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富论有感

时间:2024.4.20

亚丹斯密和他的

现代资本主义和社

的类同性。在我们心目

本主义”这个虚幻的名

所谓的自由、民主、议

经济等等。怎么会变成《国富论》 会主义有如此中,所谓的“资词后面,应该是会、宪法、民营“福利经济学”里面追求公平,在公平之上才有效率呢?到底什么才是资本主义?我觉得亚当斯密诠释得很好。

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一两百年间,是所谓的“重商主义”时代。但由于股票市场官商勾结、内幕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借钱炒股的本质问题,欧洲各国连续发生了三次股票市场大崩盘,包括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英国的“南海泡沫”,即所谓三次金融危机。1720年,英国、法国等国针对当时所发生的三次欧洲金融危机拟定了一个《泡沫法案》。英国政府禁止了股份有限公司达一百年之久。而法国政府禁止了这个名词达到了150年之久。

“重商主义”走到这个阶段,算是走到了尽头,1776年,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写了一本伟大巨著《国富论》。《国富论》坚决反对国有企业,呼吁市场化和民营化,主张以看不见的手来调整市场的供需,而不需要政府的干涉。这不是和我们改革开放喊的口号类同吗?我们今天喊的口号,我们今天做的改革,包括股改,几乎都可以在过去欧洲历史上找到痕迹。只是我们不学习,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悲哀。我们今天是踏着历史的足迹,不断重复着过去的悲剧。

读国富论有感

《国富论》针对国有企业的弊病,提出了一个当时所谓的新思维,那就是政府与国有企业彻底分家,政府退出企业经营。一个很时髦的理念——民营化和市场化——出来了。亚当.斯密提出以法制为基础,以自由为手段,追求财富。但这一切必须在民营化和市场化的原则下完成。请记住,那是1776年。从1776年至1867年的90年间是欧洲最困难的时间,这段期间叫做工业革命。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欧洲是历尽劫难。在自由经济,民营化和市场化的理念下——类同于今天中国的“大欺小,强欺弱”的现象层出不穷,例如资本家克扣工资,聘用童工,制造污染等等。

亚当〃斯密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替转折时期,他为新的自由主义经济原则大声呐喊,也就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肆意攻击。然而,他的劳动价值论对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作用,他的经济思想成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他的学说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成长。有著名经济学家对作者亚当〃斯密给过一个概括性的评述——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有理由认为,他的这部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作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为专业的大学生,首先要读一读这本惊世之作,了解经济方面的有关知识,有助于以后的学习。拜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心得和认识。也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而亚当斯密的新思想“看不见

的手”开启了我们的思想,告诉我们市场体系的基础是自由和法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两手抓,既要给空间市场,政府也要适当地宏观调控。纵观历史,我们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大跃进”活动,政府全面掌控市场,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政府规定的,最终压抑了人民的工作热情,使当时的经济停滞落后。我们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万能,而是不经意地点出,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市场也会变成“万恶之源”。没有以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失去它的魔力。纵观西方自由市场的发展,无不是伴随着个人自由的不断延伸和扩展。读了《国富论》,让我更加确定这一点。

《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德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我认为,这是一本主张

个人自由竞争,在经济学中起着启明灯和导航灯的重要巨著,是对当代及现代有重要影响的百科全书!


第二篇:读书笔记——读《国富论》有感


中国人民大学

本科学生元典读书笔记

国富之道

作者: 学院:专业: 年级: 学号:

书目名称: 《国富论》 成绩: 日期:

中国人民大学

书目简介 《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书中,亚当·斯密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这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

摘 要 《国富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著作之一,通过阅读本书,笔者感受到古典经济学中经典理论的瑰丽,也见识到古典经济学家洞察经济社会的敏锐。笔者重点学习了亚当·斯密提出的经典分工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并在学习同时进行批判性思考,对于书中一些观点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旨在阅读学习的同时,加强自我审思能力。

关 键 词 劳动 分工 资本积累

在现在的大学里,哪怕不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只要上过高中政治课本第一册的同学,就不会不知道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而在高中较为简单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以及其对世界的重大意义。寒假阅读了《国富论》,则是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以及他较为系统的经济学思想。

