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写作范文:归零生存智慧

时间:2024.4.29

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写作范文:归零生存智慧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四川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在线咨询。

归零心态就是空杯、谦虚的心态,就是重新开始。南隐是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名人恍然大悟。这就是“归零心态”的起源,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必须定期给自己的内心清零。

归零心态要求我们不能沉迷过去的业绩,要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变化。归零心态的本质就是挑战自我,永不满足。

做人,适时“归零”,就会心胸更开阔。人生,难免会有顺境与逆境。处于顺境时,勇于“归零”,可以戒骄戒躁,不把成绩当“包袱”;处于逆境时,善于“归零”,则能重新开始再奋进。如同时钟到了子夜就要归零并从零开始,人生也宜这样才会有新的周期与辉煌。著名作家刘震云说过:“归零心态就是把已经拥有的什物剥除,让一切都归于零的状态。”然而难的是,有些人习惯于把获得的成绩和荣誉、把遭遇的不幸与痛苦等都始终沉甸甸地背在背上,哪怕步履维艰,也不愿舍弃,不去清空,结果自然是被重负所累。实际上,无论何种境况,能适时“归零”,都能多一分明世的清醒、洒脱与从容。

为官,适时“归零”,就可总葆“普通一兵”的本色。有些为官者升迁之后,往往忘乎所以,以为官做得越大就越了不起,越能高高在上当老爷。由于升迁后不善“归零”,只是洋洋得意地把官衔往上叠加,结果是官位越加越高,越有“官大一级压死人”之优越感和霸气,以至于离百姓也越来越远。其实,官再大,亦还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自己也仍是百姓一员。只有善于“归零”,才能把心态调整到“普通一兵”的原点上,使自己总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总能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来体恤百姓,服务百姓。

干事业,适时“归零”,就能不断迎接新挑战。事业的发展既是一个累加过程,更是一个无止境的进击过程,需要把每一步都当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不善“归零”,沾沾自喜于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功,就可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神七”载人航天工程专家谈及最终成功的体会时说:“虽然此前有了109次发射的经验,但我们每一次都毫不懈怠,从零做起。”实际上,从事任何事业,在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都要把基点放到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去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果。

善于适时“归零”,是种大智慧、大聪明和大能力。在不断“归零”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重新起航,人生就有无穷的新希望,新彼岸。

更多四川省考申论备考资料请点击查看四川省考申论答题技巧!

点击阅读四川省考申论热点,了解当前热点资讯及解读分析,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建议您根据考试内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夯实基础、巩固难点、强化训练、最后冲刺。


第二篇: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范文


(一)政府建设主题

创新政府管理 保障跨越发展

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然而,个别地方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全能型思维,决策拍脑袋,追求大排场、好大喜功等现象。这些老旧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极大地阻碍了我省的跨越发展。因此,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为我省跨越发展提供保障已是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创新政府管理需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行政审批部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受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管理方式、工作习惯的影响,一些部门没有主动压缩审批环节,部门内部审批程序过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引起群众的不满和误解,致使干群关系不睦,政府公信力降低。新形势下,政府应创新工作方式,精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缩减审批时间,切实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创新政府管理需做到决策科学民主。政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行为的成败。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是提高政府决策准确性、降低决策失误概率的前提。因此,政府决策要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程序,广泛发扬民主,大量收集信息,充分研究论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决策精度。还要通过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做到决策民主化。

创新政府管理需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判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当前,我省政府绩效评估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统一、重评价轻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结果运用不规范等问题。而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对于创新政府管理、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效能建设、完善预警机制、规范绩效评估、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步上新台阶。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追赶者利用后发优势奋起直追,进而实现跨越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国际潮流,而且势在必行,可谓“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创新政府管理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政府管理需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做到决策科学民主、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从而为我省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学生村官”并非政策失败

针对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一事,社会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肯定的,认为这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视,开辟了就业新渠道;也有质疑的,觉得大学生在农村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埋没了大学生的所学;更有甚者,认为当今农村最需要的不是大学生,这项政策是失败的政策。然而,作为新事物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本身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对于国家而

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策计划,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的一个双赢战略。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需要拓宽就业渠道。随着高等教育连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相应地就业压力成倍增加。在农村开辟大学生就业岗位,虽然不能彻底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大局面,但毕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为大学生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并且还可以从此形成良好的导向,引导全社会开辟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渠道,大学生村官政策,将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提高村干部素质乃当务之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国内不少地方已经涌现出一批比较先进的农村,在这些村子里农民生活水平比城里的还要高,各项事业发展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这些毕竟是星星之火,并未形成燎原之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投入之外,更需要当地农村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自我发展,而这离不开高素质的村领导。选派大学生任村官,正好可以适应这一需要。

大学生村官能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拔干部需要那些实践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特别是在基层一线锻炼过的年轻干部,选派一批大学生到农村接受锻炼,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储备大量的人才,为国家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认为年轻人娇生惯养,不能担当社会的主角。大学生村官下基层,正好弥补了其长期徜徉于校园没有吃过苦的缺陷,为他们认识自我提供了一面镜子,也能让大学生村官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农村迎来更多大学生村官的同时,我国也必将迎来一个焕然一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读书·为人·做官

读书影响着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发达,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温家宝曾高屋建瓴地指出,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是政府的执政者,更是人民的公仆,不读书、不善于读书、读无用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更大。因此,公务员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做好人、做好官。

读书是公务员学会做人、提升自身修养的内在需要。无论是一名刚刚进入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还是已经在公务员岗位上奋战多年的领导干部,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要想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先学会做人。读书,不仅使人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人修身、养性,使人明智、明事理,使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今公务员中庸俗之气、浮躁之气、享乐主义日益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公务员自身修养不够。因此,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多一些书卷之气,用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水平和思想高度,做一个优

秀的人、高尚的人、有内涵的人。

读书是公务员学会做官、提升执政能力和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保证。现代政府管理活动与公务员的读书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公务员的读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当今公务员系统中存在着很多公务员说的话群众不爱听和不想听、公务员做的事群众不满意、不支持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公务员执政能力不够。因此,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活动和文山会海,抽时间多读书;要提高对书籍的认识和学会辨别书籍,多读好书、有用的书;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思想觉悟的提高与工作能力的提升统一起来,善于读书,用读书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作为公务员,要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工作能力和增强执政水平,做群众称赞的好人、好官,就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将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和一种精神要求,为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根治干部“脱水”症要“动起来”

我们常把“干群关系”比如“鱼水关系”,寓意则在只有两者达到平衡,才能相互促进,长久可持续。回顾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90年光辉历程,无一不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而推动社会发展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离开了群众路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力量支撑。

当前,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正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十分强调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放在首位,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基层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服务人民群众。然而,不可否认,有少数的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在工作和实践中忘记了党的群众路线,自己拍脑门决策,按自己的好恶办事,不考虑实际情况、不考虑群众的愿望。还有少数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办事不公,执法不严,亲人熟人好办事,一般群众难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也有一些干部缺乏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主动性,身在群众却不能心系群众。脱离群众的干部就像人患上“脱水”症一样,时间长了就会有“生命危险”。长此以往,干群距离就会越来越远,干群关系就会越来越差。因此,根治干部“脱水”症就要真正“动起来”。

根治干部“脱水”就要“身”动,保证与群众零距离。只有“身”入群众的实践中,才能“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准确掌握一手资料。只有面对面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贴近群众需求,关心群众疾苦,回应群众关切。只有与群众“零距离”,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对症下药,制定政策时时有的放矢。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根治干部“脱水”就要“心”动,实现与群众零阻碍。“心”动就是要调整心态、放下身段,对群众不抱怨、不指责、不看低,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汲取蕴藏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生活环境中不熟知的社会知识和实践阅历,使得各项决策和措施更加实际可行,更

加符合群众的意愿,有效的促进生产力。

根治干部“脱水”就要“脑”动,确保与群众零矛盾。“脑”动就是干部下基层不能只靠“耳朵听”,不能汇报什么就反映什么,要头脑冷静,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停留表面,要用洞察力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辨析力去表辨别事情的真伪,从群众利益出发,遵循发展规律,妥善处理问题,逐步实现“矛盾归零”。

“身”动、“心”动和“脑”动,就是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动起来”,才能稳固群众基础,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根治脱离群众的病症。

落实民生责任 建设民生政府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产生波动,群众生活遭遇“严寒”。越是寒冬越需要温暖,越是困难越需要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共克时艰。应对危机,最重任务在民生;改善民生,最大责任在政府。在应对危机中落实责任、改善民生,不仅是为百姓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也是建设民生政府的要求,必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指出物质利益是人的首要追求。民之所思,政府所行;民之所忧,政府所急。一个人民的政府,理应把人民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改善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政府是全体人民的政府,做好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全体人民平等享受社会福利,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正视长期以来民生方面的欠账,关注当前百姓民生方面遇到的困难,真正按照民生政府的要求,落实民生责任、履行民生职能,加大民生建设力度,突破社会保障瓶颈,实现“既保当前增长,又促长远发展”的目标。

就业是当前最突出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必须大力促进就业。据统计,我国现有700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存在大量下岗人员和失业农民,还有80多万大学毕业生待业。由于就业是居民收入的基本来源,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制约消费和经济增长。要保增长、促发展,就要把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扎扎实实做好就业服务,扎扎实实为企业发展服务,努力以企业发展保证就业,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发展生产扶持农民就业,优先保障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困难人群就业。

社会保障不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障碍,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过去一个时期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支出过大,加剧了社会不公,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并造成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的一大隐忧。落实民生政府责任,必须充分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公共服务的覆

盖范围。要把民生领域作为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大力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延伸。通过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分布,满足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减轻群众社保负担,消除群众后顾之忧,打牢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

政府民生责任的落实应有制度保障,改善民生必须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改善民生是执政为民宗旨的体现,是政府的一项政治责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不允许任何部门或工作人员不作为。要落实行政问责制,引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改善民生的作为与成效开展监督检查,对不作为者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鞭策和推动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职尽责,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在困难时刻,政府是群众的主心骨。只要政府切实履行民生责任,始终与群众休戚与共,接受群众的检验,就能把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利用好危机中蕴藏的机遇,把经济社会带入加速协调发展的新境界。

让“潜规则”在完善的法治体系面前失效

行有行规,国有国法。合理正当的规则,是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经济和社会提供规范的运行轨道,正是制定法律和行业规则的目的所在。有一种规则对经济和社会是有害的,这就是公开宣布的法律、政策等正式规则之外的“潜规则”。

当一个社会正式规则无法约束成员的行为,实际发生效力的是“潜规则”,主管部门的三令五申,远不及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实际有力,无论教师、学生、家长还是患者、家属、药品推销人员,对考试成绩和“红包”决定一切的现实,都无例外地选择了顺从,这个社会就处在了危险中。

本为法规所不容的“潜规则”,之所以成为社会潜意识而通行无阻,首先,由于法律不完善,对行业不正之风问题的界定不够明晰,使查处缺乏强有力的依据;其次,由于监管不到位,使许多隐蔽很深的问题难以发现;最后,由于“潜规则”与当事人切身利益相关,使人们欲拒不能。正是在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大量“潜规则”得以存在于灰色地带,对法治尊严和社会风气造成严重侵蚀,直接威胁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因此,破除“潜规则”,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关头。

完善的法治体系是“潜规则”的克星。抵御和破除“潜规则”,必须完善司法体系,使法律本身无隙可乘。一方面,要严密立法,对教育、医疗、商业等容易发生“潜规则”私下交易现象的领域,要充实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文,并制定专项实施细则,明确私下交易、强买强卖、损害公平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惩治措施,使此类行为查处起来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法违规行为,雷厉风行地查处,增强法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

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公平的交易体系。加快建立单位和个人诚信管理制度,使社会成员的

