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20xx

时间:2024.4.27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教案(上)

20xx年9月

1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教案(上)

本册教学要求: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本册重难点:

1.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

3.能否对媒体特性有大致的了解,能选择媒材进行造型制作。

4.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5.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

6.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二、教学目的任务:

1、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2

三、教材重点、难点:

1、 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四、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主要措施:

1、 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

2、 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

第1课 《走进大自然》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

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

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

4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 蓝+黄=绿 红+蓝=紫

——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5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第2课 《七彩生活》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观察总结生活中的色彩,进一步感受色彩。

2. 技能目标: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

a)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在观察中去发现蕴藏于生

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内容:

在前一课《走进大自然》的基础上,了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后延续至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找出这些丰富的色彩,并大胆地表现色彩,观察色彩的变化。

教学要求:

1. 用水粉色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互相混合,并列或覆盖之后的不同效果。

2. 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它的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观察色彩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把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欣赏丰、可爱的色彩。

2. 准备颜料、画笔、调色盒、洗笔的小水桶、抹布,也可以准备油画棒或彩色铅笔等。

3.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4. 准备海棉、夹子、冷暖色彩纸、旧衣服。

6

教学思路:

一、导入

? 找一找

欣赏各种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寻找生活中丰富的色彩。

二、新授

? 试一试

(实验一)

教师分发海棉和夹子,用夹子夹住海绵块,蘸颜色,画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色块,注意色与色不要重叠在一起,观察色彩并置的效果。

(实验二)

1、分发冷、暖色纸两张。在一张纸上用笔中含水多的颜料试试,再用笔中含水少的

颜料图色试试,有什么变化?

2、多选一些颜色涂在同色纸上,看看它们在有底瑟的纸上有什么变化?

3、同一颜色在冷色纸上有什么变化,在暖色纸上有什么变化?偶尔学生也会有使老

师意想不到的想法或表现,要充分鼓励。

4、把自己实验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

? 改一改

1、学生准备旧衣服,摊放在铺在地上的报纸上,组内成员合作添画。

2、用小杯子装上自己用生活中的色彩调的美丽的颜料,注意颜料稍浓厚一点,不要

太稀。

3、泼洒到衣服上,颜料在布料上自然渗染,互相覆盖或并列后产生不同的效果,把

旧衣服变成“艺术品”。

4、老师帮忙用吹风机吹干,干后还可以穿在身上展示一下。

三、小结

? 退员观察,看看色彩互相混合,并列和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互相评价。 ? 大家一起合作把教室打扫干净,把整洁还给课堂。

7

四、课后拓展

? 可以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来装饰,涂上漂亮的颜色,把生活打扮得多姿多彩。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把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欣赏丰富、可爱的色彩。

准备颜料、画笔(两三支大小不同的笔)、调色盒、洗笔 的小水桶、抹布等。 教学思路:

导入

1、引导观察:

欣赏、感受各种生活用品的色彩美。

2、尝试调色:

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做做“原色变出间色”的小游戏。

3、特殊制作:

把颜料滴在纸上,吹开,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4、联想创作:

在“吹画”上展开联想、添加,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情感。

5、观察体会:

当你打开了一个角度,就发现了一种美。

小结

作业展评:用学生作品来布置教室。

互相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讨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第3课 《新花布,新衣服》

8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学生乐于来展示,孩子都喜欢穿新衣服,都喜欢漂亮的花布。给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件衣服是高兴的事儿。设计制作时能否做到有变化、有创意,敢于想象是重点。学生可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本课通过师生交流启发,使学生造型设计有创意。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装,了解服装设计的一些简单奥秘。

*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设计花布和衣服。

*培养对生活美的情感体验,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

设计服装外形,并涂上美丽花纹。

花布及服装款式的设计,服装的搭配。

·教学准备:

教师:布娃娃1-2个(穿漂亮服装),服装设计师的作品2-3幅,相关资料,范图,花布及服装实物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赏一些漂亮花布实物,问学生可以做什么?