纵观本书,亚当·斯密从“何谓财富”出发,解释了他对财富的理解和定义,阐述了他的财富观和货币观,由此推翻了当时“重商主义”的错误前提,为自己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石。《国富论》开篇第一句即是“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而在亚当·斯密以前,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重农主义则认为金银不是财富,土地生产物才是财富。可以说,亚当·斯密第一个正确地认识到,人类生产性劳动创造的生产物,包括金银在内,都是财富,人类劳动则是财富的源泉。以这个概念作为开始,亚当·斯密衍生出了“如何创造财富”的研究,他提出生产力是由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所组成的,并进而细化分析。最后,他回答了“如何维护财富”的问题,提出了市场机制的重要价值,并最后衍生出对正确政府职能的探讨。这个写作过程以“财富”为源头而顺序衍生的,讨论了财富从产生、扩大、流通、实现社会价值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些过程中提出了对财富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从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到国家的致富之路,无一不是为了国家的富裕而作,可谓一部真真正正的探寻“国富”之书。

而通过反复阅读,我发现,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与资本积累的论述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也引领着我去重新理解分工和资本的概念,并在新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

一、劳动分工

(一)分工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分工?斯密认为,这是由于人们有交换物品的需求,因为一个人无法制造出所有自己所需的物品。而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以自己较为擅长制作的物品去交换所需的东西,对自己而言更为有利,因此人们开始专心制作自己擅长的物品去与他人交换,也就形成了分工。然而,交换其实是一个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社会的行为,因此这样的分工也不是在现代才出现的。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在原始社会,最初是有两群野人,偶然的有一次,一群野人打到的鹿多一点,一群野人打到的狼多一点,鹿多的那群野人想吃点狼肉,而狼多的野人想吃点鹿肉。于是在两个头领叽里咕噜的一通讨价还价之后,一个头领付出了三头鹿,得到了四头狼,而另一个头领付出了四头狼,带回了三头鹿。大家吃的很满意,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几千、几万,甚至可能几十万年之后的我们在研究他们当初的行为的时候,竟然会高呼:原来最初的交换就在两个头领边叽里咕噜边比划的时候完成了。

两群野人后来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一群野人专门打鹿,一群野人专门抓狼。大家都对捕鹿或者捉狼的方法不断地进行着总结、实践,并且在族内开设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传授技艺。这样的结果是:两个部族每天捕获的猎物的总量不断增加,以至于这两群野人无论如何努力,还是吃不完这些猎物。慢慢的,兽皮被他们发现可以御寒,这样逐渐有野人加入了兽皮加工,并使之成为一个行业,而相关的用兽骨制针的行业也得到了发展。 所以交换和分工应该都是早已存在的,如果说交换是一切经济行为的起源,那么分工可以说是不同社会形态变化的助推力之一。

另外,斯密认为,人拥有不同方面的技能,不是劳动分工的原因,而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试想,当初两群野人如果打到的猎物的数量种类正好颠倒,那么他们的专门技能就会不同。

但是这个观点,斯密在论述的时候其实也有矛盾之处。斯密在写分工的原因是交换时说道,“例如,在狩猎或游牧民族中,有个善于制造弓矢的人,他往往以自己制成的弓矢,与他人交换家畜或兽肉,结果他发觉,与其亲自到野外捕猎,倒不如与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所得却比较多。为他自身的利盎打算,他只好以制造弓矢为主要业务,于是他便成为一种武器制造者。另有一个人,因长于建造小茅房或移动房屋的框架和屋顶,往往被人请去造屋,得家畜兽肉为酬,于是他终于发觉,完全献身于这一工作对自己有利,因而就成为一个房屋建筑者。”1这里的逻辑是善于某物因而专于某物以实现更大利益的交换,所以在这里,善于某物(即人不同方面的技能)是劳动分工的原因。

1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5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中国人民大学

(二)什么是分工

斯密在阐述分工的特性和优点时,以扣针制造业为例,如果一个工人以其一己之力,一天可能最多做几枚扣针,甚至一枚也完成不了;但假如将工人分配到扣针制造的不同环节,使每个工人只针对一项环节展开工作,比如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那么即使该工厂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要工人按照要求勤勉工作,那小工厂也能制造出四万多枚扣针,相当于平均每个工人制造了四千多枚,这与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成果来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分工对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确实是显著的。

