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读后感

时间:2024.4.13

《上帝之城》读后感

奥古斯丁(354~430年)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的塔加斯特。其父亲是摩尼教徒,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早年奥古斯丁曾信奉摩尼教,并过着放荡的生活。后来他发现摩尼教的经典与当时的天文学发现有矛盾,这使他对摩尼教的真理产生了怀疑。而后,他又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新柏拉图主义崇尚精神的价值,鄙视肉体的享乐。在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他改变了生活态度。最终皈依了基督教。

《 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的一部历史哲学著作,该书篇幅巨大,结构复杂,是奥古斯丁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汇集了他一生的思想精华,因此说,《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思想的成熟之花。该书共分二十二卷,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十卷内容,主要批驳罗马城的毁灭与基督教无关,前五卷主要用于反对那些相信崇拜诸神是为了现实利益的人;后五卷主要用于反对那些相信崇拜诸神是为了永生的人。第二部分包括第十一卷到第二十二卷。主要阐明了“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来源问题,发展历程问题和结局问题。

罗马的沦陷是奥古斯丁写作《上帝之城》的直接动因。公元410年8月24日,哥特人在国王阿拉里克(Alaric)的率领下攻入罗马城,洗劫三天,并放火焚烧了城中的部分地方。这一事件在帝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异教徒们乘机大肆攻击基督教,把罗马城的悲剧归咎于罗马人背叛民族神改奉基督教的结果。罗马人原先日益高涨的基督教情绪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奥古斯丁有了撰写《上帝之城》的打算。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是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本书的十一至十四卷就是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全文也是以这两个概念为中心而展开的一个基督教政治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和以往的政治观截然不同 。 当把双城理论运用于现实生活时,奥古斯丁指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根据他的描述,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他们真诚笃信上帝,具有“虔诚、敬畏、忏悔、勤劳和禁欲”等美德,其余的人则构成地上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地上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摒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奥古斯丁否认国家是正义的组织。在区分“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理论框架内,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基督教并不等同于“上帝之城”,因为教会内也混杂有灵魂未能得救的人。因此,正如他明确指出的,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城市混合在一起的。不过,根据奥古斯丁的看法,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地上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 奥古斯丁认为,国家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免受攻击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交往等。这是为地上之城和上帝之城的公民所共同希求的。它是“地上的和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它。所以,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

若扎·马合沙提

2012117628


第二篇:上帝之城观后感-绵延在黑暗中的狂燥


绵延在黑暗中的狂躁

轻快而富有节奏的音乐,欢乐而充满激情的画面,当你以为这是一部温暖的喜剧的时候,枪支出现了。虽然一群人追杀的只是一只鸡,但隐隐的,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血腥的到来?好,贫民窟里的男孩火箭为我们引出这一段血雨腥风。

少年三侠是狂躁的,从阿毛用枪打破那个球开始,原本简单的孩童嬉戏就变成了象征暴力的热兵器肆意横行的前奏。在旅馆抢劫案里,且先不说小豆子扭曲的童性,最让人感慨的该是少年三侠不同的人生结点,尤其是阿毛被警察打死在追求新生活的开端里,影片在此时配上的音乐也甚是让人心酸,之前热情洋溢的拉美鼓点乐突然有些许悲慽涵着,音调下沉,节奏放缓,我们又岂能忽略这些警察对生命的轻视而一味苛责贫民窟的混乱与不堪?然而,很快地,在人们围观过阿毛惨死的状况后,音乐重新扬起,仿佛少年三侠的故事结束了,新的一个时代真的要到来了。影片始终以火箭为串连的线索,时期的转换依旧是以火箭的生活引出,然后很好地出现了李斯这个重要角色。