信用状况得到如实记录并公开、透明;加强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强化抵制不正之风的内在约束;加强对社会成员履行法律责任和承诺义务情况的监督,使每名不守规则者承担相应的代价,对于保障交易公平,降低交易成本,三者缺一不可。

一切寒冰也无法抵御阳光。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潜规则”这一社会现象必将在法治的阳光下冰消雪化。

官员财产申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近来,关于官员财产申报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要求立即实行真正公开透明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也有人主张官员财产申报不妨设置宽恕期。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已经成为考量政府执政智慧、勇气、决心与能力的焦点。官员财产申报能否毕其功于一役?总体看来,应当稳步推进,操之过急有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官员财产申报缺乏法制基础。在高调推进法治建设的今天,有法可依成为所有公共行为都必须具备的法理基础。事实上,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法制基础,贸然推进财产申报制度就难免被指责为“无法之举,无规之措”,势必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充满随意性和主观性,难以在保护官员个人隐私与公开官员财产状况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如此,不仅和建设法治国家的精神相去甚远,而且容易导致财产申报弄巧成拙,反被部分官员“理直气壮”地加以废止。因此,要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就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申报制度的立法工作,使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行起来也更加理直、法正、气顺。

官员财产申报缺乏思想基础。尽管从理论上讲,官员手中掌握着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权力,最有可能利用权力换取私人利益,因此官员财产公开是防止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的必然要求。虽然舆论要求财产申报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的官僚主义传统使相当一部分官员并不接受财产申报这一新型理念,在操作过程中有意阻挠甚至明确拒绝申报个人财产,使财产申报沦为形式。因此,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逐步完成财产申报理念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尤其要教育领导干部转变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官员财产申报上来,才能为财产申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减少主观思想的阻力。

官员财产申报缺乏监督基础。新疆阿勒泰地区财产申报面临的社会信任危机告诉我们,财产申报本身不是目的,接受社会的有效监督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实际上,在我国仍然缺乏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公开、社会监督与处理反馈的完整系统的监督体制,因此即便官员申报了个人财产,也难以避免社会的信任危机,进一步破坏政府形象,干扰政民关系,甚至引起更大范围的民意危机。也使得一部分拥有“灰色收入”的官员们借监督无力之机美化自己的财产申报,仍然大行贪受之举,财产申报岂非又陷入形式主义?所以,要推进财产申报,就应当首先建立起透明、公正、公开、有效的双向沟通监督渠道,为财产申报提供坚实的监督基础。

孔子在《论语》中说:“欲速则不达”。由于官员财产申报缺乏法制、思想和监督基础,容

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恶劣结果,有鉴于此,政府和社会公众应当本着充分宣传、深入研究、稳步推进、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健全法治基础、打牢思想基础、完善监督基础,形成官员主动公开、群众积极监督、政府有效反馈的财产申报体系,才能真正推进官员个人财产申报在法制的轨道上不断前进!

信息公开 问计于民 科学决策

经多年研究,广州市政府最终决定将番禹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定在一个人口非常稠密的居住区内。如此选址的结果引起了番禹区居民的强烈争议。居民们普遍认为,将生活垃圾焚烧厂建在生活区内,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许多市民表示,政府将征询群众意见的环节安排在评议阶段,根本不能反映民众的意见。政府信息不透明,征询民意不够成为民众热议的焦点。“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因此,信心公开,问计于民,才有利于促进政府科学决策。

提高政府公信力,坚持取信于民。在建立垃圾焚烧厂的问题上,为取得市民的理解,市政府,区政府先后召开媒体发布会,并反复承诺焚烧发电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垃圾处理技术。许多专家也纷纷表示改项目不会造成对身体的危害。但是由于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不少居民认为政府请专家说话,环评不可信。这不仅影响了政府决策自身的形象,而且,疏离了干群关系。因此,各级政府要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严格政府的操作程序,将提高政府公信力纳入发展与目标和考核领导绩效标准中,重新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的良好形象。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部分居民认为垃圾焚烧厂是暴利行业,暗示搞焚烧发电厂是为少数利益集团牟利。这种错误思想的产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咎为政府信息的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因此,政府部门要依法坚持政府信息公开,及时了解政府决策。充分利用报刊及网络等媒体渠道,及时讲政府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将误会消弭于萌芽状态,从而促进政府科学决策。

广泛听取民意,坚持问计于民。在解决番禹区垃圾风波上,采取传统的“听取群众意见”的方式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各级政府应转变角色,政府从决策者变成协调者,组织公众自己说服自己,共同决定自己的社区福利事业。可采取听证会,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或者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泛征集民众意见,为城市发展建设建言献策。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政府科学决策的源泉在于汇集民智与民意,在于问计于民、集纳民意。各级政府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取信于民。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唯有让政府决策插上民意的翅膀,方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官箴

——为官要“三要”

“官箴”是古代一种用以劝解官员从政为善所撰写的文体。官箴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之后每个朝代都有官箴,且内容日益丰富、完善。其中,元代张养浩在官箴《牧民忠告》中提出的“忠以事上,敬以持己,仁以恤民”观点令人印象深刻,时至今日依然受用。

忠以事上,即要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是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干部只有与党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始终做到方向正、步伐稳、干劲足。干部只有和党中央站在一条线上,才能做到时刻用先进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与糟粕思想划清界限,以一颗赤诚的心无私服务于群众。

敬以持己,即要做到克己自律。《礼记·大学》提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克己自律在于修身、正心。干部是全党的表率,克己慎行是党和人民对于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干部只有时常反思言行,保持清白、纯洁,才能始终保持共 产 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问心无愧,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检验。

仁以恤民,即要时刻爱民、为民。《左转·哀公元年》中提到“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大致意思是要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要像父母对待子女那样的感情对待百姓。“恤民”关键是要不打官腔、不摆官架、不耍官威,把群众放在心上,扎根于群众之中,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到“民之所急”转化为“干部之所行”。

唯有将“忠以事上”、“敬以持己”、“仁以恤民”融会贯通,与党偕行,律己修身、忧民之忧方能“为官一方,造福一方”。

建设责任政府 落实民生责任

温家宝曾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发展成果。”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也是政府的责任。落实民生责任,履行民生职能不仅是建设民生政府的根本要求,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然而,目前我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我国民生的分布极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地区不均衡、阶层不均衡;房价高、看病难,百姓有钱不敢花;弱势群体支持的制度化急需加快、加强和落实等等。改善民生,最大责任在政府。当务之急,必须加快落实民生责任,建设责任政府。

建设责任政府,落实民生责任,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民生政府要有民生财政,要在财政分配中,优先民生,坚持财政资金优先投入民生,公共服务优先满足民生;我国民生的分布不均衡,因此要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使公共财政的春光普照广大民众。

建设责任政府,要健全救助体系。当今社会还存在一部分弱势群体,改善民生必须关注这部分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要完善二次分配,把更多的资金投向社会事业,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对那些吸纳弱势群体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号召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发扬慈善精神,积极投入到民间捐赠的行列当中,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社会救助体系。

建设责任政府,需要完善社会保障。由于过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支出过大,影响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改善民生,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减轻群众社保负担,消除群众后顾之忧,激活消费,拉动增长。

建立政府问责机制是保障民生根本。权为民所授,政府官员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不允许有任何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要加快建立问责制度建设的步伐,完善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引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严厉查处不合格公务员;要推行引咎辞职制度,强化官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努力打造一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队伍。

民之所思,政府之所忧;民之所忧,政府之所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财力作保障,体制相促进,多措并举,落实民生责任,努力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健全问责机制 构建责任政府

构建责任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必须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正从生产建设型的全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以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作为行政改革的总趋向,责任型政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问责制被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成为领导干部表决心抓落实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但人们听到的“问责”不少,而实际见到的“问责”并不多,甚至出现了像邵立勇、鲍俊凯等官员被高调问责后,却低调复出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问责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使政府问责制度受到了舆论上的压力和质疑,所以,必需健全问责机制,才能构建责任政府。 健全问责机制必需合理配置和划分权力、明确职责。权责对等是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为其权力的行使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形象,因此,也必须为其言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负责。领导干部还负有对其管辖范围保平安、对其所领导的下属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制约的责任,因此,还应该对其管辖范围内或其下属发生的问题或事件负责。

信息公开才能实现有效监督。官员问责是一种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而让问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社会各界包括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不可缺位。真正的问责制不应当是强化官僚制,而是要强化官员对人民的服务质量与责任。对人民负责首先意味着让人民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一切。如果公众不知情,就无法知道谁对公众负责,谁没有对公众负责,无法追究失

职行为。只有政府透明、政务公开,才能把政府及官员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负责任的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公开,方便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才能使问责不成为“内部解决问题”的姑息行为。 问责机制常态化、意识化。要使问责制度常态化,并成为悬在每个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让官员提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民本意识,切实依法行政,心有忌惮,减少乱作为、不作为。同时也要防止大量被问责官员风头过后移地为官的制度化安排,让问责制在构建官员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有效机制中发挥作用。

推行问责制,昭示着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型和变迁,通过责任机制的约束和具体责任的追究,唤起政府官员对自身权力来源、权力行使的宗旨和如何行使手中权力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并内化于政府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对人民负责的自觉行动。通过健全问责机制,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政体改革,更加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

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服务型政府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经常强调,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但是,大凡深层次的改革,必将引来各方利益的博弈,由此也将带来重重阻力。因此,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定位、权限划分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既要防止政出多门、推诿扯皮,又要杜绝趾高气扬、吃拿卡要,以实现公共利益需求为宗旨,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目标,以节约行政成本为导向。这个过程必定要经历“衙门”做派的洗心革面、利益消弭丧失的切肤之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实现总理报告所说的“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工作人员亟需观念转变。在政府职能的实施中,深处一线的具体办事人员态度至关重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以什么样的工作态度,来行使行政职能,决定了服务型政府的成败。不可否认,近几年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服务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也深受当地群众赞赏欢迎。但是,“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并没绝种,我们又时常看到类似的情形见诸报端,这绝不是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让一个“管理员”变成“服务员”,在 某些政府工作人员看来未免有自降身段、有失身份的感觉,而这种“官僚化”的倾向恰恰是服务型政府的大敌。如何把“为人民服务”吃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公务员如何做好服务员仍需努力。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如何落到实处,衡量的标准自然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在建

设服务型政府中,如何引入民意评价反馈机制,并保证民意机制对政府行政形成约束力,这就需要完备的制度机制、坚决的落实执行、有力的监督奖惩。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这个过程也贯穿着阳光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建设的始终。如何做到服务政府真正服务人民,这正是亿万老百姓翘首以盼的,是民心所向。

政府公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

公信力是指“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无信不立”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国家机关的基本要求。国家机关公信力的强弱不仅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也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公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一旦政府失去公信,社会主体将人人自危,相互忌惮,政令将难以畅通,社会管理成本将大幅上升,管理效率将大幅降低。

强化和提升国家机关公信力,最基本的是要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定,是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抉择。科学民主立法、严格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司法,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国家公权力对人民最大的诚信。

强化和提升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必需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建设服务型政府。怎样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怎样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重大课题。面对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政府应主动实现角色的转换,从经济参与者的角色转向社会管理和服务者的角色,致力于向社会提供高效的、可信任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健康全面的发展。政府唯有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才能最大限度地取信于民。

要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强化和提升国家机关公信力。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回顾党的光荣历史,中国共 产 党之所以能够从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根本在于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的心中建立了强大的公信力,用强大的公信力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历史证明,取信于民是我们党的伟大品格。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国家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都要特别注重国家公信力的强化提升。需要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转变政府角色和加强党的领导,唯有如此,创新之路才不会走偏,社会管理才会走得稳、走得顺。

