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敬履教学案例

时间:2024.4.13

《圯履》教

长春市第161中学

张大光

一、教学背景

《圯上敬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长春版下册的教学内容,被安排在第十五课,是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是《史记·留侯世家》的节选,刻画的是青年时期张良的一段奇异的经历。课文所反映的张良的核心品质就是他的隐忍有容、对老者的尊敬。正是他的这种品质,黄石老人才最终将《太公兵法》传授于他,为其以后成就大业奠定基础。学习本文即引导学生学习张良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这即学习本文的重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文言文的要求,并结合我校的“364”教学模式改革,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流程介绍

1、 预习

1)下发预习提纲,将本文的学习内容编写到预习提纲中:作者,实词,背景,课文内容,主旨等,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我设计的五组题

2)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向,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让学生查找工具书解决实词、作者、背景。合作交流解决文章内容等等。3)学生

据预习提纲自学。4)交流质疑,小组内可先进行交流,落实基础知识,教师进行巡视指导。5)组内预习展示,由学困生展示文本的基础知识。如(1)实词:骈 称 食 见 等 策 材 意 临等。(2)介绍作者韩愈  (3)朗读 (4)背诵  (5)写作背景介绍等。

2、展示

展示课有五个环节组成:1)预习交流2)明确目标3)分组合作4)展示提升5)穿插巩固。学生们在展示过程中出现了一小插曲(也是本课的亮点):有同学问抽到第一组题的小组“老人再三为难张良,如果你是张良你怎样做?”两小组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们对张良的形象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

3、反馈

以提问或试卷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反思

“364”教学模式,是我校于09年8月在总结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江苏洋思中学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3”即三个板块:预习、展示

反馈。“6”即六个环节:1)预习交流2)明确目标3)分组合作4)展示提升5)穿插巩固6)达标测试。“4”即四清手段: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改变了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教师营造了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感悟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避免展示只简单呈现预习内容,我采取以下措施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

1、指导预习。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应及时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及时纠正理解上的偏差。在预习时有的学生认为“张良的做法太傻”,对这样的认识就应当及时加以引导。

2、精心设计预习题。应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 教师要想设计出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的问题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努力。

从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林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教师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

从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从问题涉及的内容看,我们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如预习提纲五组题的第四题,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惟一。

3、相互质疑、层层深入。在展示时,听讲组与展示组相互提问、相互质疑,在质疑答疑过程中学生就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课堂辩论。在展示时,如果学生即兴展开论辩,教师应放手让辩论双方尽情展示,并引导更多学生加入。“理不辩不明”,如前文提到的,在论辩中就会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5、及时评价、多加鼓励。对学生的好想法、好见解,要多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圯 上 敬 履》教 学 案 例

长春市第161中学

张大光


第二篇:听说教学案例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浅析

zz31z.ZZEDU.net.cn 发布时间:2011-05-20 来源:赵晶晶

[摘要]:听说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因此英语听说教学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英语学习中,听说一直都是令教师和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学习动力不是很大。而新课标对英语听说教学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应认真研究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多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有计划、有目的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本文分析目前学生对高中英语听说面临的问题,并对此介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英语听说 教学策略

一、课题的提出

听和说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听在人类活动中所占的实际时间为45%。从英语教学角度来说,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及听的活动,是扩大学生语言输入量的好途径,反过来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感。使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获得大量语言材料和对一种新的语言的认识,促进读、写等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说,可以说是贯穿于每一节课、每一项内容,即全部的英语教学中。从提问、听力、对话、阅读、写作等,都离不开说。参与面广,每个人都可以表达有自己的看法,彼此交换意见。它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交流和对话中提高听说能力,更有利于自由无拘束地讨论 ,提升思维、反应、交流能力。

20xx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2003)将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听说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其中七级听说要求(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要求)如下:

表1:新课标七级听说要求

听说教学案例

听说教学案例

由此可见,高中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并为学生读、写等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打下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听说中经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语言辨别能力低,语言连贯性能力弱。学生对英语的发音甚至连国际音标都读不准,因而很难辨音。在英语朗读中存在许多重读、连续、爆破、摩擦等语音变化,若不懂这些规律,可能导致听者理解上的障碍;词义的语境判断差,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根据出现的单词和句型孤立地判断其意,而不善于根据上下文及语法结构来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测,因而顾此失彼;听力材料的语音速度影响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

本课题研究就是通过分析学生听说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实践,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抓好英语听说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努力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的英语听说教学状况,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想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想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想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想结合;传统与现代手段想结合。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这也是与以交际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过程教学法相一致的。

在传统的听说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的是结果教学法。这种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即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做出反应的过程。学生整个的听说过程都是在教师的完全支配下完成的,毫无自由创作的空间,听说成了机械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方法违背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理念,结果教学法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的英语听说教学。针对结果教学法的不足,70年代开始,国外出现了对过程教学法的研究。过程教学法认为听说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学习者的单独行为。这种教学法克服了结果教学法的种种弊端,受到外语学界的一致赞同。它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听说过程和听说能力上,有利于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它的立足点是将来,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因此,过程听说教学法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正符合中国新《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说明