2、服装设计师用花布设计漂亮衣服,观看图片和小朋友们自己的衣服,看一些搭配的实物。

3、认识花布上的颜色及图案及许多有趣的装饰方法,。如有具象图案的,有抽象图案的,有点状,有线状,有各色拼贴的等。

4、介绍名家名作(图片),如迪奥、圣洛琅、夏奈尔、范思哲,三宅一生等服装大师的作品。

9

——介绍及演示

1、介绍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图片)

用彩色水笔可以涂抹出漂亮的花布;用纸亦可拼贴出美丽的花布,用花布可以设计服装,用废旧材料也可进行作业。

2、观看同龄学生设计的作品(实物)

3、设计花布的方法介绍

(1)有用水粉色设计的花布,有用油画棒设计的花布。

板演1-2种花布的构图。

(2)找出自己设计花布所需的漂亮颜色,一一摆放好。

(3)是花草类、动物类还是点线构成类、格子类。

——练习与体会: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以及在制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学生用手中材料画线、涂色、打点完成一块花布,亦可用彩纸剪贴的方法来完成。(注意点线面的搭配)再用花布设计一件衣服

2、设计可以是立体作品(利用各种现成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围在布娃娃身上。 3、也可先设计好服装,再在上面装饰。

4、可结合换装游戏设计一服装展示小册子。将纸三折,分别画上服装,可结合不同季节画。向左一折,换了一套衣服;向右一折又换了一套衣服,比一比,那身衣服更好看呢?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用油画棒、彩色水笔等设计花布和衣服,力求造型精巧、图案新颖、色彩明朗,设计一块漂亮花布及一套漂亮服装,当一位小小设计师。

展开想象,大胆绘画,设计新颖独特的花布、服装,与众不同。

(服装设计师大赛开始,四组进行创造竞赛。)

——小结与评价

1、来,试试我设计的新衣,别小看我,我也是小小时装设计师。可举办一服装秀,让学生当模特儿展示。

10

2、课堂小结,作业评比观摩。

·自由欣赏全班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一评本组成员的作品,说一说好在哪里?

用花布设计成服装,可用撕或剪的方法。

——课后拓展:

1、准备材料,可以小组现场装扮1-2位同学,出谋化策,设计出一定的风格。 2、可以打扮自己的洋娃娃,用包裹、拼贴等方法。

3、服装设计师是创造生活美的魔术师,还可创造哪些美妙作品,拿出自己的行动,回去再尝试。

第4课《圆圆的世界》

·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圆的,滚动的和转动的,都是圆的。优美、柔和、活泼,是圆的感觉,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大胆用彩笔表现这圆圆的可爱世界。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说说对圆形物体的感觉,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

*启发学生认识圆形,认识各种圆形物。

*用线条或颜色画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添画有趣的细节。

·重、难点:

认识圆形,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能用彩笔表现。

巧妙画出圆形物,并运用恰当的构图和色彩。

11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球、钟、游泳圈、纽扣、葡萄实物及圆形物图片、范图,吹泡泡物品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生活用品线描写生稿及圆形物实物等。

·教学过程:

——交流及讨论:

1、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圆圆的物品,如锅、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时钟等。

2、欣赏实物及图片、感受圆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圆的,圆形给人优美、亲和、活泼的感觉。

3、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方便,灵活)

4、说说自己对圆形物的感觉。

——游戏及体会

1、师生玩游戏”吹泡泡”,体会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2、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

——欣赏及评述

出示范图,了解作品在造型、构图、色彩几方面的特点。

要求造型生动,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展示及介绍

板演示范

徒手画圆,添画,色彩平涂,整理完成。

画圆的几种方法,如上半圆,下半圆;左半圆,右半圆;一口气画一个滚溜园等。 ——讨论与练习

1、画出几种你知道的圆形物,要求用线条色彩来表现。

对部分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提醒注意圆形的画法,添画的构思、操作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2

可用用勾线平涂方法画生活中的圆形物;也可用运用身边的线、绳等材料排一排,摆一摆,摆出美丽的图形;亦可用彩纸撕剪等法表现圆形。圆形的相互重叠亦很有趣!