而在解释为什么分工可以极大提高劳动生产力时,斯密是这么说的:“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2

在这三个解释中,第一个是最容易认可的,一个人专于一物一技能,那么他在这件事上就具有比不专于此的人更专业的水准和效率;第二个解释,斯密在具体展开时,认为分工减少了一个人做多项工作时转移的时间浪费,但斯密认为这种时间浪费是由于在开始新工作之初,势难立即精神贯注地积极工作,总不免心不在焉,这一点有些出乎我意料。因为当提到人们在转换工作时造成的时间浪费,我们会下意识的想到应该是由于一个人无法精于多项工作,因此在转换工作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适应新的工作,而可能没有考虑到由于人类的惰性和懒散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即有些员工在转换工作职位之后会出现一定的懈怠消极期;第三个解释,简而言之就是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机械的发明,这个观点非常有意思,因为人们往往会说,科技的进步,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但为什么生产力发展了,科技就能进步?我想斯密的这个解释很有说服性:分工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将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而人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事物上,会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许多种事物上,更能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现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也正印证了这一观点。

(三)疑惑与思考

然而,在阅读劳动分工的时候,我不免会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反思斯密所提出的种种观点,其中与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相符合的部分,也引起了我的极大思考。

1.农业的完全分工是否能够实现?

斯密认为,农业上种种劳动,随季节推移而巡回,要指定一个人只从事一种劳动,事实上绝不可能,因此农业不能实现完全的分工,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永远比不上制造业的速度。但我认为,之所以以前的农业无法实现完全的分工,是由于劳动工具的落后。从2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2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中国人民大学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来看,假如劳动工具能够实现机械化,那么对于农业这样的劳动对象来说,即使劳动者同时从事多项劳动(北美农场的农民在农忙时进行农作、农闲时从事其他工作),也是能够实现农业的完全分工的,比如有专门播种、专门杀虫、专门采收的人员,但他们同时也有其他工作。

2.生产资料的富余=社会富裕?

斯密在论分工时说道,“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各劳动者,除自身所需数的以外,还有大量产物可以出卖;同时,因为一切其他劳动者的处境相同,各个人都能以自身生产的大量产物,换得其他劳动着生产的大量产物,换言之,都能换得其他劳动者大量产物的价格。别人所需的物品,他能与以充分供给;他自身所需的,别人亦能与以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3

但其实我们看到,不论是在斯密所处的年代还是现在,由于分工而形成的生产资料的富余并不意味着全社会的富裕。因为并不是每个劳动者生产的产物都归自身所有,事实上归为资本家所有,因此也谈不上以这些劳动产物来换得他人的劳动产物。在这里,我认为斯密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选择性地忽略了资产阶级剥夺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因素,而试图去粉饰当时社会已经呈现出来的阶级矛盾。

3.个人才能是分工的原因还是结果?

斯密认为,个人才能的不同,是分工的结果。但就斯密自己论述观点时也提到,一人因长于建造小茅房或移动房屋的框架和屋顶,往往被人请去造屋,得家畜兽肉为酬,于是他终于发觉,完全献身于这一工作对自己有利,因而就成为一个房屋建筑者。其实这又是才能造成分工的表述。所以个人才能与分工孰先孰后,亚当·斯密本人也存在着判定的迟疑和不定,因此不能简单的划定因果关系。

二、资本积累

怎么样才能实现财富的增长?这是经济学最为古老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在书中,可以说亚当一直围绕着资本积累如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这一中心话题。相比交换和分工而言,资本积累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因此想要真正理解亚当·斯密的有关资本积累的思想,还得从最基础的开始。

(一)什么是资本?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中说道:“他所有的资财,如足够维持他数月或数年的生活,他自然希望这笔资财中有一大部分可以提供收入;他将仅保留一适当部分,作为未曾取得收入以前的消费,以维持他的生活。他的全部资财于是分成两部分。他希望从以取得3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3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中国人民大学

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4这里,我们可以大致抽象出亚当关于资本的基本定义:即人们资财中可用于获取利益的部分。

紧接着,书中又说明的资本的类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可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物品,然后卖出去以取得利润。这样使用的资本,在留在所有者手中或保持原状时,对于投资者不能提供任何收入或利润。商人的资本不断以一个形态用出,以另一个形态收进;而且也只有依靠这种流通,依靠这种继续的交换,才有利润可图。这样的资本可称为流动资本。