关于李斯,影片给出了一系列不同时段的特写。仍然是两个字“狂躁”,不论是外貌亦或是动作,又或者说是生活姿态。比如拍摄他的面部,乌黑的面庞,漆白交叠着的牙齿,从小豆子到李斯,镜头无数次地描准了这张邪恶恐怖又扭曲的笑脸。人物的这个局部特征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在几个切换的李斯不同成长时期的拿枪射人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他从小对生死就无畏惧感,拿生命当玩笑,对杀人充满着变态的快感。重复又重复的杀人游戏之后,留给我们的是对人性的反思。特写的镜头配以周围混乱的场面着实使我们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当然,影片所要表现的不止是这么几个人的人生,而是要给观众呈现一个我们不知道的里约热内卢,这里充满血腥,暴力与狂燥,但这里也有哭,也有笑,也有竞争,有着平常人生活中有的一切。如果说李斯是里约热内卢里的火药,那么宾尼就是看管着那根导火线的关键人物。我想大概宾尼这个角色是最受人欢迎的了,他就像一个激烈的化学反应里的缓冲剂,让一些一触即发的死亡事件变得可以商量,不再那么极端,让它们有了一些缓释点,让贫民窟里的人们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但这种状态下的平静毕竟是融入了太多的暴力因素,一旦出现某些偏颇,事情就会朝着原先通往极端的方向加速发展。很巧合地,更是悲哀地,宾尼也死在了将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这样的安排,不知是编剧为了突显在这个恐怖的地方悲剧的重复性,还是为了让这些个“化学反应”的激烈性达到极致,我想两者都有。

《上帝之城》给人凌厉的视觉冲击,镜头快速的切换如同一把反复磨砺的匕首闪耀出夺目的寒光,干脆、直接地表现一切值得被表现的事物,绝不拖泥带水。它同时占有着动作片、纪实片、喜剧片的主要元素,令人叹为观止。由一只鸡的奔命开始,又由一群孩子执枪狂笑结束,召示着新一轮的黑暗即将开始。黑社会一代一代人的更替仿佛是照应了生物界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定律,但是又有谁是不明白这狂燥的混乱里面充满着血的代价,向恶势力与命运低头的无奈?

更多相关推荐:
读《上帝之城》有感

读书笔记上帝之城奥古斯丁关键词上帝之城地上之城摘要上帝之城全书共有22卷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10卷主要批驳异教徒对基督教的责难重评罗马史认为罗马的毁灭是咎由自取与基督教无关第二部分包括11卷至22卷...

《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读后感

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勇气读和志刚先生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读了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后我的心里感慨万分从他身上学到了应该怎么去面对生活和志刚从小就以聪明好动勇敢而在村里出了名11岁时不幸被高压电击失去了双臂但他不得不面对...

上帝之城观后感-绵延在黑暗中的狂燥

绵延在黑暗中的狂躁轻快而富有节奏的音乐欢乐而充满激情的画面当你以为这是一部温暖的喜剧的时候枪支出现了虽然一群人追杀的只是一只鸡但隐隐的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血腥的到来好贫民窟里的男孩火箭为我们引出这一段血雨腥风少年...

《活着》读后感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

《活着》读后感

我们感激我们活着读活着有感我很久没有独自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了看一本如此纯朴的小说是余华的作品十万余字用词很简练淡淡的好似品茶一般回味悠长感触很深或许有种刺痛的感觉活着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故事讲的是一个地主的儿子叫福...

活着读后感

活着余华读后感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个厚重的命题而是古朴的纸张素色的封面以及简约的插图但是在我读完了这本书后才了解到短短几百页的故事承载了太多太多生命的苦难这是讲述一个人如何活着的故事而故事里的人却一...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活着是我最先接触余华的作品故事不长但是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却很久看完小说后我在想究竟什么是活着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小说是以福贵的一生做主线由于他的败家他的家由富变贫如果作者一直描述福贵...

《活着》读后感

集结了所有生活的悲剧读活着有感在开头我不得不先表达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极度糟糕下的人的生存简直可以用苟延残喘来描述这是我迄今为止我所看到的最悲惨的一部小说余华成功地打败了巴金的悲观那部春已经让我唏嘘不已而活着则...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活着的内涵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思考过我也不例外我曾反复地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又是为了什么生存还是为了实现价值或其他我久久思考不...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余华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看活着让我有一种身临其...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知道余华是在高中语文老师推荐我们读他的兄弟开始不过是出于好奇去看的开始读后却欲罢不能在弥漫于整个高三的呛人硝烟中我感受到了一股从心底滋生而出的凉意那时候觉得这真是一个残酷的人他用一种平淡接近真实的笔触...

读《倾城之恋》有感

关于倾城之恋的读书心得作者蒋如凤宿迁学院10级经贸系工商3班对于张爱玲我是爱极了的她的文字在我读来总是觉得极美又极凄极高雅又极落寞我总也找不到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来定义她她用及至艳绝的才情把女性写作引至一个意象丰富...

上帝之城读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