我们不仅要动脑筋想画什么,还要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对造型饱满、作业细心,添画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们常说:画无定法,就是说,画画没有一定的方法,关键是看完成后的艺术效果,鼓励学生多去尝试。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展评、小结。让部分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画的。 2、课后作业:多去画画周围的圆形物,让圆圆世界变得更有趣。

第5课 《方方的物》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七幅欣赏图片和说明文字。在版面中有五幅图片来自于生活:书

架、餐桌椅、方形的门窗、长城上的烽火台等。其中一幅还用文字启发学生换个角度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方形会改变形状。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里寻找方形,体会方形的特点。另外两幅是学生的作品:是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现的方形物,启发学生能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方形,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找找圆形》的基础上,巩固观察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各种表现的手法。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方的物体,观察它们的特征,并区别方与圆的不同,深刻地感受方形稳定,对称的美感,并有选择地利用一种手法表现方形物。本课要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像把方形物刻画得更细致、更有趣、更生动,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13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教学过程

A.导入

a.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b.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B.新授

a.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b.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14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c.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d.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小结

a.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b.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c.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第6课 《找找三角形》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较多表现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运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砖图案、北京故宫角楼、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众多存在和作用,让学生能发现三角形的异同,比较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给人不同的感受:尖头向上的三角形显得稳定、坚硬;倒立的三角形给人危险和锐利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物体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并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启发学生说说、猜猜、看看和画画,让学生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并巳。画画三角形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寻找、发现和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它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给人的不同感觉。

15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用画、剪、撕、帖、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寻找、发现和观察三角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采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添加细节组成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来美化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图片、三角形的作业纸、绳子。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A.导入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吗?

b.出示三角形的纸片,教师补充三角形的特征。

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且把它们表现出来。

B.新授

启发学生了解、寻找、观察三角形:

a.教师出示不同三角形形态的图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三角形。

和大师一起画三角形:米罗、毕加索。他们两个都是大画家。

b.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带领他们来到操场开展活动:请学生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和其他同学合作表现出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由此感受不同三角形给人产生的不同感觉。

c.在学校中、教室中寻找有趣的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

16

d.欣赏课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体:建筑、玩具、设施等。让学生们更进一步地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作用,从而产生表现三角形物体的欲望。 猜猜看:滑梯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a.出示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b.教师示范:在实物投影仪上画三角形。讨论:你们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三角形的物体呢?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

c.出示图片:用多种手法表现的有趣的三角形物体:色彩画、剪贴画、线条画等。 d.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们在三角形的作业纸上制作:剪贴或绘画等。

C.小结

小组合作,把三角形的作业“串”在绳上作彩旗,既展示作业又装饰教室。

第7课 《形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17

教学过程:

一、复习阶段: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同学们完成作业水平较好,比较有创新。常见的形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2、导入课题:点连成线,线和线连成面,面和面组成什么?(体)今天我们来学习《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和体区别在那?看课件总结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自然形体的定义和范例图

3、几何形体的定义和范例图

4、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形体组成

5、展示各种建筑、交通工具形体等。

提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生答:略

三、拓展阶段:

1、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纸盒都是立体的我们可以再创作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观看纸盒作品的范例,制定制作步骤

①、剪切:找一个大一些的盒子作为建筑物的主体,先想好你要做的大房子的造型,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剪开,剪掉多余的部分,方便其他盒子的组合。

②、组合:取一个小一点的盒子进行组合,可以将它竖着粘,也可以将它横着粘,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二至三个盒子。

