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读后感

时间:2024.5.15

《毛泽东传》读后感

在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文明史似乎从来不缺少独领一时风骚的伟人,上述秦皇汉武、下数明皇清主其文韬武略无不让人称赞,可是却没有一位可以像毛泽东这样让一个受百年欺辱的民族屹立起来。中华民族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庄严的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毛泽东之于中国,就相当于华盛顿之于美国,毫无疑问,毛主席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朴实的生活作风,简明厄要的文风,指挥若定的作战风格,充满辩证法的工作思路,处处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不自傲,没有架子,时时刻刻对革命的各项工作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读《毛泽东传》,读到的,与其说是一位伟人的人生历程,倒不如形容为一种伟大思想,由萌芽时期慢慢形成,到最后灿烂辉煌的过程。

一、早期所受影响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和很多靠自身奋斗摆脱贫困的农民一样,他克勤克俭,精明刚强,并一直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塑造儿子,让他从小开始做各种农活。毛泽东在回忆中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让我去做农活”,“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是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

把柄来批评我。”

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和他一样生财有道的人,一旦发现儿子偏离了自己规定的道路,就会以各种方式惩罚他,这造就了毛泽东最初的反抗心理。时间久了,毛泽东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压迫之下,一昧示弱只会遭受越来越多的打骂,只有奋起反抗,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这种反抗精神,一直指引着毛泽东在反压迫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父亲毛顺生给予他的是反抗刚强的精神,那么他对人民的关心、同情则是来源于母亲文七妹。作为一名普通的母亲、妻子,文七妹拥有典型的农村妇女的特质———默默操守家务,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毛泽东从小同情贫弱,关爱他人。

毛泽东少时特别喜欢读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故事。八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几年,他在许多不同的私塾读书,这段他称之为“六年孔夫子”的时光,培养了他“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了他之后的“古为今用”。因为读书,他开始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开始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十八岁,在听到一位革命党人在学校发表的激烈讲演之后,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

二、思想形成阶段

19xx年以后,毛泽东正式组织工作,作为湖南党的领导人,做教育加组织工作,他试图把共产主义这杯新酒倒进湖

南经过考验的激进主义的旧瓶里。国共联合后,毛泽东作为一名共 产 党人在国民党里担负了重要责任。在这个阶段,他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跟共产国际的大流思想出现了分歧。他开始注意到马克思不曾注意到得一个阶级——农民阶级,因为在中国当时的国情下,工业化不发达,工人组织的力量不够壮大。

然而,在他的思想还未形成之时,面对各种思潮的压迫,他不得不为眼前的道路着急。19xx年春夏,国民党突然对共 产 党进行穷追猛打。共 产 党对此极其震惊和气愤,立刻决定在城市实行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自动请缨到湖南组织起义。然而,起义没几天,几乎全部失利。毛泽东险些在这次起义中丧生。这使他迅速明白,国民党已经壮大,整个形势是敌强我弱,眼下不是什么继续暴动,而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他十分肯定,必须先生存下来才能谈到其他。上山,在当时来说,是惟一正确的选择,但中央则很难理解,乃至非常愤怒。

正是井冈山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第一次完美结合,在这里他不用再受国际共产主义的束缚,他可以更接近人民群众,可以更好的思考和探索出路,不断壮大自己的部队。长征的过程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的领导权力,毛泽东思想也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形成。他开始了他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国共两党出现分歧,各个的思想也走向不同的方向,中国整个开始走向两个分化的局面。却逐渐形成两个大的方向。国民党的资本主义和共 产 党的社会主义。而在共 产 党内部,也是左倾,右倾,摇摆不定,对于哪种道路才是正确的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渐渐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共 产 党人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三、思想日渐成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对中国未来道路的探索日渐成熟,道路逐渐清晰起来。他反复提到他19xx年第一次使用的格言:“枪杆子里出政权”,他相信,一只队伍如果没有工作中心就毫无意义。他对于政权和打仗的看法在成了人们的指导思想。他的《论持久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正是这场战争使毛泽东的探索越来越有意义,成就了毛泽东思想,成就了毛泽东这一时代伟人。

延安时,毛泽东的目光已经从过去的战斗转向未来。他统治着一片领土,已经开始把自己看作是中国的下一代领袖。他相当自觉地把自己安排在权力的宝座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毛泽东召开了一次中共代表大会,新的党章宣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它没有提到斯大林的名字。对于中国,似乎毛泽东的东西更实用。

毛泽东探索多年的思想和他的地位在共 产 党里,在中国逐渐确立起来。虽然今后还会有各种发展,他还面临各种探

索,但是毫无疑问,他之前在中国的探索已经付诸实践了。他已经开始成为一名圣人。

结语

多少年过去了,毛泽东三个字再也不代表一个个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和自由的信仰。毛泽东对革命的探索,是中华民族对革命的探索中的一份子,但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份子。而最终是毛泽东和共 产 党人的探索引领着民族的前进。这两条探索之路一直相互影响,最终合二为一,成就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