资本又可用来改良土地,购买有用的机器和工具,或用来置备无须易主或无须进一步流通即可提供利润的东西。这样的资本可称为固定资本。

当然,这是亚当·斯密从个人角度出发而说明的资本的含义。那么对于国家或社会而言呢?“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总资财,即是其全体居民的资财,所以,亦自然分作这三个部分,各有各的特殊作用。”5这里说到的三个部分分别是留供目前消费的、不提供收入或利润资财、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因此,从作者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等式:

国家财富=留供目前消费资财+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而在这个等式之中,留供目前消费的资财需要通过资本来加以补充,因此,增加国家财富,无法依靠留供目前消费的资财,而是需要通过资本的积累。自然而然地,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如何增加资本?

(二)资本积累的途径

1.分工促进资本积累

从根本上而言,资本积累靠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如何提高生产力水平,在前面一节业已提及,即劳动分工以及分工引起的机械的使用。这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具有伟大意义的观点。这一观点,“不仅合乎逻辑,而且符合厉史发展状况。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吸收了这一正确观点。”6

分工简化了劳动的动作,劳动者技艺大大增进,并节省了劳动转换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利于机械的创造和使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分工日趋细密时,就会有更多人从事发明适合于各人各行劳动生产的机械,而这些机械也就更利于被发明和使用。当然,不论是劳动者劳动,还是机械生产,都需要一定的资本作为前提以用于支付劳动者的薪资和机械发明的费用。因此需要有预先的资本积累。亚当·斯密在书中也写道:“按照事物的本性,资财的蓄积,必须在分工以前。预蓄的资财愈丰裕,分工就能按比例地愈细密,而分工越细密,同一数量工人所能加工的材料,就能按更大的比例增加。”7所以,分工和资本积累并非是单向的作用关系,而是双向的促进。分工的细化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机械,4

5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13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14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6 李荣昌. 亚当·斯密的资本积累理论评价[J]. 上海经济研究,1986,04:18-22.

7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12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中国人民大学

因此需要更多的资本;而反过来,分工细化后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也会进一步推动资本的积累。

既然劳动分工是资本积累的深层次的途径,那么必然也有较为明显或直接的资本积累的方式。

2.财富分配促进资本积累

亚当·斯密认为,“无论在哪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都是用来供给国内居民消费,给国内居民提供收入,但无论出自土地或出自生产性劳动者之手,它们都是一出来就自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往往是最大的一部分)是用来补偿资本,补充从资本取出来的食料、材料和制成品;另一部分,则或以利润形式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以地租形式作为地主的收入”8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亚当·斯密将国家生产的财富去向分为两部分,一是补偿资本,二是作为利润和地租。

就土地生产物而言,在过去的欧洲,由于封建地主占有绝多数土地,因此几乎所有的土地生产物最后都归于地主所有,而在过去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土地生产物中仅有极小部分用以补偿耕地所用的资本,绝大多数作为地主的利润或地租。而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已与过去发生巨大变化,在全部土地生产物中,地租所占的比例很少超过三分之一,有时还不到四分之一。但以数量计,改良的土地的地租,却大都已三倍或四倍于往日;但是在年生产物中取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和往日年产物的全部比较,似乎就有三倍或四倍之多了。因此,在农业日益进步的时代,就数量说,地租虽是日增,但对土地生产物的比例,却是日减,也就是说,资本对于土地生产物的比例,大大增加。

就生产性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年产物而言,古代欧洲贸易很少(相对于17、18世纪而言),制造业简陋,所需资本极少。可是它们所提供利润却相当大。“古时利息率很少在百分之十以下。这可证明他们的利润必定足够提供这么大的利息。现在,欧洲各进步国家的利息率,很少在百分之六以上;最进步国家的利息率,且有时低至百分之四、百分之三甚或百分之二。”9而作者生活的时代,制造业迅速发展,涵盖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制造所需要的资本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同一商品相对与过去所能提供的巨大收益在减少,制造业所能提供的利润也就相对减少。从利息率来看,也证明利润对于生产性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年产物的比例,是下降的,也就是说,资本对于生产性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年产物的比例在上升。