1、研究对象

本校高一年级六个平行班学生。

2、研究的内容要点

(1)观察分析目前高中学生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当前高中听说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3)研究教师对提高学生听说水平提出的新的策略和方法。

3、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实验对比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1) 采用文献法了解国内外英语听说教学状况及方法的相关研究;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高中学生对于听说的认识和训练;

(3) 采用实验法验证新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能否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4) 采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学生在使用新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教学前、后学生英语听说成绩,检验新

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的成果。

四、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1-2009.3 )

调查我校高一年级六个平行班学生的听说情况,发放调查问卷。课题立项后, 笔者对我校高高一年级430位学生发放了英语听说情况的调查问卷。针对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听说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表2:高一年级学生听说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听说教学案例

听说教学案例

调查结果让我们忧心忡忡:不喜欢英语听说的人占74.4%,一个月只做一次听力练习的占10.3%,不练的占46.9%,不做记录的占90.9% ,语法结构、词汇意义的占41.3%、40.9%。在同时进行的对40位学生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真正“认真”听说的学生只占18%;约70%的学生对听力没有信心,认为听力“偏难”,其中30%的学生承认“怕听说,听不懂,很灰心”。

通过对日常教学的反思,本人发现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如下:

(一)基础语言知识因素

毫无疑问,中学生学习外语,没有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词汇量和对语法结构的敏感性(即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要听懂英语是十分困难的。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约40%的学生把自己听力理解水平低的原因归咎于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不懂。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知识,他们无法对感知到的一连串语音做出正确的意义切分和判断,因而也就不能把前后感知到的语音进行联想理解。

(二) 速度影响因素

听力材料的语音速度影响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这是很明显的。在问卷调查结果中表明,有44%的学生认为听力难的原因在于录音速度太快,跟不上。实际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次试验中采取同一篇材料,用不同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70个词和105个词)对两组进行测验,前一组理解率达72%,而后一组理解率只有26%。因此,语速的快慢对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影响。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控制一定的语速,若低于规定的语速,将无助于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

(三)听说习惯因素

从问卷调查及与学生的个别交谈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听一篇连贯的短文或对话时,总是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不断地思索。总想着这些个别的词或句子;此外,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所听材料,而是借助于我们的母语,中间经历一

个“心译”过程,似乎唯有这样才能理解,才能听懂了。这些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大敌。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一方面具有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不一定有必要。一篇短文中并非每一个词或每个句子都提供同等价值的信息,在听报告或讲座时,这一特点就更为明显了。

(四) 文化背景因素

文化背景也是构成听力障碍不可忽视的因素。对背景知识了解得多,对所听材料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例如两篇难度相当的短文,一篇是介绍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另一篇是介绍西方的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前者听起来容易理解,因为春节是我们的学生熟悉不过的节日;而后者听起来较难理解,显而易见是由于他们对感恩节不甚了解。

(五)信息综合、记忆的能力因素

听是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听觉领悟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声音信号等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人们接受信息后,通过大脑来识别和理解每个声音信号的意义,然后做出适当的反馈。反馈的快慢、判断的正确与否,同一个人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及个人的知识、经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听者往往难以甚至无法控制所听材料的语速、言语的清晰度以及说话者的表达特点,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说话人的意思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的学习任务。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09.4-2009.6)

听力训练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其次,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阶段侧重,逐步提高;再次,从交际需要出发,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最后,要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听力训练要注意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适时选材十分重要。所选的材料要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即由词的训练到句的训练,再到文章的训练。针对调查问卷中分析得到的学生听说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描述、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本人认为“匮乏的基础知识”和“有限的听说技巧”是导致目前学生听说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今后的听说教学将会遇到更大的难度。因此,本人从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进行有效的听说技巧指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新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以帮助

学生树立对听说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习惯,教会他们实用的听说技巧。主要做法如下:

1.抓好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中学英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基础知识、词汇量和对语法结构等。要掌握听力基本技能,首先应该突破语音知识关。语音基础知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听力水平的提高。突破语音知识关的办法是: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并跟老师或录音机进行模仿和纠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如果在连贯的语流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语法知识也是如此,它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给予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与承受者以及虚拟事实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使学生明确不同词汇的用法,使学生对语法规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可以在听说中正确地运用语言。

2.切实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开头,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从学英语的一开始就养成静听别人说英语的习惯,勇于用英语回答以及提问,模仿录音的习惯。教师则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给学生造成深刻的语言印象,并努力使听说训练从小处着手,创造学生开口的机会。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礼貌语言:Hello,Good morning,I’m sorry,Thank you,ect.还可以从最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着手,重复使用:Read after me, 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组织教学,学生听多了,不仅听懂,而且也能说几句,好奇心就得到暂时的满足。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课堂上的机械听说扩展到课余生活中去,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一种将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必然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英语教学的起始,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开展听说训练的重要一步。

