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的中国古代法》——读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有感

时间:2024.4.13

向死而生的中国古代法

——读《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有感

法学院 陈海云

日本名导演北野武在一次事故中受重伤后,悟出向死而生的生死观,他是这样解释这个词的: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也可理解为:为绝望所生,为希望所遗弃。梁志平教授在《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展现给读者的不就是这样的中国古代法吗?

梁志平教授在该书的最后写到“作为旧秩序的古代文明依然死去,要紧的是,我们还可能去建设一个新的文明,这便是希望所在。”认识到了死亡的正当性,所以作者并没有沉浸在古代文明死去的悲伤中,而是怀这希望,主动地去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法律史研究引入新的学术资源,拓展法律史的视界。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条件落后,而共 产 党要让共产主义理想道德等价值理念在广大民众中传播,就必须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媒介。然而当我们引入市场经济发展工商业时,政府的重心又不得不转向依靠工商业文明、科技、民主法制建设。如何做好过去和现在的衔接,如何通过历史看文明的价值,如何通过文明看历史的演进,如何通过反思走向现代就显得尤为重要。梁教授从文化中探讨我国古代法之精神,满足了时势之需求。

一、中国古代法的特色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从文化中探求古代法的精神,并把重点放在了制度的文化性格上面。作者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家国一体

梁教授通过研究中国文明,并与罗马文明相比较,即探讨《法经》与《十二铜表法》,提出并明晰了中国文明的特殊性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家国不分的格局。他说“我认为为,这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说,中国人事事以道德为依归的泛道德倾向和态度,只能由‘家’在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得到说明;而礼之所以据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又是因为,它是连接家国于一的唯一价值和规范体系,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合一的大一统格局的最好表征。”

(二) 法即刑

作者论证了中国古代“视法为刑,视法为禁”的传统,得出“我们所谓传统的法律观,滥觞于青铜时代,与古人的家国观同出一源,带有古代文明的明显烙印。”先秦时的儒法之争实际只是任刑与任德的体用之争,完全没涉及到法是什么的本质问题,相反,这场辩论之所以会发生,正是以大家潜在的共同意识作基础的。这一点尤其可见传统本身的性质。

现实就是,在当时根本没有人能够对法律的本质提出质疑,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加之于思想的界限,视法为刑,视法为禁,视法为“王

者之政”。这样一种传统一旦形成,不但对于中国古代法自身的性格和命运有决定作用,而且对于一般所谓中国文化的前景,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治乱之道

“治国家者,在有治人,不患无治法尔。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之要在得人。”这表明了中国古代治乱之道的一贯精神,梁教授提出的是“吏治”模式,人们对于政治的批评亦仅限于对道德评价,要达到变革,只能通过提高道德修养。

(四)自然法思想

梁教授在“礼法文化”一章中指出,在我国古代文化里面的礼和法等事物都归根于“自然”,当然这是古代形而上的传统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它们依照自然塑造其面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可以被称为“自然法”的东西。当然不是西方所熟稔的自然法,它是自然的法,简单的自然宇宙观、秩序观。这对于中国古代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产生原因

行文中梁教授采取与西方对比的方式来阐释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环境首当其冲。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可以决定一切。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中国地形封闭,处亚热带,适宜农耕,形成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敢于冒险,农耕文明安土重迁,这就决定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中国式

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式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法律也就必然被预设了。

张岂之教授在著述《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到: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物质基础。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成为楚文化的物质基础。儒家文化形成了厚重、扎实的特点。道家文化形成了具有原创性飘逸、清俊的特点。可见张岂之教授亦认同环境对思想的影响作用。梁志平教授的书中各章也都表现出这种观点来,例如:在第二章“刑法律”讨论中国古代“视法为刑,视法为禁”的传统时提到“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敢于提出这种疑问,而是在于根本没人能够提出这种疑问。这是历史加于思想的界限,是任何个人无法逾越的文化范式。”作者认为是历史加于思想的界限,追根溯源,还是环境所决定的。农耕文明下的中华民族缺少叛逆思维,农耕为本,安土重迁,很少过问政治,无暇顾及思考,因此根本没人能够提出关于法是什么以及法应当是什么这样的本质问题。在第五章“个人”中作者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外是家的文化孝的文化,此亦与中国农耕环境有关。中国古人被束缚在土地上,久而久之形成了稳定的社会关系,“家”自然成了重要的归宿,因此统治者鉴此提出“重孝”就能得到百姓拥戴。

在第十二章中梁教授这样阐述自己的“自然法”观念:“所有这一切,都源自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源自天道和谐的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和谐的不断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面,礼、法以及人类社会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归根于自然。它们在自然里面获得

形而上的根据,它们依照自然塑造其面目,它们以自然为楷模、为追求的鹄的。”中国的“自然”农耕文明带来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自然。

由此可见,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当然还有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法律自在其中。

三、出路何在

“历史固然不曾告诉我们说哪一种文明必死,但它也不曾说过哪一种文明能够永生。它只说过,没有不死的文明。历史上的一切都在生与死之间流转。作为旧秩序的古代文明已然死去,要紧的是,我们还可能去建设一个新的文明,这便是希望所在。20 年代前后的中国,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转捩点。”在看到古代文明死去的正当性后,又要如何走向新生?