③、镶料:找一些纸条,或有关建筑物的装饰品进行镶料,要注意将盒子的四周全部包住,给人整体的美感。

④粘接:将这些装饰物粘接到小盒子的边和角上。(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粘接更有创意?) 18

⑤、教师提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大房子?学生讨论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第8课 《拼拼插插》

教材分析

在圆、方、三角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不同的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世界。了解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认知目标: 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3、技能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

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9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大师的作品:如米罗的作品。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导入

分小组活动:利用教师分发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有趣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翅膀,想像创意。

揭示课题:拼拼搭搭。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B.新授

a.请学生们欣赏大师(米罗易宝)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b.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各种形的组合运用,感受它们带来的美。

c.欣赏图片(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对比的鲜艳色彩也可用协调的美丽色彩。

形状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有点有线也有面。 内容的美:有写实的具体内容,也有抽象的内容。

构图的美:画面饱满有虚有实。

d.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可装饰什么呢?(手帕、书签、钥匙扣和封面等) e.教师出示各种拼拼搭搭装饰的实物,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f.作业布置:每组选择一种实物来装饰。

g.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C.小结

a.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b.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c.课后拓展:你能做出立体的拼拼搭搭吗?用什么方法呢?

20

第二课时

A.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状在其中。

2.由此引入课题:形的组合联想。

B.新授

a.出示形的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组合的基本概念。 b.欣赏生活中形的组合的应用。

c.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形的组合的独特美感。

d.教师出示用较硬的纸剪出各种形状,启发学生考虑:怎样“拼搭”出立体组合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交流)

e.学生第一次作业:尝试用“插接”的方法制作立体的作品,教师参与制作。 f.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相互交流制作的心得体会,评选出造型独特、色彩美丽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用废旧材料组合的作品,发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激发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启发学生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创作立体的形的组合。 g.学生欣赏图片:现代装置艺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h.学生第二次作业:用废旧材料分小组完成一个形的组合装置,教师巡回指导。举办废品装置艺术展览:展示各小组的组合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

第9课 《太阳和月亮》

教材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段,造型技能的局限是影响创作意愿深入实现的潜在障碍,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圆、半圆的平面基本形生发成新物形的联想和添加开展造型训练,由干抽象的几何基本形本身没有特定的指向性,所以用太阳和月亮来约束造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创造的造型可简可繁。

21

充分利用了儿童常常以想像代替思维、常常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思维特征。虽然儿童的见闻和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但儿童可以海阔天空地去进行想像,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胜过思考,有时想像着在虚构的故事中进行活动。选择学生生活、知识、情感上已经熟知和接受的太阳和月亮的个性形态,运用想像画、手工制作等开展想像创造。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想像画或使用各种材料表现太阳和月亮。

2、认知目标:制作或者自编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

3、情感目标: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释放紧张压力,体会游戏的欢乐,发现不可思议的想像带给人的趣味和轻松。

教学重难点

发展开放性思维,通过想象创造出有特色的新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准备圆形纸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台灯。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如绳子、吸管、纽扣、小石子、果壳、包装纸、金属丝等。这些材料虽多,但只要平常多留心,就能收集到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变一变:师生围坐一圈,教师引导:出示圆形硬纸板:“这是什么?”变个魔术:画上五官,剪贴出光芒:“圆形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太阳娃娃。”

2、看一看:原来圆形可以变成太阳,那么关圆形呢?

瞧瞧书上有许多会变的太阳和月亮,他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画或做出来的吗?

总结出:有的是用单色线画的,有的是用蜡笔画的,有的是水彩作品,有的是电脑制作的,有的是手工制作,还有的把太阳画在了圆盘上??

22

3、想一想: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画法,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如果给你一颗太阳或月亮的种子,你想种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呢?

4、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吧!

总结出:原来每人心中的太阳、月亮是不同的,在建筑工人的心中太阳是最好是绿色的凉爽的,这样他们在夏天的阳光下工作就不怕晒了。长着大嘴巴的太阳能说出你心中的愿望,并帮你实现。月亮可以是一把乐器,可以是老婆婆,也可以是小孩??