既然作为用以支付地租和利润的资财的比例下降了,那么上升的即是用以补充资本的部分的比例,也就达到了资本积累的目的。所以,在亚当·斯密看来,这种国家财富分配方式的变化是促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也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传统的以土地生产物为财富来源,已越来越失去其号召力。而地主所占财富比例的下降,新兴资产阶级所占资本比例的上升,也反映出不同阶级实力的变化,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必有一场阶级利益斗争的较量。这也利于我8

9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34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36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中国人民大学

们更好地去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节俭的美德促进资本积累

虽然亚当·斯密认识到了分工及机械的使用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但对于资本积累的直接方式,亚当·斯密有着他独特的观点:“资本增加,由于节俭;资本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个人的资本,既然只能由节省每年收入或每年利得而增加,由个人构成的社会的资本,亦只能由这个方法增加。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10

斯密认为,节俭可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从而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他们的劳动既然可以增加工作对象的价值,所以节俭又有增加一国土地和劳动年产物的交换价值的趋势。所以节俭可以推动更大的劳动量,更大的劳动量则可增加年产物的价值。

而在现在看来,亚当·斯密的这个观点显然站不住脚。 因为,无论怎样节俭,节省的作用是有限的。光靠节省不能省出足够用来雇佣他人劳动的资本,况且他们会用于其它消费或者交税。那么,大量的资本到底是怎么来的?允许这“工资-利润-地租”三位一体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怎么来的?对此,忽略下层社会历史的斯密没有办法、或不愿意给出解释,毕竟,在资本起源的说法上一个小小的矛盾,并不会妨碍他对于产生了经济大发展的商业社会的礼赞。这也足以显示出,作为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难以突破其阶级瓶颈和时代局限而真正认识资本的本质。

三、结语

对于经典著作,我们应是心怀敬畏,虔诚地学习其中伟大精妙之处;也应心怀大气,宽容地看待作者的局限之处。虽然《国富论》在一些基本观点上已被证实是错误的,比如分工应是早于交换出现,而非亚当·斯密认为的交换早于分工,比如资本积累依靠节俭等等,但是更多的,是他提出的经济理论对后人的无限启发。

国富之日,吾等求之;国富之路,吾等觅之。《国富论》对我们中国,仍有启迪意义。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认了市场在经济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这无疑是向亚当·斯密的致敬;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日,中国改革该向何处去,如何调控流通中的货币,如何处理人口压力与资源问题,这些问题,虽不能从《国富论》中直接寻求答案,但我们可以寻求像亚当·斯密那样的思考

作者签名: 10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第136页,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译

更多相关推荐:
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有感重庆科技学院孙静雯《国富论》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具有“现代经济学之父”美誉的亚当·斯密的一部经济学专著,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也是后人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参考文献。该书创作于17xx年,发表于…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国富论》,顾名思义就是写怎样的经济体制能够使国家富强。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学者对世界的超强洞察力,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由亚当·斯密于17xx年开始著作,历时6年,终于完成《国富论》第一稿。之后3年,又进行重新修订,于17xx年正式出版该著作。十年磨一剑,《国富论》在经济思想史上构建…

国富论读后感

宁波大学答题纸20xx20xx学年第2学期课号课程名称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的...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09美术2班何锡联0921010019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

国富论 读后感

读国富论有感闲来无事读了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本书的全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于1776年也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有趣的是国富论主张自由竞争的自然秩序而独立宣言主张独立平等的天赋人权这两本著作的同...

国富论读后感

读国富论有感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苏格兰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两本书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享有很高的荣誉同时他首次引入了无形的手主张市场经济不主张政府过多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其著国富论原名国...

国富论 读后感

国富论读书笔记14级自动化学院物联网工程1班李树佟每个国家成员的劳动都是为本国国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用这部分产品换取外国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影响一国成员数量多少的原因也就是说劳动提供的必需品和便利品...

《国富论》读后感2

国富论读后感会计104蔺志刚09581116英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

《国富论》 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经济学专著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本书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quot圣经quot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书之一首次提出无形的手的概念国富...

国富论有感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姓名兰琴琴学号20xx20xx42班级理科实验班1班老子曾经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无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quot这是一本将经济...

国富论读后感(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