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理论-温赞美

时间:2024.3.23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工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我们谈论的是“关注内心”

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体制,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王阳明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

我们谈论的是“坚持自我”

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熟悉乔布斯的人都知道他曾去印度修行,也曾想去日本学禅。一位大师对他说,修行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乔布斯才决定留在美国并开创苹果公司。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乔布斯一直强调“跟随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

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王阳明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已经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依然遭受其他官员的攻击。当年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出题,策问题中涉及心学,出题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责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处境之艰难。

尽管如此,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精确、明澈。“吾自南京已前,尚有‘乡愿’(《论语·阳货》)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论语·子路》)。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我们谈论的是“至善圆满”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

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

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谈论“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

对于团体如企业来说,将善恶放在得失之上,将长远利益、社会和谐和员工幸福放在短期利润、破坏环境和血汗工厂之上,才能彻底摆脱投机市侩的阴影,成为真正改变世界的巨人。

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别人愿意将自己的财富交由你来打理,是出于对你能力和人品的信任,而不是你拥有财富的多少。

我们谈论的是“勇者无惧”

屡立功劳却屡遭构陷,是王阳明一生的真实写照。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短短一个半月之内,运用神速果敢的军略,平定了差点颠覆大明王朝的宸濠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却有功无赏,反受中伤。武宗身边的佞臣许泰、江彬、张忠对阳明心怀妒恨,认为倘若平定宸濠之乱的功劳不能算到武宗的账上,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地位,想出一条愚蠢的奸计,他们打算在鄱阳湖上放走朱宸濠,然后由武宗亲自率兵督战,生擒朱宸濠,凯旋返京。而王阳明已经押解着俘虏出发,所以许泰等人不断派人告知王阳明,朝廷将于广信府(隶属江西省)接收俘虏。

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身处此境,阳明处处掣肘,但他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与奸臣斗智,尽力改变局势。王阳明知道,若在鄱阳湖上释放朱宸濠一干人等,或许将会招致天下大乱,因此并未交出俘虏,不顾许泰等人的阻碍,夤夜赶到了玉山县(隶属广信府)的草萍驿站。

对此,许泰等佞臣大怒,破口大骂王阳明,造谣“王阳明先与宁王交通”。情形如此危险,王阳明依然没有退却,还是力劝皇帝不可轻信诡计,以免荼毒百姓。王阳明为天下苍生着想,一直抗拒皇命,不肯交出俘虏。直到太监张永劝慰他:“皇上顺其意而行,犹可挽回,万一若逆其意,徒激群小之怒,无救于天下大计矣。”阳明这才将朱宸濠等一干俘虏交给了张永。

正德十五年(1520年),退居杭州数月的王阳明回到赣州,立刻进行了一场大阅兵,教导兵卒作战。当时,江彬派人打探了王阳明的动静。认识王阳明的人都担心,这样的行为会刺激到皇帝身边那些想让王阳明马失前蹄的奸佞小人,其门人陈九川也为此担忧,出言劝诫。王阳明说道:“吾在此与童子歌诗习礼,有何可疑?”并作《啾啾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十)一诗: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这是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诗。东正堂介绍说,佐藤一斋将这篇《啾啾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又说这首诗虽然很不错,但如果只会吟诵,却不知王阳明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的话,就无法掌握其中的深意。

立于谗徒围攻之中,一如平日泰然自若,丝毫未露危惧之情,如此坚毅,令人感佩。也正因为如此,阳明先生的形象成为暗黑时代耀眼而永恒的光亮。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朝廷因王阳明平定了宸濠之乱,封其为新建伯。追封王家三代及其妻室,并赐诰券令其传给子孙后代,可谓大荣耀。王阳明上《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三),辞让新建伯这一爵位,却未被批准。后来,王阳明再次上疏请求辞退封爵时,巡按江西监察御史程启宪与户科给事毛玉,在宰辅杨廷和的授意之下,提交上疏,弹劾王阳明。

当时王阳明的高徒陆元静任刑部主事,愤慨地提笔写下《辨忠谗以定国是疏》,疏中上疏末尾写道:“今建不世之功,而遭不明之谤,天理人心安在哉!”“天理人心安在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可知陆元静有多么激愤。

但是,王阳明听说此事后,写《与陆元静(二)》(《王文成公全书》卷五)给陆元静,劝他不要上疏。在这封书信中,王阳明首先对陆元静的辩护表示深深的谢意,然后写道,应该以谦虚为宗旨,自我反省,警戒卖弄辩解之词。王阳明在晚年告诫门人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在遇到事情时,他比喻为于激流中逆水行舟的小船,并没有放开“自己的舵柄”。这里的“它”,指的就是“良知”。王阳明确信,只要有了它,那么不管遇到再强的风浪,小船都不会被浪涛打翻。(“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我们谈论的是“智者坦荡”

