有价值。这节课告诉我们语文课“既要与时俱进,也要返朴归真。”

更多相关推荐:
同课异构的反思

物理主题活动有效性的设想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议一节课活动反思一对新学期的学科活动形式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如何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给老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展示交流学习和深入思考的机会使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定的收获能够在思...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摘要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上课更有可比性同课异构的课首先要反思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是否到位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其次是反思对重点难点的确立是否恰当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对教学环节...

数学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数学同课异构教学反思开学初当我拿到学校的逐周工作安排表看到上面安排在第十三周数学组进行同课异构展评活动时心中不由地产生一种压力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在多媒体教室上过课也不会制作课件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压力时...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一堂课的不同思维教学设计二同课异构的反思小学教育1101班肖月19xx110130一一般意义的同课异构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6Thebridgewascompletelyinthefloodanswers1exists2takenplace3power4possess5similarto6destroyed设计说明本篇课文语言点较少...

同课异构听课反思

同课异构听课反思张荣珍20xx年9月18日星期四我校组织了一次小学语文同课异构优质课活动全校语文教师都参加了听评课活动当天听了两位优秀教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

地理课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地理课中同课异构教学反思同课异构就是同一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研究的目的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其课堂的设计也有所不同正...

从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反思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途径

从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反思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途径摘要本文通过对三节同课异构活动的听课重点分析和研究三个课例中对于复杂语法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参与的情况和接受知识的效果探讨如何有效设计和开展语法教学...

同课异构的评课反思

同课异构的评课反思这两天听了年轻老师课感触很多这些课的亮点很多我综合说几个1数学本身是个枯燥的学科但我们这些年轻老师上起来整个课堂都充满着青春活力感觉学生上完整堂课不是很累我们可爱老师们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幽默的...

青年教师同课异构大赛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大赛教学反思感悟脱了缰的野马如何拉回来箭口初中尹静20xx年10月24日我参加由市教育局组织的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大赛本次比赛目的是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后备力量形成我市教师队伍梯...

《ai ei ui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aieiui同课异构教学反思aieiui同课异构教学反思20xx年9月25日特别记下这个日子是因为我觉得这将会是我教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牛老师精彩的aieiui教学让我的视界瞬间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回到家我就立马修改了...

关于同课异构的思考

一一般意义的同课异构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