5、做一做:用你们手上的各种材料画出或制作出你想像中的太阳和月亮吧,一定很好玩。有什么困难跟老师商量商量。教师此时的指导便是不断地给予鼓励,这将会使儿童产生“我想这样做做看”,“我想那样画画看”的念头,使每个儿童除了能持有表现的构思与主题外,同时还能涌现乐于创作的意愿。对于学生可能遇到的粘贴、固定等技能问题,教师可以集中指导。

6、议一议:把“太阳”贴到东边的窗玻璃上,把“月亮”贴到西边的窗玻离上,创设情境,美化教室。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台灯前展示,让其作品有光亮的感觉,使作品更美,增加情趣。

7、玩一玩:开展传球游戏,接到球的同学请你到作品前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议。

8、改一改: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修改自己的作品。

9、评一评:评出最好玩的太阳和月亮。

最漂亮的太阳和月亮。

最新奇的太阳和月亮

课后指导学生把桌上,地上的废料收拾进垃圾箱,多余的材料收入纸箱,以备再次使用。

第2课时

1、太阳是个大火球,又发热,又发光。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它照射到地面的光和热减弱了许多,植物才能生长。植物又养活了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 23

2、有关月亮的民间传说有很多,嫦娥、吴刚、桂花树,每年的中秋节也是月亮的节日。写月亮的诗也非常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会背。

3、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编一个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合作做出故事中的太阳和月亮。制作指导时,重视表现的过程。

4、小组根据故事分配角色,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还可以调配服饰、头饰等把自己打扮起来,上台表演小话剧《太阳和月亮的故事》,组织学生出现一个个体现集体智慧的“情景展示”。在学生表演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以充分的肯定。

5、老师用录音机把大家的故事录下来,作为素材积累,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重放录音还可以成为学生评价的依据。

6、在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把地上的纸屑一起收集到大塑料袋里,把口扎紧,进行装饰,做成最大的太阳和月亮。让学生知道,废纸还能再创造。

第10课《秋天来了》

出示板书——秋天来了

(二)找一找秋天:

1.师:“是啊,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老师发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一些秋天的迹象。”(找一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变化)

2.师:“小朋友再想一下,你还能在哪些地方找到秋天呀?”

生:“树叶掉下来啦。”“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小河里的水变凉了。”“大雁飞向南方了。”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远远看去就像给大地盖了一层黄黄的地毯。”??

3.教师总结:“秋天来了,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那小朋友你们想用怎样的方式赞美秋天呢?” (生答)

生:“我来朗诵一首诗,题目是《落叶》,风儿阵阵吹来,叶儿片片落下,它们离开妈妈,不哭也不说话。”

24

4.师:“除了背诵诗歌,老师知道你们还教过有关秋天的歌曲,如《雁儿飞》《小树叶》等。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好吗?”(歌表演)

(三)欣赏秋天:

1.师:“小朋友的知识可真丰富,真了不起!前一阶段啊,老师还悄悄拍了一些秋天的景色,你们想欣赏一下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图片)

2.师:“小朋友们欣赏了这些秋天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秋天可真美啊!”“秋天的色彩可真丰富!”“秋天的果实可真多啊!” 师:“是啊,看了这么美的景色,小朋友们想把它们画下来吗?”

生“想!”

师:“我知道你们肯定忍不住要动手了吧!先别急,老师要讲一些作画的要求啦!

(1) 构图要大胆,东西要画大一些,可不要缩在一起。(范作欣赏)

(2) 除了画你还可以用粘贴的方法。(范作欣赏)

(3) 加上细节,可以使画面更丰富。(师演示)”

“小朋友,你们在作画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呀?”(生答)

(四)学生作业:

1.师:“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拿出材料表现一下你们心目当中的秋天吧!”