王阳明被贬,去龙场途中又遇追杀。逃过大难,却清风海阔,不见一丝怨尤。在武夷山一野寺中,他题下《泛海》一诗:“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大意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泛舟三万里,那种痛快的感觉和我驾着锡杖、乘着天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样。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心中若无所滞,处事自然洒脱自如。

我们谈论的是“不忘敬畏”

王阳明中年悟得“心即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在晚年悟得“心即理”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即天理”。

当然,最终还得靠“致良知”去“穷理”。

而在“致良知”的工夫中,就比较强调“敬”。

在强烈的贪欲激荡下,人们忘了敬畏。敬畏一种事物的本真和天性,敬畏自然法则,敬畏活泼泼的新生命,就不会伤害到我们的身心。一切事败,多出于轻慢,一切轻慢皆是少了敬畏。(著名管理专家和并购专家王育琨语)

我们谈论的是“自由创新”

通过彻见本体后的无为观照,欣然承认上天给予自身的命定东西,随缘生死,一顺天则。自作主宰,自在自如。

现代人因为受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的种种影响与约束,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心,阳明心学,可以让我们通过“听本心”而摆脱各种体系和机制的束缚而获得自由。

此外,“心学的思维方式是活泼而自由的,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择善而用之,在节奏无比紧张的当代生活和工作中,能焕发出新的生机。(罗智语)”

我们谈论的是“实践精神”

王阳明所有的思想都不是一般读书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在跌宕的人生中悟道的真理。故王阳明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廷杖四十、万里流放贵州龙场驿,舍生忘死平定朱辰濠叛乱,只手扶起明社稷,这是生活中的‘百死千难’,情感和思想在困厄抑郁的剧烈矛盾中不断突进,这是精神上的‘百死千难’。(韩毓海)”这“百死千难”便是实践。

王阳明的著名思想“知行合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知行合一”说的中心是“行”,而不是“知”,这是一种实践主义的思想。所谓的“行”,并不是与“知”对应的“行”,也不是局限于具体的实践行动。王阳明曾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可以看出,“行”包含的范围很广,心中萌发的意念也可以看作是“行”。


第二篇:王阳明的_万物一体_论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20xx年第4期(总第159期)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

冉光芬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摘 要:“万物一体”思想在儒家哲学中源远流长,系。阳明指陈时弊,积极应对,“”的至上境界。关键词:王阳明;仁;万物;一体;;中图分类号:B248.2::1001-733X(2009)04-0019-04

llThingsAreOne"byWangYangming

RANGuang2fen

(SchoolofHistoryandPolitics,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Abstract:Thethoughtof"Allthingsareone"hasbeenalonghistoryinConfucianphilosophy,andistheimportantpartoftheYangming’sthought.Therelationshipbetween"Totheconscience"and"Allthingsareone"isstateandontology.Inordertoimplementthesovereignrealmof"Benevolentandallthingslookareone"onthebasisofconscienceasthebasicontologyYang-Mingcritiquesthestatementandactivelyrespondstoit.

Keywords:WangYang-ming;mercifulness;allthings;toconscience;allthingsareone

一、阳明“万物一体”思想的渊源及其内涵

“万物一体”思想源远流长。惠施有泛爱万

物、天地一体的思想,墨子的“兼爱”也有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义。墨子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1]159

身”。《庄子?齐物论》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2]79

万物与我为一”。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

[3]302

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张载的《大心篇》

[4]24

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认为“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即后来程颢所说的“莫非己也”。在《西铭》中,张载以“吾”为轴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程颢深受张载的影响。他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以及“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此道与物

[5]15

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的观点。宋代以后,大多数儒者“同体”的思想直接来自程颢的这两段话。

据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正德元年(1506)阳明与甘泉会于京师,“遂相与定交讲学,一宗程氏‘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之[6]1401

指”,后来在《书王嘉秀请益卷》中阳明也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晚年居越,更通过对《大学》首章“亲民”的解释阐发与物同体的思想。这表明,“与物同体”一直是阳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某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是理解该思想体系的基础。而由于解释者本身的文化构成等个体差异,必不可免会有不同角度的解读和思考。笔者以为,同情理解是正确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出于情感上的同情还是基于学理、学术上的同情,对于我们解读文本实在是一重大分别。以论者目前学理层次浅陋之水平,对于

[5]16

收稿日期:2009-04-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CZX027)