3.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看法,同时锻炼了口语及听力,增强了对语言的理解。可以采取几种形式:

①分组讨论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先分小组讨论,每个成员必须发言,然后选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言,当然是用英语来表达的。

②利用简笔画、录音机、电脑、及其它实物创造情景,让学生作英语对话,编英语短剧,教师在台下

做简单的纠正与指导。

③创设焦点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研究,引发他们的辩论,有效地锻炼了口语应用,同时又磨砺了他们的思想情操。

④让学生讲解课文,并互相提问问题,且给予解答,教师耐心帮助、指导,给他们练习口语和听力的机会,培养其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听与说相结合

可以采用转述、问答等形式把听与说的训练结合起来。从训练性质分,有机械练习、复用练习、活用练习、交际性练习等四种方式。机械练习以模仿为主,包括跟录音机或教师读词语或句子;复用练习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复现——不变材料的内容,但需改变原材料的某些语言形式,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主要用于学习语言或检查对所学材料的理解情况,常用方式有:问答、口头造句、句型转换、看图说话、复述等;活用练习是比复用练习更高一步的练习;交际性练习是由教师在真实情况下口述作引导,学生之间或师生间进行交流。

5.听力训练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可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第一,在课时安排上,或者每节课的复习时间,充分让学生听一听有关材料,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听力训练练习。第二,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凡安排有听力练习的内容,不可因某种原因放弃。在新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的教学顺序,做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的内容改写成听力材料,作为巩固练习用。

6.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实践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可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课内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和表演。课外活动小组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在课后组织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语文艺演出,出英语报,英文打字,举办英语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考虑每周开设一节听力课,对这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利用录音、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听说训练,扩展他们的语言环

境。平时可要求学生之间试用英语交流,以锻炼说的能力。还应改革考试方法,有笔试、口试、听力测验等内容。

7.拓宽主动发展语言的空间

通过课本上的听力和语言材料,无疑可以对学生的听说有所帮助,但如果长期拘泥于课本内容,学生不免会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因此,还必需通过课外的补充使其来获取更多、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在听力方面,教师不妨选用一些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听力资料,如小故事、对话、英美家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及人物介绍。这些听力资料语言地道,语速适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使其了解地道的语言表达。其次,每天清晨每个学生轮流讲述一个英语故事,或说明文、议论文等。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请全班同学来抢答。这些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口语和听力。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成果阶段(2009.9-2010.1)

根据第二阶段研究成果,进行实验活动,并对实验的过程和效果加以评价。为了验证新的听说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从全年级六个平行班中挑出两个班作为实验班。教师按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采取日常教学和听说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听说强化训练;此外,每周一次听说课,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说技巧指导和听说练习。经过一个学期,实验班和对照班情况的对比如下: 表3:实验班与对照班听力得分比较(满分30分)

听说教学案例

从数据分析来看,实验班学生听说分值有较大幅度递增,与对照班(实施传统的结果教学法)形成6—8分的差距。听说班学生的成绩与他们对听说的兴趣与付出密不可分,同时也证明了新的听说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同时教师也对科学合理的听说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自身驾驭听说教学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第四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0.2-2010.3)

新的听说教学策略在高一取得初步成效后,我们相继在高二和高三年级进行推广,也都有不错的反响。特别是高三学生,因为训练方法得当且兴趣浓厚,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听力成绩已经从以前的19分提高到26分左右,这对即将面临高考的他们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同时也大大树立了他们对英语学科的自信心。

五、研究成果综述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收获颇丰:

1.整个高中部英语学习氛围明显变浓。学生不仅克服了对英语听说的畏惧心理,能自动自发地进行英语听说,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也有明显的提高,考试放弃听力的学生越来越少。

2.激发了英语教师的研究热情。在这次课题的研究中,各个年级教师互相配合,搜集教育文献,挑选优秀听说材料,良好的研究成果也使她们意识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正确途径,不少教师也摈弃了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探索其它领域新的教学方法。

3.撰写论文并编写《高中生英语听说方法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既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说方法训练,又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辨认他们在听说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而加以避免。

六、总结

英语学习无捷径可言,英语听说亦是“熟”能生“巧”,要把广大中国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真正提高到一个理想的层面,英语教育者还需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研究各家教学法之长,创新听说教学模式,进一步尝试、探讨、考证,更需要教育者的创新性思维及勇于实践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陈光旨,郭道明 《素质概论与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研究,1998

3.何安平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篇一教学案例数学广角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页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内涵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案例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A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样的单位1不一样的呈现方式房县土城镇白鸡小学蒋敦成内容摘要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设计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民主化活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案例实录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资料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资料作者文亮教招来源时间20xx1112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一填空题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

1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方法案例分析是进行思维方法和能力的综合训练看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所给材料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但案例分析可以总结一些基本的思路我...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练习题

20xx827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练习题一填空题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2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2教学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或教师个案也不是课堂实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圆的认识案例分析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