政府重监管 保驾护发展

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时代的主题,改善民生需要发展,度过危机也需要发展。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成为了各级政府案头的必修课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安全问题频发,严重的影响了发展秩序和效率,对此各级政府应该严格履行监管职责,以保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面对众多的公共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有人觉得以上问题并非全部为政府的责任,建筑商良心的缺失、施工技术的障碍等等,也是引发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但政府是公民的保护伞,是建设的护航员,保稳安民既是政府的光荣权力,也是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政府不仅应当管,而且有能力管好、管到位。其中监管责任的落实到位,更是可以对安全问题起到直接影响作用。

实现安全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只有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才能彻底有效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要针对事故多发的地区和领域,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落实职责到人、责任到位。

事后处理,要公正和及时。事故的事后处理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障和维护,关系到是否能使事故成为前车之鉴,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因此在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反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定较为周详的处理方案,安抚群众,减少安全事故损失。彻查事故原因,对事故的责任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对事故的受害人要做好抚恤和安抚工作。

协作与配合,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负有监管责任的机关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协作意识,健全部门协作制度,完善沟通渠道,加强安全监管信息的通报,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监管合力,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任务明确、责任清晰、程序规范、依法行政”的要求,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和水平。

纵观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监管的缺失是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因为如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以事故预防为先,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中。其次要在事故发生后公正、及时的处理事故,减少事故损失。另外,还要加强协作和配合,落实相关责任。这样才使政府承担起社会安全责任,为发展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二)经济发展主题

“稳”与“进”的辩证法

——牢牢推进经济协调工作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中央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科学决策。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稳中求进”是积极应对国内外新情况、

新问题的正确方针。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必须深入理解“稳中求进”的内涵和意义,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稳”是为了“进”。“进”是方向,是目的。说一千道一万,发展是硬道理。离开了“进”而单纯求“稳”,就可能在“四平八稳”中丧失机遇,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需要“稳”。“稳”是前提,是基础。如果没有稳妥的政策措施、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进”就可能是盲目冒进,难免摔跟头。在一定意义上讲,“稳”与“进”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没有“进”,长期的“稳”就无法实现;没有“稳”,“进”就无所凭借和依托。

“稳中求进”是一个积极的方针,而决不是一个消极的方针。它所摒弃的是那种对客观形势和条件缺乏冷静分析,对需要与可能、优势与困难缺乏清醒认识,头脑发热、盲目蛮干的行为,但绝不意味着可以胸无大志慢慢来,遇到困难“等、靠、要”。应当认识到,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大环境下,保持“稳”已属难能可贵,实现“进”更是重大成就。

“稳中求进”体现了求实态度与进取精神的统一。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党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不能不求上进、无所作为。这两者的结合,实际上就是“稳中求进”。

可见,“稳中求进”作为工作的总基调,符合国内外形势的客观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这个总基调落实到实践中,需要掌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方法,既做到“稳”——方针政策稳妥、发展步子稳当、社会大局稳定、领导作风稳健;又做到“进”——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实际工作有效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就能够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更大成绩。

市场经济 诚信为先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

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只讲赚钱,不问手段,“赚钱是好汉,没钱玩不转”,讲不讲诚信无关紧要。这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解。诚然,有市场就会发生欺诈现象,这是古今中外

任何市场都无法避免的。但从本质上看,欺诈现象并不是市场本身的必然属性。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人们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也是信用的交易,信用是维系交换行为的无形纽带,失去这根纽带,交换就无法正常健康地进行。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没有公正就没有市场经济。如果追求金钱名利超出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整个社会便会产生道德情的堕落,结果是公正性原则被践踏,市场经济趋于混乱。也有经济学家指出,有效的基于个体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市场机制,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秩序予以支持。从现代社会来看,市场不仅表现为实际的特定的买卖场所,更有一套法律规则和道德伦理体系,这些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前提。现代信用制度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契约关系。有诺必践,违约必究,经济活动才能正常运转。信用度越高,经济运行就越顺畅;信用度越低,经济运行成本就越高,诚信空气稀薄的社会环境甚至会窒息经济发展的活力。

我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信为本,守为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离开诚信的道德和法制的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就无从谈起。

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渐进的过程。一些市场经济发育相当成熟的发达国家在诚信方面仍问题不少,丑闻不断。历史总是在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中向前迈进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还不长,在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推进全社会的诚信建设!

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进程,而独特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迅速成为全球市场主力,也把“世界工厂”的“桂冠”戴在了头上。中国制造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促成了我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但也给世界造成了“低价格、低品位”的印象,“中国制造”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国消费者心目中“低级产品”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忽略,导致中国产业徘徊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并相伴而生了污染、能耗加剧和贸易壁垒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国产业升级和国经济总体落后局面的改变。

从全球范围来看,走工业生产的道路扩张经济总量,是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的经济发展必经阶段;但这些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一个国家只有成功完成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造型国家,才能最终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保证本国的经济安全和持久竞争力。当前,正是中国产业品牌群落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必须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全球性品牌,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实现产业和经济的成功升级转型,才能实现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

韩国当年的情形与我国现状相似,然而韩国凭借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了全民族合力打造

世界品牌的共识,政府带动民间普遍使用国产产品,使得遍布国家的“现代”汽车、“三星”电器由站稳国内市场而占领国际市场、由民族品牌而成为世界品牌。给我国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一定要依靠民族精神,为民族品牌的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强产业升级规划,引导企业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方面,大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创立属于本民族的世界品牌,抢占世界产业链的高端。首先,应加强自主创新的科研基础,加大科技投入,在实现占GDP1.5%目标的基础上,保证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增强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能力,构建经济成长的持久动力;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开发、市场营销工作,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生产出更先进、更优质、更能满足各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把我国的低成本优势同创新的技术和设计结合起来,培育民族品牌,扩大中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舆论引导,给予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政府应带头采购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国产产品,带动全体国民支持民族品牌,举全民族之力打造世界品牌,让更多的“海尔”、“海立”、“联想”等民族品牌闪亮于世界舞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就是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摆脱模仿照搬的老路,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走出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创造的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品牌之林!

招商引资须重质量

外资企业的非正常撤离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据调查,过去五年有206家韩资企业从山东非正常撤离。部分外资企业追逐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地而不生根,政策失效前就撤离,形成“候鸟现象”,这既是外商逐利的本性所致,也折射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重量不重质的问题。

原因基于地方政府往往以政绩为导向来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招商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上级的考核,投资数额为政府考虑的首要因素,而项目的实际效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如何,却受到忽视。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各地政府竞相压低条件,以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吸引外资,不仅助长了外资追逐优惠政策落地的“候鸟现象”,加大了招商成本,使当地没有从外商的投资中获得应有的利益;而且压低价码开出的优惠条件,在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中难以持续,导致一些外企抢在地方优惠政策失效之前撤资,遗留了环境污染、拖欠工资和货款等棘手问题,影响当地的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扭转当前这种招商引资地方受损、外资“渔人得利”的局面,必须让招商引资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以质量为导向,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变革原有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工作方式。

要改变原有的过度重视规模和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变单一的政绩导向为综合考察经济、社会效益、税收贡献和环境影响,并适应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在具体操作中,一方面要改革招商考核体系,把项目的长期综合效益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而非短期的经济利益,增加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招商门槛,精选项目,避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项目,优先引进含有高新技术、绿色环保以及金融、保险业等项目,重视项目对于填补空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过程中应发挥外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职能,建立沟通机制,利用中介组织了解企业情况,对外资企业实行实时监管,并逐步建立外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分级管理,严格审查其投资信用及资质,慎重选择投资合作对象,防范招商风险;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为企业无害退出创造有利条件。

全球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少数低效益的外资撤逃不仅不会影响发展,反而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排除了隐患;地方政府只要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善于鉴别和利用高质量、高效益的投资,招商引资必将助推经济持续发展,而非持续发展的阻碍。

让促进持续发展成为招商引资的动力

招商引资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为各地政府所重视,有些地方甚至制订了严格的官员招商考核标准,将官员晋升与招商效果相关联,此中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之迫切。 而大量外资“候鸟现象”折射的深层问题是,作为招商引资主体的各级地方政府,没有把促进持续发展作为招商引资的动力。

与持续发展动力相反,我国地方政府把政绩作为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唯一导向,层层定指标、级级下任务,甚至村委会干部也成了招商引资的责任人。在政绩导向下,各级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只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上级的压力,项目的实际效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如何,不在政府的考虑之内。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各地政府能够拿出手吸引外资的,只有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因此竞相压低条件吸引外资,助长了外资追逐优惠政策落地的“候鸟现象”,不仅加大了招商成本,使得外企为追求高额利润放弃技术改造和创新、污染环境、拖欠工资,损害地方利益;而且导致一些外企在优惠政策失效前撤逃资本,遗留大量问题,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招商引资本应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为目的,然而一些地方政府舍本逐末,在现行体制环境中,把引资当做了追求政绩的手段,使引进的投资不仅没有给地方带来应有的利益,反而造成了只有外资企业“渔人得利”的局面。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根本动力,坚持质量导向,变革原有的政策取向。

招商引资工作要改变原有的过度重视规模和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变单一的政绩导向为

综合考察经济、社会效益、税收贡献和环境影响,并适应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是要改革招商考核体系,以质量为导向,把项目的长期综合效益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二是要提高招商门槛,精选投资项目,拒绝引进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的项目,优先引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以及金融、保险业等项目,重视那些目前尚属空白或紧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三是要发挥外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职能,建立沟通机制,利用中介组织了解企业情况,管理外资企业;四是建立外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分级管理,严格审查其投资信用及资质,慎重选择投资合作对象,防范招商风险;五是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为企业无害退出创造条件。

在全球经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中,我国地方政府只要改变粗放的招商引资方式,善于鉴别利用于我有利的投资,低效益的外资撤逃不仅不会成为影响发展的问题,相反迎来高效益、高质量的投资,必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和动力源。

持续发展要占领扩大内需制高点

经济是国之根本,然而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当今世界经济已是风云变化、动荡不定。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美国经济一片萧条,日本经济举步维艰,英国经济寸步难行,欧洲经济陷入困境,而我国也面临严重冲击:国内需求尤其是农村地区消费需求萎靡不振,这对于我国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河北省经济也受到冲击。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基,在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经济持续发展不能过度依赖对外贸易,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内需不足明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绊脚石,经济高速发展背后却暴露出风险抵御能力低下的积蔽。通过扩大内需,可以大大刺激人民群众消费欲望、有效提高人民群众消费能力,从而形成更加庞大的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扩大内需有利于提高幸福指数。受历史和现实政策等因素影响,河北省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分配机制,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如同“四座大山”,大大加重了群众生活负担。而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医疗保障体制、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及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新政策,有效降低了群众的生活负担,有利于形成提高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的长效机制,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扩大内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历史上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稳定最坚实的基石。而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彻底搬掉压在群众身上的教育、就业、住房、社保这“四座大山”,逐步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如此,

上合天运、下顺民心,足可为社会稳定提供最为厚重的基石。

扩大内需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大争之世,国力为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之本,在于经济。要提高国际地位,就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要提高综合国力,根本之道在于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就是要驾好“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三者缺一不可。河北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忽视国内需求,为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隐患。故此,扩大内需利于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河北省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世界经济风云激荡、乱云飞渡之时,我们须坚守扩大内需这个制高点,充分认识到扩大内需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并不断提高河北省经济的全球竞争能力,掀开河北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人才战略落地须念好“顺”字经

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曾指出:“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我国之蓬勃发展,也须待有非常之人。然而,当前我国人才工作还面临着观念陈旧、政策落后、机制不畅等诸多不足,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低、人才引进难,使人才强国战略难以落地。故此,当务之急是要念好“顺”字经,切实理顺观念、政策和体制。