作者简介:冉光芬(1977-),女,贵州湄潭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伦理学。

—1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

儒学尚远未达可精细分判的高度,所以更多的是对事情本身的内涵、外延等方面进行一些思考和旁证,只希望能够或有助于进一步深入阐释和理解儒学。

理解阳明的“万物一体”问题,至少需要从三个层面来思考。第一是“仁”或“仁者”,亦即“大人”。在阳明表述中有时说“一体之仁”,有时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或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笔者以为是因其语录体在时间上本就不连贯,表述不同而其实一也。此“仁”也即阳明“良知学”的核心“良知”“仁者爱人”,仁者”所应具的“己立立人,“致良知。”,明《传习录,我们看到大多情况下,天地”与“万物”而论的。就“天地”而言,大多数地方,指生生之天地,万物和人由之而生,而万物和人之理也由之而生;少数时候又明指形上意义的天地,如“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综合来看,“天地”与人和万物相比是具有先在意义的(是宇宙生成论也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不过在中国哲学是不会去明确区分这些的)。就“万物”而言,当指与人同生于天地间而又不同于人的诸物,即所谓“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是一体”。其次,我们也看到阳明有时又把“天地万物”并论而与人的“良知”对指。在同一条中,阳明强调:“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

[7]331

物,与人原是一体”。在这同一条中前后意思也有不同。“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

[7]380

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这种情况下突出了“良知”的地位。此外《传习录》中,“物”指“事”,所谓“必有事焉”;又有人之良知指示而成之事事物物。总之,“万物”当指与人不同、在人之外的事物,它们是不具备良知的。“天地”也与人不同而在人之外,天地之心是人,人能与之感应而得到其“道理”,而这也即人心本然之“良知”。第三是“一体”。“一体”是人心由“天地”感应之“良知”接应于“万物”而得到的人之应然境界,在此“仁”或“良知”遍流而无间。所以是内在于“仁者”的“一体”,是“良知”的“一体”,而不是知识论或生成论意义上的泯然物我。

由以上可知,阳明“万物一体”思想即是“仁者(良知)—天地—万物”三者的“一体”,而它也—20—

[7]331

[7]327

包含了阳明“良知学”的基本范畴。“良知”本身

即“天地”之道之理,“而人之一点灵明为天地万物开窍最精者”,即与天地感通,故人心也即具有“良知”。但常人因其“私欲”之蔽而“失其本心”,需要不断经由“功夫”才能达“一体”的应然境界,而唯有圣人才能“生知”而具有“一体之仁”。

二、“”

”的谈论散见。在他的语境中,”才是为学的唯一进路,尤其不必节目”在学习中。为学在他是必先“致良知”,而后“格物”磨练于事事物物上,然后可成其圣贤之教。而生活于当下的我们,则因隔了时空,或可拉开一个间距,对其思想进行更为细化的分析,分辨其思想的各个层次和含义,以能更好地把握其学说的深意。  (一)“良知学”是“人心与天地一体”之本探讨人之为人的形上基础是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向度。其进路是明其所不是者,更进而明其所应是或当是者,也即所谓人禽之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而就在人的一点“仁”心,仁者爱人,亲亲而“仁民爱物”。人比禽兽为高之处,不在其生物样态或物理形态等自然的、生理的方面,而在于人心这种自省自知的良明上,是一求诸于己的内在要求,所谓“为仁由己”。人可通过尽己之心而知性知天。这种高明之处,不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或权威的强制,其“功夫”是要求个人自己去领会继而实践。故要求“慎独”,求“诚”与“放心”。事实上,道德层面本就应无过多的强制性,而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自觉追求。由此而儒家之发见人的“主体性”是甚为深切的。细读原文,可体察到阳明秉承了儒家传统,并更进一步把人心的“良知”提升为原本就与天地一体的道德本体。如: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

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请问。先生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曰,“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

[7]380-381

尚在何处?”

我们看到,阳明则提升人对自己的信心与尊严到了一极高处。他以这种“万物一体”之论指示出我心已全具“天地”之道之理,不过在常人则为“私欲”所蔽,但只需“致知格物”,久必可复本来的良知。这样,阳明就把人心之“良知”作为了道德本体,化归“天地万物”于此本体之人心中。这样,人心不再纷扰于外在事事物物,而只求于发己心之良知在事物上磨练即可。此种学问所追求达到“仁者浑然与万物一体”的境界。因此,良知是本、是意,而万物一体则是用、是工夫、是境界,此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革去私欲之弊,呈现良知之本,就达到了物我两忘、万物一体即“仁者”的境界。  (二)“仁”者境界

