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时间:2024.5.2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xx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经网上搜索来的资料)

通过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政策实践的分析研究 ,从中找到带着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促进公共政策实践水平的提高。所以,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1. 案例本身就包含着理论材料,涵盖理论观点。案例提供了观察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2. 对案例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同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或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xx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19xx年上升了16.6%。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19xx年3月至19xx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第二篇: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的

调查报告

一: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

   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比如医疗保障,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几近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还有教育福利,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台了基础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可是在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取消过收缴学费,并且学费还一直成直线上涨的趋势;再加上高中、大学的收费也涨得惊人,一般的农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子女的教育花费,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农村孩子很多,我的家乡也是,高中之前的辍学率高达60%。

  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还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也即是在他们的身份所在地——农村,他们基本上是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但是这种情况,暂时于他们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或是个别农忙时节)是在城市生活的。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部分农民工带子女进城务工)等各方面的保障就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所归制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与其密切相连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排斥在外,以致农民工基本上无保可依、无障可循,还成为城市土著居民所歧视的对象。

二:教育文化科技

  通过调查,农村的教育科技主要有以下困难和不利因素:

  教师缺乏培训,教学法仍是死记硬背;

  教育财政匮乏和拖欠教师工资;

  农村学校存在大量的危房和潜危房;

  校点关闭增加上学困难,学校就宿条件差,辍学率高。

  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教育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劳动市场上的多种需求。

  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设备缺乏。

  农村缺乏教育文化与发展不利因素 :

  农村缺少自助性的社区组织,缺乏为农户提供科技、教育培训、福利服务机构。农村长期缺乏民众文化事业投入,书籍报刊信息难以到达农村地区。

  出版社的图书和资料多是高标准化、高科技化、大城市化,文字生硬拗口。

  农民想要发家致富,但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政府和外地来的投资项目前面,农民是被动的。

三:农村城镇化与公共设施

  有些人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应该坚持下去,而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化遗留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如美国后来基本解决了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消化,无法向外转嫁。而且,今天的中国拥有9亿农民,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加之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接纳系统不完善,9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光是把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想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如果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凋敝的农村,这肯定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新农村景象,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资料来源:

[1]刘文举. 农民社会保障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调研世界, 2008, (01) .

[2]张选清,文亦.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文化科技问题[J]文化理论与科教管理, 2007, (05) .

[3]刘鹏. 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化问题[J], 2004, (01) .

[4]毛林新.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发展障碍及对策[J]学术交流, 2004, (12) .

[5]陈安信,邹明远.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中国软科学, 2004, (03) .

[6]彭志远.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6) .

更多相关推荐: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农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生产力最具活力并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xx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关于社区安全程度的公共政策分析报告问题的提出近几年了由于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在不断增加这样城市的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够所以导致了城市的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在各主要线路的公交车上活跃着各类...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

关于农村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高璠20xx426调查报告目的通过对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国内外社会的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实习内容通过从国内外各类信息的了解和对比...

作业2: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

公共政策课程设计报告

西安工业大学公共政策学课程设计报告20xx20xx学年第2学期在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班级B070507指导老师刘萍成员张B07070715张B07070716李B07070724刘B07070726沈...

关于虹桥社区公共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虹桥社区公共问题的调查报告一内容概要本文以自己亲自到虹桥社区对该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进行调查询问其基层行政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该社区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以对居委会成员的采访问答结合自己...

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的调查报告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xx2...

公共政策概论报告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周围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边缘人如不妥善安置不仅会对当前还会对今后城市化进程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安置的有效途径谋求建立城市化进...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