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理顺观念。部分地区和单位还存在轻视人才、嫉妒人才甚至排挤人才的现象,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好高骛远、贪求数量、忽视质量等人才工作误区,导致我国人才面临着量大质次的结构性人才匮乏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才浪费甚至人才“出走”现象,给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使引才用才工作雪上加霜、难以为继。因此,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首先就要理顺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才工作的战略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为国引才、为公选才、为民用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理顺政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而美国则是最大的人才引进国;我国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人才队伍,而美国则拥有全球最尖端的人才资源。其根源在于人才政策不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过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完善的科研条件,吸引了全球最尖端的科技人才,奠定了美国执全球科技之牛耳的雄厚根基。所以,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经验,针对海外高端人才出台包括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和文化认同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才能引导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吸引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创业。

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理顺体制。当前还存在人才工作体制不健全的现象,尤其是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还存在较大漏洞: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未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过于依赖单位领导的主观意图,甚至出现有人不请、有才不用的现象。这导致人才培养难、发现难、使用难和留住难,甚至出现了人心思走的现象。可见,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有坚实的体制机制基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形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塑

造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工作之成败,关乎国家立废、关乎政治清暗、关乎事业兴衰。我们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认真念好人才工作的“顺”字经,废除不合时宜的观念、政策和体制,建立通畅便利、切实有效的人才工作新体系,创造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设立招贤馆,广延山东士子,最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而清政府人才凋零,贤退愚进,终于国家颓亡、自弃天下,名士龚自珍不禁长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强劲的发动机。而我国正面临着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匮乏、海外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国际智力竞争中处于下风。故此,唯有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人才强国战略是培养人才的孵化器。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结构还不甚合理,高端人才比较匮乏、一般人才又有富馀,形成结构性人才匮乏,面临着量大质劣的问题。而现代全球人才战争,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是人才质量的博弈;量大质劣的人才结构势必削弱我国人才竞争能力。所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要改革教育体制,集中资源培养一批高精尖端人才,才能逐步形成高低搭配、质数均衡的人才结构。

人才强国战略是延揽人才的集结号。当今天下,人才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规范、有序、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优化我国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整体质量。而我国在大量流失人才的同时,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却乏善可陈。因此,发现和培养人才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统筹利用好国内与国际人才资源。既要下大力气狠抓本土人才培养,也要大胆地走出去,扎实推进海外高端人才招聘工作,延揽天下英雄为我所用,有利于形成“中外互补,相互交流,进出有序,以我为主”的格局。

人才强国战略是激励人才的冲锋号。要想充分发挥人才的巨大威力,仅仅培养和延揽人才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不断地激励人才。而我国部分地区和单位还存在漠视人才、闲置人才甚至浪费人才的现象,在精神上轻视人才、在物质上亏待人才、在工作上压制人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导致大量人才外流,暴露出人才激励机制还存在软肋。这是对人才的浪费,对知识的浪费,更是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蔑视。故此,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在体制、机制、环境、物质和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强力改革,形成重视人才、呵护人才、发展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形成激励人才的长效机制。

唐太宗面对天下士子曾自豪地宣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遂成煌煌盛唐、名垂青史。我们也当效法前贤,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切实推进人

才培养、使用与激励工作,为人才提供宽松、自由、民主、温暖的工作氛围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就一定能够揽尽天下英雄,形成发展合力,彻底打赢全球人才战争!

稳增长重在增效益

20xx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务院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一战略决策无疑是及时和必要的。然而,一些地方错误地认为,稳增长就是猛赶快上投资项目,就是追求数字上的好看,而不必顾及投资效益以及风险。实际上,这样的增长无异于饮鸩止渴、剜肉补疮,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政府债务,而且最终会损坏经济的长期增长。可见,稳增长必须注重效益的增长。

稳增长要戒盲目投资。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不可持续性显而易见。而继续依靠投资,尤其是盲目投资,不进行商业可行性论证,不仅使项目难以取得预期收益,而且直接加重政府债务负担,进而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为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陷入危机不能自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进而四处借债导致政府债务高企。可见,稳增长要注重收益,力戒盲目投资。

稳增长要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牢,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优,第三产业整体发展不足,如果不加以重视,允许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就会从源头上加剧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不利社会稳定;还会损害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政府应制定政策确保稳增长与做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使我国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和科学。

稳增长要注重民生改善。当前,由于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五座大山的重压,老百姓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似乎畏手畏脚,扩大消费遭遇到民众的沉默和“抵制”。民生改善,主要是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同时搬掉压在他们头上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五座大山。民生改善了,人民群众才感增加消费,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好了民生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很大程度上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见,民生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认为稳增长就是低效重复增长、就是与百姓感受无关的数字增长的倾向虽然现在尚不严重,但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否则就会后患无穷。因此,我们所需要的稳增长是有效益的增长。稳增长

要戒盲目投资,要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要注重民生改善,从而做到增效益。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正确处理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19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关于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19年后的今天,审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一些状况让人感到忧虑: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仍然过大,农村在发展上面临诸多困难,与城市差距也很明显。一些行政区

间存在着经济恶性竞争,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造成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区域的非协调发展严重阻碍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使得发展偏离了共同富裕的轨道。因此,我们需要处理好区域间的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只注重区域间的单独发展,将共同富裕抛之脑后,会造成区域之间的非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只强调共同富裕,摒弃区域发展,则会重返“大锅饭”的局面,使社会发展失去活力。

区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历史的长河中,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最早与西方科技文明接轨,拥有政策、技术等优势。中西部地区虽地处内陆,却容纳着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优势。只有立足实际,善用区域间的不同优势,才能促进不同地区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共同富裕是区域发展的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实现利益共享。发展是硬道理,但也不应忘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某个地区的强大,而是所有区域的强大。如果在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忘记了共同富裕,只会导致少数地区、少数人享受了国家的绝大部分利益。这必然会导致社会群体的利益失衡,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阻碍了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因此,鼓励区域间的不同发展还需谨记共同富裕,使发展变得协调有序,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区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要求不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在当前,要通过加大对口帮扶,强化内生发展;打破地域界限,形成区域联动;释放思想活力,推进制度创新等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只有区域协调发展了,才能实现不同区域之间富裕,不同区域之间富裕了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这是中央针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部署,对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确保“稳中求进”,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内需为重。“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但也应当看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根本保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发展机会多,回旋余地大,消费水平快速成长,市场空间广阔,内需潜力巨大。目

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贸易增速回落,外需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必须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只有把扩大内需作为稳增长的立足点,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稳固的内需基础上,才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持久活力,才能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内需不足一直制约着国民经济走向新的平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亟需把重心移向扩大内需,稳定投资,拉动消费,使经济发展更趋协调更显均衡更可持续。要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需要出发,积极增加生产,扩大有效供给,合理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众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同时,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扩大内需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内需紧连着民生,我国众多产业产能已经很大,有的领域甚至严重过剩,必须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既让人们“有活干,有钱挣”,也让人们“愿花钱,敢花钱”。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重大民生工程,有利于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充分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服务业是内需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为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

着力扩大内需,还要继续稳定外需。要正确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高度重视现阶段外需对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作用,保持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大力巩固传统优势,加快培育新优势,保持出口平稳增长,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现内外需的良性互动。稳中求进,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稳”才有基础,“进”才有动力,扩大内需,要做长期努力,但必须抓紧创造条件大力加以推进。

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

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

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伴随着对生产关系的新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只有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才能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性作用,发挥政绩“导向之手”的引领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其动力都来自于生产力的进步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从我们的发展经历,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能不能抓住机遇,推动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不断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就国家发展新引擎,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

突出重点 打好经济转型持久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发展方式的不断变革。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如何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

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一定成效,但离科学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仍然相当滞后。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量的增加,也包括结构、质量、效益、分配等质的变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有决心把眼前的任务做好,又要为长远的转变发展方式打下基础,只有攻坚克难、持之以恒,才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之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只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只有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只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才能取得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安天下、稳民心,确保粮食安全,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只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只有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只有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这八个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工作,指明了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的主攻方向。在进行这些重点工作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筑牢经济回升基础,破解相互交织的新老矛盾,应对更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要打攻坚战,还要打持久战。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大变革推进大调整,用大跨越赢得大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民生主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

郑板桥有句名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政府工作中,孰轻孰重,应有清醒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过天。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段时期内,政府推出一系列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举措。比如,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为农民减负1200多亿元,这使我国最大群体农民普遍受益;将个税免征额上调到每月1600元,使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工薪阶层受益;在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学费,将使全国农村1.5亿中小学生受益;春运不上调铁路票价,使上亿农民工受益。这些善政都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让大多数人利益优先的执政理念。河南在一些城市设立“农民工定点医院”,帮助农民工讨要工资,解决困难大学生贷款等,看似小事,但对一家一户的百姓来说,直接影响到生活和生存,又是大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体现出来的。

“群众利益无小事”,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先进的生产力与先进的文化最终都要落实到一点,那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讲话中就曾提醒全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个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情、谋利益的执政党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个亲民、爱民、惜民的执政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生命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也体现了共 产 党人的价值观。牛玉儒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他说,要探索一条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了解人民群众所想、所愿、所需。他认真关心老百姓能否喝上自来水、困难户春节能否看上电视这样的小问题,甚至亲自过问红绿灯、草坪、下水道井盖、铺路的瓷砖、盲道中的电线杆等事情,因为这些牵涉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当然,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老百姓;少数人的豪华、大户型房子宁肯在那儿空置,而大多数人需要的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及经济适用房却很难买到;豪华影院建了一个又一个,宁肯座位空着也不降低票价,看电影成了高消费。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下更大气力和精力去关心广大群众的“小”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中国的“大”问题。

推进大学生就业要夯实制度基础

温家宝曾说:“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然而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其整体素质与社会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自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招聘规模锐减,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固然有大学生综合素质欠佳、就业观念扭曲等诸多因素,但也反映出就业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如何才能推进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夯实制度基础。

破解就业难题,完善就业见习制度是基础。大学生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与大学生职业能力无法匹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尤为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社会认知的欠缺。因此,政府应引导用人单位和高校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使

其能够在正式就业之前有机会体验和认知“职业社会人”的角色需求,解决企业普遍反映当前大学生存在的自身素质与企业需求的断层难题。

破解就业难题,完善基层激励机制是保障。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观有一定扭曲,盲目追求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和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的工作,而轻视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产生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矛盾和困境,使大城市出现了人才过剩,而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则出现了人才紧缺,不利于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因此,要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走入基层的激励机制,为其能够扎根基层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继续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规定任期结束之后可以取得城市户口以及相关优惠承诺,不但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为基层发展注入了知识与学科的新鲜血液。

破解就业难题,建立创业引导机制是补充。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业在本质上是走一条不同于普通人就业的创新之路。伴随着金融风暴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空间的空前挤压,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当前无法搁置的一个话题。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历经挫折与坎途,但正是这种经历往往能够使其更好的认识自身、他人以及社会。然而,这需要政府做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引导扶持机制。如减免税收、提供信贷优惠以及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尤其是创业成就斐然的企业家做指导顾问,进而全社会形成尊重、支持大学生创业良好氛围,最终缓解就业压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本着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优势和智力优势的理念,扎扎实实完善就业见习制度,不断健全基层工作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保障机制,才能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做到人尽其能、才尽其用,发挥出人力资源最大的效益!