由上可知,人心虽与天地万物一体,但对于为“私欲”所蔽的常人来说,“仁”是一至高境界,不经努力向学不可能达到。而对儒家来说,通过“为己之学”而“成德”者,并不是像佛门修行者的独善其身,而是又以其已达之“一体之仁”复“仁”于天下,也即明己之“明德”后复“仁民爱物”。阳明在此若不能说是已达“仁”,也至少可以说他自己认为是体察到了圣人之心,故他孜孜以求明“良知学”于天下。因为圣人与常人之区别在于良心是否为私欲所遮蔽。当其门人问到为何程子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而墨子的“兼爱”则

[7]331

不是“仁”的时候,阳明认为墨子的“兼相爱”是以

“交相利”为最终目的。而程子的“仁”是有差等的仁,是本末、干叶有别的仁,不以私欲为旨归,是圣人之心的仁。

阳明的“圣人之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圣人向自己心内的要求,即“仁者以万物为体。

[7]339

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所表达的,也即,心之良知。。

,。虽亲。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

[7]112

未尽处。这就是对学者提出的又一标准,即仁者必施其“仁”于天地间万物,学者要明明德,必须向此努力。由此,则必对天下、时事、民生等有着深刻的关怀和忧思。这种忧患感或许本就是儒家一个重要特征,这一传统在孔子那里即有相当表现。在尽述孔子曾有种种遭际后说:

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

[7]261

不容已。阳明借孔子之言行而道自己的所求所困,即求施己之仁一体于天下,而又困天下同道既少而圣人之学为不传或未真传。又说: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7]258矣。当其要“兼善天下”时,自然地即以与我同类的生民的现实状况为着眼点,而民生如何则赖于天下之治理如何。

三、时弊的指陈和实现万物一体境界的应对之策

  在阳明看来,其时代是有着大弊端的。他指出: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

—2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

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之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籍籍,

[7]259

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其他多处(如142、176、181、183等条)均有大致类此之述。在阳明看来,圣人之学不传或没能真传,人心收摄不住,,极利益。

,、安民心、养民德,则可以治世,可以使得天下太平,可以使得天下之民安享生活之乐。也即施其“良知学”于生民,以使人人得而达圣人“万物一体”之“仁”,则天下可治。他说: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终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天下之人,

[7]194-195

皆相视如一家之亲。

阳明是试图以其学说教化世间生民,使大家

明其自身明德,而体天地之大道。以爱人之心而求世间无祸乱,得太平。其基点是个人一己之心,而此个人又不是孤立或独在的个体,而是联结在人伦之网中的个人,由每个人的成仁而达至仁行于天下。操持政权者当然也在这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秩序之中。但是我们看到,阳明以其智识对于时代忧心绸缪,儒家。但其,则出,。单从学术角度而言,儒学之不传,正如贺麟在《儒家思想之开展》一文中说的“儒家思想之正式被中国青年们猛烈的反对,虽说是起于新文化运动。但儒家思想之消沉,僵化,无生气,失掉孔孟的真精神,和应对新文化需要的无能,却早腐蚀在五四运动以前”。若从阳明用心及其失败来看,则更似乎证明学术之为学术的意义不在于此。而教化之事也似乎是人类长久难竟的大事业了。

参考文献:

[1]吴毓江.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4]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5]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6]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92.

责任编辑 李兰敏  英文审校 孟俊一

—2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相关推荐:
王阳明的名言

王阳明的名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

王阳明名言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

王阳明至理名言

王阳明至理名言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6你未看...

王阳明让你内心强大的100句名言

王阳明让你内心强大的100句名言1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曾对东林书院的创始人顾宪成抱怨说当今所最怪者朝廷认为对的外界一定认为不对朝廷认为不对的外界一定认为是对的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

王阳明名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象祠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传习录陆澄录翻译那里有邪恶的鬼能够迷惑正直的君子呢因为你们存了一个怕鬼的念头这就是心邪了所以凡是有被迷惑...

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三不朽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誉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说...

英语常用名言名句警句

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有志者事竟成Wellbegunishalfdone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Eastwesthomeis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Thereisnoroya...

高考试卷中常见名言名句350句

1如初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

补上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补上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5夜阑卧听风吹雨6洛阳亲友如相问7星垂平野阔8山河破碎风飘絮9清水出芙蓉...

名言名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名言名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名言名句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其作用之大不可低估名言名句作为中心论点具有一矢中的的作用在作文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论点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往...

中考语文试卷中常见名言名句350句

试卷中常见名言名句350句1如初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红雨...

名言名句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三国演义人间五十年与天下比如梦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人间五十年下天中比梦幻一度生受灭者敦盛幸若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汉司马迁迸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

王明阳名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