让小朋友说说自己准备的材料,准备表现秋天的什么。

2.学生分成四大组,拿出不同材料进行作业。(放音乐)

3.教师巡回辅导,并颁发“最佳纪律奖”

(五)作业展评:

1.分小组展示作品,要求各小组代表用简单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2.组织小朋友举办作品发表会,谈谈自己创作的感受。

3.颁发小组奖项。

(六)课堂总结,结束教学

25

第11课 《水墨游戏》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26

① “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 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 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 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 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27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28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第12课 《玩泥巴》

泥巴是孩子喜欢用来玩耍的自然材料,可塑性强,并且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它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藉游戏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资源及用途。

本课教材通过展示学生进行玩泥巴游戏时的欢快场面和玩法、探究的问题、卫生习惯的要求等图文资料,向师生呈现出一种以趣味性、探究性、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为考虑的教学思路。

29

教 学 方 案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20xx

30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20xx

第13课难忘幼儿园

教学目标 :

1、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描绘、剪贴和泥塑人物的方法。

2、尝试不同工具,用画画、剪剪、贴贴的方法表现幼儿园的所见所感。

3、培养师生、同学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

尝试不同工具,用画画、剪剪、贴贴、做做的方法表现幼儿园的所见所感。

教学准备:

图片、水彩笔、彩纸、剪刀、胶水、油画棒、录像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放录像:一两个幼儿园的特色镜头。——定格

师:这是什么地方?

生兴奋地喊:“幼儿园。”

师:猜猜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这会儿在干什么?——引导回忆。

大家猜得对不对?——接着往下看:孩子们在活动器械上的活动场面——勾起回忆和对幼儿园的留恋。

二、 新授

31

1、师:想念幼儿园吗?最想念幼儿园的什么呢?

2、引导欣赏课本上的图片。

看看这些小朋友最难忘什么?他们是怎样表现的?

三:练习

教师示范表现幼儿园的生活场景。

学生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难忘的幼儿园。

四、 展评

把学生作品粘贴出来,说一说,评一评。

五、总结 记忆画对一年级孩子有一定难度,通过观看录象,让孩子重温幼儿园的生活,由此获得启发,敢于表现。

第14课 《像什么呢》

教学过程

一、刺激想象

A师生互动。

教师:“听说我们一(2)班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有一个人不服气了,她说我要借今天这节课和他们比一比,看看是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还是我的想象力丰富。现在有请挑战者美丽的施老师上场。比赛的内容:将一张彩色纸无意的撕下,贴在另外一张纸上,然后根据你合理的想象添加成画”。

施老师完成后。

“哪位同学敢上来和施老师比试比试,”请一位同学上来添加画。

请同学们评比,得出结论。

“下面开始第二轮比赛,把撕开的一组纸块贴在纸上,进行有内容连贯的添加。”再次有请美丽的施老师。

施老师完成后。

“那位同学敢接受施老师的挑战”。

学生评比,教师总结。

出示课题:《像什么呢》

欣赏同类作品:看大屏幕。

32

二、发散思维

a欣赏学生作品,从中了解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看图,问“从中你学到的什么?”“好玩在哪里?”“巧妙在哪里?”“什么地方很新异?”最后问:“你看懂了什么?” b小结。

请学生总结总结出:将纸随意撕开,选择其中的一块进行想象,它“像什么呢?”还可以将纸随意撕开,把所有的纸块全部利用起来,进行同一主题的想象,它们“像什么呢?”能否巧妙地运用废旧纸张,采用各种撕法,利用所有纸块形状进行多种想象,它们又“像什么呢?”并追问学生:“如果你来做,你想怎么做?”

c大胆创作

“撕开的纸块到底象什么呢?”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启发想象。

1、 作业形式。可小组完成,也可单独完成。

2、 作业要求:不要将纸块的四周贴得太紧,可以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色等工具

来进行想象创作。

D延伸空间

1、 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发现他人独特新异之处,交流评价。

2、 教师小结:生活中充满了想象与创造。

第15课 《站起来 站起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自主探究,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站起来”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3、让学生通过折折、剪剪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做出有趣的形象。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自己制作的作品站起来,了解和掌握纸“站起来”