就业是社会发展的奠基石

各国社会发展的兴衰史告诉我们:就业是关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民工就业也不例外。我国就业人口基数大,农民工已超过两亿人,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也超过六百万。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形势双双面临严峻形势,对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隐患,也给我们敲响了就业工作的警钟。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推进就业工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推进就业,有利于保障群众就业权益。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而就业则是公民行使劳动权利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途径。当前,由于劳力力需求供大于求、劳动力素质相对不高以及政府就业政策不力等多种因素,就业形势难以令人乐观,出现了大学生待业潮和农民工失业返乡潮。一方面,这确实影响到了群众的实际生活,导致部分群众增收困难;另一方面,也在事实上损害了公民就业权益。因此,政府大力推进就业工作,就是在尊重群众的就业权益,也是落实《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

推进就业,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结构。人力资源是一国最可宝贵的资源,是国家持续发展

的关键所在。而我国人力资源一直呈现出数量巨大、质量低劣的结构弊端,整体素质不高的农民和农民工甚至普通产业工人,占据了我国人力资源最为主要的部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却相当紧缺。推进就业工作,就是要不断加大终生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力度,通过政府公益化职业服务机构,向群众尤其是大学生和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与培训等服务项目,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推动人才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就业,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充满了竞争,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一个国家,要么伟大,要么死亡。对我国而言,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就需要快速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要提高综合国力,就应当大力发展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其中,任何事业发展的根基都在于人才。通过推进就业工作,可以扩大人才数量、提高人才质量,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人力资源动力,还可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难等民生问题,提高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而就业既关乎人才培养,又关乎人才发展。我们要从国家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就业问题,不断深化就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切实推进人才培训与指导等就业服务工作,就一定能够切实保障群众就业权益,不断优化人才资源结构、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为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让世界少一份冷漠 多一份阳光

感恩意识的匮乏是影响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诸如接受就学资助的学生毫无感恩的表示,令师长痛心,也令施助者寒心,一些施助者取消这些学生的受助资格,有的还对簿公堂。受助者感恩意识的匮乏,让施助者对人间是否还有真情和诚信失去了信心。

“受人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 没有感恩,爱心之树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爱心之舟也必将搁浅在心灵的荒漠。受助者用冷漠回报恩人,让崇高坠地、爱心落空,伤害的不仅是施助者的爱心,还有一个社会的崇高价值、人们患难相扶、彼此信任的和谐氛围。受助者应有的感恩回馈,温暖的不仅是施助者,还有周围的一切知情者,它所起到的良好示范和道德润滑作用,对于促进爱心和感恩在全社会范围互动,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党和政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提倡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范畴内的感恩。只有使全体社会成员学会感恩,常怀一份感恩之心,才能促进感恩与扶助的良性循环,使秩序、公平、爱作为三个基本要素,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与维护社会和谐。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感恩意识,才可能有回报社会的动力;政府及相关扶助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创造相应的条件,才可能将受助者的感恩意识化为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

要保证善行义举的可延续性,使爱心能够薪火相传,必须从文化建设、道德教育和扶助形式三个层面入手,采取措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加强以诚信意识为重点的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知礼明义、知恩图报的美德;现行的教育体制要克服功利化倾向,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将感恩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增强感恩能力,回报社会;要转变和改进对受助者的扶助形式,变单纯经济扶助为经济与心灵扶助并重,以订立道德契约等形式,规定受助者的社会回馈义务,扶助活动的组织者要在施助者和受助者之间主动搭建联系、沟通的平台,增进双方了解与互动,引导施助者以更加平和的心态进行公益事业,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让我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在自己的心田给感恩划出一块地方,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用明礼诚信、知恩图报的阳光替代所有的冷漠,为社会和谐献出自己的一份热量!

建立长效机制 清除网络黄毒

广大网民在通过网络获得方便快捷的信息之外,也陷入了无数 “黄毒”的陷阱。为遏止网络“黄毒”蔓延,公、检、法及信息产业部等部门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打击色情网站的举措,部署了一次又一次专项行动。然而雷厉风行的各项行动过后,“黄毒”总会再一次出现,继续甚至加倍腐蚀网络的健康成长。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专项行动不能取得长期效果,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自身性质的特殊,利润诱惑巨大、互联网信息传播隐蔽、技术变更迅猛,这就使得一些临时性的措施难以取得效果,需要能够和网络同生共长的治理机制出现。另一方面,专项行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执行的依据很多并不是法律法规,而是领导批示、上级指示,平时犯案也与“顶风作案”的法律后果并不一致,这就违反了法治原则和公正的理念;此外,十多个不同的部门持之以恒地 “围剿网络色情”虽然即时效果显著,但实际上这么做势必不能持久。因此只有建立一种合理、稳固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起到清除网络黄毒的作用。

建立长效机制,首要前提是健全网络道德与法律体系。在依法治国理念之下,还要依靠领导批示、上级精神来行政执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不健全,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所以应不断建立健全网络道德与法律体系,强化法律意识,让虚拟世界也有法度约束。尤其是要通过法律手段斩断黄色网站背后的利益链条,让少数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商、网站及一些金融单位无利可图。同时法律的修改要紧跟时代和科技变革的脚步,努力克服法律滞后性的缺点。

要使建立的长效机制真正起作用,关键在于确认责任归属。要坚持并完善“三谁”原则,对于“谁主管,谁负责”要加大网络健康专项整治力度。对于“谁经营,谁负责”,要求基础电信企业一旦发现明显违规违法的,立即停止接入,转公安部门查处;对涉嫌违法的,要暂停接入,转公安部门研判;不良信息,要预警纠正。对于“谁接入,谁负责”,要推进网站实名接入

制度,保证网站备案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最后要想让这种长效机制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还有赖于社会的群体监督,以及每位公民的积极实践,形成全民抵御网络淫秽色情的氛围。此次网络“扫黄”活动就在全国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网民通过论坛发出了热情洋溢的帖子,表达了对这一行动的支持。

掀起一场网络“扫黄风暴”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切实地建立网络治理长效机制,打一场网络治理持久战。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全民网络“扫黄”战争,网络才不至于变成淫声秽语之地。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执法部门的长期努力下,在全国网民的热情参与下,互联网将拥有一片洁净的天空。

加强公共安全 整治隐患不留情

公共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事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对于加强公共安全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曾几何时,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和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究其原因,一是岁末年初,人流、物流急剧增多,超载、超员问题出现反弹,加上北方地区雪天路滑,增加了发生特大交通事故的几率;二是一些地方的火灾隐患单位仍未整改到位,加上气候干燥,使冬季成为火灾的高发期;三是大型庆祝活动、商业促销活动大大增加,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公共安全事故。

为切实预防和遏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交通、消防、治安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日前,公安部向全国各省区市派出了31个督察组,按照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严防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严防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严防发生爆炸泄漏污染事故、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严防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的要求,开展预防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保障公共安全专项督察工作。并且,公安部预防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保障公共安全专项督察工作正在不断深入,就是要通过查问题、治隐患、堵漏洞、强作风,确保春节期间乃至今后重特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发挥好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抓落实的力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发现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合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查漏补缺,规范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建立保障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强烈呼声,无论是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还是正在紧锣密鼓起草中的《消防法》修订草案,还是公安部开展专项督察工作,都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不同侧面的体现。

毫无疑问,如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根本谈不到以人为本;如果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就根本谈不到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正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宗旨所在、使命所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安部正在开展的专项督察工作,将进一步预防和遏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弘扬敬老传统 建设老有所养的保障社会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鉴于其慢性病患病率、伤残率高,卫生资源的消耗高等特点,无论从维护家庭伦理的角度,还是从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都需要我们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我国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农村的养老工作基础更加薄弱,对老人没有尽到赡养义务、不尊重老人等违背道德的现象依然存在。胡锦涛同志在20xx年的新年贺词中说到:“继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弘扬敬老传统,建设老有所养的保障社会,是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确保老有所养,首先应做好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赡养老人既是子女的义务,也是社会的责任。要通过完善立法,督促子女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明确政府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要加快完善养老保险、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切实消除老人的后顾之忧。要细化制度规定和执行措施,对子女没有尽到赡养责任的老人,一方面,政府要提供过渡性救助,安顿好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措施,惩戒不孝儿女,督促其履行赡养老人的法律和道德义务。

着力完善养老机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基础服务。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社会老龄化压力更大,养老机构建设欠账更多,尤其是西部和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农村尚未建立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问题都缺乏必要保障。应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加大投入,普遍建立托养、供养等公共性养老机构;在政府资金投入能力不足的条件下,要鼓励社会力量介入养老服务领域,建立民间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和医疗、生活照料等服务。

大力弘扬中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实行“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的养老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我国老年人口众多,解决老年人的需要和问题,对人财物力的投入要求很高。从总体上讲,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不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政府能够投入于养老工作的资源不可能短期内迅速增加。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按照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方方面面都要为解决养老问题贡献力量。

“老有所养”,是我国历代仁人志士理想中大同社会的重要标准;“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我国传统伦理的首要基石。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实现“老有所养”,不仅是子女必须承担的义务,也应成为我国面对老龄化问题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让我们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重视孝道的传统美德,在满足老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呵护,真正建成老有所养的保障社会,保障我们的民族拥有可靠的新陈代谢、循环再生机制,从容应对国家和民族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挑战,步履更加坚实地走向未来。

加强政府监管 完善网络募捐

——由网上募捐所想到的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募捐事业的发展,网上募捐发展迅速。卢英红的“爱心无限”个人网站捐款捐物已达30万元,20xx年7月乐昌洪灾通过网络募捐的各种物资达13吨之多,银川面向学生开放的“育龙阅览室”就是通过网上募捐建立起来的。网络已经成为新的慈善平台,网上募捐渐成公益文化。但例如西南大学女生陈某网上“‘卖身’救母”事件、发部虚假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欺诈的事情也频繁发生。如果网络募捐缺少了政府的有效监管,就会引发新的矛盾,影响社会募捐。

加强政府监管是保证网上募捐的可信度、提升网上募捐公信力的关键。网上募捐行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慈善事业的必要补充,它可以加强各阶层间的理解,改善民间关系,缩小人们之间的经济差距,弘扬传统美德。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往往会造成对募捐款物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无法保证募捐发起人做到真实、公正、廉洁,很容易发生违背法律、违反道义的事件。

保证政府有效监管,必须不断完善网络募捐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章可循。制定有针对性、特定性的专门规范网络募捐组织的实体法律规范,重点明确网络募捐组织的性质定位及募捐发起人的资格、条件,对劝募人、捐助人、受捐人各方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等明确规定;制定包括募捐事由、募捐方式等制度在内的、有操作性的社会募捐程序法律规范;加强对网络募捐标的的审核,对募捐标的达到一定数额的,要实行许可证管理。强化对网络捐助款物的管理、分配和使用的监督与制约等管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统筹管理。

另外,设立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能够保证机构资源有效利用,实现政府监管的提升。监控网络募捐发起的条件审查、款物去向,对违法行为设定周密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滥用职权、强行摊捐者规定处罚措施;建立网络募捐的国家行政监管和调剂机制。

同时,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募捐申报许可制度来保障政府的有效监管。网络募捐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申报许可制度,谁想发起就发起,导致多头募捐、重复募捐的情况时有发生,浪费了有限的社会捐助资源;有些地方和团体假借网络募捐进行营利活动;一些心术不正者甚至不法分子钻网络募捐的空子,从事骗捐等失信甚至违法的活动。申报许可制度可以保证政府在第一时间甄别有效或不良信息。

目前应尽快建立健全政府对网络募捐的监管制度。只有加强政府监管,才能保证网络募捐

的有序健康发展,才能养成社会道德俗尚,才能使慈善事业更有效的社会化,社会更加和谐。

借“他山之石” 化解保障房分配不公难题

推进保障房建设可以缓解供需矛盾,降低经济能力相对薄弱人群的居住成本,并调节房地产市场,辅助解决高房价的难题。但是,保障房分配环节的公平、合理性却越来越被质疑。从“开着宝马住保障房”,到某些企业打着“保障房”的幌子为内部职工建福利房,一些地方的保障性住房总是与权力寻租脱不了干系。人们对牟取公共资源利益的特殊阶层存在很大的不满情绪。

