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时间:2023.11.18

[A案]

○教学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板书课题。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朗读课文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

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作业

①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背诵课文。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①见贤思齐焉。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概括思想内容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体验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②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③“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B案]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

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i)不知是知(zhì)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拓展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第二篇:中国文化 论语 中英双语 外国语学院


论语

The Analects

摘要:《论语》一书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同时代一些人的言行的书籍。论通伦,含有伦礼顺序的意思,。语即言语 言论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全书共20篇,各篇原来没有标题,后由人们各取开篇的几个字作为标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弟子及后代门人辑录而成,基本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学习论语对了解中国文化,增强传统文化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思想

中国文化历经了近5000年的优秀传承,其中不乏有很多经典,在这之中孔子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他对中华民族性格 气质的形成都有很强的塑造作用。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行,通过解读论语不难看出孔子的行事风格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就整个论语而言 其思想可以大致分为8个部分:论仁;论礼;论孝悌;论修身;论君子与小人;论政;论教与学;论天命、命运、鬼神。现就其中部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论仁(On Humanity)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从字面来看,从人从二。即二人亲密地结合在一起,表示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仁的内涵很广泛,但仁爱应该是它的精神实质。对于仁的解释可以用仁者爱人来诠释,它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石也是评价善恶的重要标准。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过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假若有人能对民众广泛的施予和帮助,怎么样呢?可以说是实行仁道了吧?孔子说:这哪里是仁道呢?必定是圣德了!尧舜恐怕都做不到啊!仁人自己想立足于世,自己想做事成功。从身边寻取事例去做,可以说就是走上仁的道路了。

Zigong asked ,"what would you say about a person who gives extensive relief to the common people and help many men ? Can he be called humane person? " confucius answered ,"he is more than a humane person―he must be a sage! Even Yao and Shun may not have done so much. A humane person is one who helps others to be established himself and helps others to be successful when he wishes to be successful himself . To start from one's own desires can be said to be a way of practicing humanity.

这段话可以看作孔子对仁的基本定义,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同样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 not impose on others what you don't desire yourself.)也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对于

仁这只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是对美好品德的解释。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向往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不能接受。贫穷与卑贱是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了也不能摆脱。君子离开仁德怎么会有名声呢?君子不会在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在仓促匆忙的时候注意仁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注意仁德。

Confucius said,"wealth and high position are desire by all men, but if they are not gained in the right way, they shouldn't be accepted. Poverty and low position are hated by all men, but if they can't be rid of in the right way ,they shouldn't be given up. How can gentleman never departs from humanity even for as short a moment as that for a meal. He remains humane even he is in great haste or when he is drifting miserably from place to place.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说:刚毅坚定质朴寡言这四种品德接近仁德。

Confucius said,"Being firm ,resolute , simple and reticent is close to being humane."

这两段话说明了所谓的仁 不仅仅是爱人,还有自身品德修养,但这两方面同样也是相辅相成的,爱人的前提是自身具有良好的品质,一个道德底下的人是很难做到爱人的。反过来,一个充满仁爱的人同样也在不断的提高着自己的道德修养及个人品质。

在儒家思想中,仁和勇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勇敢地追求仁德,为了道义而不畏惧死亡也被看做是仁的组成部分。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牺牲自己来实行仁德。 Confucius said,"A man with lofty ideals or a humane man never gives up humanity to save his life ,but may sacrifice his life to achieve humanity.

勇者无畏,勇是过程,仁是根本,由勇及人可能才是勇的最终归宿。

仁有轰轰烈烈的一面 也有平静如水的一面。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人喜欢水,仁人喜欢山;聪明人爱动,仁人爱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Confucius said,"The wise enjoy water ,the humane enjoy mountains. The wise are active, the humane are quiet. The wise are happy, the humane live long lives.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的处于贫困之中,也不能够长久的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实行仁德便心安,聪明人知道实行仁德对他有利。

Confucius sai,"one who is not humane can not remain in the state of poverty for long , nor can be remain in a state for long. A humane man finds peace in humanity ,a wise man finds advantage in humanity.

这里的仁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知道的高尚的君子。他们心境平和,在任何时候下都能保持着作为仁人应具备的操守,因此他们并不怕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二.论礼(On the Rites)

中华民族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说到礼这就和孔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的一生都在坚定的推行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所注重的不应只是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内容。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向孔子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仪与其奢侈不如简约;丧礼预与其周到不如悲哀。

Linfang asked about the essence of the rites. Confucius said,"A very significant question ! The rites should be performed in a frugal way rather than in a extravagant way. Funerals should be hold with grief rather than with pomposity.

在这里孔子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是在于内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从内心和情感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推行周礼,对于君臣之礼非常看重,他认为君臣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君有君礼臣有臣礼。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64人的舞队在庭中舞蹈,如果连这种事都能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Confucius remarked on Councilor Ji having eight 1ines of ceremonial dancers perform in his courtyard,“If this is to be endured ? what is there that cannot be endured?”

春秋末年,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土崩乐坏的地位,在这个时期,违反周礼,以下犯上的事不断发生,当孔子听说季氏用八佾舞于庭院的时候相当气愤,因为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可以使用八佾,季氏是正卿,只能使用四佾。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对于君臣之礼的基本态度。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说的好,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很多粮食,我能吃吗?

Duke Jing of Qi asked Confucius about government. Confucius said,"The prince should be like a prince, the minister like a minister ,the father a father, the son a son. The duke said,"Well said! If the prince was not like a prince , the minister not a minister, the father not a father , and the son not a son , I would not be able to eat anything though there was plenty of grain.