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学生创造新的“站起来”的方法。

33

教学准备:(教师)剪刀、胶水、油画棒、普通薄白纸、铅画纸、图片、KT板。 (学生)剪刀、胶水、水彩笔、油画棒、卡纸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老师范画激趣。

(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一 班的小朋友,你们会怎么做呢?在这主要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儿来,调整他们学习的情绪。)

(1)小朋友们,请看好大屏幕,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老师现场绘画:一辆漂亮的大巴车。

2、创设情景,学生画形象。

(1)今天,老师想带我们班(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乘坐这辆神气的大巴车去旅行,你想去吗?“嘟嘟”我们出发咯!

(2)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图片)

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你希望看到什么?你还会看到什么?

学生自由想象,交流。

(3)学生画形象,教师指导。

小朋友们真的很聪明,想到了这么多有趣的形象,那你能用我们的画笔像老师一样大胆地把它们画出来吗?

要求:每位小朋友只需画你最想看到的一样东西(一个形象),直接用水彩笔画。

3、展评作品,提出问题:你会让它们“站起来”吗?

看到这么多可爱、有趣的形象,我们也该下车了,老师先把大巴车停好了?呀,它倒了,为什么呀?(哦,原来是平面的)那怎么办呢?谁能让它站起来?(让形象立体,进入本课的学习。)(板书:zhan qi lai 站起来)

二、尝试、体验

1、师生合作让大巴车“站起来”。(折、剪,板书:zhe jian tie)

原来通过折一折就能让我们的大巴车站起来,真神奇!

34

2、小朋友动动你的小脑筋,你还能想出不一样的方法让你画的形象站起来吗? 比一比谁想的方法最多,最妙。

3、启发诱导,学生作各种尝试,老师及时发现好的想法给予鼓励。

4、老师示范,列举:出示长条形的纸,通过“卷”的方法让它站起来了!

看老师手中的纸,变、变、变,站起来了。它像什么?原来在这里看到了一条可爱的毛毛虫,正慢慢享用它的午餐呢,它是怎样站立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随机点拨:用其他的方法让纸条站起来,让学生明白一种形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它站起来;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方法也可以产生不同的形象。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其实我们只要剪一剪,卷一卷,折一折,贴一贴就能让你画的形象站起来了,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三、探究、创作

1、创作要求:用一个最喜欢的“站起来”的方法让你刚才画的形象站起来,要做到与别人不一样。也可以先让纸站起来,再剪、贴上自己最喜欢的形象。最后涂好颜色。

2、学生创作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发现普通薄白纸与铅画纸之间的差别,由此让学生了解不同纸性,站起来的难易程度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3、在学生创作过程中不断与学生交流、协作,发现问题:你的作品为什么不能站起来,原因在哪里?解决问题(纸、或者平衡);另外把大巴车涂好颜色。

四、交流、展示

1、把你“站起来”的形象放在这里吧,见到这些形象你的心情怎么样?

2、看看、想想,你最喜欢什么形象?为什么?

3、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我们这次快乐的旅行吗?

五、总结、延伸

今天的旅行就要结束了,老师非常开心,小朋友用自己聪明的小脑袋和灵巧的双手,把我们平时只能躺在纸上的东西,通过剪一剪,卷一卷,折一折,刷刷刷,都站起来了!多有趣呀!下次老师还要带小朋友,乘着这辆神气的大巴车到别的地方去旅行呢?想去吗?