鉴于此,如何消解民众的不满情绪,实现保障房的公平分配呢?近年来,各地虽然陆续完善了保障房的申请标准和审核制度,但是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往往对利用保障房牟取特殊利益的现象不够重视,没有展开有效的监督,甚至连民众的监督作用都难以充分发挥。当监管缺位时,政策再强势也很难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借“他山之石”,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共住房审核经验来作参考。新加坡于19xx年成立了建屋发展局,统一规划公共房屋的建设,是新加坡仅有的一个公共组屋建设和管理机构,既是政府机构,又是颇有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商。而香港的房屋委员会与新加坡类似,也是自成体系,负责从建造、维护、资格审查到社区卫生的各个方面。这种既带有政府背景,又涵盖社会其他阶层人士的审核监管机构,经济独立,自负盈亏,不依赖于权力阶层。

在实际操作中要堵住漏洞,引入社会监督是比较有效的手段。要对住房保障分配、运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行规范、监督,完善和应用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做到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三公开”。社会非官方力量的介入,促使房屋在分配时能汲取更多的意见,比较公正客观地行使相关权利,进而限制权力寻租的不当行为。

除此之外,单靠完善监管仍不够,还要提高侵占公共资源行为的违规成本。此前,浙江苍南“民房”变“官房”逼迫百姓跳楼自杀,这一重大事件的处理结果令人心寒。苍南县没有对侵占公共住房的官员施行任何处罚,侵占公共资源的违规成本几乎为零。而在新加坡,任何人在买卖公共租屋时,一旦被发现弄虚作假,就会面临高达相当于25000元人民币的罚款,或者是6个月监禁。在香港,针对弄虚作假的处罚也十分严厉,一经定罪,即面临5万港元的罚款或6个月的监禁。相比之下,我们对于侵占公共资源行为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各地更多数量的保障房正在投入建设。然而令百姓翘首企盼的,不仅是保障房数量上的增加,更是分配公平的要求。公平的前提在于审核监管机构的相对独立;在于加大对侵占公共资源者的处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于全社会力量的监管。因此,可以借“他山之石”,实现辅助调节虚高房价的初衷,为房地产业回归健康循环的市场轨道而努力,使保障性住房能为真正有需要的人服务。

做好居民医保工作 实现政策惠民目标

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居民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保惠民工作还差的很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应当成为全社会参与、人人关注的民心工程。目前,由于医保的范围不够广泛、居民对于医保的政策了解不到位等等,使得居民的参保热情大打折扣,因此,必须通过舆论引导、待遇实惠等措施落实居民医保工作,做好惠民工程。 以“民生工程”定位居民医保工作。要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并将居民医保参保扩面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对居民医保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居民医疗保障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对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框架、资金筹集、组织实施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在推进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中,政府要主动牵头,抓宣传发动、保费征收、费用结报、救助实施;积极落实居民医保配套资金;积极组织各类学校学生参保缴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按时提供完整准确的低保、特困等居民的原始资料台账,形成各部门、单位的有效联动。

以“舆论引导”推动居民医保工作。居民医保的目标是为一些没有固定工作、年老体弱、学生和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就医的政策支撑,将其全部纳入政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成为医保的受益人。医保对象是普通百姓,如今,有些居民不是没有条件参保,而是对于医保认识不足,迟迟不保。因此,通过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做通思想工作,是实现医保参保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想让居民医保政策真正走进社区、学校和居民家中,深入人心,必须搞好日常宣传,也可以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做好政策的持续宣传,营造良好的城乡居民医保工作氛围。

以“待遇实惠”吸引居民参保。教育、住房和医疗,是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医疗改革关键在于能否切实扩大医保覆盖面,切实提高医保保障水平。为了让广大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应适当调整居民医保政策规定,最大限度地发挥基金的最大效益,降低居民医保成年人缴费标准,扩大疾病纳入居民医保的范围,实施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进一步减轻参保居民的就医负担。

居民医保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为使这一惠民工程尽早惠及更多居民,还应当完善督促机制,及时开展督察,促进居民医疗保险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减轻广大居民的就医负担。努力实施重大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居民医疗保险,彻底改变广大人民群众“小病扛着,大病挺着”的尴尬境况,为居民看病就医穿上贴心“保暖衣”,让其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的好病,实现病有所医。

实现教育公平需统筹城乡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我国长期二元体制所造成的种种差异中,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不公平,是对我国发展影响最大最深的不公平。城乡教育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农村升学率(包括升学报考率)远低于城市。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表明:随学历增加,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我国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升入高一级学校所占的比例分别是高中6%和21%,中专0.8%和13.2%,大专0.2%和11.1%,本科0.02%和

5.63%,研究生0.001%和0.323%。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重点院校“自主招生”、“高校联考”等新的招生办法,几乎与农村学生无缘。北京一些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几乎为零。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师资配置结构失调,且难以及时合理调剂,导致城乡师资在数量、质量和稳定性上差距极大。农村教育缺资金、缺设备、缺教师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仍比较严重。城镇超编和农村缺编并存,农村师资知识老化和数量短缺并存,农村教师缺编和有编空缺并存,大量低工资聘请临时代课教师和在编不在岗并存,农村学校教学设备陈旧和短缺并存。农村教师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双重短缺,致使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远低于城市,且很多是在职进修学历;大量农村教师无法胜任素质教育,特别是新教改的要求。

城乡教育管理和投入上的不平等。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在地位、目标和体制保障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双重标准。各类实验、示范、重点学校几乎全部集中在城市。小学和初中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加上择校热,往往置普通家庭的优秀儿童于门外。一些家境较好的子女优先占据政府多年投资形成的优质资源。这种马太效应像一块块巨型磁铁,吸附着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大批尖子学生,同时也大口吸食着社会资金和公众积蓄。一些农民几近倾家荡产为孩子缴纳“择校费”,更多农民只能望“洋”兴叹。

“教育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政府应贯彻“公平对待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制定“三统两保”的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体制机制,“一盘棋”统筹规划城乡教育规模、结构、布局;“一个标准”统筹配置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统筹配备城乡教师队伍。实行对农村教育倾斜政策,推进教育公平;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教育公平;承担确保公平的责任,厉行问责制,毫不动摇地制止、严惩和杜绝政府部门利益化,将教育城乡统筹情况纳入政府考核;完善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和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资助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农村教育投融资机制,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收入不公平影响人的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的一生。社会稳定离不开不同群体的融合与流动,教育便是弱势群体提升的渠道。如因教育不公而致此路不通,社会将失去自我调节机制而失去平衡,陷入混乱,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应当引起每个人的高度重视。

宽严相济 共抓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可能已经成为恐怖主义、核安全之后的全人类共同关心的又一重大社会安全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类个体的普遍健康和生命安全,甚至关系到人类物种的存续。近年来,我国食

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养殖、种植到生产、加工,从蔬菜、水果到牛奶、馒头、猪肉,从儿童食品到成人食品,一次次的事件无不深深刺痛着民众的神经。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食品行业的道德伦理可谓面临沦陷的危险。这种道德伦理的大滑坡,甚至远比社会交往中道德滑坡更可怕,因为前者更具有直接的和即时的危害性。因此,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并不是道德教育缺失,更重要的是监管漏洞的存在。事实上,要想化解食品安全危机,应当做到宽严相济。 加强行业监管是化解食品安全危机的根本前提。从本质来看,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有行业道德伦理缺失的因素,更有监管体制缺失的因素——而这才是主要因素。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个话用在食品行业,同样是真理。如果不把食品行业“刚性”的东西完备起来,就难以防止食品领域的道德滑坡问题。

西方企业的整体道德水平确实不错,但并非是由于经营者的思想道德水准高不可及,而主要是由于严格的监管体制存在。当监管体制出现漏洞时,也同样会出现欺诈、蒙骗等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欧美一些信誉原本很高的企业巨头照样会由于监管存在漏洞而大肆进行欺诈,这也不是一起两起。德国曾经陷入了一场食品安全危机,因为相继在鸡蛋、猪肉和鸡肉等食品内发现致癌的二恶英,引发了全国不安,激发了民愤,也震荡了默克尔政府。

化解食品安全危机,加强道德伦理教育是辅助手段。道德教育是将被教育者的“自觉”激发出来,是以柔性为主的。把食品行业中的道德伦理教育重视起来,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它一定是必要的,它是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配套工程或辅助工程,人性根本素质的提升,无疑是一条可行的化解办法。

严格监管、道德教育之外,政府也应当有“软”的手段。我国的食品业亟须升级,有待加大投资、减免税费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食品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微利行业,其利润比许多服务业还薄,食品业风险极大,食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保质期相对较短,一旦不能在保质期内售出,风险都要由生产者自负。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生产者的主观故意不是为了图财害命,只是为了增加产量,保持新鲜,延长保质期,以及美化外观,招揽顾客,或者是减少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保卫食品安全,政府要有“硬”的一手,“严”的一面;还需要有“软”的一手,“宽”的一面,给食品业降低税费,扶持企业和个人加大升级的投入,增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真抓实干 坚持不懈惠民生

我国民生工作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展望“十二五”,一幅幅民生蓝图令人期待。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

回顾过去,继往开来。“十一五”期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性依然突出,社会事业存在不少历史欠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特别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民生任务还很繁重,必须坚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真抓实干,常抓不懈,解决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深处。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将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民生领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顺应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收入等方面的新关切新期盼,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民生诉求,积极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眼光放远,统筹兼顾,完善与民生相关的制度安排。民生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头绪多、难度大;民生问题往往具有阶段性特征,处于发展变化中,原有的问题解决了,会面临新的民生问题;基本的需求解决了,又会出现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只有加快民生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坚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跟时代同步、与发展相随的渐进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财力也有限,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全力抓民生、惠民生,又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自身条件和承受能力,将眼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中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协调、可持续。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国强民更富”,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做好民生工作,就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十二五”期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甜更美更舒心。

加强职业培训 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

在我国全面规划“十二五”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并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就新时期职业培训工作做出部署。这对进一步明确认识,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是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一些地区出现的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并存的现象长期存在。解决就业难题,必须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实

现劳动者技能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这也是世界各国在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问题时普遍采取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不仅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同时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精湛技艺和高超技能的“一流技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这就要加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形成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梯队。加强职业培训,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技术工人和非农产业领域的技能劳动者,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狠抓培训质量,加大资金投入,让职业培训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生态建设主题

了解生命 扎根生命

——保护动物福利势在必行

人与动物是天然的朋友。然而,由于缺少保护动物的法律以及部分民众保护动物的意识不强,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大量的虐待甚至大肆捕杀动物的现象,如虐猫、活熊取胆、屠狗等,这极大地破坏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损坏了我国的声誉和国家形象。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人与动物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保护动物福利、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势在必行。

保护动物福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部门,经济发展依赖于产品销量的增加和出口的持续增长。然而,有人认为,保护动物福利,会导致行业成本增大,进而降低畜牧业的生产效益。而事实是:动物福利的提高虽增加了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但也提高了其销量。另一方面,保护动物福利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利用动物福利条款设置的贸易壁垒,从而实现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量的增长。故此,保护动物福利才能更好地为发展经济