孔子齐景公说这番话是有针对性的。当时齐景公没有处理好政务,身边有很多妻妾,又不立太子,而且他还任由大夫陈氏用自己的财力施舍给国家,没有做到基本的君臣父子之礼,因此孔子说这番话可以说是对齐景公的批评与督促。在现在看来,大夫陈氏用自己的财力资助国家,慷慨解囊,应该是大大的忠臣,为什么孔子还要对这件事提出批评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君臣各司其责,做臣子的把君主的事情做了这也是有违周礼的,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看重,因此在孔子眼中,说这是大逆不道也不为过。孔子在这里过分强调等级制度,这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也无可厚非。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实行以达到人们的和谐相处为可贵。过去圣王治国之道的好处就在这里,无论大事小事都以和谐为准。但是也有行不通的地方,只要知道和谐,不用礼来调节,是行不通的。

Youzi said,"The most valuable use of the rites is to achieve harmony. In harmony lies the most beautiful ways of the former sage-kings. Whether they dealt with important or un important things, they start from harmony. But there may be places where this principle does not work. Pursuing harmony because one knows it without regulating it with the rites is not feasible.

和是儒家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为贵,凡事都要讲和谐,但为了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法的约束也是不行的。礼的推行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但是这种和谐是建立在严重的等级制度上的,这里的和谐前提是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在当时,周礼已经接近崩溃,臣弑君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这里提出的和为贵的说法很大程度上也是要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周礼和等级制度。但它又在客观上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三.论孝悌(On Filial and Brotherly Love)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由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能够养活父母就是孝了。就是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对父母不尊敬,那么养活父母和养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Ziyou asked about filial piety, Confucius said,"At present those who can feed theirs parents are concerned filial sons. Even dogs and horses are fed. If no reverence is shown , where is the difference?

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孔子主张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要怎么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礼。在樊迟为孔子驾车的时候,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说不要违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死了按照礼的规定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Mengyizi asked about filial piety. Confucius said,"Do nothing against the rites." when Fan Chi was driving , Confucius told him about the conversation, saying ," Mengsun asked me about filial piety and I answered ," Do nothing against the rites. Fan Chi asked ," What did you mean ?" Confucius said ," While one's parents are alive , one should sever them according to the rites. After they die one should bury them and offer sacrifice to them according to the rites.

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

在现代社会,说到孝已经远没有古代社会那样尊敬,甚至在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中,孝道还没有韩国、日本这些曾经的属国流传的广泛。孔子的孝道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标准,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应该成为现代倡导的价值标准。

四.论君子与小人(On The Gentleman and The Mean Man)

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说法,那么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呢?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是非,小人懂得利益。

Confucius said," The gentleman knows what is right ,the mean man knows what is

profitable."

重义还是重利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孔子认为义要重于利,如果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即小人。重义轻利,遵守封建秩序的道德即君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求和谐而不求同一,小人求同一而不求和谐。

Confucius said,"The gentleman aims at harmony, and not at uniformity. The mean man aims at uniformity and not at harmony."

君子能够和周围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对于任何事情都能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与亦云,盲目附和,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没有自己的原则,也不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由此可见是否有主见,有原则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论天命、命运、鬼神(On the Will of Heaven, Destiny, and Ghosts and Spirits)

鬼神、天命的思想是人类对自然现象恐惧心理的表现,也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一种虚幻的寄托。对于现在说来人们很容易理解,但生活在在两千年前那个自然科学极不发达,巫鬼势力横行的年代的孔子又是怎么看待这个的呢?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活人还不能侍奉,怎么能侍奉鬼神呢?季路又问道:我想冒昧地问一句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生的道理还不清楚怎么能懂得死呢?

Jilu asked about severing ghost and spirits. Confucius said," How can we serve ghosts when we are not able to serve men?" May I ask about death? Confucius said,"How can we understand death when we don't understand life?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既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事情上,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猥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言论。小人不知道有天命,因而无敬畏之心,他蔑视王公大人,轻侮圣人的言论。

Confucius said,"The gentleman fears and reverse three things: the will of Heaven ,men in high position, and the words of sages. The mean man doesn't know the will of Heaven and therefore has no fear or reverence for it , he sights men in high position , and ridicules the word of sages."

这里的天命是自然对人的限制,也可理解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孔子敬畏天命,但又说出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话,人要靠自身努力去实现目标,不能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就放弃努力。

论语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思想,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结晶,无论对古代、现代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也才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参考文献:

丁往道.论语(精选):汉英对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1

孔子.论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2

罗炳良.论语解说.华夏出版社.2007.4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1976.3

胡艳玲.试论孔子“仁”的历史渊源.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1 李万刚.孔子的快乐境界及其价值.大众科技报.2009

更多相关推荐:
论语孔子经典语录荟萃

中国5000年历史沉积下来的三千精华语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6苛政猛于虎礼记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8...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论语经典语录译文

论语经典语录及译文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2贫而无谄富贵无骄学而译文贫穷而不谄chan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我...

论语经典语录

论语经典语录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论语经典语录

论语经典语录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贫而乐富而好之礼者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仁爱人智知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仁者不忧智者不惑...

论语经典语录

论语经典语录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

论语经典语录

有子说一个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的出现不犯上喜欢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孝悌准则应该是仁的根本吧君子致力于根本工作只要基础的东西建立了道也就由此产...

孔子经典语录

孔子经典语录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上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6人无...

论语仁的语句

论语学而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八佾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中孝道语句的分类

论语中孝道思想的语句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

《论语》语录 教案

论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二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三创新意图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2...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论语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至今仍有许多名言被传颂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在申论文章写作中运用一定的名言警句文章会增色不少论语中的句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本文就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做简单的梳理给广...

论语语录(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