第二篇:毛泽东《矛盾论》读后感_20xx


毛泽东矛盾论读后感20xx

毛泽东《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书报告

写作背景:

《矛盾论》(1937),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两篇重的哲学论文之一,主要是在抗战的大历史背景下,为了清算党内的“左”的冒险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从而统一全党思想,有利于革命形势的转变,争取抗战的胜利而作。当时,共 产 党在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成败经验,加上抗战时的延安相对远离战火,使得毛泽东有条件和可以完成这样的哲学总结。《矛盾论》的发表,使全党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即抗日压倒一切,成为主要任务。也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主要内容:

文章指明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这个法则涉及广泛的方面及许多哲学问题。分别为: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文章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的基础,其中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与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不变化的。如果说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它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并且简单介绍了辩证法宇宙观的发展进化历程。即(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就被形而上学而代替。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于辩证法曾经给了很重要的贡献,但是他的辩证法却是唯心的辩证法。直到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的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才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后来,经过列宁和斯大林,有发展了这个伟大的理论。这个理论一经传到中国来,就在中国思想界就、引起了极大的变化.)

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矛盾的普遍性。本部分写的比较简略,是因为作者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认识。作者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其中举了很多例子)。

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因为作者认为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还有很多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他们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

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就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

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

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作者明确了“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表现了作者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其重要意义:

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统一全党思想。破击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是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使全党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即抗日压倒一切,成为主要任务。也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总之,通过学习《矛盾论》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而不要死抠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总之,《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011.5.1

更多相关推荐:
毛毛读后感

合理安排时间不浪费有用的时间读毛毛有感在这个寒假我读了本名叫毛毛的书这是一本很有趣但又富含丰富哲理的书他给予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合理安排时间不浪费有用的时间时间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很平常但又很重要有了时间我们才可以生...

毛毛读后感400字

毛毛读后感400字毛毛gt读后感400字一毛毛是一本科幻书它的作者是德国的米切尔恩德这本书的讲的是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gt故事毛毛是一个从孤儿园里跑出来的孤儿她住在一个废弃的露天剧场里谁也不知道她几岁...

《毛毛》读后感

珍惜生命之花童话毛毛赏析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学号11304087姓名李阳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在我们心中上帝是公平的给予我们每个人相同的时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时间花当时间花凋谢了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当我们醉心于追求那...

毛毛读后感500字

毛毛读后感500字毛毛gt读后感第一次听到毛毛这个书名就觉得应该是本不错的书读完了以后果然没让我失望这本书由德国最着名的科幻小说家米切尔恩德所写主要讲述了与时间有关的gt故事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

毛毛读后感600字

毛毛读后感600字毛毛gt读后感前段时间我看了米切尔恩德写的毛毛这本书拿到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另一个gt故事题目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我想时间是每个人都有的为什么会有人去偷呢这和小女孩又有什么关系呢带...

毛毛读后感400字3篇

毛毛读后感400字3篇毛毛读后感400字一毛毛是一本科幻书它的作者是德国的米切尔恩德这本书的讲的是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毛毛是一个从孤儿园里跑出来的孤儿她住在一个废弃的露天剧场里谁也不知道她几岁她在...

毛毛读后感 王明慧

毛毛读后感这本书是米切尔恩德写的是本科幻书关于时间的故事主要说了毛毛住在一个小镇里废去的漏天剧场是一个从孤儿院逃出来的女孩儿她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多大了也不知道很会倾听别人说话的和孩子所以他的朋友也很多但她的好...

毛选读后感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后我的一些理解这学期由于课程学习的要求我算是比较完整地读完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虽说以前也翻阅过几次但每回只是简单地浏览一下目录迟迟不敢翻开主页因为以前听的太多尤其是历史书很多时候都把毛泽东的思想...

毛选读后感

近期我利用空闲时间将毛泽东选集粗读了一遍虽说以前也偶尔翻阅过几次但当时认识肤浅并无法深刻体会伟人的思想精髓如今再次翻开毛选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那是伟人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附在一篇篇文章纸背的红色历史读了...

毛选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汉语言11309方姮堃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的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毛泽东选集也查阅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资料虽说以前也翻阅过几次但也只是粗略的看了下而是通过与之相关人写的或回忆的传记性书籍来间接了解想象中的毛选应该是深奥难懂枯索无味会让人看的头皮...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毛选读后感郑格市营国贸1班20xx0606039作为一名文科生对历史接触很多但是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阅读过毛选大学上毛概课老师安排作业也不算是主动看毛选想象中的毛选应该是深奥难懂枯索无味的可是当我深入拜读之后却...

毛毛读后感(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