提供动力。

保护动物福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前我国广东等地还有诸如“鱼炸熟了,嘴还在动”和“活吃猴脑”之类不顾动物痛苦的“菜肴”,反映出部分国人保护动物的意识比较薄弱,既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形象,也反映出社会文明还有一定缺陷。而在现代社会的公共评价尺度内,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态度如何,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待动物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人们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印度圣雄甘地也曾说过“一个国家的道德是否伟大,可以从其对待动物的态度中看出”。可见,保护动物福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保护动物福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人和动物都生存于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里,生态系统的繁荣和持续发展要求维持生态平衡。而生态平衡要求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任何一方的弱势,都将导致生态失衡。在生态平衡的天平两端,人与动物相比,无论是智力还是能量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并且不断得到强化。尤其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动物福利,并肆意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已导致大量动物的灭绝,而且其数量仍在不断减少,使生态平衡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保护动物福利、实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势在必行,而且“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增进人类自身的福利,也要通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加快医药技术的发展、完善动物福利保护法等措施保护动物福利,从而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路愈来愈宽阔。

了解生命 扎根生命

——保护动物福利 实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我们只有认真了解天空才能扎根大地。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地球才能使生命扎根于地球,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生命才能扎根生命。”对待动物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人们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近期,几则与动物相关的事件牵动着人民的心弦:活取熊胆汁、M县女子虐猫、H县政府屠狗??人类对动物福利的无知,以及对动物生命的漠视,极大地威胁着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必须尊重动物,保护动物福利才能实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保护动物福利需增强保护动物的观念。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了一时之快虐待动物,为了一己之私屠杀贩卖动物的现象,体现出人们保护动物的观念还非常淡薄。俗话说:“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迫害、屠戮动物生命的观念属于陈旧的观念,束缚着我国的进步;而保护动物的观念是先进的观念,必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实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因此,政府应引导人们增强保护动物的观念,使每个公民都能保护动物福利作出自己的贡献。

保护动物福利需加快医药技术的发展。药引既可以取自天然的动物,也可以取自人工合成。事实证明从活着的动物身上提取,既会给动物带来痛苦,也不一定安全可靠。如,活熊取胆给

黑熊带来的痛苦令人震惊,而且黑熊身上的伤口极易溃烂和感染,这样的药就不利于人治病。而人工合成的药既安全有效,又经济便宜。如,人工熊胆与天然熊胆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其成本比天然熊胆要低得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完全可以大力发展医药技术使用人工药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此既符合人道主义,又能带动经济发展。

保护动物福利需完善动物福利保护法。“绳之以法,断之以刑,然后寇止奸禁。故射者因势,治者因法。”制止虐待、野蛮捕杀动物,进而保护动物福利,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保护动物的观念和行为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使戕害动物的行为和个人受到严惩,使保护动物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惟其如此,人们保护动物的行为才能得到提升,社会文明的脚步才会不断向前。

保护动物福利、实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增进人类自身的福利,也要通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加快医药技术的发展、完善动物福利保护法等措施保护动物福利,从而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路愈来愈宽阔。

人与自然 共生共荣

人是区别于人类之外的其它物的,人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由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大,在自然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就会在大自然面前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因此只有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才是具有智慧和地位的。然而,一个人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科学泰斗,如果不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在自然面前的力量依旧是微不足道的,古代巴比伦昙花一现的辉煌,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近三四百万年社会的发展充分说明了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文化与生产力的继承与发扬的重要性和伟大的力量,在自然界面前这点是任何动物无法达到的,它们是人类所有智慧与实践的结晶,是靠知识、技术在地球上角角落落相互交流融通的伟大成果。人类不仅源于自然,而且人类永远不能彻底摆脱自然,人是自然之物,人来源于自然但最终还要回归自然,要想使人类发展永续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源于自然,生存与发展也要依赖自然。自然孕育了人类,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水、大气、适宜的温度以及人类所需要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人类伟大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切,人类只有进行自然实践活动才可能把这一切变成财富,进而去回馈自然、保护自然。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可以说自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自然界的其它生物和非生物的存在,人类是无法生存的,更何谈发展?

另一方面,自然界的永续发展也要依靠合理的人类活动。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冰川都在融化,森林面积在减少,地球上的物种至少以每15分钟就灭亡一种的速度发展。人与自然的关

系不断恶化,如果继续下去,人类可能由于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被灭亡,从这点来说,我们也应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与自然界的生物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应该把大力发展环境生态事业作为人类事业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只有这样人与自然之间才能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受到重视,中国古代称之为“天人之际”,儒家和道家都倡导“天人合一”。国外,19xx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指出地球资源面临枯竭,因而人们开始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欧洲出现了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绿色和平运动和绿党。19xx年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国内,我国新一届领导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类互相依存、互相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人与自然

——资源开发要保护生态环境

绿地变成了黄土、废弃的矿石随意倒入河沟??近年来,在资源集中开发区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区,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形成大量采空、塌陷区,导致了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以不负责任的态度破坏着大自然,事实证明,这种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灾难往往比强降雨等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破坏影响更大,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然而,当前在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认识,有人用“人类中心论”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开发资源,与此相伴的便是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社会性的问题比较严重。

毋庸置疑,上述观点是不合理的,以追求经济为目标,盲目进行资源开发,破坏水土等生态环境等于是自食恶果。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它为我们提供了生活所必须,推进经济发展、开发资源,首先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谋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同步推进。因此,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开发资源的“人类中心论”实际上是唯GDP论的表现,是错误的。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资源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于是大自然便以报复性的手段回复人类,冰川消融、森林减少、物种灭绝??,由此可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开发资源的“人类中心论”实际上是忽视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开发资源的“人类中心论”是种短视行为,会破坏子孙后代的发展。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

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人类中心论”的资源开发模式是不可行的,资源开发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资源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在保证国家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区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好方式。为此,必须用文化的、伦理道德的、思想价值观念乃至法律的手段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永续发展。

走循环之路 促长远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粗放型外延型发展模式导致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因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但有利于突破资源瓶颈,减轻环境污染,更有利于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突破资源瓶颈、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河北省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目前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而循环经济是以提高效率为核心,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为目的。正鉴于此,为了减轻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稳步增长,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合理平衡的目的,才能最终建设并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协调生态系统的本质要求。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表现形式为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而循环经济是参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从而形成互相依存的工业生态链,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河北省粗放型外延型的发展模式导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紧张,产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可承载容量之间的矛盾。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培育和壮大循环经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无害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发展方式从理念到实践、从规划到政策的重大创新,

是一项开创性、挑战性很强的事业,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要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选择关系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开展研发攻关,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重大技术推广工程,广泛推广成熟适用技术。

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必然选择。

坚定不移地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

坚定不移地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这是亿万农民的福音,是广阔田野的希望,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及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积极、全面、扎实地把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推向前进。

近年来,根据省委的要求和部署,河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改善了农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素质,推动了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改变农村落后生活环境、协调推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探索,是贴近农村实际和群众意愿、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尝试。

创建文明生态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为了解决目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者的发展方向一致,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同。从具体要求和措施来看,省委提出的创建文明生态村总要求,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一致的;省委制定的创建活动的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项原则”也是一致的。总之,创建活动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成就,为我们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经验。因此,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继续毫不动摇地开展好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国农村未来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部署,因而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内涵更深刻。所以,我们要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要求和河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形势,不断丰富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水平,改进创建方式,使之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从而更有效地推进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让我们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扎实的工作,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为建设生态文明播新绿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事业走过了3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联合国最近发表的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并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18.21%,人工林面积达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1/3。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事业,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爱护森林、绿化家园,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发展理念和实际行动中。

党的十八大就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到20xx年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一重大战略目标,为全国各族人民描绘了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蓝图。把森林建在身边,把绿色留在身边,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享受建设生态文明成果的迫切现实需求。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无论是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加剧的严峻挑战,林业都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

这就需要全面加强林业保护工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的目标。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到20xx年,实现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6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这就需要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好现有43亿多亩林地和8亿多亩可利用沙地,尽快提高林地、沙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大力提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可再生、可降解、绿色无污染的林产品,努力为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和生物质能源作出新贡献。

这就需要大力繁荣生态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林业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物质成果,而且要尽可能地创造丰富的文化成果。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林业巨大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

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政绩观,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通过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人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兴,文明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生态文明、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将造林绿化事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让我们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关注生态文明,参与造林绿化,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使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不是个新鲜话题。作为口号来喊,不费功夫。如何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求得两者利益最大化,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课题,更是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进程;保护环境同样是硬道理,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要生存。

在一些地区,暴利的诱惑使得个别经营者对环境的恶化视而不见。乱采滥挖,打破了环境可能承受的底线。开发矿产资源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是经营者与主管机构在建设初期就该想到的,这个问题不容忽视也不容逃避。对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一些地区来说,绿化一小片土地,都要不小的投入,而且显效缓慢,但若是破坏一方的生态环境,可谓锹铲之下,“立竿见影”。当草原深处绿色褪尽,当黄沙滚滚淹没农田,我们只能束手无策,任由大自然惩罚,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制度创新和完善涉及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要将加强立法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保障,抓紧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经过5-10年的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切实为环保执法扫清体制障碍。同时,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等政策,积极促进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推动落实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努力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

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以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推进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循环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理想目标,也是现实追求。要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技加以支持和协助,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价值观念。要引导公众从社会主义文明的角度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环境文化,培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是20xx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这一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一个“共建”,赋予我们共同的责任;一个“共享”,给予我们应有的权利。青山常在柴不断,草原长青美不绝,让我们担负起我们应有的责任,来共同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长远发展。

治沙防沙要高举生态文明旗帜 走科学发展之路

干任何事,都有一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就是要高举生态文明的旗帜,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明确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防沙治沙工作一定要承担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切实肩负起实现我国生态良好目标的光荣任务。

我国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近五分之一,威胁近4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全国有一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沙区。当前,全国仍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可治理沙化土地亟需治理,32万平方公里的潜在沙化土地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防沙治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治理和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防沙治沙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加快防沙治沙的步伐。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出台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我

国防沙治沙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出现了净减少,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沙化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土地沙化的形式依然非常严峻,沙区的生态状况与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沙化问题不解决,人民就很难安居乐业,沙区也很难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做好防沙治沙工作已经成为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防治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沙区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用新的发展观、文明观来正确处理防沙治沙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统筹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将防沙治沙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与弘扬生态文明相结合。

要从改善沙区群众的生存生活条件出发,始终以沙区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防沙治沙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大力改善生态状况,发展沙区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沙区人民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通过深化改革,活化政策机制,调动一切有利于防沙治沙的积极因素,激发社会各界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团结一致、共同参与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防沙治沙的历史过程就是生态文明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防沙治沙的投入,切实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实行优惠的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使人们在改善沙区生态的同时,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防治土地沙化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抓好防沙治沙工作,把持久奋斗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胡杨精神,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持之以恒,密切配合,齐心协力,防沙治沙就能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西部弹奏一曲和谐的钢琴曲

——以生态建设推进经济的大发展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千多年前的先人为后人描述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在一千多年的今天,西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然而这只是西部生态危机中的一个缩影。生态环境的恶化带来的不是西部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是西部地区的停滞不前。因此,要坚持正确好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一些城市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围绕着生态环境做文章,积极进行生态建设,并在生态产业、低碳经济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树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指导思想,整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变传统的“生态建设”为“生态经济建设”,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以生态建设营造的良好环境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生态的建设和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因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受到制约。西部虽拥有众多丰富的资源,但生态环境是比较脆弱的。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人们没有很好的整合和利用资源,实施的是一种掠夺式的开发。忽视生态使得西部地区生态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东西部经济差距和矛盾凸显,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因此,在继续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应围绕保护生态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等方面做好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力争使生态建设这架马车为西部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

以经济建设奠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生态建设。单纯就恢复和保护生态而搞生态建设,不发展地方经济,生态建设的成果便难以持久。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推动和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抛弃了传统的掠夺性经营思想、经营方式,使得生态建设的试验和探索阶段逐步向“绿色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把发展生产、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培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有力促进生态建设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走山川秀美、江河清澈的现代化之路。

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不能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生态资源如果得到科学保护和开发,却能成为科学发展的持久动力。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只有树立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始终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为河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生态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指针。