35

第16课 《画声音》

课 型 感知、绘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 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各种声音的录音3、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

教和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 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 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 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总结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

揭示课题——画声音

二、讲授新课

36

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

5、展示讲评作业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 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 总结: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8、欣赏范图

三、布置作业

1、听不同的声音 婴儿的哭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汽车的声音、直升机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

2、利用学习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来画一种奇特的声音。要学会找到声音的色彩及表现方式。

四、巡回辅导

辅导学生运用不同种类的点、线及色彩来表现声音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业,学生自己讲解

2、总结本课内容

37

第17课 《卡通卡通》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了解卡通形象设计的基本手法。

2、运用夸张、拟人手法创作简单的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

卡通形象设计的手法认识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动画片《西游记》影碟及相应VCD音乐光碟、自制课件、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等。

2、学生:课前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片并存在移动盘上带来课堂、彩笔、32开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按八人小组坐好,并摆放好学具。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一首什么歌曲?它出自哪里?

学生答:《西游记》里的歌。

师补充:这首歌我们很熟悉,是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

2、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断。

3、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38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为什么?

(学生举手谈)

动画片深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课件出示部分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

4、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学习第二课《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三、启发认识

1、课件出示各种卡通形象,学生将课前找到卡通图进行展示。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显示狗的写真图与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

卡通形象在狗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四、设计方法

1、教师演示人物与动物的卡通设计各一,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黑猫警长》、《雪孩子》、《蓝皮鼠和大脸猫》,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2、师生共同设计台灯的卡通形象。

教师黑板画一盏台灯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盏台灯变化为一盏卡通灯?(生述:愿意)

39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五、自我实践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课件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六、展示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七、课后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全课结束。

板书设计(略)

课后小结:

第18课 土与火的艺术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20xx

40

41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20xx

42

苏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20xx

更多相关推荐: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花儿寄情深教学反思花儿寄深情一课是折纸课也是一年级的孩子第一次学习用纸来造型制作东西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在其中穿插美术色彩搭配与立体造型的学习虽然制作一束花对爱折纸的孩子们来说并不难但要怎...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

1神奇的口袋本课是想让孩子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并能选择自己熟悉和适合的工具来完成一幅作品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示范我采取的是非常民主的方法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来画许多学生都让我画各种东西在第二个班我没有示范...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反思

1这节课在带领学生分析完后我在黑板上将几种常见小孩的发型画出来让同学们找找哪个像自己先在作业纸上画下来再添画有个性特征的五官这就避免了学生只着眼于五官的特征而不整体观察的现象2让学生面对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

一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一课神奇的百宝箱认识美术工具教学反思我觉得美术教学不能用固定的东西来教学生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教他们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学生就是一个未经雕琢的而老师就是雕塑师怎么去雕塑必须先打好草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社会...

一年级美术上册(让大家认识我)教学反思

一年级美术上册让大家认识我教学反思学区中心学校王宁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通过学生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通过学生的制作我发现新生动手能力很差可见平...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gt美术教学反思一折大嘴巴是湘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二十二课本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在东南西北的基础上加上一步粘合...

一年级美术上册 让大家认识我 1教学反思 人美版

让大家认识我一情境描述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通过学生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二情境分析通过学生的制作我发现新生动手能力很差可见平日里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撕...

20xx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

20xx20xx第一学期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第一课我上学啦上学歌上学歌这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易学易唱因此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并且还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让大家认识我教学重点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教学难点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课业类型工艺制作教具准备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反思人教版20xx0306210357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学反思1纸片插接教学反思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学反思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学反思1走进大自然教学反思基于一年级新生的能力特点以及走进大自然这课比较宽泛的教学内容如果用传统的导入新授练习点评教学模式似乎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因此我对本课的教学做了一次探索性的设计以...

一年级小学美术教学反思影子的游戏

一年级下册小学美术每课教学反思孟庄小学窦宝玲1影子的游戏教学反思通过玩影子画影子一年级的王紫阳在家长的帮助下用深灰色的纸剪出了老鼠音乐会造型憨态可掬充满了童趣其他学生也基本能够运用画或者剪的方法来表现影子的外形...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