首先,我们要面对过去,中国传统法律的现代化价值就是建立在我们对传统法律文化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梁教授已经在“阶级”一章里面给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特点及其根源。

其次,要面对现实。新中国刚成立时,经济缺乏,而要发展现代法治,根本的是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福利,反传统去维护私利,安定民心。

再次,满怀希望。希望,就在于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种文明以及作为人类,文明将有忍受旧的时代逝去之痛苦的毅力,又对重获新生怀着热烈蕲望。

毋庸置疑,梁教授对法律的文化解释为我们展示了一套通往理解具有“文化独特性”法律现象的立场和方法论,虽显偏安一隅,但却

做得极致。通过在中国文化中异中求同,在中西文化中同中求异,以现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和独特性,意义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在那些看似矛盾、怪异和不可理解的现象后面,有着完整的秩序或格局。”苏力教授这样评论到,“他不是一般地发现中西在法律制度上、规定上的异同,而总是紧紧扣注在这些外观上的差异、类似或相同背后的世界观、秩序观和价值上差异,扣注中西‘法律’之异同与其各自思想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


第二篇:读《中国震撼》有感


读《中国震撼》有感

以20xx年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活动为契机,我认真阅读了张维为的新作《中国震撼势》,感慨颇深。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中国震撼》不仅给了中国信心,也给了世界信心。

《中国震撼》开篇,张维为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要站在桥上看风景,而要到河里试深浅。美式思维+中国实事,“望远镜”+“放大镜”,大大提升了观察者的眼力。他首先分析道:解放思想好比中国的春天,新芽萌生,经历夏天的成熟之后,秋天必定收获累累果实。的确,“解放思想”是中国社会变革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支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中国的改革、变化和发展。经历过思想解放的人都会深深的感觉到,中国在经历思想的蜕变、改革的阵痛后,已经能够瞻望到收获硕果的前景。

张维为强调,中国打开国门后,不仅迎来了世界,而且也融入了世界——中国正在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的活动,争取与自己的发展相匹配的国际地位。虽然西方国家依然遥遥领先于中国,但是中国已经逐步成长为全球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对手,并且正在创造一种符合自己社会历史与社会要求的、与美国现代民主相抗衡的政治体制。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必然昂首登上世界的舞台,塑造属于自己的位置。正如外交部长杨洁篪曾经说过“现在中国的命运正越来越紧密的与世界命运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应在“外树形象,内修气质”的前提下,学会用世界的语言来与国际社会对话,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破解难题,以国际贸易通用的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贸易行为,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自己的软实力,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东西,以便更有底气,更有自信,更积极地融入世界,更积极地推销自己。

张维为认为,中国坚持的纵向民主体系可以在保证总体目标的同时

灵活变通,以应对任何动荡。由此可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是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 产 党执政,中国没有以民主改革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分裂局面,而是在一党执政体制内进行了调整:通过平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力量,倾听自下而上的声音,并且保持高层的决策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长久治安。同时,虽然中国共 产 党是执政党,但是他允许更多阶层和党派人士参政执政。对于我们统战工作而言,统一战线激发了社会活力,尊重多元性,容纳多样性,正视统战成员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促进多元的整合与互动。通过建立健全协商、参与机制来加强合作、平衡利益、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的大团结和大联合。对于我们统战工作者来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统战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等方针政策,通过举办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会、座谈会、交流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与社会各界无党派人士联系,走访慰问各界党外人士,主动地征求建议和意见,畅通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促进党内外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共事。在广大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中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民族宗教界人士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引导港澳台海外同胞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使统一战线成员在了解国情中统一思想,服务兴化发展中提高认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团结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贡献。

《中国震撼》到底有什么价值?读书有心得,价值在书外。《中国震撼势》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帮助中国人学会看事,从看重历史到看重未来。我们在坚定不移地走好既定路线的同时,应着力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才能化解社会风险,乘势而上,开创中国的崭新时代,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

更多相关推荐:
美国大城市生与死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杨保军范嗣斌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曾经引发了许多人对人生的感叹和思索但是生与死的拷问并不仅仅局限于人19xx年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在西方规划界掀起了一...

庄子读后感-笑看生死

笑看人生——读《庄子》有感最初听说庄子,是来自于那首“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只觉得诗句好美,关于诗中人,却还不曾有什么认识。后来渐渐长大,从最初的《逍遥游》到后来的去读《庄子》,不敢说能够了解圣人心…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2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大中小杨保军范嗣斌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曾经引发了许多人对人生的感叹和思索但是生与死的拷问并不仅仅局限于人19xx年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在西方规划界掀...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摘要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19xx年简雅各布出生于宾西法尼亚州的克兰顿高中毕业后曾在一家地方报社工作过一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她来到纽约并很快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不久她嫁给一位建筑师定居在格林威治村的休斯...

《生死场》读书笔记精选

生死场读书笔记精选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用了散文化的结构章法书中写了季节的更换年代的轮回但时间的自然流转却没有提供为情节发展所需的因果关系因而那里的生活只是一个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场景之间的空间组合第一章quot...

《生死场》读书笔记

生死场读书笔记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

生死场读后感

生死场读后感篇一生死场gt读后感初秋的夜晚我重读了萧红的生死场做为呼兰人读萧红的书说得上是一种最简洁最直接的一种阅读了这样一个夜里凉爽而优柔的微风就像萧红的笔触从这悲喜的人生中一阵阵地从窗外轻轻而过萧红在序里说...

生死场 读后感

生死场关于生死的问题我想多数人对死是畏惧的对生是渴求的人们重视生与死可是当时光倒回至日本侵华战争的初始生与死或许真就是一线之间不过关于生死的话题暂且搁置一旁提及生死场首先我先想先聊聊女性在生死场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生死场》读后感

生死场读后感高一九班叶炎昊生死场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部小说假期我读了这本书感受颇多整部小说语言简练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是一部很有成就的小说小说叙写了东北农村农民贫苦的生活他们被剥削被压迫有些人甚至食不果腹...

《人生》读后感

《人生》路遥借用百科里的简介,小说《人生》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

恨恨而死

龙源期刊网cn恨恨而死作者鲁迅来源视野20xx年第05期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我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

《员工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读后感

读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具有基础与核心的作用对于一名...

向死而生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