这些年来,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河北省的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有序推进。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河北省在生态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如环境质量特别是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任务繁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突出,生态市建设和“创模”的指标与考核要求相差较大,这些问题表明河

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治理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容不得丝毫懈怠。

立足河北省实际,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要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要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根据河北省的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现状,结合环境、能耗与水耗标准,切实提高行业准入的生态门槛,严把项目审批关,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为河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腾出空间,腾出容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努力抓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要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立足河北省实际,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全省各地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发展潜力等,合理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方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要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五大水系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大力开展“生态系列”创建工作,确保生态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明,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干部队伍中要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新一轮创业创新热潮中,全省上下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通过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河北省打造成创业创新的理想之地、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文化建设主题

“道德无用论”需铲除

随着经济的增长,一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放弃了传统的道德教化,远离了道德准则。于是出现了缺少仁爱之心、正义之感的人。在这些人的作为下,社会乱象频出,“不赡养老人”、“老人跌倒无人敢扶”、“恶人当街行凶没人制止”等等。于是有人得出“社会只要经济发展,而道德无用”的结论。

道德无用,意味着在政府领域,干部可以放松政德的约束,背离“政者,正也”、“为民、

务实、清廉”的要求。于是,腐败分子可以有理由为了经济的发展,去接受权钱色的诱惑,理直气壮地贪污受贿。在商业领域,商人可以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用卑鄙的手段去欺骗消费者,利欲熏心。于是,“地沟油”、“瘦肉精”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变成社会的常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只是少数有良知人的奢望。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为了些许的个人利益去随意重伤他人,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人。于是,社会冷漠成了再正常不过的发展模式,因为这个社会只需要金钱,道德只是无用的东西。至此,道德在社会各个领域失去立足的基础。

温家宝曾说过,“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社会的发展还是需要用道德去护航。我们不应该忘记在汶川、玉树、舟曲等巨大天灾中涌现出的一个个关于大爱无言的故事,主人公用生命去凝聚道德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最美妈妈”吴菊萍、“90后”孝女孟佩杰、“郑棒棒”等一个个道德模范,用自己的言行让道德在新时代闪光,给人民以灵魂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他们以实际行动启示我们,在物质丰裕的年代,社会公众更应知道德、守道德、行道德。

道德是根,物质利益是花,德厚才能物丰。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为行道德之事大好良好的基础,当我们关注经济发展时,遵循一种合乎道德的操守,善言善行是应有之义。根繁才能叶茂。在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需要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唯有如此,发展才会协调持续,社会才会长治久安,在市场化经济的大潮中人民才能坚守高尚道德情操,驾驶着满载友爱的生活之舟驶向辉煌的明天。

坚守和捍卫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中华民族稳固安身立命的基础,不会在追名逐利中逐渐失去自我。大力弘扬孝、诚和廉等传统美德,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廉耻教育,规范道德行为,把道德修养积淀在血脉中,把追求高尚行为变成自觉行动,确保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

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需携手共进

温家宝同志曾经视察奶制品市场,批评一些企业缺少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现实的情况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没有起码的职业操守的市场经济将会是怎样的市场经济?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或者说如果没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职业操守,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二者的关系作过研究,认为个人必须履行他的工作或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如果说职业规定着人们的社会角色,那么,职业道德则是这种角色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则是在市场经济的架构中,社会依据不同个人、单位所处地位和职业赋予个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理所当然地应当追求盈利,但同

样理所当然地不能置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能不讲诚信。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应当遵守职业规范,不能为了挣钱而让患者重复检查,开大处方。政府部门的职责是监管和服务,应当严格执法、尽职尽责,不能明知有问题而不作为。诸如此类,都是基本的职业操守,是不能突破的道德底线。

为什么市场经济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更加强调职业道德呢?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通过分工和交换组织社会经济运行的经济体制。而交换就会产生交易费用。这里所讲的交易费用,是指与生产无关的包括搜寻交易对象、辨别真假、签订契约以及维护权益等的费用。如果交易费用过大,这样的市场经济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在极端的情况下,这会迫使人们退回到没有交易的时代(现实中的表现就是不买不信任的东西)。因此,高效的市场经济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费用。而大家都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费用,最终使自己、也使整个社会获益。如果突破道德底线的现象普遍存在,整个社会就会无序,无序的社会对谁都没有好处。因而,遵守职业道德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虽然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离不开职业道德,但有的个人和企业仍然存在这样的担心:遵守职业道德会吃亏。事实上,他们可能会在一个时期或某些方面吃亏,但从长期和总体上看并不一定吃亏。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是不断重复进行的,那些缺乏职业道德、没有良心的企业和个人最终会遭到唾弃。例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人们纷纷购买没有检出有毒物质的企业的奶制品,就是对遵守职业道德的企业的最好褒奖。当然,除了人们对遵守职业道德的企业给予的这种褒奖,社会还应当严惩那些丧失职业道德、没有良心者。没有惩罚就没有约束,就难以铸就职业道德。

1759年,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道德情操论》,为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奠定了伦理学基础。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阐述了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比如借债还钱等。他认为,这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就是正义,人们对于正义准则应当给予最神圣的尊重。他还指出:“不折不扣并且坚定不移地坚持一般正义准则的人,是最值得称赞和信赖的人。”从亚当·斯密提出这些观点到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200多年。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人们,在实践斯密的《国富论》所揭示的原理时,一定不能忘了市场经济是有道德前提的。对于我们来说,既然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培育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艰巨紧迫的任务。

做强文化产业这一门新功课

金融危机使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资源消耗过大、污染严重、结构不合理,以及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粗放式发展问题充分显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符合国情特点,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绿色经济的典型,它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内容,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而就业容量大和灵活就业的特点,又使其成为吸收大学生、研究生等知识阶层就业的重要产业部门。除此之外,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发挥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促使中华文化快速迈进国际市场,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要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塑造以公有制为主导、具有混合经济特点的文化市场微观主体。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传媒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市场空间,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属性日益凸现,从而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弊端,促使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态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微观主体。

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要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营造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是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的公共平台。我们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必须改革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问题,打破行业和区域之间的市场壁垒,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要积极推进市场流通组织改革,发展连锁、物流等新型业态和文化产品市场,培育人才、版权等文化要素市场;按照政府与行业协会分开的原则,改革行业协会。同时依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发展一批自愿结合、自治管理的文化行业组织,使之在提供行业信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快发展法律、会计、资产评估、服务代理等文化市场的中介机构,完善市场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区域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要着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多元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格局。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中心城市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湖南为代表的中部则是通过制度创新、内容创新实现娱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文化湘军”异军突起,“文化影响力大于经济影响力”的耐人寻味的现象。云南、广西、四川等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促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保护了资源环境,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这说明,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二者并非同步发展。在新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应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的资源条件和区情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多元发展道路,避免“同质化”发展模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打击网络谣言要用好“三板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更是如此。近期,一些谣言被添油加醋并借助网络满天飞,不但容易蒙蔽群众,损害社会诚信,更可能造成人们认知的混乱,误导价值伦理观念,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可见,网络谣言之患猛于虎,打击网络谣言势在必行。

打击网络谣言要用好“真相”斧。“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谣言之所以能在网上大行其道、蛊惑人心是因为“真相”不能公诸于世。当前我国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工作还相对比较落后,如信息公开不够及时、信息公开渠道不顺畅、新闻发言人素质还不高。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是智者,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不信谣,但可以做到及时公开信息、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新闻发言人素质,从而使公众了解真相、谣言止于公开,确保政治清明,尊重和实现人民的知情权,以顺承天意。

打击网络谣言要用好“重拳”斧。当前,网络领域中的造谣传谣者,既有“亡我之心不死”的敌对势力,也有“不明真相”的群体,网络谣言鱼龙混杂,漫天飞舞,迷漫网络,致使网络成为“乱世”。古语曰:“乱世用重典。”因此,政府应当通过法律“重拳”打击造谣传谣者,尤其是以坚定的姿态“亮剑”于“亡我之心不死”的造谣者,使之为其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这样既维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稳定,同时又捍卫国法,强化老百姓的安全感。

打击网络谣言要用好“理性”斧。“人的头脑,正确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消极错误和腐朽的东西就会侵入。”网络既是人们接受思想文化和塑造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也是热闹的生态园,其中不乏“理性”的玫瑰之花,却也充斥着更多的“感性”、狂热,甚至极端的“狗尾巴草”——网络谣言。有些网络谣言如“妖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因此,政府应以更加睿智的思想和行为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播撒更多的“理性”之花,使“理性”思想文化进入人们的大脑,从而使人们在网上“理性”发言,做到合乎民心。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故奸可塞国可安矣。”当前,公众苦于网络谣言之“飞舞”,从公共利益出发,为中华之国泰民安、长治久安计,打击网络谣言可谓“上承天意,中正国法,下顺民心”。打击网络谣言要用好“真相”斧、“重拳”斧、“理性”斧,唯有如此,真相才不致于被湮没不闻,正义和真理才能大道其光,社会才能沿着理想之路有序前行。

更多相关推荐:
申论公文写作形式探讨

申论备考系列教研文章一申论公文写作形式探讨很多学员在通过模块教学,掌握了申论考试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应的阅卷规则之后,对于理解材料内容和概括题目所要求的信息点有了比较切实提高。然而,对于公文写作就有点摸不着头脑。原…

20xx招警考试申论公文写作亮点原则

经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类型题都有必需的要求与原则所在,贯彻执行类试题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答的身份要求,二是作答的内容要求。(一)身份要求贯彻执行类试题作答时需要注意的身份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

申论公文写作1

1.公文写作请示格式一标题制发机关内容文种二主送机关三主体理由请示事项(提出解决方案)提出要求(如上述要求,请予批复)四制发机关和日期注解:要提出请示的充分理由,说明必要性的同时还要提出实现的可能性和有利条件提…

党十七大的经典语句总结-对你学习申论公文写作有很大帮助

党十七大的经典语句-----希望对你的申论写作有帮助胡总“十七大”经典语录一、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

公务员申论公文写作范文:汇报材料

gtgtgt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公务员申论公文写作范文汇报材料通过最新山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山西中公教育整理了山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需要更...

申论十四种公文格式

QZZN申论精品资料区申论十四种公文格式文章出处readhtmtid12226048fpage2html作者lydias一通知QZZN公务员考试论坛精品呈献QZZN申论精品资料区三意见四请示1标题要简单明确发文...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范文

20xx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范文贯彻执行类题目历来是广大考生成公路上的拦路虎如何准确把握贯彻执行的格式逻辑语言表达风格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贯彻执行类题目以类目庞杂为主要特征涵盖范围广体裁不限导致考生复习难度...

20xx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公文示范之学习笔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务员考试申论中的贯彻执行类题目历来是广大考生成公路上的拦路虎因为贯彻执行类题类目庞杂涵盖范围广体裁不限导致考生复习难度加大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常见文种给出示范供考生积累和参考...

20xx国考申论备考之公文写作系列:怎么写计划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您提供更多帮助这里可以gtgtgt在线咨询仍有疑惑我们来看看国考...

20xx国考申论公文写作高分技巧:把握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近几年公文写作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中的考察方式越来越灵活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并且出题更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性这样对于考生来说意味着复习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多年的申论教学研究发现要想...

20xx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范文之开幕词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范文之开幕词公务员考试申论贯彻执行类题目以类目庞杂著称涵盖范围广体裁不限导致考生复习难度加大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几种新型文种供考生积累和参考本文为...

12种申论必备公文格式

命令令的基本格式议案的基本格式决定的基本格式意见的基本格式通告的基本格式通知的基本格式通报的基本格式报告的基本格式请示的基本格式批复的基本格式函的基本格式会议纪要的基本格式

申论公文(49篇)